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古代城市建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古代城市建设ppt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外国城市建设史,外国奴隶制社会时期的城市建设 第一章 古埃及的城市建设,一、社会背景1. 历史沿革4000BC. 原始社会过渡奴隶社会- 3500BC. 上下埃及 3200BC.第一(MENES)王朝 分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晚期四个历史时期2. 宗教信仰人生短暂、灵魂永生、千年复活生者之城简单马虎,死者之城神圣永恒,生死分离3. 建造水平大量人力物力,多工种的合作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学、几何学、工程机械等发展防御水患,二、城市建设实例,第一章 古埃及的城市建设,1、孟菲斯与底比斯“生”、“死”观念的转变古王国:孟菲斯、白城,生者之城,与神庙,陵墓分开中王国:底比斯,神庙与皇宫结合, 位于
2、尼罗河上游山区,陵墓与山体结合,陵墓形制的演化:中王国时期以后,生、死观念发生变化,皇权加强,皇帝转向对生时权力的追求,修建皇宫等建筑,同时,首都迁往上游底比斯城近山,不利于修建金字塔,又因金字塔中尸体常在农民起义时被取出破坏,所以皇帝陵墓修建于山中隐蔽处,称为石窟墓。,2、伊套伊城:体现了古代城市的防御功能。,二、城市建设实例,3、卡洪城:城市营造时考虑了功能分区,中王国时期、长方形、砖砌城墙、东西分区(死墙)、南北分阶层,4.阿玛纳城-新王朝时期都城、崇拜太阳、没有城墙的带形城市、顺(尼罗)河布置、灵活的棋盘式道路格局、北(下层)中(皇帝)南(官吏)三区、出现城市中心区、毁于风沙。城市中心
3、区设计,具有较成熟的城市设计技艺。,二、城市建设实例,1.城市选址上,因地制宜: 生者之城:近河水源、交通运输; 死者之城,远离河道、沙漠高地防止水患;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卡洪城、阿玛纳城体现为功能性分区,阶级性分区。3.棋盘式路网:阿玛纳城4.城市景观设计:阿玛纳城,运用了城市设计的多种手法。5.建筑群风格统一、主次分明。6.宗教为神庙,陵墓非常发达,并且用较大的尺度来表现神的力量。,三、成就总结,古埃及的城市,掌握:古埃及城市布局与其宗教信仰的关系卡洪城的主要特点古埃及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影响,外国奴隶制社会时期的城市建设第二章 两河流域及波斯的城市建设,一、时代背景:1.历史沿革
4、 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9世纪)、 埃及帝国和亚述帝国(公元前16世纪初)、 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7-6世纪)、 波斯帝国、 马其顿帝国(公元前4世纪)2.宗教、文化 拜物教、天体(山岳台)崇拜与国王(宫殿)崇拜相结合、 宗教与社会商业活动一体、世俗性的城市建设占主导地位 文化交流频繁,不似埃及那么闭塞,多文化的交汇、替代、融合。,二、城市建设实例,第二章 两河流域及波斯的城市建设,1、乌尔城: a.奠定沙漠干燥气候的建筑布局方式,建筑间距狭小,街道狭窄,以防日照; b.初步形成城市公共中心。,山岳台:山岳崇拜,高台建筑物,“山的住宅”集宗教、文化、公建于一身的公共中心。同时体现了其防御功能:
5、“人造高地”。地域特征:夯土。,2、新巴比伦城:作为都城的防御功能坚固的城墙(两重城墙),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悬园。空中花园,国王尼布甲尼撒为其妃子而建,该园建有不同高度的、越上越小的台层组成剧场般的建筑物,每个台层以石拱廊支撑,石拱廊架在石墙上,拱下布置精致的房间,面层上履土,种植花草树木,顶部有提水装置用以浇灌,如同覆盖着森林的人造山。远看宛若挂在空中,可能是最古老的屋顶花园。人造高地:防御用途。,特点:A 两重城墙反映了城市防御要求B“空中花园” 丰富城市景观C城市空间尺度的对比幼发拉底河两边建筑空间的对比D建筑成就:有彩色的外墙装饰,3、尼尼微城:防御性庙宇建筑 4、科
6、萨巴德城5、爱克巴塔纳宇宙崇拜:模拟宇宙的高地城堡6、帕寒波里斯,1.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及城市布局(居民区,如乌尔城的民居紧凑布局,厚厚的墙体,狭窄的街道)2.城市与宇宙观念的结合(科萨巴德城、爱克巴塔纳城)3.城市的防御作用(科萨巴德的宫殿)4.宗教与城市公共中心的结合(乌尔的山岳台)5.综合性大型群体建筑的建造(帕赛波里斯),三、成就总结:,掌握: 山岳台建筑与古西亚宗教信仰的关系 乌尔城、新巴比伦城的基本特征,第三章 古代印度城市,一、时代背景1、社会进程:BC3000年 出现国家,开始城市建设活动BC2600年 开始印度河文明BC2000年 外族(雅利安人)入侵,产生婆罗门教BC500
7、年 佛教产生,盛于BC300400AD600900 形成封建社会,印度教形成2、文化特征:宗教意识是社会主要的意识形态由于外族,统治民族发生更替,产生宗教等文化思想方面的交替(城市建设艺术特性的变化);多元共生的文化特性(城市建设艺术特性的多元性)。,二、城市建设实例莫亨约达罗城a城市经过规划,平面为方形,结合地形而建(地域特征:多山地,作为宗教用地, 用地具有良好的防御作用)b主干道顺主导风向走,形成方格形道路网 (特点)地理特性、气候特征的产物。c分上城、下城两部分等级制度的体现d城市下系统发达,砖制排水管道,1.城市道路系统考虑了与风向的关系,利用通风适于当地的湿热气候。2.完备的城市排
8、水系统。,三、成就总结,第四章 古代美洲城市建设,一、社会背景:1、社会进程:BC10世纪末 黑西哥地区出现国家AD0纪元前后 玛雅文明AD15 印加地区出现国家2、文化特征体现为一种阶段的文明,由于阶级的分化及宗教崇拜,城市建设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宫殿及宗教建筑的建设方面,而世俗建筑很粗陋,城市居民甚至居住在窝棚之中。,二、城市建设实例,1、特奥蒂瓦坎城城中以宗教建筑群为中心,太神庙、月亮神、羽蛇神庙(美洲金字塔),,在没有牛马,没有车轮,没有钢铁的条件下,这里的人竟然能够建立这么伟大的金字塔。,双手上举,迎接太阳的动作。,美洲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是不同的。表现为: 美洲 埃及用途不同 宗教陵墓型
9、制不同 多级整体选址不同 城市死者之城,2、丹诺奇迪特兰城建于湖中,防御性能良好,利用输水管道由陆地供水,湖中有木筏制造的水上花园,城内有运河,运输方便。,1.工程起重技术,30吨的巨石头像的建造2.城市空间的组织,特奥蒂瓦坎城的月亮神庙金字塔为主轴线。两侧穿插横轴线。形成节点空间。城市空间组织有序,有条理。3.丹诺奇迪特兰城的供水技术4.印加人的道路建设,长达数千公里的两条大道。,三、城市建设的成就总结,第五章 古希腊的城市建设,一、社会进程及城市建设1、爱琴文明时期克里特岛:克里特岛的城市建设多是世俗性的,主要建设有住宅、宫殿、旅馆、公共浴室、作坊等。诺索斯迷宫是米诺斯王的宫殿。,平面局布
10、相当复杂,以一个60m29m的长方形院子为中心,建筑中有许多通风的小天井,每个小天井周围房间自我一组,天井与天井在不同层次上穿插(有楼梯),有时可从天井的某个层次直接走到山坡上,宫殿内部空间极其复杂,所以古希腊人称之为“谜宫”。,迈西尼卫城的城墙厚达数米,砌筑石墙的石块每块重达56吨,被后人称作“大力神式砌筑”,迈西尼卫城的城门前的修筑了狭长的过道,两则是厚得的石墙,更增加了其防御性。,迈西尼:最主要的城市建设是卫城的建设。卫城早期是祖先崇拜的场所,部落的祖先作为崇拜的对象在这里得到祭祀,后来逐渐成为部落或城邦统治中心,由贵城或寡头控制,也是城市的一道防御设施。,2、荷马时期(BC12世纪BC
11、17世纪中叶),荷马史诗为后人了解希腊当时的社会状况、经济状况、民众习惯、城市建设、建筑设计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史料,并且通过欧洲许多考古学家在19世纪20世纪前期的考古发掘工作获得了证实。这时期的希腊半岛长期处于城邦和城邦的战争之中,长年的征战对于城市建设是巨大的阻力,这一时期,难于找到在这方面的一些辉煌的成就。,3、古风时期,以血缘关系构成的氏族部落 以地缘关系为主的地域部落所取代氏族祖先崇拜 自然神(保护神)崇拜取代 卫城转化为自然神的圣地,由原先防御性很强的卫城转变为公众欢聚、公众活动的中心 民主共和制的城邦国家 自由民是城邦国家的主人,共同维护及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更多时间进行的是一
12、种公共的生活; 城市建设重点:以进行公共活动的圣地建筑群和卫城的建设 (而居住类建设非常简陋,城市整体建设除公共活动场所外也非常简陋) 活动:定期举行节庆,举行体育、诗歌、戏剧、演讲比赛; 周边建筑:竞技场、旅舍、会堂、摊贩敞廊等公共建筑,而在圣地中最突出的地方则是守护神的庙宇。,民主共和制城邦的守护神圣地在布局时,追求同自然环境的协调。它不求平整对称,乐于顺应利用各种复杂的地形,构成活泼多变的建筑景色,而由庙宇统率全局。以庙宇为中心组织的各种公共建筑共同构成统一的整体,建筑群体的组合既的照顾到远处观赏的外部形象,又照顾到内部各个位置的观赏。往往在进入的道路上,第一眼就能看到庙宇的最佳角度,产
13、同时呈献出它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位于一个狭窄而陡峭的山峡陡坡,两侧是250300m高的壁立的悬崖,前面横过一道很深的河谷,环境极其险峻,在宽度不足140m的圣地里,修造了曲折的道路,沿路布置了许多小小的祭品库之类的建筑物,组成一幅幅富有变化的,然而又各自完整的画面,以高台上的阿波罗神庙居于主导地位,庙后是个圆形剧场,景观非常奇险壮丽,能给人强烈的震撼。,德尔斐的阿波罗圣地,4、古典时期的城市建设,古典时期最著名的城市建设实例是雅典卫城的建筑。4.1 雅典是古典时期希腊世界中最强的国家,各方面的成就也是最高的,原因如下:A雅典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其位于地中海几条航道的交叉点,手工业、商业和航海
14、业都非常发达。B雅典是打败波斯入侵的主力军,在战争中作出巨大的牺牲,战后成为了希腊各城邦的领袖,它的上邦政策是招揽全希腊优秀的工匠及知识分子,使它得以继承全希腊的文化成就,熔铸多立克和爱奥尼文化于一体。C雅典的氏族制破坏得最彻底,它的自由民是希波战争和战后称霸的主要军事力量,经过激烈的斗争,他们比在其他城邦里的平民能获得更多的民主权利。,卫城是指建在高处城邦国家的都城,利于防守。内部建有宫殿、神庙、粮库、卫兵住所与水源。每座古希腊城邦都拥有自己专属的卫城,且必定建于城邦的最高点,平时作为公共集会的场所,战时则发挥堡垒作用,成为居高临下的作战指挥中心。,4.2雅典卫城,雅典卫城 古希腊雅典,约公
15、元前4世纪,为古希腊圣地建筑群的典型代表。,选址:卫城在雅典城中央一个孤立的山冈上,高于平地70-80m。东西长约280m,南北最宽约130m。,卫城总体布局特点,卫城总体布局特点,如果把卫城看成一个整体,山冈本身就是它的天然基座,而建筑群的结构都与自然地形的高低起伏相协调。不企图用城市和建筑压倒大自然,相反要表现大自然本身的美,把自然地形作为重要的组成要素。,自由式布局:,卫城发展了民间自然神圣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卫城总体布局特点,卫城总体布局特点,N,1山门,2胜利神庙,3 雅典娜铜像,4 伊瑞克提翁,5 帕提农神庙,49页,重要的建筑位于西北南三个边沿,朝向朝圣路线的最佳景观,照顾山
16、上山下的观赏,自由式布局:,卫城发展了民间自然神圣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卫城总体布局特点,1山门,2胜利神庙,3 雅典娜铜像(11m),4 伊瑞克提翁,5 帕提农神庙,良好的视觉效果:在山下绕卫城一周,山门(战利品、胜利神庙)雅典娜青铜雕像,北面:伊瑞克提翁女像柱6个;南:帕提隆,与视线形成角度,成为主体帕提隆东大门祭祀,穿越卫城全部,步移景异。,良好的视觉效果:在朝圣队伍行进过途中,卫城大幅度的变化着景色,建筑物与雕刻交替多立克式艺术和爱奥尼克艺术交替建筑物的风格形制色彩大小简繁各不相同严肃中有活泼,庄重中有轻快。,5、希腊化时期的城市建设,BC404年,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长达10年伯罗奔
17、尼撒战争以雅典的失败而告终。雅典没有力量去成为城邦国家的盟主,而各城邦国家在这次战争中都大伤元气,再无力量共同低御外族的力量。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BC338)马其顿帝国统一了希腊。从BC404年对BC31年希腊被并入罗马版图一段时期,希腊城邦国家在名义上仍然存在,但民主共的制解体,但加入了阶级严重分化的奴隶制城邦国家,在文化、艺术等方面仍延续了希腊盛期的成就,但加入了许多进步因素。故尔在历史上将这一段时期称为希腊化时期或希腊晚期,希腊化时期,特别是马其顿帝国统一希腊后,东方古国的文化同希腊本土文化交汇到一起,内容和形式丰富多了,在更广大的区域里,手工业、商业达到了空前水平。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有
18、了很大的发展。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的类型增多了,大大发展了世俗性建筑的建设,如会堂、剧场、高层、浴室、旅馆、俱乐部、图书馆、灯塔、码头等等。结构技术的发展,叠柱式的使用,使得多层建筑出现,普遍达到二至三层,建筑可以以自身的体量来在城市中突出自己,而不用象在早期希腊城市那样要依靠山体、高台来突出重要的建筑。,但是,由于自由民剧然的阶级分化,民主制度普遍瓦解。导致文化中积极因素衰退。圣地建筑群和守护神神庙,是整个城邦的象征,广大的自由民亲切地怀它们,这时,这些建筑物衰退了,特殊人物的个人纪念物逐渐发展起来。在一些寡头和君主专政的城邦国家,宫殿、陵墓成了重要的建筑物。奴隶主上层和君主成了大型建筑艺术品
19、味的下降、风格庸俗化。这时期的建筑不再象古典时期那样向往理想的、美的和概括人的英雄气概,而是趋向于光鲜花色,新颖别致。,希波丹姆规划模式与米利都城,原始城市自由城市网格城市,一.希波丹姆规划模式,背景及历史: 希波战争前,希腊城市大多自发形成,城市均不规则。公元前5世纪的规划建筑师希波丹姆,在希波战争后的大规模城市建设活动中采取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模式。,这种布局形式在公元前2000多年埃及的卡洪城、美索不达米亚的许多城市以及印度的摩亨朱达罗城等的城市规划中已经应用,并在重建希波战争中被毁的许多城市中付之实践,形成体系。在此之前,古希腊城市多为自发形成的,没有统一
20、的规划;自此以后,这种城市布局形式被奉为典范。希波丹姆也被称以“城市规划之父”之名 。,古希腊城市外部空间以一系列“L”形空间叠合而成,希波丹姆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城市典型平面为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街坊,街坊面积一般较小。希波丹姆根据古希腊社会体制,宗教与城市公共生活要求,分为3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私宅地段又划分3种住区:工匠住区、农民住区、城邦卫士与公职人员住区。,这种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以充分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希波丹姆规划模式:,自
21、公元前5世纪以后,古希腊城市大都按希波丹姆规划型式进行建设,特别是其后希腊化时期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殖民城市。这个规划思想,在米利都城建设工作中完整得到体现。,意义:,二.米利都城,米利都(古希腊语:,它的音译为Miltos;拉丁语:Miletus),位于安纳托利亚西海岸线上的一座古希腊城邦,靠近米安得尔河口。今属土耳其,仍循旧称。它在赫梯文献中被称为Millawanda或者Milawata,在荷马的伊利亚特中也有出现。 靠近米安得尔河口。三面临海,空间与大海完美的咬合。,2.1地理位置与选址,城市路网采用棋盘式。 两条主要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开敞式空间呈“L”形,有多个广场。市场及城市
22、中心位于三个港湾的附近,将城市分为南北两个部分。,2.2城市特点方格网布局,城市的网格主要是通过30m52m大小的方形住宅街坊的重复而形成,产生明确的韵律。 北部街坊面积较小,南部街坊面积较大。它也是城市各公共部分诸如广场、神庙、体育场以及港口设施的空间构图基础。 道路无主次之分,城市街道都非常狭窄,一般5米到10米,表现出明确的放弃宏大的纪念性空间的意识。,2.2城市特点方格网布局,城市中心布置政治、商业、文化中心,市中心,一般是围绕广场布置,广场是主要道路的交叉点。 城市中心位于三个港湾附近,中心开敞式空间呈“L”形,有多个广场。可见古希腊的规划师就已经开始发掘城市中心最大的集聚性,选择中
23、心的时候不仅考虑到交通而且还考虑到景观环境。同时不得不说这个城市中心还将城市自然的分割成两个既有相似有又不同风格的两个部分。,2.3城市特点城市中心,市中心由广场、露天剧场、市场、运动场构成。,2.3城市特点城市中心,城市中心划分为4个功能区。其东北及西南为宗教区,其北与南为商业区,其东南为主要公共建筑区。,2.3城市特点城市中心,宗教区,宗教区,商业区,商业区,公共建筑区,公共建筑区,公共建筑区,米利都城的北市是贸易场所,一个长88m,宽50m,面积为0.44公顷的矩形的全封闭广场。它紧靠狮子湾,主要服务于海边居住的居民,事实上是城市的贸易中转站。,中心广场米利都城集市广场,2.3城市特点城
24、市中心,南市与北市相隔着议事厅,通过一条50m宽的大道与海湾相连,它是真正的“国家市场”。南集市广场是一个长160m,宽125m,面积为2公顷的极规整的矩形全封闭空间,大小接近雅典的集市广场。,中心广场米利都城集市广场,2.3城市特点城市中心,城市南北两个广场呈现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的面貌,是一个规整的长方形。周围有敞廊,至少有3个周边设置商店用房。,2.3城市特点城市中心,中心广场米利都城集市广场,2.4城市特点功能分区,城市分三个部分,建居住区,祭祀区、公共活动区,之间并无明确界线,国家体现全体利益和公共区的管理,祭祀区是景观观赏区,因此应有一定距离。,居住区,居住区,居住区,公共活动区,祭
25、祀区,城市边界并不规则,它顺应了地形的变化。公共设施被设置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利用公共设施将城市划分为三个居住区域,与地形相结合,创造出整体的变化和空间节奏。 城市用地的选择适合于港口运输与商业贸易要求。,2.4城市特点与自然协调,三.小结,希波丹姆规划思想,在米利都城建设工作中完整得到体现。米利都城城市由小方格网道路构成,围绕广场布置建筑,市中心由广场、露天剧场、市场、运动场构成,然而城市的布局虽规则,但它的建筑群艺术布局不够。 a.城市形成统一整体,无封闭,独立区域,功能分区不明确,广场、剧院只是一些特殊点,居住区无等级之分,都能达到公共区 b.城市分三个部分,建居住区,祭祀区、公共活动区,
26、之间并无明确界线,国家体现全体利益和公共区的管理,祭祀区是景观观赏区,因此应有一定距离。 c.城市力争与自然取得平衡,建筑整体用不规划达到与不规划的自然协调,单体又以自然的特征突出自己。 d.自觉控制城市发展规模。,考工记模式与希波丹姆斯模式中的方格网之比较,公元前5 世纪左右,中国春秋末叶的考工记和古希腊建筑师希波丹姆斯分别提出了一种方格网城市的规划模式,各自对东西方城市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两种模式都是用棋盘式方格路网,将城市用地切割成秩序井然的众多小方格,形成规整的城市建筑肌理。但这两种方格网的街道网格性质、街区尺度、公共空间的位置,以及产生的城市空间形态等却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内在含义,反映
27、出各具特色的文明形态、民族心理和社会组织。,普南城,唐长安城,一、方格网的性质与街道网格,一般说来,方格网道路正交,结构清晰,道路笔直贯通,便于测量、划分和管理土地、便于管理居民、便于防御和军事行动,能够满足城市活动的大部分要求,所以在古代比较单一的社会目的下,方格网成为组织人群的最理想最便捷的方式。然而我们可以注意到,古代城市的规划大都是由最高层允许并进行实施的刻意的行为,我们所关注的这两种方格网的性质、方格网的骨架部分(即街道网格),从一开始,就因决策者的意向而龟蛇各异。,1.1方格网的性质: 总述:中国古代帝王规划方格网都城的意图是为了建立起一套统治秩序,而这个秩序,来源于宇宙秩序的启示
28、和礼仪制度的规定,所以方格网强制性、等级性较强; 对于古希腊这样由许多小规模城邦构成的社会群体,没有什么强大的中央集权,基本上就不可能存在强大的政治权力来控制或垄断城市生活空间。所以希腊的网格没那么强制,相对而言比较理性、实用和平等。古希腊的城市充满了对整体逻辑、几何秩序的追求。,考工记中王城模式的九宫格之理想图形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地为方,宫殿居中,四个方位象征了不同的神兽、颜色、属性等。强调南北中轴子午线,将天地日月、祖先社稷诸神位按照理想方位来布置。同时也确定了尊卑序列,将宫殿、政府、公共建筑和不同等级的住宅分别定位在独立而封闭的城市空间内,一次性地在正交平面中将空间结构定位,反映了
29、一种不可更改的等级制度。而居民的活动、贸易是次一级的问题。可以说,考工记王城的方格网是一个有强烈象征意义的政治图形。,考工记王城的街道可分为五级:第一级为经纬涂干道,即“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第二级为环涂,沿着城墙和宫墙一圈,宽七轨约13m。第三级为穿越居民区的次干道,宽度不详,两道间距1-1.5里,恰好是居民区的边长。第四级是居民区内的十字街,第五级为居民区内除了十字街以外的巷道。,路的形制,主干道的终端都连接着宫殿和城门,道路的级别、宽度优先考虑宫殿的交通和军事管理,居民的交通用道是次一级的问题,生活道路更次一级。而且第四第五级的街巷尽端都被坊门或城墙堵住,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居民生活的管理
30、。,希伯丹姆斯在土地测量方法和住宅基本规模的基础上发展了城市网格,使得私人住宅的布置令人愉快,同时也方便一般性的使用。在他的方格网中,道路垂直相交,主要的几条街道将城市分隔成一些相互平行的窄条,这些长条又被与主要街道正交的次要街道穿越。主要街道宽5-10m,次要街道宽3-5m。次要街道的窄小表明有意识地放弃了主导地位。于是路网内就分割出了面积相等的方形小块。次要街道的间距为30-35m,这个距离大约宜于建造一、两幢独立式建筑。主要街道相距50-300m,此间可以建造一整排建筑。,可以看出,道路网的疏密取决于一般住宅的大小而非神庙或宫殿,这种基本单元的确定加强了城市的统一性。而且幸运的是,这种基
31、本单元没有被僵化地制定必须遵循的尺度原则,而是根据每个城市住宅组团各自的特点来控制,使得这种网格具有了较强的适应能力而得到推广和发展。,1.2街道网格与城郭的关系,通常位于平原地区的考工记模式王城,首先确定的是方正的城墙轮廓,谓之“方九里,旁三门”,与城中的格网道路严密对应,每条街道都终止于宫殿或固定位置的城门。 而希伯丹姆斯模式海港城市的城墙随着海岸山地地形曲折蜿蜒,没有规整理想的轮廓,于是,街道网格和城墙形状独立承担各自不同的功能,作为防御系统的城墙尽量占据高地而不一定沿着最外缘的建筑建造,网格则负责组织城市生活,组织住宅、公共建筑、广场与集市。只有在城门应地形要求改变位置时,街道网格会随
32、着不规则的城廓作一些调整,如普里涅城。 当然,执意追求方格网带来的几何化统一、秩序、典雅而不顾自然地形的存在,是不同于考工记王城轴线对称的另一种意义上的城市专制主义。,二、土地分割与街坊、街区的尺度,2.1土地分割 考工记模式中的王城规模较大,边长9 里(约今3742m),面积81 平方里,约今14km2。六组主干道将城市分为9 个方格,每格边长近3里(约1247m)正中一格为宫城。然后再用间距1里的次干道将剩余的8格比较均匀地划分为64个街坊。,其中,城市的土地的分割以“里”为单位,里既是井田制土地丈量的单位,也是居民编民制度的一个基本组织单位。每里容纳8 闾,1 闾由25户组成。闾里是与基
33、本生产、战斗小组相对应的聚居单位,而这种土地分割的方式与尺度为了便于统治阶级的编民管理。人民是被按照编制塞进统一街坊中的被管理对象,街区规划的强制性一目了然。,中国古代九宫格方格网的理想图形首先应用于划分农耕土地的井田制,周代将这套成熟的井田制推广到了城市规划当中。,希波丹姆斯模式中的城市以沿海商业城市及殖民城市为主,城市规划中也吸收了农田分割和测量的模式,但其网格系统对几何学的依赖超过了它对土地测量方法的依赖。希伯丹姆斯的几何系统存在三级划分秩序:第一级元素是每边长为600英尺(180m)左右的方形,大致对应于考工记中的里。每个方形再分成4个较小的方形为第二级,每个较小的方形又进一步分成6个
34、100150英尺(约3045m)的长方形街区为第三级。这种街区规模相比之下要小得多。 如普里涅城,面积近24hm2,不到考工记王城的2%,街区分3545m为主,也有两块合并在一起的居民区,街区面积约0.16hm2,不到考工记王城街坊的1%。,普里涅城,米利都城,希腊模式的方格网不断被应用于罗马城市,如提姆加德(Timgad),由4个大块组成,每块含36 个街区,共144 个街区,每个街区大约为每边50m。其中11个街区为广场,6个用于剧院,8个用于浴室。,其中“里”又分国宅与一般官员住宅区,最靠近宫城的为国宅,居住着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而一般官员的住宅不得与国宅杂处,宜于放置在国宅周围靠近城门
35、的地段。以此设计出一个以宫城为中心的社会结构,距离宫城越近社会地位越高,离宫城越远地位越低下,体现出封建君主高度集权对城市空间的控制。曹魏邺城则将宫城与贵族居住区放到了王城北面,基本社会结构未变。,2.2土地划分与社会结构,在方位上,考工记王城的用地分配也在极力维护社会组织的等级制度,城市用地按照阶级高低有“廛”、“里”之分“廛”指一般居民居住的闾里,位于离宫城最远靠近城墙四角的区域;“里”则指贵族官僚聚居之处,靠近宫城。,希伯丹姆斯将其实用的网格结构与社会结构联系在一起,他将城市人口分成三个阶级手工业者、农民和士兵,于是土地也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用于神庙、剧场等神圣文化,第二为用于公共活动(
36、由士兵把守),第三部分为私人住宅(农民所有)。,他的方格网主要服务于两个目的: a)帮助殖民城市建立有条理的居住区和道路体系。满足了希波战争后大规模殖民城市规划建设中迅速、简便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确立了一种新的城市秩序和城市理想,也满足了城市富裕阶层对典雅生活的追求。 b)利于平均分配土地。当然,这种平均分配并不是保证所有公民都能获得平等土地的民主工具,而是帮助延续从原居住地迁居而来的有产阶级的特权和支持地方贵族的手段。,虽然都是正交的方格网,但考工记中规划的是棋盘形(Chessboard)分割的正方形街坊,希伯丹姆斯规划的是格栅形(Gridiron)长条形街区。正方形街坊一定有一个严格的边长模
37、数,比较严格地遵循礼仪和制度;而长条形街区的长短边长比较自由,可以根据住宅、广场的需要来调节,可见是比较重视实用的一种方格网模式。,三、 街坊、街区的分割与城市肌理,两种方格网的文化差异还反映在街坊与街区的进一步分割中:人口密度、住宅基地、建造状况,及由此而形成的城市肌理。,考工记王城中方一里(17.3hm2)的里坊大约划分为8闾,容纳200户住宅基地共1000 人。除去道路、管理用房、坊间空地,平均每户拥有至少2.5 周亩的宅基地,约合480m,接近当时的居住理想。王城中的居民住宅基地为480m大的一个院子中,按照当时一堂二内的习惯建造的住宅建筑面积在150m左右,剩下的应当是宽敞的院落和可
38、以种植桑榆、蔬菜的空地,这比较符合当时城市中仍然保留着农耕生活习惯的状况。 米利都全城约1km的面积,约200 多个住宅街区,原设计容纳人口1万(后来实际使用中远超过于此)。按照原有设计大概推算一下,除去公共用地,平均每个0.15hm的街区容纳50 人,密度为考工记王城里坊的十几倍,根据古代的户籍分析,假设平均每户5人,一个街区平均有10户左右,每户的宅基地均面积约150m在米利都这样高密度的繁荣的商业城市,普通居民不可能有中国古代那样宽敞的院落。而且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原有基地上的住宅也呈现出建造二层、三层楼向上发展的趋势,院落空间显得更加狭小。,3.1人口密度与住宅基地,考工记模式的城市内
39、,绝大部分宅基地与城市干道不发生关系,为保护宫城的安全,居民住宅普遍不许面向城市干道开门,唐代规定只有三品以上大员府第才可以沿街开门。,交通繁忙,商业发达的希腊海港商业城市中,细密的道路格网将街区用地分割为整齐划一的开放的住宅基地分块,宅基地要尽量争取沿街开门,便于物资流通和居民参与城市活动。,3.2住宅的开放性,考工记王城里坊内宅基地的划分十分内向。从形态上看,诸街坊四周建有封闭的夯土坊墙,坊门设官吏看守。高大的坊墙和官吏一样是管理居民的工具,将居民区各自独立封闭,建立起了居民与外围城市的界限,约束着居民的交流与公共活动。甚至所有的公共建筑也都形成这样一种由高墙封闭围合起来的建筑群院落,迥异
40、于希腊城市中开放的街区和公共交流空间。,事实上,在充满公共生活的古希腊城市里,对市民而言私密生活远不如公共生活那么重要,城市里有宽阔的市民广场、宏伟的教堂,宽敞的浴室,居民们白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外公共广场上渡过的。,小结:由此而分割的街坊及街区内部建筑肌理,既受限制于地块的规模和形状,又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方式。两种肌理的特点分别与悠闲农耕生活与繁忙的商业生活相适应的,反映出农业文明与商业文明在城市建设上留下的痕迹。,总结: 从创造了东西方城市里程碑的这两种方格网的形态及其内在性质的比较中可以看到,城市的方格网结构、街道体系、街坊街区分割,以及内部的空间肌理等内在秩序,受到了地形、气候等看得
41、见的因素以及决策权力、社会组织结构、经济形态、人们的生活方式等看不见的因素的共同作用,是特定地理环境下特定时期特定人群的文明形态的物化积淀。,普南城城市面积很小,不足20ha(小区规模)(不包括城墙内的非建设用地)城市位于向阳陡坡之下,北高南低,分台布局。城市道路沿袭希波丹姆型制,横向车行,南北向步行,但路网较死板,与地形结合差。道路、广场、广场建筑群综合考虑,统筹规划,使城市整体化。,二、成就早期:圣地建筑群的有机的感性的设计晚期:希波丹姆规划型制及其应用,三、古希腊城市建设特征,a 城市形成统一的整体,城内既无封闭的区域也无独立的区域。城市有时城墙与外界隔开,内部不设任何区界(没有阶级差别
42、),每幢住宅按同样的原则建造,分布在整个城市之中。在一些特别地点设置广场、剧院,使其的能举行全体居民参加的集会,使每个人都可感到:自己确实是属于大家共同的集体中的一员。b 城市可分为三个部分:建有住宅的私人区、建有祭礼用的神庙宗教区以及进行政治集会、商业活动、演出、运动会等活动的公共区。(功能差别)。,c 城市与自然取得平衡古希腊城市尊重所具的自然景色,(不去触及许多特别有色的地方),或是进一步强调这些特色,将它与建筑布局、建筑造型综合在一起(如利用山凹修剧场)。通常神庙采用严格对称的形式及统一的围廊,使其自身具有规律性,与周围建筑的不规律布置形成对比,而这些建筑的不规律布置又是与周围自然环境的不规律是相协调、呼应的,所以使得每个城市这种自然与人工之间特有的平衡呈现各自的特点而不易被混淆。d 自觉控制城市发展规模人口的增长不会导致城市的扩展,而是分流,另建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