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篇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28415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篇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篇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篇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篇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篇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篇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1,第 六 篇,虚 实 篇,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2,一、原 译 文,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3,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居止,到达、占据,趋,疾行、奔赴,仓促应战,致,调动。本句意为调动敌人而不为敌人所调动。,孙子说:凡先到达战场等待敌人的就安逸,后到达战场而仓促应战的就疲劳。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4,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能使敌人自动进到我预定地域是用小利引诱它;能使敌人不能到达我预定地域的,是

2、制造困难或不利的因素阻止它。所以,敌人休息得好,能疲劳它;敌人粮食充足,能使它饥饿;敌人驻扎安稳,能够使它移动。,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5,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出兵要指向敌人无法急救的地方,即攻击其空虚的地方,敌人没有设防的地方,攻击敌人来不及急救的地方,急进敌人意料不到的方向。行军千里而不劳累,是因为走的是没有敌人设置防务的地区。,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6,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进攻时必然得手的,是因为选择了敌人没有防守或不宜(易)防守的地点;防御时能稳固的,是因为扼守的要点是敌人不进攻或不宜(易)进攻的地点。,武汉理

3、工大学军事教研室,7,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所以,善于进攻的将帅,敌人不知道如何实施防御;善于防守的将帅,敌人不知道如何组织进攻。,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8,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微妙,神奇、深奥,微妙啊微妙,微妙到看不出任何痕迹。神奇呀神奇,神奇到听不出任何声息。所以,这样的将帅就能成为敌人的主宰。,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9,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进攻时,使敌人无法防御的,是因为冲击敌人防御空虚或没有设防的地方;撤退时,敌人不敢追击或追击不上的,是因为撤退迅速或撤退时速度很快而使敌人追赶不上。,

4、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10,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攻击敌人必然要救援的要害之处,达到调动敌人之目的,所以,我军想打,敌人虽然层层防御,也不得不与我作战,这是因为我进攻的地方是敌人一定要固守的战略中心;,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11,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不顺、不和谐、违背,改变敌人的去向,我军不想打或不想进攻,虽然画地而守,敌人也不会或不敢向我发起进攻或与我决战,这是因为违背了敌人原来的意图(进攻方向、力量差距、道路不畅、保障困难、态势不利等)。,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12,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使敌人暴露企图,集中

5、,所以,使敌人暴露其企图,而我军的战略意图深藏,使敌不可知,这样,我军的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人的兵力就不得不分散。,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13,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我军兵力集中于一处,敌军兵力分散于十处,这就造成了我以十倍的兵力去攻击敌人一倍的兵力,形成了我军的绝对优势,敌人的绝对劣势。,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14,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少而弱,能够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劣势的敌人,那么,与我当面决战的敌人就少而有限了。,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15,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我所要进攻的地方 敌人不知

6、道,敌人不得而知,他所要防备的地方就多;敌人防备的地方多,兵力就分散,我军所要进攻的方向上的敌军兵力就少了。,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16,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所以,防备了前面,则后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后面,则前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左边,则右边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右边,则左边的兵力就薄弱;到处防备,则处处兵力薄弱。,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17,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兵力处于劣势,是因为被动的去防备敌人;兵力处于优势,是因为迫使敌人处处被动地防备我军的进攻。,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18,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

7、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所以,能预料在什么地方打仗、什么时候打仗,就可以跋涉远距离去决战。不能预料在什么地方打仗,在什么时候打仗,就会造成左翼救不了右翼,右翼救不了左翼,前军救不了后军,后军救不了前军,何况远在数十里,就是近的也有数里之远呀。,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19,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忖度、思量、推断,依我推断,越国的兵虽多,这对于战争的胜负又有什么补益呢?,疑问词,通“何”,什么的意思,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20,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胜利是可以争取的,所以说:胜利

8、是可以争取和预料的。敌人的兵力尽管很多,也是可以使他无法与我决战或使他失去战斗力。,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21,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策度、筹算。分析判断,(敌人)优劣长短,动作,挑动,行动规律,所以,要认真分析判断,了解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长短;挑动(激动)一下敌军,来了解敌人的行动规律。(如淮海战役之前的敌我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22,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示我形(诱敌),敌人占领的地形利弊情况,较量,此处作为试探性进攻,了解敌人兵力部属的虚实情况,有意的显露一下我军的企图,就能摸清敌军所处地形状况的利弊。进行一下小战(火力侦察),就能探明敌

9、军兵力部署的虚实强弱情况。,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23,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示形诱敌运用到极妙的程度,即使有深藏的间谍,也无法探知真实情况,所以,伪装佯动做到最好的地步,就看不出形迹(不会暴露企图),看不出形迹,即使有深藏的间谍也窥察不到我的底细,敌人再聪明也想不出办法来。,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24,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通“措”放置,形态,此处作作战的方式方法,将领根据敌情变化灵活运用战法而取胜,就是把胜利摆在大家面前,大家还是莫名其妙;大家只知道我们战胜敌人的作战方式,却不知道我们如何灵活应用这些作战

10、的方法。,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25,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作战方法灵活多变,每次取胜的方法都不重复,所以每次取胜都不是重复上一次的作战方式,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变化无穷的作战方法和方式。,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26,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用兵的规律,避开敌人坚实之处,攻击其空虚薄弱的地方,作战方式就象流水,水运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向下奔流,用兵作战的规律是避开强敌而攻击敌人薄弱的地方,水因地形而制约奔流的方向,作战则应根据敌情而决定取胜的方针。,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27,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

11、神。,神奇、智谋高超,所以,作战没有固定的方式,水没有固定的常态,能根据敌情的变化而采取行动并取得胜利的,就称之为用兵如神。,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28,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月亮有圆缺明暗的变化,春夏秋冬依次更替,没有哪个季节固定不变,白天时间有长有短,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古人认为五种物质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没有哪一种物质永远独胜。,所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互生互制,没有那一种物质固定独胜,四时(春、夏、秋、冬)相接相代,没有那一个季节固定不移。白天的时间在一年之内有长有短,月亮在一个月

12、之间有圆缺和明暗的变化。,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29,二、中心思想,本篇主要论述在作战指导上必须“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主动灵活地争取胜利。,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30,李荃曰:善用兵者,以虚为实;善破敌者,以实为虚。,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隐真示假,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兵形似水,无常势,无定型,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对其变。,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31,三、主要韬略及应用,韬略十四 争取主动 避免被动 袁崇焕炮击努尔哈赤 班超鄯善国先发制人 戴高乐和独立的法兰西共和国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日本百货公司向顾客请罪 郑州化学试剂厂绝处逢生,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32,三、主要韬略及应用,韬略十五 随机应变 因敌制胜 周亚夫破七国兵 唐张巡“草人借箭”守雍丘 逐鹿中原、推进大别山 (春秋)繻葛之战 蒋介石的“下野”与“复职” 周恩来免遭空难 汉将虞诩增灶击败羌人夺取武都,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33,三、主要韬略及应用,韬略十六 集中兵力 分而歼之 (春秋)鄢陵之战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