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38089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挑战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挑战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挑战杯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挑战杯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挑战杯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挑战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挑战杯ppt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挑战杯竞赛理论与实务,浙江理工大学 Zhejiang Sci-Tec University 主讲:李 娇,JPC,课程内容提要,挑战杯相关介绍 3新苗介绍 2竞赛文本写作 1 答辩礼仪以及注意事项1文本选看1实践环节1考试1,第一讲内容提要,什么是挑战杯?挑战杯作用竞赛目的竞赛方式参赛资格作品申报两项赛事简介,挑战杯竞赛简介-什么是挑战杯?,“挑战杯” 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国内著名大学和新闻单位联合举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的全国性的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题写“挑战杯”杯名,李鹏、李岚清、

2、吴邦国等国家领导人也为竞赛题了词,苏步青、钱三强、朱光亚、周光召等著名科学家也纷纷寄语竞赛活动。 “挑战杯”分为两个类型的竞赛,一个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个是创业计划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挑战杯竞赛简介,首次举办时间:1989年大赛宗旨: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社会意义: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挑战杯竞赛简介作用,1、是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摇篮。6位国家

3、重点实验室负责人,20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70%的学生获奖后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历,近30%的学生出国深造。,挑战杯竞赛简介,代表人物有:第二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2009年12月2日,“中国工程院2009年当选院士名单”正式公布,邓中翰成为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五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中国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庆峰,第八届、第九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级博士研究生胡铃心

4、等。,挑战杯竞赛简介作用,挑战杯作用:2、是引导高校学生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渠道 。成果展示、技术转让、科技创业,让“挑战杯”竞赛从象牙塔走向社会,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挑战杯竞赛简介作用,3、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践课堂。“挑战杯”已经形成了国家、省、高校三级赛制,广大高校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工作载体,把创新教育纳入教育规划,使“挑战杯”竞赛成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挑战杯竞赛简介作用,展示全体中华学子创新风采的亮丽舞台。香港、澳门、台湾众多高校积极参与竞赛,派出代表团参加观摩和展示。竞赛成为两岸四地青年学子展

5、示创新风采的舞台,增进彼此了解、加深相互感情的重要途径。,竞赛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竞赛方式,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学院申报-学校申报、评审-省赛-国赛),参赛资格,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

6、等院校的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作品申报,申报要求: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介,作品分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哲学、积极、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科技发明制作(A,科技含量高,制作投入大的作品;B,制作投入少,对生产技术和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介,每个学校选送参加竞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6件(每人只限报一件作品)、作品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

7、3件,其中博士研究生作品不得超过1件。各类作品先经过省级选拔或发起院校直接报送至组委会,再由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其进行预审,并最终评选出80%左右的参赛作品进入终审,终审的结果是,参赛的三类作品各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且分别约占该类作品总数的3%、8%、24%和65%。,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历史,第一届竞赛于1989年在清华大学举行。(19所高校发起)第二届竞赛于1991年在浙江大学举行。第三届竞赛于1993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第四届竞赛于1995年在武汉大学举行。第五届竞赛于1997年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第六届竞赛于1999年在重庆大学举行第七届竞赛于2001年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

8、。第八届竞赛于2003年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 第九届竞赛于2005年在复旦大学举行。 第十届竞赛于2007年在南开大学举办。(发起高校) 第十一届竞赛于2009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入围高校432个,创业计划竞赛简介,创业计划竞赛起源于美国,又称商业计划竞赛,是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 竞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段进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历史,199

9、9年第一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在清华大学举行;2000年第二届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举行;2002年第三届在浙江大学举行;2004年第四届在厦门大学举行;2006年第五届在山东大学举行;2008年第六届在四川大学成功举办,把大学生创业浪潮推向了新的高峰;2010年第七届“挑战杯” 在吉林大学成功举行374所高校参与。 (图片介绍),相关国赛规定,竞赛以学校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团体总分按名次排列,按位次公布。最高荣誉“挑战杯”为流动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校;设“优胜杯”若干,分别授予团体总分第二至第二十一名的学校。累计三次捧得“挑战杯”的学校,可永久保存复制的“挑战杯”一座,22-70发起高校资格

10、。,相关国赛规定,第十四条 主办单位根据团体总分优先原则,确定上届竞赛总分前70名的学校为联合发起高校,并可根据终审决赛规模、地区平衡、学校类别及代表性、承办地区等因素作部分调整。,相关国赛规定,第十七条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

11、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相关国赛规定,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相关国赛规定,第二十九条 各等次奖计分方法如下:特等奖作品每件计100分,一等奖作品每件计70分,二等奖作品每件计40分,三等奖作品每件计20分,上报至全国组委会但未通过预审的作品每件计10分。如遇总积分相等,则以获特等奖的个数决定同一名次内的排序,以此类推至三等奖。,相关国赛规定,第三十条 竞赛设10个左右省级优秀组织奖和进入

12、终审决赛高校数30%左右的高校优秀组织奖,奖励在竞赛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省份和高校。省级优秀组织奖由主办单位根据优秀组织奖评选办法评定,报全国组织委员会确认。高校优秀组织奖由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参照优秀组织奖评选办法提名,主办单位确定后报全国组织委员会确认。,相关国赛规定,竞赛结束后,对获奖作品保留一个月的质疑投诉期。若收到投诉,竞赛领导小组将委托主办单位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经调查,如确认该作品资格不符者,取消该作品获得的奖励,重新计算作者所在学校团体总分及名次,取消该校、该省所获的优秀组织奖,通报全国组织委员会成员单位;并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所在学校取消下届联合发起单位资格或参赛资格的

13、处罚。,学校配套政策,浙江工程学院教学奖励条例 ( 试行稿 )浙工院教2003 107号 荣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与创业计划大赛国家一等奖1项,奖励2万元,二等奖1项,奖励1万元,三等奖1项,奖励8000元;省特等奖1项,奖励5000 元,一等奖1项,奖励 3000元,二等奖1项,奖励2000元,三等奖1项,奖励1000元。(部分学院配套进行奖励)浙江理工大学学生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一)同意立项并结题,资助200元/课题(二)进入学校决赛,再资助300元/课题(三)校级获奖,按获奖等级再给予经费支持,三等奖800元/课题,二等奖1000元/课题,一等奖1500元/课题。(四)经过

14、专家论证,对于一些特别优秀的项目,可申请重点资助,资助最高额度一般不超过10000元。(金富春创新创业奖学金:1万元),我校“挑战杯”竞赛成绩,1、 “大挑”:2007年是转折点,2007年承办了浙江省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排名59位;2009年总分名列36位。 2、 “小挑”:2004年第一次获得“银奖”,2008年2个“银奖”。,2010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概况,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由长春市政府、吉林大学共同承办。 收到来自全国374所高校(含港澳台)的640项创业作品,参赛学生达6000多名。可谓汇集了大学生中的精英,并层层精选了领先的研究成果。比赛不仅要用展板、实物、资料、幻灯片和答辩等形式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而且还要进行项目计划书评审、秘密答辩和“创业之星”网络虚拟运营竞赛。其中,“创业之星”网络虚拟运营竞赛是本届“挑战杯”新增的环节,它标志着这项全国性的大学生实践大赛已经开始由单纯的创业计划的撰写与答辩向创业计划如何有效实施转变。 成绩-获得两项银奖,2011年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概况,几个数字:218,56、42、30、27(3、6、7、11)国赛目前成绩4+2省内排名情况(浙江省第2位)历年成绩,省赛标志:,2011年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http:/,本专题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