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学原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37366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学原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安全学原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安全学原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安全学原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安全学原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学原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学原理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安全观,主 讲 教 师:林 柏 泉 本章重点内容:安全的本质及安全第一原理, 安全价值观和大安全学科体系。,第一节 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安全本质及安全第一的原理 第三节 安全价值观 第四节 大安全观 树立科学大安全观的时代背景 科学大安全观的内容 大安全学科体系,目 录,第一节 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于全部哲学理论中的灵魂,对安全科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五对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

2、现象和本质对安全科学的研究进步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安全与事故就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安全是为了不发生事故,有了事故才需要安全;事故是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只要我们掌握了事故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就能够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拢海线铁路桥跨塌事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共同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具体科学一样,都是客观规律的反映,都是关于客观规律的科学,这是他们的共同点。不同点:哲学是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又以哲学为指导。,第二节 安全本质及安全第一原理,一、安全的本质 人们对于安全的认识往往比对事故的认识难度大,因为事故比较直观,对人们的影响比较深刻,人们容

3、易从其危害中加以认识。而安全给人们的印象是同事故相对存在的,只有社会属性,没有自然属性。目前人们对安全认识大致有如下五种类型: (1)从事故的危害中认识到,安全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安全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条件;企业安全生产、人们安全生活,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2)从安全与事故的相对存在中认识到,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发生事故。安全等于无事故,安全是指人身没有伤害、设备没有损坏、财产没有损失等。 (3)从安全与事故之间的联系中认识到,安全系判明的危险性不超过允许限度。危险系判明危险发生概率以及有害性超过了允许限度,安全是可以接受的危险等。,(4)从安全

4、内容的扩展中认识到: 其一,安全是指人的身心而言,不仅仅是人的躯体不伤、不死、不病,而要保障人的心理、生理的安全与健康。 其二,安全涉及的范围超出了生产过程、劳动生产的时空领域,拓展到人能进行活动的一切领域,可以延伸到人能生活、生存的一切地方。 其三,人们随着社会文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程度不同,对安全需求的水平和质量就具有时代感的全新的内容和标准。,(5)从安全的存在中认识到,安全是一种状态。如企业安全生产的状态,人们生活的状态,社会交通安全的状态,消防的安全状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社会的安定局面等。 对安全认识既不应是名词解释,又不能停留在感性阶段,只有运用安全现象提示出安全的

5、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确诊安全和安全规律,产生预防事故的理论与方法,用于指导实践,才能超前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和安全生存,达到征服事故的目的。,生产安全的本质,是生产实践符合生产规律的规律运动所具有的安全必然性。 即生产实践的规律运动,就是安全的本质。 这是因为,安全规章制度(生产规律的体现)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通过总结安全生产经验和吸取事故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具体认识了生产规律,而逐步建立、健全的符合生产规律的产物。所以按安全规章制度办事,就是按生产规律办事,按生产规律办事,生产必然安全。,二、安全的规律 规律:通常是指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联系,或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本质

6、联系 安全规律:就是安全这一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联系。 安全规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安全规律,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规律,如生产安全规律、交通安全规律。广义安全规律,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安全,即大安全的普遍规律 在与安全本质有普遍联系的安全现象中,安全具有生存规律,构成规律和发展变化规律。,1、生存规律 安全的生存规律,是指安全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具有与自然界的生态规律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相依而生的自然属性。 人类社会的安全,是由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在其置于的系统中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规律运动,具有安全必然性的内在本质联系。 例如,在生产系统中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三者结

7、合的生产实践符合生产规律的规律运动,是生产的安全。 在交通系统中人、车、路,三者结合的交通实践符合交通规律的规律运动,是交通的安全; 可燃物、点火源、助燃物在消防系统中符合于消防规律的规律运动,是消防安全,2、构成规律 安全的构成规律,是指能构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事物规律运动的诸因素,各自内在与相互之间的本质联系所具有的安全必然性。是由多种因素各自内在与相互结合的持续规律运动而构成的。 例如,生产安全是由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时间、劳动空间,各自内在与相互之间的本质联系,符合生产规律的持续规律运动而构成的。,能够构成生产实践规律运动的五种因素包括: (1)劳动者的安全构成因素,是由

8、劳动者的安全思想安全技能安全心态安全行为安全效果的系列安全因素,相序组合的规律运动构成的。 (2)劳动手段的安全构成因素。如设备的安全构成因素,是由设备的自身安全结构外延安全功能安全运行方式实际安全效果的系列安全因素,相序组合的整体规律运动而构成的。,(3)劳动对象的安全构成因素,仅以煤炭生产中的原煤为例加以说明。原煤开采的安全构成因素,是由原煤的自然结构,如顶板压力、煤层厚度、瓦斯含量、地质构造等因素,符合生产规律客观要求(即达到安全利用标准)决定的。,(4)劳动时间与劳动空间的安全构成因素,是安全的相关因素。它的安全构成因素,是由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在其置于的时间与空间内有机结合达到

9、生产规律要求决定的。 良好的劳动空间,适宜的劳动时间,是安全的构成因素。反之,异常的劳动空间,失控的劳动时间,则是导致事故的因素。 安全构成规律,是由能构成客观事物规律运动的诸种因素,各自内在与相互之间同客观规律的本质联系所构成的。,3、发展变化规律 安全的发展变化规律,是指安全从与隐患、事故的对立统一中分离出来之后,经过理性升华,变成了符合预防、控制事故规律的产物,以其具有的规律性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按客观规律发展。 例如,生产中的安全,随着生产实践的规律运动异常运动异常灾变规律运动的对立统一,在人们认识掌握了安全与事故的运动规律之后,安全就逐渐从生产中分离出来,经过理性升华后,就不再只是原

10、来意义的生产实践规律运动的形式了,而是变成了符合预防、控制事故规律的产物。如产生了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安全技术以及预防、控制事故的理论与方法等,并以其具有的规律性反作用于生产。,三、安全第一原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安全方针。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之一,没有安全就没有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这是“安全第一”思想的客观基础。其含义体现在: 安全第一是指我国各级政府、一切生产建设部门、交通运输和其它有关部门在生产、设计过程中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抓生产必须首先抓安全。 安全第一是指我国各级政府、一切生产建设部门、交通运输和其它有

11、关部门时时处处都应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生产中各环节都要坚持安全第一 。,第三节 安全价值观,一、安全价值的定义及内容 安全价值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 其主要内容包括: 1、降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 安全价值分析活动的目的,就是使安全寿命周期投资达到最低、安全功能达到最适宜的水平。,2、安全功能分析 安全价值不是直接研究“安全”与“投资”本身的,而是从研究安全功能入手,找出实现所需功能的最优方案。以安全功能分析为核心,是安全价值独特的研究方法

12、。3、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 所谓必要的安全功能就是为保证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以及避免财产的意外损失,决策人对某项安全投资所要求达到的安全功能。安全功能分析的目的,就是确保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消除不必要的功能,从而达到降低安全投入,提高安全价值之目的。,4、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 安全价值中一个最基本的观点是,目标是一定的,而实现目标的手段是可以选择的。这就要求开展安全价值活动的组织者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广泛选择最优的方案,并发动群众,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实施各项工作。,安全价值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式子来表达 : V=F/C式中:V 安全价值 F 安全功能 C 安全投入从中可以看出,提高安全价值的途径

13、主要有以下几种: (1)F提高,C下降; (2)F提高,C不变 (3)C略有提高,F有更大的提高; (4)F不变,C降低; (5)F略有下降,C大幅度下降。,二、安全价值与生产价值的关系 生产价值=生产活动效益系数安全系数 生产活动是指:从事生产的人们通过某种组织形式(人),在特定的环境(环)里,操纵工具设备(机),按照规定的工艺方法(法)对原材料(料)进行加工制造,得出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商品),销售给用户,再从原材料单位采购回生产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供生产需要。 不同的生产过程,五因素的基本状况也各不相同,对生产效益(价值)的影响也就不同,概括起来有两大作用: 一是对生产的正作用,也就是有利

14、作用,可创造生产价值,作用大小用效益系数表示; 二是对生产的负作用,即有害作用,也就是发生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作用大小用危险系数表示。,效益系数是表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价值的效率,是生产资本对生产价值(净产资)的比值,它的大小取决于生产活动过程中的五因素的素质,即正作用的大小决定于:素质越好,正作用越大,效益越高,系数越大,反之则小。 安全系数是表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程度,它的大小取决于生产活动过程中五因素的缺陷程度,即负作用的大小,决定于:缺陷越多、越大,负作用就越大,发生事故的机会就越多、越大,事故的经济损失也随之增大,安全系数就越小,反之则大。 安全系数等于1减去生产过程中的事故损失价值与生

15、产投资(生产资本)的比值。当事故损失价值低于净产值时,可采用下式简易算法: 安全系数=1(事故损失价值/净产值),三、安全价值的观念性 1、安全的战略观念 安全的战略观念有两个要点,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方针,搞好安全是利国利民利企业的大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安全的最终目标是使劳动安全成为人民第一需要的必要条件,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 2、安全的市场观念 我国的企业正向生产经营型转化,从表面上看,安全是企业内部的事,似乎与市场无关;实际上,人们对产品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你的产品安全性不好,容易触电、爆炸等,则无人敢买,也就没有市场。此外,如果一个企

16、业安全状况不好,经常出事故,在社会上也造成不良影响,导致企业的形象受损并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3、安全的竞争观念 在市场经济中,没有竞争,市场就无法发展。竞争的内容很多,当企业实力相当时,某些弱点就会使自己丧失机遇导致失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企业的安全状况。如果某个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高,事故频繁,其结果是:不仅会由于职工的伤亡和经济效益,使其在竞争中失去中标的机会;而且也会由于企业的安全形象不佳,影响中标的机会。4、安全的服务观念 安全有利于企业完成生产任务,有利于企业安定团结,有利于企业职工的家庭幸福。做好安全工作,是为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服务,是为发展企业

17、生产力服务,是为提高企业效益服务,是为企业员工幸福服务。,5、安全的素质观念 要搞好安全,就必须提高企业各级人员、各个方面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其中主要包括: 领导素质强烈的安全意识,及时、正确的安全决策; 职工素质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安全文化知识和具备一定的安全技能; 工艺设备素质能够在职工操作失误时,确保安全; 产品本身的安全素质产品在使用中,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管理素质企业具有能够预测、预报隐患,发现并预防事故的能力。,6、安全的开发观念 主要指两个方面: 其一是人才开发,要选拔与培养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人才;一个优秀的安全人才既要有综合性的安全知识、能够发现不安全因素并且能够加以预防,事故发生

18、后能够深入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对各职能部门能起联系、协调作用,使其在各自业务范围内为安全服务;又能够组织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和处理事故,利用奖惩达到实现安全管理的目的。 其二是智力开发,要引进新的安全管理理论、安全新技术、先进的安全设施等,为生产创造本质安全化的条件。,7、安全的信息观念 信息和时间是两种重要的资源,信息作为一种能够创造价值并可用于变换的知识,已成为一种生产力。安全信息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当不安全的信息及时传递时,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新的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办法及时传递,可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确保企业的生产顺利进行,使企业少受损失,也等于创造了

19、财富。,第四节 大安全观,如果将以生产领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形成生产、生活、生存的大安全,将仅由科技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到全民的安全意识,这就是科学的大安全观 。 大安全观的目的就是动员全社会、全民族、各行各业、上上下下,通过安全减灾的国家战略和系统工程,保证实现国家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追求人类的安全生存,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一、树立科学大安全观的时代背景 1、事故状况 把以生产为主的生产领域的安全,不断扩展到生活、生存的安全领域,这是基于国内外意外伤亡事故与灾害的现状分析及惨痛的经验和血的教训而提出的。 如:1993年欧共体在奥地利召开的“欧洲共同安全”大会上,代表

20、们强调要重视非职业性伤害事故并公布了以下数字:职业事故占7%,交通事故占37%,其他事故总和占56%。美国1993年事故数据显示:生产事故为10.1%,交通事故为46%,其他(家庭和公共场所)事故之和为43.9%。我国1998年伤亡事故统计表明:生产性事故占14.1%,交通事故占83.6%,其他事故之和为2.3%。,2002年全国各类事故死亡情况,2002年全国煤矿死亡情况,2、公众安全观的变化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与现代化科技的迅速发展,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同时,对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安排有了崭新的内容。大众更富裕,精力更充沛,也更加需要安全、健康、舒适、长寿,人们对生活

21、安宁、社会安定、家庭及社区的安全格外重视,这表明大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安全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安全成了文明的象征。,3、科学技术的发展 安全科技的发展和安全科学一级学科地位的确立,表明科技界和工业界对安全的本质和规律研究更加深化,也反映了安全科技已成为控制事故和灾害的根本对策与有效手段。应用安全科技的成果和产品,改善生活环境和条件,保证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了工业的安全水平,促进了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的发展,强化了人民的安全意识。,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深入人心 国家宪法、劳动法中关于劳动保护和劳动卫生的条款,现有相应的数十个劳动安全法规,百余个工业卫生标准,2002年7月份公布并于11月1日

22、正式实施的“安全生产法”,为有效地保护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已深入人心。,5、独生子女要求更高标准的安全与健康保障 优生优育的人口政策在我国推行,为控制人口增长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保证。独生子女的教育、培养和成长过程中的安全健康问题已成为家庭、社会关注的焦点。独生子女的生命价值和人生观有了崭新的内容,安全、卫生、舒适已成为独生子女择职的苛刻条件,客观上对企业劳动条件和社会的安全环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高新科技产品给家庭带来风险 据报道,每年高压锅在使用中爆炸,电褥子漏电使人触电死亡或引起火灾屡有发生,燃气热水器事

23、故致人死亡,液化气灌漏气或爆炸使人丧命或招致火灾。由于商品的安全质量以及使用者操作不当,造成的生命与财产的损失,令人震惊。但因商品之小,用途之普遍,事故又发生在家庭,人们往往见惯而不惊。,2004年04月17日昨日凌晨零时35分左右,重庆市江北区天原化工总厂一车间突然发生爆炸,并导致氯气泄漏,死亡9人。,案例:2001年12月发生在呼尔浩特市宾馆的火灾事故,该次火灾事故造成3人不幸烧死(分别为中组部下派挂职干部、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副市长,北京玛拉沁饭店副经理,呼和浩特市接待办副主任)、17人烧伤和2人失踪。,7、缺乏安全科普教育和安全文化知识的宣传 从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中可知,一些事故发生时由

24、于救 灾措施不当,或当事者惊慌失措而酿成大祸。,案例:2000年2月25日晚21时35分,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的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319人丧生,其中绝大多数因窒息而死。是90年代以来我国发生的第二大特大火灾事故,死亡人数仅次于1994年发生在克拉玛依的特大火灾事故。,8、必须采取与国际接轨的安全与健康标准化体制 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标准如果达不到国际水平,就等于失去了进入国际市场或贸易的入场卷,失去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这就会失去国际贸易及技术合作伙伴,被ISO的技术和管理标准所排斥。为此,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于2001年12月20日发布了关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

25、理体系审核规范”,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鼓励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以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ISO9000,ISO14000,ISO18000,二、科学大安全观的内容 1、树立“人人要安全,安全为人人”的全民安全意识 倡导大众牢固树立“人人要安全,安全为人人”的全民安全意识,提高新世纪的安全文化素质和树立科学的大安全观,营造人民的安全、社会的稳定的环境和条件,将灾害和意外伤亡事故降到最低限度,形成生产、生活、生存的大安全观氛围,实现国富民强,国泰民安。2、树立全民安全文化素质的教育观 树立新世纪的大安全观,使全民具有安全文化知识

26、、职业伦理道德、安全行为规范、自救互救和应急逃生的技能。,3、坚持科教减灾的科学观 应用安全科学及高新技术,对灾害和意外伤害事故进行评估、预测、减灾、防灾,培养超前预防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思维,依靠科学方法和全民参与的行动来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宗旨,保护大众的身心安全与健康。要有远虑,更要注意力排近忧,对灾害的预防,时刻不容放松和怠慢。 4、全力发展科学减灾的信息观 减灾工作中必须综合利用研究人员、预报人员、决策人员和规划人员,使这种综合减灾得以实现。此外,尤其需要在受灾地区加强协作和信息交流,需要加强数据和信息交换,提高灾害信息的获取时效,这是减灾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5、树立综合减

27、灾的决策管理观 综合减灾作为准军事行动就要借鉴并应用“预警与应急”的管理模式。通常意义上的综合管理模式是政府组织管理职能部门根据总体发展要求,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对区域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进行计划、指导、控制、监督和调节,以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按联合国救灾署颁发的防灾减灾指南的要求,应急预警指“如果在临灾或可能带来灾害性后果的事件之前及时给出计划,使一切准备就绪,那么就可能减轻这些灾害后果的严重程度”,交通事故致死率:日本为0.9%,美国为1.3%,中国为27.5%。,三、大安全学科体系 要形成这种能实现协同、综合的大安全观新学科的构想,还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起崭新的概念和观点 。1

28、、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仍需要完善 安全科学的诞生是以职业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为基础,以实现安全生产为目的,逐步扩展而提出的,科学、系统地认识和揭示安全的本质和运动规律还显得有些粗糙和不足,认识和揭示安全的本质缺乏多层次、多领域、多方位的探索和研究,特别是安全科学的社会科学部分及安全系统、安全设备等领域需要补充和拓展。,2、 安全科学技术应考虑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 安全科学的基础学科中有灾害物理学、灾害化学、灾害学、灾害毒理学,这仅仅是灾害科学的一部分。自然灾害科学的大量研究工作,有地质、地球物理、气象海洋、农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攻克和探索,但人为灾害学研究不够。 3、灾害科学应把自然的和人为的灾害作为

29、研究对象 从事研究灾害科学的专家和学者,总结了本学科发展的经验和防灾减灾的成果,不断扩大探索的视角和灾害的领域。他们不但研究自然灾害的致因,也研究人为灾害的致因,并采用综合减灾的对策,发展了综合减灾的工程与技术,应将工业灾害、城市灾害、自然灾害、环境灾害作为减灾科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从而构建灾害科学的学科体系,把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作为研究的对象。,4、环境科学与安全科学及减灾科学本质上存在着协同和交叉 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社会公害污染源,已成为严重致灾源。发挥环境科学、安全科学、减灾科学的巨大威力,为保护人类的身心安全与健康进行协同、交叉,已是学科发展的新趋势。,5、安全、减灾、环保的工程技

30、术层次有公用共享的基础 安全工程、卫生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减灾工程、救援医学、环境保护技术、环境治理工程、综合减灾管理工程、环境综合管理工程,其理论基础和应用的工程技术手段基本相同,处理灾害和意外事故的方法也基本相同,具有共享的基础。,6、保护人类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是共同的目标 按照三个学科各自的哲学观点,都可归结和统一到为了保护人类身心的安全与健康上,宗旨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工程技术形成和发展的动力,也是为了人民的身心安全与健康。 综上所述,构建综合的安全减灾环保新兴学科是合理的,是顺应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潮流的。,7、大安全学科框架,思 考 题,1、什么是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

31、? 2、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是什么关系? 3、目前人们对安全认识有哪几种种类型? 4、什么是安全规律、狭义安全规律与广义安全规律? 5、安全规律具有那几种形式? 6、为什么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战略方针? 7、 何谓安全价值?安全价值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8、 提高安全价值可采取哪些途径? 9、 安全价值与生产价值之间有何关系? 10、如何看待安全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战略观念、服务观念和开发观念?了解这些新的观念有何作用? 11、什么是大安全观?为什么要树立科学的大安全观? 12、试分析科学大安全观的时代背景 13、试述科学大安全观的内容及其合理性。 14、试述大安全新兴学科体系的内容。,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