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34040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传统建筑,1,h,中国传统建筑1h,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一、木构框架结构的方式,我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框架结构有3种不同方式,即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2,h,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一、木构框架结构的方式,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一、木构框架结构的方式,(一)抬梁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也称叠梁式。使用范围广,在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中普遍采用,更为皇家建筑群所选用,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的主要形式。抬梁式架构以垂直木柱为房屋的基本支撑。木柱顶端沿着房屋进深方向架起数层叠架的木梁。,3,h,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

2、应用 一、木构框架结构的方式 (,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一、木构框架结构的方式,(一)抬梁式,抬梁式架构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唐代时发展成熟,出现了殿堂型和厅堂型两种基本类型。 厅堂式架构的主要特点是室内的柱子与外墙的柱子不等高,柱子与房屋上部结构间不通过铺作层(斗拱)衔接。 殿堂式架构的主要特点是室内所有柱子均等高,柱子和上部屋架间通过铺作层(斗拱)衔接,4,h,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一、木构框架结构的方式 (,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一、木构框架结构的方式,(二)穿斗式,穿斗式房屋架构早在汉代就已出现,也是中国古代木制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穿斗式架构不

3、使用木梁,直接用木柱承檩,檩上架椽。构建穿斗式架构时,先确定屋顶所需檩数。然后,沿房屋进深方向依檩数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椽,屋面重量直接由檩传至柱,再传至地表支撑面。为保证多根立柱整体的稳定性,还使用了穿枋和斗枋这两种构件。,5,h,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一、木构框架结构的方式 (,6,6,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一、木构框架结构的方式,(二)穿斗式,有时还采用穿斗式构架与抬梁式构架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房屋立柱问题 ,即在房屋墙体部分使用穿斗式构架,当中则使用抬梁式构架 。,7,h,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一、木构框架结构的方式 (,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

4、建筑中的应用,一、木构框架结构的方式,(三)井干式,目前所见最早的井干式房屋的形象和文献都属汉代。这种结构多以圆木或矩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形如古代井上的木围栏,故名得名。,云南晋宁石寨山井干式房屋,8,h,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一、木构框架结构的方式 (,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二、基本木构件及其功能,(一)木构框架结构主要的木构件,柱,梁,檩,枋,椽,斗拱,柱是直接支撑梁架,垂直承受上部荷载的构件。,梁是古建筑上架构件中最重要的承重构架,它承担上架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檩是横向架在两组或数组梁柱木构架上的横木。由檩连接的两组

5、木构架构成的空间称“间” 。,枋是屋檐下连接两根立柱的方形横木,位于檐檩和底梁下,是稳定柱和梁的辅助性构件。,椽是并排密集架在檩坡上的细木,构成木质屋顶,并承接覆盖其上方的屋面。,斗拱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构件。,9,h,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二、基本木构件及其功能 (,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二、基本木构件及其功能,(一)木构框架结构主要的木构件,斗拱,斗拱是靠榫卯结构将一组小木构件相互叠压组合而成的一类构件, 用于柱顶、额枋、屋檐及构架间,起承重连接作用。基本都由两个功能件组成:一是横向或纵向用于承托枋梁的“拱”,二是位于“拱”间,承托连接各层“拱”的方

6、形构件“斗”。,10,h,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二、基本木构件及其功能 (,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二、基本木构件及其功能,(一)木构框架结构主要的木构件,斗拱,从西周到南北朝时期,是斗拱的形成发展阶段。汉代柱顶已用斗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但各个斗拱间互不相连。 从唐代到元代,为斗拱发展的成熟阶段。这一时期,斗拱的主要特点是柱头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结构中,斗拱和梁架融为一体,斗拱成为各交叉点处的加强节点。 明清时期 ,很多建筑都以各种额枋作为承重连接构件,斗拱的作用逐渐下降,形制也逐渐减少,在某些建筑上,已沦为纯粹的装饰部件。,11,h,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

7、用 二、基本木构件及其功能 (,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二、基本木构件及其功能,(一)木构框架结构主要的木构件,1、扩大立柱支撑面,承接梁头和枋头; 2、支撑屋檐重量和挑起屋檐高度,增加入室阳光及防止雨水浸泡屋身,一般屋顶出檐深度愈大,斗拱层数愈多; 3、增加檐下结构的装饰作用; 4、斗拱也是等级标志,只限于在宫殿、寺庙及其他高级建筑上使用,斗拱愈多等级愈高; 5、斗拱还兼具抗震作用。,斗拱的功能有:,12,h,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二、基本木构件及其功能 (,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二、基本木构件及其功能,(二)木构架建筑结构的优势与劣势,木构架结构的多个优点

8、: 第一、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建筑物的重量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 第二、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因地区寒暖之不同,随宜处理房屋的高度、墙壁的厚薄、选取何种材料,以及确定门窗的位置和大小。 第三、由于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倒而屋不塌,有利于减少地震损害。 第四、便于就地取材和加工制做。古代黄河中游森林茂密,木材较之砖石便于加工制做。,木构架结构缺点:怕火、怕潮湿、易腐蚀。,山西应县辽代木塔,独乐寺观音阁,13,h,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二、基本木构件及其功能 (,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三、木构件的结合方式,(一)木构框架结构主要的木构件,榫卯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框架结构由立柱、横梁及顺檩等主要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的结点用榫卯相结合,这种榫卯结合的形式,在距今七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 榫是指木构件中的凸出部分,卯是指木构件中的凹陷部分,凸凹处互相扣合,将两个或多个木构件牢固连接。,14,h,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三、木构件的结合方式 (一,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第二节 结束!,15,h,第二节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第二节 结束!15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