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34527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专业发展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教师专业发展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专业发展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专业发展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ppt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专业发展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李宜江,教师专业发展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取向的演进二、新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三、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取向的演进(一)合格胜任型教师取向阶段(1985-1998)解决合格的教师数量问题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二)素质型教师取向阶段(1999-2009)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三)专业型教师取向阶段(2010-2017)着力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成为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培训的重点(四)高素质专业

2、化创新型教师取向阶段(2018-)(李宜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取向分析.教师发展研究,2018年第4期.),(一)合格胜任型教师取向阶段(1985-2000)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印发,至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颁发之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取向主要是通过培养、培训促使中小学教师成长为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合格教师,即合格胜任型教师取向阶段。,1985体制改革决定作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战略决策。实行义务教育需要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师资,而当时合格的师资严重缺乏。为此,1985体制改革决定指出:“建立一支有足够数量的、合

3、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实行义务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必须对现有的教师进行认真的培训和考核,把发展师范教育和培训在职教师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措施。”“总之,要争取在5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内使绝大多数教师能够胜任教学工作。”,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到本世纪未,通过师资补充和在职培训,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标准,小学和初中教师中具有专科和本科学历者的比重逐年提高。”“要制定教师培训计划,促进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不断进修提高,使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

4、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由上可见,在合格胜任型教师取向阶段,解决合格的教师数量问题一直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虽然几个文件都强调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问题,但显然教师队伍的数量问题比质量问题显得更加迫切,且质量问题主要是解决学历合格、能力胜任的问题。对于学历合格问题一是通过发展和加强师范教育培养一大批合格学历的中小学教师。二是通过发展和支持函授教育、电大教育、夜大学、进修学院等成人教育形式,促使一批在职教师通过学历进修与提升从而实现学历达标。对于能力胜任问题,主要是通过加强教师培训,使其能够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原理与规范,能够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基本满足“普九”需要。,(二)素质型教师取

5、向阶段(2001-2009)自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印发,至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发之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取向主要是通过培养、培训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素质和能力,即素质型教师取向阶段。,1999素质教育决定提出要“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使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1999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再次强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6、为重点。”,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并要求“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等教师培训计划,培养一大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和一批教育名师。”,200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完善培训制度,创新培训机制,加强教师培训。”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大教

7、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部决定在2007年培训工作成效基础上,组织实施2008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由上可见,在素质型教师取向阶段,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特别是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能力与水平,一直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素质教育是一种理念创新,是落实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创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在世纪之交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次改革探索。无论是深刻把握素质教育内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还是领会新课程改革理念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都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自身素质和推进实施的教育教学能力。

8、,(三)专业型教师取向阶段(2010-2017)以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2010纲要)印发为标志,至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2018意见)颁发之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促使教师成为高素质专业化的专业人员,即专业型教师取向阶段。,2010纲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

9、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2012年,教育部印发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颁布的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国家标准,成为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同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要“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并要求“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实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行教师培训学分制度。”,2013年,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小学教师培训要以实施好基

10、础教育新课程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为工作目标,引领教师专业成长。”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针对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尽合理、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等突出问题。提出“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由上可见,在专业型教师取向阶段,在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基础上,着力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成为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培训的重点。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促进乡村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成为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培训的难点与发力点。,(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取向阶段(20

11、18-)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科学论断,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给教师队伍建设带来的新挑战,党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是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首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的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开启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征程、新气象,

12、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迈入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取向阶段。,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经过5年左右努力,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类专业,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为我国教师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师德教育显著加强,教师培养培训的内容方式不断优化,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和人才支撑。”采取“师德养成教育全面推进行动;教师培养层次提升行动;乡村教师素质提高行动;师范生生源质量改善行动;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行动”等十大行动举措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政策保

13、障和行动遵循。,可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特色多样发展并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并即将跨过大众化教育阶段迈进普及化教育阶段。新的教育发展历史方位与新的发展征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更高更全面,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已成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新取向。,至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在经由合格胜任型教师取向阶段,演进为素质型教师取向阶段,进而演进为专业型教师取向阶段,最后迈入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取向阶段。每一次的政策取向演进,可以说是多种因素交织叠加的综合效应。既有宏观外在的政治、经

14、济、文化背景,也有微观内在的教育、学校、学习变革;既有国际影响、借鉴,也有本土推进、创造;既有人为设计,也有实践逻辑。每一次的政策取向演进,都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自身发展在教师身上的集中体现。这些都进一步的再次证明: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教育资源中最活跃的因素,改变教师就找到了改变教育的支点。,二、新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一)高素质。(二)专业化。(三)创新型。,(一)高素质高素质不仅体现在师德修养高,还体现在生源质量高和培养规格层次高。“四有”好老师(2014年教师节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 (2016年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坚持“四个统一”

15、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师德:教育良心生源:遴选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学历层次:逐步将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至专科,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至师范专业专科和非师范专业本科,初中教师学历提升至本科,有条件的地方将普通高中教师学历提升至研究生。,(二)专业化专业化不仅体现在知识与能力专业化,还体现在教育理念与教育情怀的专业化。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重新定义知识信息化时

16、代教师的作用:学术助理、合作学习(学习共同体)、塑造生命与灵魂,(三)创新型创新型不仅体现在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创造性地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还体现在终身学习、自我创新发展完善上。终身学习的五大支柱学习力,三、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一)读书读两本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二)做事做一件事:教书育人(三)做人做三个人:做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局外人:倾听他人的声音;做局中人(做老师):倾听时代的声音。,结语:,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请注意先后顺序),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