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孟子》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28840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与《孟子》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孟子与《孟子》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孟子与《孟子》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孟子与《孟子》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孟子与《孟子》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子与《孟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与《孟子》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孟子,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继承和发扬孔子的精神,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历史上一向以“孔、孟”并称。然而,由于时代的久远,但仍是对着伟大思想家有着很强烈的疏远感。你对孟子了解多少呢?你对孟子有什么看法呢?,千秋亚圣,孟子,(约前372前289 ),孟子名 ,字 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 并尊称他为 ,孟子是记录孟子 、 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轲,子舆,战国,孔孟,亚圣,仁政,民贵君轻,Part 2 看看孟子的一生,孟 子 的 童 年 孟 子 名 轲 , 邹 人( 今 山 东 邹 县 ), 三 岁 时 父 亲 逝 世 , 孟 子 便 与 母 亲 相 依 为 命 。

2、 孟 母 非 常 疼 爱 自 己 的 儿 子 , 曾 经 为 了 替 孟 子 找 一 个 舒 适 的 学 习 环 境 而 三 次 搬 家 , 最 后 搬 到 学 宫 附 近 。 孟 子 自 小 便 受 严 格 的 管 教, 据 说 他 自 从 搬 到 学 宫 附 近 , 便 十 分 认 真 读 书 , 稍 大 一 点 , 孟 子 变 得 十 分 贪 玩 。 孟 母 便 剪 断 织 机 上 的 麻 布 , 她 要 孟 子 勤 奋 读 书 , 要 不 然 将 会 像 那 块 麻 布 般 , 变 成 一 团 废 物。 孟 子 牢 记 母 亲 的 教 诲 , 立 志 成 材 。,孟庙、孟府与孟林,孟

3、子 长 大 后 , 被 孔 子 的 儒 家 思 想 所 吸 引 , 于 是 决 定 离 开 邹 国 到 孔 子 的 家 乡 鲁 国 深 造 , 其 老 师 正 是 孔 子 的 孙 子 子 思 的 徒 弟 。 通 过 学 习 , 孟 子 认 为 孔 子 是 有 人 类 以 来 最 伟 大 的人,于 是 他 立 志 发 展 孔 子 的 思 想。,青少年,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成年与晚年时代,退而著述,孟子晚年著书立说,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

4、”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坚信人性本善后天教育至关重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为真正的大丈夫,孟子的仁政思想,1 民本

5、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 邦国的主权在民:应由百姓决定立谁为君,3 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4 政事以民为归宿,5 用人以民意为准:选拔、杀掉某些人,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不能只听大臣、大夫之言,6 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不扰民、与民同乐,7 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8 反对不义的战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视性善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政治上倡导“仁政”,推行王道,反对霸道。 “仁政”思想: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孟子的仁政思想,一、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事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

6、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二、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三、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Part 4 品品孟子的话语,孟子名言大放送(外带翻译),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Next page ,尽信书,不如无书。【译文】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译文】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名言放送,贤者在位,能者在职。【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译文】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Next page,名言放送,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译文】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译文】贤能的人,一定是

8、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译文】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译文】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文学常识,1.孟子名 字生活时代: 评价:著名的 家 家 是( )之后的()大师,所以常“ ”并称,后人尊“ ” 。,(轲),(子舆),(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儒家,孔孟,亚圣,孟子名言,*五十步笑百步。*尽信书不如无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名言,1、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名言,6、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9、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0、 生,亦我所欲也;义,

10、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共七篇,记述孟轲的言行 ,是他本人和门徒共同完成的 。,孟子散文的特点: 1.长于论辩 2.长于譬喻 3.气势浩然,孟子七章 梁惠王公孙丑腾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到南宋时,朱熹把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孟子简介,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11、,返回,孟子,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五代后蜀时,孟子开始列入“经书”,南宋朱熹编四书时列入了孟子。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孟子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孟子共七篇,记述孟轲的言行。此书的写作与论语不同,是他本人和门徒共同完成的。从体制上说,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但较论语已有很大发展。这不但是因为它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了,而且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

12、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就可以单独成篇。,文学价值,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与庄子是文学性最强的。因为孟轲的为人,本不像孔子那样深沉庄重,而是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反映在文章里,就不仅仅从逻辑上说明道理,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行文坦露,喜笑怒骂,绝不作吞吞吐吐之态;文字,通俗流畅,无生硬语,又喜欢使用层层迭迭的排比句式,这样就形成了孟子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富有气势。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逼人,横行无阻。,孟子的文学性,还表现在它善于用形象帮助说理。有时是短小的比喻,有时是完整的小故事、寓言。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都成为

13、后世常见的成语。孟子的散文对后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善于用文学手段达到实用目的,对于既主张以文载,道,又重视文学的美感,喜欢在说理中包蕴个人感情的唐宋古文家,成为绝好的典范。试看韩愈的文章,雄肆而严整,喜用排比、博喻,与孟文关系最大。,作品简介,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品简介,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

14、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孟子(约前372前289年) 名 轲,字 子舆。战国思想家,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世称其为“亚圣”。他主张推行“仁政”,其“民贵君轻”的见解振聋发聩。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 (万章、公孙丑等)所著。,孟子,名 ,字 , 时期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人将他和 并称为 。孟子主张行“ ”,以统一天下。,轲 子舆 战国 儒 孔子 孔孟 仁政,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七 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 四书,孟子是一部 的书,现存 篇,是 等合著成的,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 ”之一。,他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仍有积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