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19675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4.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ppt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保护规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以下简称:文物保护规划)是我国近年发展起来的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手段。文物保护规划是专门对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资源整体保护综合性科技手段,在文化遗产保护整体工作中属于关键性环节,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属于新兴科技门类。,第一阶段(1990-1995)初始阶段,无体例模式,20年代90年代以前,我国基本没有独立体例的专业性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第一阶段(1990-1995),这一时期的文物保护规划文件编制模式可按照主要内容分为3种类型:,第一阶段(1990-1995),单纯的工程规划目标 不同的专业技能限定缺乏独立规划体例和规范 缺乏规划理论与保护理念,我国

2、文物保护规划 的早期特征,以上3种文物保护规划的早期倾向形成于第一阶段、延续至第二阶段,反映出我国文物保护规划的早期特征:,第二阶段(19962002):体例与技能的初步探索由于大遗址保护问题引发的遗产地保护规划需求,1995年底,大遗址的保护概念及其保护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由资源紧缺引发文物保护问题,将文物保护规划的目标推向更为综合的、系统的资源保护方向。1997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 的方针,贯彻“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物保护体制。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以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3、的关系,切实做好文物的抢救与保护工作。不仅强调了文物工作方针,还提出了文物保护规划与当地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的要求。因此将文物保护规划的目标从单纯工程规划层面提升到了社会协调的层面。,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1997 年10 月国际古迹遗址保护理事会中国委员会ICOMOS CHINA 与美国盖蒂保护所、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合作,开始编制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在历经5 年的编撰过程中,准则吸收了巴拉宪章(1979)的内容,明确了文物保护规划在文物保护总体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伴随着准则5 年来的研讨和制定过程,保护规划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初步引入了我国。2002 年国家

4、文物局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办法和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期间,在国家文物局和各学科专家的直接指导下,展开了一系列文物保护规划编制的探索工作。,第三阶段(20032004):规范与体系的初步建立,这一阶段国家文物局将各项法规体制建设的作为工作重点,文物保护规划的规范与体系建设也获得明显进展,有效推动了全国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进展,明显促进了保护规划的科技含量提高。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 年5 月1 日)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办法(2003 年7 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2004 年8 月)全国重点文物

5、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2004 年8 月),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由国家文物局审批的文物保护规划开始、至2004年国家文物局发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为止,基本属于一个完整的缘起和初创时期。这一过程又可按照科技进展和成果划分非下列3个阶段,至此,我国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从管理模式到设计理论、规范,经由准则引入的国际理念与基本手法,结合我国文物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的法规、规范,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深化的过程,初步构筑了既符合国际遗产保护理念、又富有“中国特色”的保护规划管理程序与基本的规划编制体例规范。

6、这一进展标志了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科技能力开始出现了整体层面的进步。,文物保护规划特征,规划性质:资源保护规划目标: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遗产的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规划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的文物保护方针保护原则:真实性、完整性与延续性,第一章总 则第二章规划文本第三章规划图纸第四章规划说明与基础资料,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共分四章二十七条),第一章 总 则,目的和依据。为统一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技术文件的内容和深度,依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制定本要求。 适用范围和与相关标准、规范的关系

7、。 本要求是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配套的具体规定,编制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除遵守本要求外,尚应符合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一)规划文本(二)规划图纸(三)规划说明(四)基础资料汇编,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设计 成果的组成,规划文本,表达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的有关内容提出的规定性要求,文字表达应当规范、准确、肯定、含义清楚。,规划图纸,用图像表达现状和规划内容。要求清晰准确,图例统一,图纸表达内容应与规划文本一致。规划图纸应绘制在近期测绘的现状地形图上,规划图上应显示出现状和地形。图纸上应标注图名、比例尺、图例、绘制时间、规划设计单位名称。,规划说明,内容包括文物

8、保护单位的价值与重要性、现状、管理等各项评估的详细内容,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基础资料汇编,内容包括有关文物保护单位的各类基础资料与规划依据等。,第二章规划文本,规划文本内容一般应包括各类专项评估、规划原则与目标、保护区划与措施、若干专项规划、分期与估算五部分基本内容;规模特大、情况复杂的文物保护单位规划文本还应包括土地利用协调、居民社会调控、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总 则,专项评估,规划框架,保护区划,保护措施,展示规划,管理规划,规划分期,投资估算,环境规划,附 则,总则编制内容,表述规划对象的概况(含行政区划、类型、保护级别与公布时间)和规划性质、编制依据、规划范围、规划期限

9、等。,1.总则1.1规划背景1.2规划性质1.3指导思想1.4编制依据1.5规划范围1.6规划期限,专项评估编制内容,明确保护对象,提出价值评估(含文物价值与社会价值)、现状评估、管理评估、利用评估的结论和主要破坏因素或现存主要问题。,评估与研究,专项评估的主要步骤,1、基础资料收集:包括档案、文献与地形图。一切与保护对象有关的历史资料与文献都 会对我们正确认识保护对象提供依据。一切工程档案资料对于我们认识保护对象都至关重要,都将成为文物保护对象未来真实性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幅全要素地形图是了解保护对象所处环境和编制规划图的基础资料。,获取文物本体以及附属文物的图文描述,真实记录其布局与形

10、制、结构与构造、材料与工艺。获取文物本体保护管理情况、残损情况、破坏因素以及保护利用等信息。获取文物本体所处区域的水文、地质、气候、地形地貌、人口、植被等各种环境参数。获取文物本体所处区域的交通、电力、通信、给排水等基础设施的现状。获取文物本体所处区域的相关规划。获取利益相关者信息。获取相关非物质文化信息。,2、现场调查与研究,3、对比研究,保护对象的初步认定,价值评估:评估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对社会、文化、经济的影响作用)。,绛州大堂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州府大堂之一,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一直是绛州州府的行政办公建筑群,是中国古代政治制

11、度和官衙文化的代表。绛州大堂的建筑布局和建筑形制,是研究古代建筑和官署文化遗存的实物标本,其建于西北的高地之上,凸显其位,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与建筑间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衙署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以及衙署对城市的控制作用。绛州大堂内宋代“文臣七条”石碑,反映了宋代吏治文化。乐楼是城内戏曲活动的主要场所,建筑形式独特,可分别在上下两层同时演出,是研究戏曲史的重要物证。,历史价值,绛州三楼因地势而建,钟楼在南,乐楼居中,鼓楼偏北,此种排列形式营造了进入衙署前的礼乐空间意境,同时凸显了政治权力的威严。绛州大堂营建时采用“前朝后寝”的布局,同时巧妙地与原有隋代绛守居园池的结合,彰显了北方官署建筑的

12、艺术性。,艺术价值,绛州大堂采用减柱造,内柱纵向施大内额和由额,与横向大梁叠架承重,反映了元代建筑的营造特征,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绛州大堂(含三楼)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表述了地方文明和兴衰,并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增加了地方民众的文化自豪感,是绛州对外交流的窗口。绛州大堂及其所处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文物展示和利用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科学价值,社会价值,现状 评 估,总 体 现 状 评 估,本 体 现 状 评 估,环 境 现 状 评 估,管 理 现 状 评 估,利 用 现 状 评 估,基 础 设 施 现 状 评 估,现存主要问题,遗产保护,遗产利用,遗产管理,现状 评 估,现状评估:评估文

13、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现存状况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真实性评估主要内容为现存各类工程干扰情况;完整性评估主要内容为保护区划状况、文物残损状况以及病害类型;延续性评估主要内容为破坏速度与破坏因素等。,管理评估:评估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状况,包括“四有”建档情况、管理措施现状(保护级别公布、政府文件、管理机构、管理规章)、管理设备、技能与人才队伍以及历年保护工作的重要事件等相关工作评价。 利用评估:评估文物保护单位的利用状况,包括社会教育效益、旅游经济效益、开放容量情况、交通与服务设施的配置与使用情况、展示设施的使用情况等。,价值是一切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是通过从历史、科学、艺术以及社会价值比较研究

14、明确的。经过评估的价值是保护的对象。保护对象存在的问题是通过评估发现的。经过评估的问题是我们采取保护措施和手段的依据。,规划框架,提出规划原则与目标、基本对策、规划重点、总体布局等内容。 由评估体系得出评估结果后转到规划体系,提出保护规划体系的框架。,规划原则坚持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全面保护的原则科学保护的原则文物保护与地方社会发展双赢的原则,规划目标确立分层次保护理念。突出保护重点,建立文物本体、历史文化保护区与历史文化环境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全面、真实的反映各历史时期绛州衙署建筑的特征。保护规划与历史名城保护规划有机的衔接并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协调保护

15、与建设发展的关系,增强保护规划的可操作性,使得保护工作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保护文物本体的基础上,积极改善周边环境,发展人文旅游,实现保护文物惠及民众,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目标。,规划目标,文物本体保护目标周边环境整治目标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目标展示利用目标项目实施目标,规划重点重新对原有区划进行合理界定,制定相应保护管理要求。制定保护措施和技术手段提出历史环境保护策略。制定展示利用和管理要求提出周边环境整治的内容、措施与要求。,保护区划编制内容,(一)保护区划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应根据确保文物保护单位安全性、完整性的要求划定或调整保护范围,根据保证相关环境的完整性、和谐性

16、的要求划定或调整建设控制地带。,在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尚未全面展开的情况下,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分析文物分布的密集区、可能分布密集区和可能分布区,以此确定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布范围、重点保护对象和不同的区划等级或类别。对于遗址规划来说,由于对地下遗存不清,导致对“遗址”性质的认识不够充分,保护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应是规划的重点,也是技术难点,规划应把考古调查放在首位,根据考古发掘调查和研究成果明确遗址的布局与范围,是规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许多遗址类保护区划缺少必要的依据。,各类保护区划必须明确四至边界,注明占地规模,制定管理规定。四至边界的确定要充分与实际地形地貌结合,并在规划图中明确,不能简单用文

17、字表述。,区划等级,保护范围可根据文物价值和分布状况进一步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 建设控制地带可根据控制力度和内容分类。 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九条“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是指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规模、内容以及周围环境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合理划定,并在文物保护单位本体之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可分级划定。,合理划分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许多文物保护单位原公布的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一般较为简单,多采用外扩多少米来表述,与实际的地形地貌不符。还有些公布保护单位较早

18、,周围环境已大大改变,因此重新划定是必要的,但应说明重新划定的依据理由。说明原公布的相关要求和规定,以及调整的理由。,保护区划划定依据,1、保护对象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延续性;2、现存文物分布状况;3、周边环境现状;4、周边区域建设现状和趋势。,注意可操作性。保护区划不一定越大越好,保护要求要实事求是要有可行性,要符合法律法规。保护区内的学校、村庄等的搬迁或逐步外迁的安置措施。居民的外迁要与限制建设相结合。注意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在土地、环保、园林、水利等方面与行业衔接。解决土地使用问题,特别是农田的使用政策,这是保护规划的重要隐患。注意文物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历史名城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区别。

19、说明总体规划与保护规划的关系。,制定管理规定,各类保护区划的管理规定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文物保护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 涉及城镇建设用地的建设控制地带应提出详细的建设控制要求,包括建筑物的体量、高度、色彩、造型等,必要时应提出建筑密度、适建项目等要求。,区分保护管理规定和保护技术措施的不同。保护管理规定适用于保护区划的管理要求,如限制建设、控制建设的具体要求(高度、色彩、体量、功能等)以及配套设施。控制要求要符合文物保护要求,不能简单引用城市规划数据。 管理规定不能过于原则,仅仅引用现成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结合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规定。,保护措施编制内容,根据文

20、物保护单位的价值与现状评估,针对破坏因素,结合保护目标,制定保护措施。保护目标要正确清晰。不能以开发、旅游为出发点来编制文物保护规划,应体现保护为主的方针。,保护措施的制定要以各项评估为依据,区分保护力度,划分措施等级。 保护措施既包括技术层面的各种具体措施(化学的、生物的、工程的),也包括各类管理控制要求。 保护措施应与现状评估中的问题相对应,注意与具体保护维修方案的区别,提出的具体措施应具有指导性。如工程措施一般按照文物保护准则分类,日常保养、防护加固、现状修整、重点修复四类工程。原址重建是保护工程中极特殊的个别措施。核准在原址重建时,首先应保护现存遗址不受损伤。重建应有直接的证据,不允许

21、违背原形式和原格局的主观设计。,规划中对文物建筑的病害分级及相应的保护措施区分不清楚,其原因是对文物建筑分级的依据研究不够。要根据相关文件的规定明确各类文物建筑的保护级别分别对待,分类表述。,一般保护措施应满足文物的保存、管理、安防和日常维护要求。 特殊保护措施必须经由专业技术论证,要考虑可逆性。 涉及防火、防洪、防震等急性灾变的保护措施应制定应急措施预案。 文物本体的保护内容应加强,如防护、监测(安全、消防、声频、震频等)、管理等措施。在文物遗存的密集区或核心区,不符合保护和景观要求的应拆除。必要的应提出考古、研究规划。,说明保护范围内规划建造项目的必要性,编制选址策划,提出建筑功能设定、规

22、模测算和建筑设计的规划要求。 在保护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必须充分论证说明必要性,说明建设规模、评估对文物环境的影响,应有规划效果图。复原内容要慎重,必须论证说明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可靠的依据,增加整体和局部复原建筑效果图。,环境规划编制内容,(一)提出环境治理与保护要求: 环境治理内容包括禁止开山采石、保持视线通廊、空间景观整治、道路修建改建、居民搬迁调控、不协调建造物的拆除或整饰要求等。 环境保护内容包括编制环境质量标准、垃圾处理方式和污染治理等要求。,提出生态保护要求,生态保护内容包括维护地形地貌、防止水土流失、策划水系疏浚、防治风蚀沙化、农业综合治理等。,编制景观保护规划,参考历史环境资料

23、,提出与文物保护单位环境相和谐的景观保护设计要求,包括环境风貌、视通廊、空间景观等内容;同时结合生态保护要求,确定植被类型与品种要求,编制绿化景观规划。,展示规划编制内容,(一)制定展示原则、目标和方式等; (二展示规划编制)划分功能分区,提出展示和使用要求;,展示措施规划,(三)规划展示主题、布局等内容; (四)组织展示路线; (五)策划展示设施; (六)设置游客服务设施; (七)测算开放容量(包括最大控制容量/日、控制容量/年等); (八)其他内容。,参观者(游客)管理目标1、在确保一切安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增加参观者对文物的认识。2、控制参观者容量,疏导参观路线,规范参观者行为。3、增

24、大展示信息的容量,提高人们的兴趣。测算应综合考虑以下要求:文物容载标准生态允许标准观赏心理标准功能技术标准,(1)计算方法:M=(Aa)N其中M为日最高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A为可游览区域面积或路线长度,单位为平方米或米a为每位游客占有的合理游览空间,单位为平方米或米N为周转率,景点平均日开放时间/游览景点所需时间(2)展示区面积(3)游客占用游览空间(4)周转率由于文物单位需对展示区进行不间断的日常检测和定期修缮,所以确定每年开放总天数为天,约个月时间。当地文物部门以此作为控制环境容量的标准,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该值的30,如果超过就会严重影响旅游品质,长期超过会对文物本体产生不利影响。,对遗址

25、展示应具体提出可行性方案。展示内容和展示方式要提出规划要求。综合考虑博物馆、游客中心等服务性设施建设,展厅、库房等应有规模测算,面积不宜过大。形式以不影响景观环境为原则,不要刻意仿古。展示方式和展示工程建设应从遗址保护角度出发,博物馆不宜建在重点文物保护区内。,管理规划编制内容,(一)提出管理机构、经费与人员编制要求; (二)提出管理办法制订要求; (三)提出管理机构的责权范围与日常工作内容; (四)提出培训计划和宣传、教育计划。不能用规划代替行政管理内容,如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编制等,只能提出建议。,分期规划编制内容,提出分期依据,列出各期规划实施重点和措施。,投资估算编制内容,(一)列出估算

26、依据,核算有关数据; (二)对规划各项内容进行分期、分类的资金投入估算; (三)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或资金筹措及有关政策建议; (四)可评估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附则,(一)文本的法律效力; (二)规划解释权; (三)执行时间。,(一)道路交通调整规(二)人口调控或社会居民调控规划; (三)土地利用调整规划; (四)基础设施调整规划; (五)建筑保护与更新模式规划; (六)利用功能调整规划等。,第十六条 规划文本可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规模和复杂程度,增补下列相关的专项规划章节。编制深度参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涉及专门性规划的内容以建议方式表述。,规划图纸,第十七条 保护规划基本图纸与内容:

27、 (一)区位图(二)环境图(三)现状图(四) 评估图(五)保护规划总图(六)保护区划图(七)保护措施图(八)环境规划图(九)展示规划图(十)管理规划图(十一)基础设施图(一)分期规划图:标明规划各期实施内容的范围与经济技术指标。 (二)工程方案图:各类保护、展示、管理工程的主要设计方案图,保护规划说明图纸与内容,(一)测绘图:即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的标准测绘图 (古建筑测绘图、石窟测绘图、考古发掘平、剖面图等)。 (二)历史沿革图:相关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图、方志图和文献中的相关图形资料。 (三)相关示意图:标示文物保护单位的结构格局、文化谱系区划、地理气候区划等相关信息的示意图。,保护规划补充性图纸

28、与内容,(一)用地功能分区图(二)地形地貌分析图(三)环境整治规划图(四)道路交通调整规划图(五)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六)社会居民调控规划图(七)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规划图(八)生态环境保护图(九)保护规划补充性图,规划图纸绘制要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补充性图纸绘制规定,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图纸比例规定,规划图纸绘制要求说明,(一)基本图纸可根据实际情况,表现内容简单的可绘制综合图;表现内容复杂的可在综合图的基础上拆分单项内容、独立成图。 (二)分图一般应在总图的比例上酌情加大。 (三)用于规划实施阶段的图纸深度与比例应参照建筑设计总平面图要求绘制。,规划说明与基础资料,规划说明用于论证规划意图

29、、解释规划文本。 编制格式可以由保护对象说明、专项评估报告、专项规划说明、规划实施保障建议等内容组成,保护对象说明,收集与整理文物保护单位的所有图、文档案,明确说明规划的保护对象,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的构成内容及其相关历史环境因素,编制概括、准确的文物清单,配置必要的分析示意图。 考古基础资料不能满足确定保护对象的规划需求时,可在补充探查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专项调查报告,分析、确定保护对象的分布情况,为规划确定保护对象提供依据。,专项规划说明,专项规划说明主要用于解释和说明规划文本中各专项规划的条款与编制依据。 有关工程的策划说明应包括选址、功能、规模的论证,说明有关建筑设计的各项规划要求。

30、开放容量的计算应包括详细的计算依据与过程,列出算式。 投资估算的计算应说明计算依据、计算过程,以及投资项目的不同类别、不同规划实施期限的计算数额;提出资金筹措渠道或来源。,规划实施保障建议,规划实施保障建议主要援引我国有关文物保护的现行法律法规,结合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具体条件,根据规划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提出规划实施方式与支撑保障的建议,供规划实施者参考。,常见问题,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资料汇编的区别不清。规划图纸不规范。图纸比例要适当、图纸前后的图例要统一、一些评估过程图纸要放到规划说明中。规划对象要与公布的保护单位名称一致,要说明保护单位的组成。保护区划划定不科学。区划范围、区划分级。,规划文本前后内容、现状评估与保护措施、文本与图纸都应统一。规划用语,清晰明了,不能产生歧义,便于执行,更不能不知所云。不能用规划代替行政管理内容。如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编制等,只能提出建议。规划分期建议与国家五年社会发展规划年限相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