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11875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8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主要内容: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一:窒息二:吸入性肺炎三:口腔粘膜损伤四:口腔及牙龈出血五: 恶心 呕吐六:口腔感染2,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口腔护理技术操作,主要内容: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一:窒息二:吸入性肺炎三:口腔粘膜损伤四:口腔及牙龈出血五: 恶心 呕吐六:口腔感染,2,主要内容: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一:窒息2,一:窒息,窒息是指异物滞留在食管、气管或支气管,阻塞呼吸道而引起呼吸困难或发绀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发生原因】 1医护人员为昏迷患者或使用了某些抗精神病药物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行口腔

2、护理时,由于粗心,棉球遗留在口腔,或棉球过湿引起误吸导致窒息。 2为有假牙的患者行口腔护理时,操作前未将假牙取出,操作时假牙脱落,严重者造成窒息。 ;昏迷患者,操作前仔细检查,3,一:窒息 窒息是指异物滞留在食管、气管或支气管,阻塞呼,3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因患者不配合操作,造成擦洗的棉球松脱,掉入气管或支气管,造成窒息。【临床表现】 窒息患者起病急,轻者出现呛咳、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缺氧、面色发绀,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小便失禁、鼻出血、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停止。,4,3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因患者不,【预防及处理】 1操作前清点棉球的数量,

3、每次擦洗时只能夹一个棉球,以免遗漏棉球在口腔,操作结束后,再次核对棉球的数量,认真检查口腔内有无遗留物。 2对于清醒患者,操作前询问其有无假牙;昏迷患者,操作前仔细检查牙齿有无松、脱,假牙是否活动等。如为活动假牙,操作前取下存放于有标记的冷水杯中。 3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患者尽量在其较安静,5,【预防及处理】5,的情况下进行口腔护理,操作时,最好取坐位;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应采取侧卧位,棉球不宜过湿以防误吸。夹取棉球最好使用弯止血钳,不易松脱。 4如患者出现窒息,应及时处理。迅速有效清除吸入的异物,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 5如果异物己进入气管,患者出现呛咳或呼吸受阻,先用粗针头在环状

4、软骨下12cm处刺入气管,以争取时间行气管插管,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解除呼吸困难。,6,的情况下进行口腔护理,操作时,最好取坐位;昏迷、吞咽功能障碍,二:吸入性肺炎,【发生原因】 多发生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口腔护理的清洁液、口腔内分泌物及呕吐物误人气道,是吸人性肺炎的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 1.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及胸痛等,叩诊呈浊音,听诊肺部有湿性哕音。 2.胸部X片可见斑片状阴影。 3.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增多。,7,二:吸入性肺炎 【发生原因】 7,【预防及处理】 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协助患者采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漱口液流人呼吸道。 2.口腔护理所用棉

5、球拧至不滴水,不可过湿;神志不清患者不可漱口,以防误吸。 3.已出现肺炎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采取对症处理。,8,【预防及处理】8,三:口腔粘膜损伤,【发生原因】 1.在口腔擦洗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动作粗暴,裸露的止血钳尖端碰伤口腔粘膜及牙龈,特别是肿瘤患者放疗期、口腔有感染及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容易引起口腔粘膜及牙龈的损伤。 2.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方法不正确或力量不当造成患者口腔、牙龈或口腔黏膜损伤。 3.漱口液温度或浓度不当,造成口腔黏膜灼伤。,9,三:口腔粘膜损伤9,【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炎症反应、溃疡形成

6、,患者主诉口腔疼痛,颌下可触及淋巴结肿大。【预防及处理】 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止血钳的尖端直接触及患者口腔黏膜。 2.对凝血功能机制差、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擦洗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避免弯钳触及黏膜及牙龈。,10,【临床表现】10,3.对需要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的患者,应将开口器包上纱布从臼齿处放入,以防损伤患者口腔黏膜或牙齿,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开口。 4.根据口腔具体情况选择温度、浓度适宜的漱口液。 5.在口腔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如发生口腔黏膜损伤,应用朵贝尔氏液、呋喃西林液0.1%0.2%双氧水含漱;如有口腔渍疡疼痛时,溃疡面用西瓜霜或锡类散吹敷,必要时

7、可用利多卡因喷雾止痛或洗必泰漱口液直接喷于溃疡面,每日34次抗感染。,11,3.对需要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的患者,应将开口器包上纱布从,四:口腔及牙龈出血,【发生原因】 1患有牙龈炎、牙周病的患者,龈沟内皮组织充血,炎性反应使肉芽组织形成,口腔护理对患处的刺激极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 2操作时动作用力过大,易造成口腔及牙龈出血,尤其是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 3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开口器应用不当,造成口腔及牙龈损伤、出血。,12,四:口腔及牙龈出血 【发生原因】12,【临床表现】 以牙龈出血持续不止为主要症状,出血时间由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出血量约为20 ml500ml。 【预防及处理】 1进行口

8、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细致,特别对凝血机制差、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擦洗过程中,要防止碰伤黏膜及牙龈。 2正确使用开口器,应从患者臼齿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强行使其张口,以免造成损伤,引起出血。,13,【临床表现】13,3若出现口腔及牙龈出血者,止血方法可采用局部止血如明胶海绵、牙周袋内碘酚烧灼或加明胶海绵填塞及敷盖牙周塞治疗剂。必要时进行全身止血治疗,如肌肉注射止血敏,同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14,3若出现口腔及牙龈出血者,止血方法可采用局部止血如明胶,五:恶心 呕吐,【发生原因】 如操作时棉签、血管钳等物品刺激咽喉部,易引起恶心、呕吐。 【临床表现】 恶心为上腹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

9、并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流涎、出汗、血压降低及心动过缓等;呕吐物一般为胃内容物,严重呕吐时呕吐物可为胆汁或部分肠内容物。,15,五:恶心 呕吐 【发生原因】15,【预防及处理】 1擦洗时动作要轻柔,擦舌部和硬腭时不要触及咽喉部,以免引起恶心。 2止吐药物的应用。常用的有:吗丁啉:口服每次10mg,每日34次,饭前半小时服,胃复安:口服每次5mg,每日3次;针剂lOmg/次,肌内注射。 3.嘱患者深呼吸,以减轻不适。,16,【预防及处理】16,六:口腔感染,【发生原因】 1.上述引起口腔粘膜损伤,口腔及牙龈出血的原因,如病人机体抵抗力下降,营养代谢障碍,年老体弱等,可继发口腔感染。

10、 2.口腔护理清洗不彻底,尤其是颊粘膜皱襞处不易清洗干净,成为细菌生长繁殖的场所。 3.口腔护理用物被污染,治疗操作中无菌技术执行不严格,也易造成口腔感染。,17,六:口腔感染 【发生原因】17,【临床表现】 1、一般感染 :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全身出现:高热、寒战、脱水、WBC、食欲下降等全身中毒症状。 2、腐败坏死性:局部广泛水肿、皮下气肿(捻发音)。全身衰歇、WBC不高、甚至昏迷、中毒性休克。 3、表浅者晚期可能有波动、颌周及口底主要表现为凹陷性水肿而无波动。,18,【临床表现】18,【预防及处理】 1、去除引起口腔粘膜损伤,口腔及牙龈出血的原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有关预防交叉感

11、染的规定。 2、认真,仔细擦洗,不使污物或残渣留于齿缝内,各部位清洗次数及棉球所需数量,以病人口腔清洁为准。 3 注意观察口唇,口腔粘膜,舌,牙龈等处有无充血,,19,【预防及处理】19,水肿,出血,糜烂。必要时用棉签或棉球蘸漱口液擦洗口腔内容易积存污物处。 4、易感病人进行特别监护,如中老年人唾液腺分泌减少,唾液粘稠,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因病情需要禁食或长期卧床,鼻饲时,口腔清洗不彻底均已易发生口腔感染;另外,老年人牙齿松动,牙龈外露,食物残渣在口内导致牙 周炎,口腔护理易碰伤致口腔感染。因此,要嘱病人保持,20,水肿,出血,糜烂。必要时用棉签或棉球蘸漱口液擦洗口腔内容易积,口腔清洁,清醒病

12、人尽量早晚刷牙,经常漱口,昏迷或生活不能自理者,由护士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 5、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鼓励病人多进食。针对病人的不同嗜好调节食物品种,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要避免进坚硬或纤维多的食物,防止损伤或嵌入牙间隙。 6、溃疡表浅时可予西瓜霜喷剂或涂口腔。,21,口腔清洁,清醒病人尽量早晚刷牙,经常漱口,昏迷或生活不能自理,7、溃疡较深较广者除加强护理外,局部可用惠尔血或特尔津等液加少量生理盐水,涂擦,以加快溃疡面的修复。必要时可应用广谱抗生素氧氟沙星含片治疗口腔感染。,22,7、溃疡较深较广者除加强护理外,局部可用惠尔血或特尔津等,谢 谢,23,谢 谢23,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