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23571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和区域开发。2、认识东晋士族的特殊社会地位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意义。,220265 曹丕建魏,定都洛阳,221263 刘备建蜀,定都成都,222280 孙权建吴,定都建业,三国背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社会动乱,影响:中国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西晋 三国后期,司马氏家族逐渐掌权后发兵灭蜀。266年,司马炎建西晋,280年完成统一。这一时期,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具有代表性的即“五胡内迁”,晋武

2、帝司马炎,西晋版图,五胡内迁1、背景:统治阶级为补充兵源及劳动力,强迫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少数民族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2、影响:促进江南开发;有利于少数民族逐渐封建化;促进民族融合;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民族矛盾。,鲜卑,匈奴,羌(qing),氐(d),羯(ji),鲜卑,260年司马炎病逝,惠帝即位。惠帝妻贾皇后欲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大臣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皇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一连串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其中,历史16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严重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八王之乱形势图,西晋的灭亡,1、时间:316年,西晋灭亡,中国再次进

3、入分裂阶段。2、原因:宗室诸王争权夺势,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八王之乱);内迁的少数民族趁机夺权,东晋,1、建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2、士族崛起 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政治”,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3、东晋的

4、衰亡时间:420年,刘裕夺权建宋,之后进入南朝时期主要原因: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势力衰落,问题思考: 东晋时期,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局面,你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这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1)东晋初年,王导主政在内,王敦领兵在外,权倾朝野,故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2)说明的问题:东晋时期,士族掌握主要政权,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放火烧荒,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西汉) 材料二: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越多,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江南土地肥沃,百姓勤奋,丰收的年头,一年的收获能满

5、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生产的丝绵布帛能供天下人穿用。 宋书(南朝) 材料三: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阅读以上材料,分析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条件有哪些?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条件:为避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南迁的北方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各民族之间联系交往密切,促进南方的经济发展;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影响:农业: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纺织、陶瓷等行业有明显进步;民族关系: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和

6、汉族的融合。,十六国,1、建立:与东晋同期的北方出现一批割据政权,合称“十六国”。2、特征:大部分由少数民族建立;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3、意义: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民族隔阂依然存在。,4、代表政权前秦,(1)建立: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政权,统一北方。2、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3、淝水之战:前秦建立后,统一北方,进攻东晋,最终被击败与淝水。之后迅速崩溃,民族矛盾加剧。,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

7、秦军中的汉人希望东晋军队能够打胜仗;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5、代表政权北魏背景:北魏统一北方;各民族的融合趋势加强;社会矛盾激化;孝文帝改革的决心。措施: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均田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三长制。意义: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北魏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加速了封建化进程;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全面推行汉化,丧失了民族独立性,失去了尚武的民族精神。,均田制,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土地制度,北魏至隋唐使用。随

8、着地主经济的发展壮大,土地兼并也随之日益严重。武周末年均田制形同虚设,唐德宗时期,均田制废除。,内容:按照人数授给田地,分为露田(种谷物之田)和桑田:露田(口分田):男十五岁以上给四十亩,女二十亩,奴婢也可以有露田,死后把田地还给官府。桑田(永业田):给男人一人二十亩,作为自己的财产,不用还给官府,也可以买卖。 政府向农民分配一定数额露田,农民年满66岁或身死后须归还官府。露田只能种植谷物和桑麻,不许栽种树木,并不许买卖。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租粟、调帛或麻,还必须服徭、兵役。地方官吏按品级授给公田。,三长制、班禄制,三长制:孝文帝制定三长制,以五家一邻,五邻一里,五里一党,各设一长,即

9、邻长、里长和党长,有助重新整理户口,方便收税。班禄制:仿效汉人的班禄制,官员每季定时发薪,以此来治理贪污现象,迁都原因,直接原因: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根本原因: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政治统治,北朝,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5个王朝合称北朝。 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 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终于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东汉,三国(220-280),西晋,东晋(317-420),十六国(前秦统一北方),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宋,齐,梁,陈,北朝(439-581),北魏,隋朝统一,南朝(420-589),(266-316),灭,灭,383年淝水之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