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皮肤病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36078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疱性皮肤病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大疱性皮肤病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大疱性皮肤病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大疱性皮肤病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大疱性皮肤病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疱性皮肤病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疱性皮肤病培训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疱性皮肤病,大疱性皮肤病,概 念,一种慢性、泛发性表皮下大疱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疱壁较厚,紧张、不易破溃。大疱组织病理为表皮下大疱,免疫病理示基底膜带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C3沉积。好发于老年人,慢性病程,预后良好。,大疱性皮肤病,2,概 念一种慢性、泛发性表皮下大疱性皮肤病。大疱性皮肤病2,大疱性皮肤病,3,大疱性皮肤病3,病因与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数患者血清中存在抗基底膜带的自身抗体,主要是 IgG。早期损害和水疱周围正常皮肤的BMZ有IgG和C3呈线状沉积,少数为IgA和IgM,免疫电镜示这种抗体结合在基底膜带的透明板。,大疱性皮肤病,4,病因与发病机制一

2、般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大疱性皮肤病4,研究发现BP循环抗体的靶抗原是位于半桥粒上的BP230和BP180。BP230又称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1(BPAG1),是胞浆内蛋白,为大疱性类天疱疮最主要的抗原,80-90%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能与其发生反应。BP180又称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2(BPAG2)或大疱性类天疱疮次要抗原,属于跨膜蛋白。,大疱性皮肤病,5,研究发现BP循环抗体的靶抗原是位于半桥粒上的BP230和BP,将兔特异性抗鼠BP180胞外非胶原样特定区域即NC16A的抗体注射给BALB/C小鼠已成功地制造出类似于人大疱性类天疱疮水疱形成的动物模型。本病可能由于基底膜带透明板部位的抗原抗

3、体反应,在补体的参与下趋化白细胞并释放酶,导致表皮下水疱形成。,大疱性皮肤病,6,将兔特异性抗鼠BP180胞外非胶原样特定区域即NC16A的抗,临 床 表 现,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皮损好发于胸腹部、四肢屈侧、腋窝、腹股沟等处。口腔黏膜损害相对少见,约10%35%患者累及口腔黏膜。,大疱性皮肤病,7,临 床 表 现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大疱性皮肤病7,典型损害为外观正常皮肤上或红斑基础上发生水疱或大疱,疱壁较厚,紧张,呈半球状,直径约1-2cm。内含浆液,大疱疱液澄清,几天后变浑浊,少数可呈血性。因疱壁较厚,故水疱不易破裂。破裂后糜烂面常覆以痂皮或血痂,相对容易愈合,留有色素沉着。尼氏

4、征阴性。有的患者开始表现为非特异性皮疹,如风团样,湿疹皮炎样或水肿性红斑。,大疱性皮肤病,8,典型损害为外观正常皮肤上或红斑基础上发生水疱或大疱,疱壁较厚,主要症状为不同程度的瘙痒,全身健康状况一般良好。本病进展缓慢,水疱不断愈合及新生。部分病例可自行缓解,反复发作。若治疗不及时,年老体弱或继发感染者可导致死亡。预后好于天疱疮。,大疱性皮肤病,9,主要症状为不同程度的瘙痒,全身健康状况一般良好。大疱性皮肤病,大疱性皮肤病,10,大疱性皮肤病10,大疱性皮肤病,11,大疱性皮肤病11,大疱性皮肤病,12,大疱性皮肤病12,大疱性皮肤病,13,大疱性皮肤病13,大疱性皮肤病,14,大疱性皮肤病14

5、,大疱性皮肤病,15,大疱性皮肤病15,大疱性皮肤病,16,大疱性皮肤病16,大疱性皮肤病,17,大疱性皮肤病17,大疱性皮肤病培训课件,大疱性皮肤病,19,大疱性皮肤病19,大疱性皮肤病,20,大疱性皮肤病20,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水疱,水疱为单房性,疱顶多为正常皮肤,疱腔内有嗜酸性粒细胞。真皮乳头血管周围有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病理示基底膜带IgG和/或C3沉积。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IgG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结合表皮侧。,大疱性皮肤病,21,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水疱,水疱为单房性,疱顶多,大疱性皮肤病,22,大疱性皮肤病22,大疱性皮

6、肤病,23,大疱性皮肤病23,大疱性皮肤病,24,大疱性皮肤病24,大疱性皮肤病,25,大疱性皮肤病25,大疱性皮肤病,26,大疱性皮肤病26,大疱性皮肤病,27,大疱性皮肤病27,大疱性皮肤病,28,大疱性皮肤病28,诊 断,1 好发于中老年人。2皮肤发生张力性大疱,疱厚壁,不易破裂,尼氏征阴性。2 组织病理为表皮下大疱,疱内及疱下嗜酸性粒细胞浸润。3 免疫病理示基底膜带IgG和/或C3沉积。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患者血清中存在抗基底膜带的自身抗体。,大疱性皮肤病,29,诊 断1 好发于中老年人。大疱性皮肤病29,天疱疮, 皮肤发生不易愈合的松弛性水疱或大疱,容易破裂,遗留不易愈合的糜烂面,尼氏

7、征阳性。可伴有口腔粘膜损害。组织病理示表皮内水疱及棘层松解。免疫病理可见棘细胞间有IgG,IgA,IgM或C3网状沉积,间接免疫荧光检出血清中天疱疮抗体。大疱性类天疱疮,多发于老年人,基本损害为疱壁紧张性大疱或血疱,不易破裂,尼氏征阴性,粘膜损害少,组织病理为表皮下大疱,免疫病理示基底膜带IgG和/或C3线状沉积。,鉴 别 诊 断,大疱性皮肤病,30,天疱疮, 皮肤发生不易愈合的松弛性水疱或大疱,容易破裂,遗留,鉴 别 诊 断,大疱性皮肤病,31,鉴 别 诊 断大疱性皮肤病31,大疱性皮肤病,32,大疱性皮肤病32,治 疗,一般治疗原则与天疱疮相似糖皮质激素 剂量比治疗天疱疮要小,一般用中等量

8、泼尼松0.5-1mg/kg.d(40-60mg/d)即可。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至5mg/d维持量。剂量小于30mg/d时可与每日清晨顿服。对少数症状严重的病例也可用大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 常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单独应用有效,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也可用雷公藤多甙。,大疱性皮肤病,33,治 疗一般治疗原则与天疱疮相似大疱性皮肤病33,其他氨苯砜,50-300mg/d口服;四环素,1.5-2.0g/d或米诺环素0.1/d,单用或与烟酰胺150-200mg/d联用有一定疗效。,大疱性皮肤病,34,其他大疱性皮肤病34,支持疗法 对症状较重的病例尤为重要,应适当补充营养,必要时少量输血,血浆,白蛋白,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加强护理,防止感染。合并感染 及时选用抗生素。外用药治疗 1:5000-1:8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清热解毒中药液外洗,每日或隔日一次。,大疱性皮肤病,35,支持疗法大疱性皮肤病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