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鉴赏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鉴赏论ppt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文学鉴赏论,第一节 文学欣赏,一文学欣赏的性质及其对文学活动的意义,(一)文学欣赏的性质,文学欣赏是读者在阅读及感受文学作品时所进行的一种全心灵的审美享受活动。,第一、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与一般的读书活动相区别,一般的读书活动,如阅读自然或社会科学的论著,是思想、概念的理论体系,目的是为了求知,因此它带有非常强烈的实用性,运用的是抽象思维的方式,这种思维只是一种手段,本身没有什么目的,是对一般信息的接受,其载体及传播的方式没有意义。而文学欣赏则不同,它的阅读对象是文学作品,是以情感和形象的审美形态呈现出来的,它的阅读,不带有实用的目的,只是为了审美,为了获得心灵的愉悦,运用的是形象
2、思维的方式,它接受的是审美信息,但信息的载体同样具有重要的,甚至是更重要的意义,在此手段与目的是统一的。,第二、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享受活动,与创作相区别,创作面对的审美对象是社会生活,它是未加工的、粗糙的、分散的,是原初的审美形态;而文学欣赏则面对的是文学作品,它是已经加工好的审美形态,是精制的、集中的。创作就是用语言把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变成文学作品的过程,即生产美的过程,他必须把这种审美感受写出来,这才是创作。而文学欣赏则不同,它不需用语言把他的审美感受写出来,而是留在心中,即它是消费的过程。,第三、文学欣赏是一种全心灵的审美享受活动,与其它艺术形式相区别,其它艺术形式只运用某一种感官,如
3、音乐,它是以声音作用于人的听觉的艺术形式;绘画是以色彩和线条作用于人的视觉的艺术形式,而文学则是以语言作用于人的全部感官的全心灵的艺术形式。,(二)文学欣赏对文学活动的意义,文学欣赏是文学活动最终完成的根本保证,没有文学欣赏,整个文学活动就没有完成。因为欣赏就是享受,即人对于物质和精神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亦即消费。文学欣赏在文学活动中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它的这种消费性质所决定的。,第一、欣赏作为消费对文学作品作为生产产品的意义,产品只有经过消费其价值才能得到实现,作家创造的审美价值在作品中只是潜在的,而非现实的东西,只有通过文学欣赏,即消费,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其审美作用也才
4、能得到实现,整个文学活动才算最终完成。因此文学欣赏是文学作品实现其审美价值、发挥其审美作用的基本前提。,第二、欣赏作为消费对文学批评 (作为产品的鉴别和评价)的意义,产品的优劣只有在使用以后才能作出评价,评价文学作品的优劣也是一样,只有当它的审美价值在消费,即现实化以后,批评家才能对其作出评价,因而欣赏是批评进行其审美价值和评价其优劣的基础。,第三、欣赏作为消费对文学创作(作为产品的生产)的意义,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来自于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消费为生产提供需求,提供创作目的,没有消费的需要也就没有生产的必要,文学欣赏是作家从事其审美构思和审美传达的目的和动力所在,即欣赏为创作提供审美需求,对
5、此马克思讲到:“可见,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後完成。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消费从两方面生产著生产,()因为只是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如一件衣服由於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为现实的房屋;消费是在把产品消灭的时候才使产品最後完成,因为产品之所以是产品,不是它做为物化了的活动,而只是做为活动著的主体的对象。()因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後者是生产的前提。
6、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它也创造出在生产中做为决定目的的东西而发生作用的对象。消费创造出还是在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关于读者的审美需求对创作的意义的补充:,其一,作者不应消极的迁就读者的欣赏趣味,不能为读者的口味而勉强甚至改变自己的审美感受,即顺从于读者的通俗的、甚至是庸俗的或腐朽趣味,而应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积极地以高雅的文学作品引导读者,在满足读者审美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大众的审美趣味、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其二,也不能完全不顾读者的审美需求,而一味地沉溺于自我的小天地里,写一些与读者的审美需求无关的个人情绪,从而无法满足广大读者的审美需求,使文学
7、活动不能最终完成。,其三,这个矛盾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真诚地忠于生活,在深刻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审美感受,必然能满足广大读者的审美需求,因为作家首先也是读者中的一员,他同读者一样也生活在现实之中,所以一方面他能概括出读者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他也能更好地表现出读者的审美需求。其四,只要作家忠实于生活,忠实于自己的审美感受,那么既使他的作品在当时可能不被广大读者所接受,但总有一天会被更多的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如司汤达的红与黑在发表时并不被大众所接受,但现在呢?,关于接受理论的补充,1传统的鉴赏理论受客观决定主观的影响,欣赏只是被动地解读作家写入作品中的意图,欣赏的客体,即文学作品在欣赏中具有决定意
8、义,读者在欣赏时只是跟着作家的叙述视线走,完全是被动的。所谓欣赏水平也只是对作品中隐含的作家的创作意图的发现和感悟。但接受理论的诞生则打破了这种作品决定论的局面,从此欣赏不再只是完全被动地跟着作家的视线走,也不再只是对作品中暗含的作家意图的破解,而是欣赏主体与欣赏客体的一个双向建构过程。,2接受理论的主要内容:,定义:接受理论是以德国的尧斯、伊塞尔、瑙漫为代表的、诞生并盛行于20世纪6、70年代的一种文学美学思潮。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或接受研究。是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其理论基础,以读者的文学接受为旨归,研究读者对作品接受过程中的系列因素和规律的理论体系。它把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探讨读
9、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与接受,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并研究对作品产生不同理解的社会的、历史的和个人的原因。在三十余年的时间中,它产生了相当深广的世界性影响。,接受理论的主要代表作:,尧斯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伊瑟尔:阅读行为金惠敏等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接受美学的理论基础:,接受理论的理论基础直接来源于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阐释学:“所有文学的艺术作品只有在阅读中才能完成。”甚至认为“不涉及接受者,文学的概念根本就不存在。”这一思想被尧斯所继承和发展,在尧斯看来,作家创作出的文学作品并不存在于作家赋予它的语言形式中,而是存在于读者的感觉中,正是
10、读者的阅读才使其得以现实化。伊塞尔对此则有所纠正,“审美效应理论的一个主要缺陷是把本文牺牲于理解的主观随意性之中。”也就是在强调读者对本文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能顾及到本文对读者的制约作用。,本文:,作品:是读者在阅读完作家写的本文以后,留存于其心中的完整的艺术形式,本文是作家写的,而作品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完成的,前者是半成品,后者才是成品。“文学本文具有两极,即艺术极与审美极。艺术极是作者的本义,审美极是由读者来实现的一种实现。”作品就是读者与文本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审美极就是文学作品。,就是作家写出来的语言艺术的符号形式,也就是过去所谓的文学作品。,未定性、未定点、空白:,就是作家没有写进本文
11、的部分,因为文学语言不象科学语言那样,是确定的,而是描写性的,它本身就有许多言外之意,这是其一,再者作家在描写生活时也不可能将生活的全部都写进本文之中,这是其二。因此在文本的各个部分之间就留下了许多空白或未定点,它需要读者在阅读时将其填补起来。如阿Q在城里的经历和作贼时的经历,再如宋江在私放晁盖以前的经历等等。,具体化、现实化:,就是读者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知识和想象力填补文本空白以使其完整的阅读过程,文本是不完整的,各部分之间留有许多未定点,读者在阅读时需要对其进行补充,这样才能在自己的感觉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学作品,现实化也就是将半成品的文本转化成完整的文学作品的过程。因为文本只是潜在的、
12、可能的文学作品,还不是现实的,只有读者的阅读才能使其变成具体的存在。如宋江的及时雨的江湖名声,对其具体内容,水浒没有写,这就要靠读者用想象去填补这段空白了。,召唤结构:,就是作家所写的文本的一种固有的功能,即召唤读者参预文学作品再创作的一种功能,因为文本是不完整的,它必须经过读者的积极参与才能最后形成,也就是说文学文本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无限空间,以期待着读者的积极参与。因此文本的意义并非是固定的:“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的,向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读者均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它饱含了现实
13、化的各种可能。,期待视野:,具体地讲就是读者固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它决定着读者渴望、愿意和能读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读者对文本现实化的程度就是受其期待视野决定的,与读者的期待视野一致的读者就很容易接受,反之则有两种可能:其一,就是消极的放弃阅读,其二,就是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以适应与自己固有的期待视野不一致的文本的召唤,这种消极与积极的不同表现,本身即是读者期待视野的一种固有的功能,也是读者欣赏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据此可以将阅读分为: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主动阅读,是读者不但能阅读与自己的期待视野一致的文学文本,而且能够通过调整(顺应)自己的心理结构,从而阅读与自己的
14、期待视野不一致的文学文本。被动阅读,则相反,读者只能阅读与自己的期待视野相一致的文学文本,而不能阅读那些与其期待视野不一致的文学文本,它不能根据文本的召唤结构的需要以调整其审美心理结构,即它不能对文本的召唤作出应答。而只能按既有的审美心理结构选择文本。,二,主体:读者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客体:文学作品要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相互关系:欣赏的主客体要结成一定的审美关系。,文学欣赏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即文学欣赏的基本条件,(一)读者的审美能力:,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或对语言的听说体验情感和感悟形象美的能力。阅读能力:就是对文学作品的浅层结构的理解能力,即先要理解所欣赏的文学作品写了些什么,这主要是对情感
15、中的情绪、形象中的印象和语言的公共含义即,语法意义的理解能力。 感受能力:就是对文学作品的深层结构的感受能力,即要领悟到所欣赏的文学作品是怎样写的,这主要是对情感中的情思、形象中的意象和语言中的语用意义即,作家个人意味的感受能力。,(二)作品的审美形态 就是作品的审美价值在内容和形式中的体现,1语言的审美形态第一、规范性:实际上是指合乎规范的技巧性,即不能生造除自己以外谁都不懂的词汇,如“驿动”,慎用地方方言。用大众都懂的规范语言表达出与众不同的个人感受,这正是作家的功力所在。所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就是指运用规范语言表达特殊情感的技巧,即在语法意义与语用意义之间求得一种最优化的平衡,在能使大众
16、理解的前提下追求最大化的“新颖性”。,第二、表情性:更进一步,文学语言还要讲究情感性,因为文学本身就是为了表达作家和读者的审美情感的,所谓语言的技巧,就是要在新奇的语言形式中巧妙地表现出情感意味来,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情感,文学语言的技巧也就无从谈起。第三、形象性:如果说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它的语言技巧就是用公共含义表达出自我的独特感受,即情感的话,那么这个技巧,即对情感的独特表现,正是或主要是通过与众不同的形象来实现的,否则如果只用爱呀、恨呀之类的概念去表达,那就无所谓什么技巧了。,2情感的审美形态,第一、独特性:即要与众不同,只属于该作家自己,不论是表现内容还是表现方式都要体现出作家自我的个
17、性特征来。而所谓概念化的作品,其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没有作家情感的独特性蕴含其中(真挚性、新颖性、丰富性)。第二、普遍性:就文学而言,作家表现的情感和情感的表现方式要尽可能地与众不同,但就社会生活中的普遍人性而言,则要尽可能的包含大多数,也就是要尽可能地表现出人性的普遍内涵来(代表性、预见性、哲理性)。第三、形象性:这是文学或者可以说是所有艺术的一个根本特征,没有形象就不成其为文学,通过形象的象征作用暗示出情感意味。,3形象的审美形态,第一、具体性:多侧面的统一,多层次的统一。第二、概括性:各种矛盾的网节点上,矛盾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转折处。第三、情感性:形象必须以情感灌注。,典型形象的要求,首先是
18、具体化: 要塑造出人物形象身上与众不同的独特性来,即达到个别形态的多样统一,其一,从横向上看,人物性格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就要写出人物性格的众多侧面,处理好主导因素与非主导因素的对立统一关系。其二,从纵向上看,人物性格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要写出人物性格的众多层次,要处理好贯穿全过程的稳定因素与种种不稳定因素的对立统一关系。概括地讲,典型形象的具体性就是人物性格多侧面的统一与多层次的统一。如宋江、林黛玉、于连、拉斯蒂涅等等。,其次是概括化:一方面要把人物置于他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的网节点上,要反映出社会的不同矛盾和矛盾的各个方面,要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焦点上,人物性格是社会关系的体现,塑造了
19、典型形象也就自然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另一方面,要把人物置于由这些矛盾冲突及其发展变化所展示的整个生活进程的流水线上,要通过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显示出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总之,人物的典型化也就是:具体与概括的统一,形和神的统一。,(三)主客体的审美关系,一方面,作品要具有能够满足读者审美需要的审美形态,要适应读者的心绪和欣赏趣味;另一方面读者也要具有感受作品审美形态的能力,即就作品而言,它要能够满足读者的需要;就读者而言,他要具有欣赏作品的审美能力,这两者必须结成一体,否则欣赏过程就不可能展开和完成。作品具有审美功能满足读者的需要。读者具有能力实现功能:读者欣赏什么、能欣赏什么这是审
20、美趣味;适应不欣赏什么、不能欣赏什么这是审美能力。,三 欣 赏 过 程,(一)文学欣赏的大概过程,文心雕龙知音第48云: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1阅读感知过程:,即披文、沿波阶段,也就是通过语音、语义、语法等各个层面,对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情感和形象内容进行初步的把握,以进入文学作品的浅层结构,这时的读者仿佛打开了艺术圣殿的大门,对其中的艺术宝藏先进行一番浏览,还没有进行仔细的品味,也就是还没有与自我的心灵世界进行交流。,2感受复现过程:,即入情、讨源阶段,也就是把文本的艺术世界纳入自我的心灵世界的阶段,这时文本的情感内容与自我的内心需要相融合;文本的形象
21、内容与自我的生活经验及类似的形象积累相融合即,给文本的艺术世界以自我的心灵的观照。前个阶段是用眼睛看,这个阶段是用心灵去感悟。文本的世界是零碎的,读者的心灵是杂乱的,通过情感和形象的深化,文本的情感和形象渐渐清晰起来,自我心灵中的情感和形象也获得了明确的形式,此即审美感受的深化,这时文本在读者的感觉中变成了作品。,(二)文本的客观规定性与读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欧洲有句谚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对此的精确的概括。其中哈姆雷特是文本的客观规定性,因为读者心中不论有多大的差别,但都是哈姆雷特。而“一千个”,就是读者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具体来看,这是异中有同和同中有异的关系。,1异
22、中有同:,它体现的是文本的客观规定性,情感、形象和语言形式,就如棋盘上的网节点,每个棋手的走法可能不一样,但都必须在固定的线和点上走。文学作品“一旦被作家完成,就在作家给予它的那种形式中保持不变。”、“读者的能动性将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图式化外观就是知觉主体在作品中所体验到的东西读者的作用就在于使自己适合于作品的暗示和指示,但不是现实化他随意选择的什么外观,而是现实化由作品暗示的那些外观。”,2同中有异:,它体现的是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读者本身是解释多样性的最明显的根源,因为每个读者都带给叙事一些不同的经验和期待。”、“他经常联系到他以往的经验并且按照他生活过程中为自己构成的世界形象的图
23、式化外观来想象作品所描绘的世界”、“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文学作品中的星星是固定不动的,但连接它们的纽带却是多种多样的。” 读者的情感再体验和形象再创造,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是主观差异性与客观一致性的统一。,文学欣赏中的共鸣现象,四,共鸣,本来是指物理学上的共振现象,即一个物体发生振动,另一物体也发生相同频率的振动。文学欣赏中的共鸣是指,读者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对作家意指的审美意味及文本所实际显示的审美意味的感悟和认同,是读者的情感投注与文本的审美意味放射的融合。,(一)什么是共鸣,作家意指的含义: 体现于文本中的作家自觉的审美意义
24、。如茅盾之于子夜文本的实际含义:体现于文本中的作家所没有意识到的、由对象主体所显示的实际意义。如曹禺之于雷雨。因此所谓共鸣,概括地讲即读者对文本的这两种意义的认同,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言”的境界。华莱士称:“作者不是唯一的意义来源,读者也不是唯一的解释者人物通常也阅读和解释他们被牵连在内的那些事件” ,这正是文本的实际意义的一个重要来源。,以上所论都是就读者与文本和作家而言的,共鸣还可以发生于读者与读者之间:,其一,设想中的读者之间的认同,即引起我共鸣的文本,我也设想必然能引起别人的共鸣,也就是说读者知道还有人会与自己一样欣赏同一个文本,这就对读
25、者的欣赏产生一种自我认同感的支持。,其二,是读者与读者之间通过阅读以外的交流所达成的共鸣,这种交流对欣赏文本的意义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丰富读者对文本的体验和感悟。,(二)共鸣现象在文学欣赏中的意义,就读者而言:共鸣是文学欣赏的最高境界,是读者对文本的审美意味的充分领悟。 就文本而言:共鸣是评价文本的审美价值高低的一个尺度。共鸣的范围越广、程度越深,即能使不同民族的读者、不同时代的读者都产生共鸣,它的审美价值就越大。所谓经典作品,就在于它能使不同时代的、不同民族的读者都能产生共鸣。,(三)如何看待共鸣,它的根源是什么?,共鸣是文学欣赏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共鸣是超阶级性的,以往的文艺理论认为共鸣
26、是有阶级性的,即读者只能对与自己阶级相同的作家的作品产生共鸣,但这与我们实际的欣赏经验是相导悖的,大量的欣赏实践证明,不同阶级的读者可以对同一部艺术品产生共鸣。,共鸣的根源: 共同美感,人性的普遍内涵,或者说是永恒的人性。人作为个体,具有个体的差异性,即自我需要的差异;而作为类的存在,则具有普遍性,即自我需要的共同性。阶级性是人的社会属性,超阶级性则是社会化的人的自然属性。共同美感的两个条件: 内心需要和生活经验,生活经验不等于生活经历,是对生活的体验,如韩信的胯下之辱,我们不一定都有类似的经历,但受辱的经验则都会有的。,第二节 文学批评,一文学批评的定义和性质,文学批评是批评家在欣赏文学作品
27、的基础上,对其审美感受进行理论概括,从而对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优劣进行鉴别和评价的过程,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活动。概括地讲,所谓文学批评就是鉴别和评价文学作品优劣的科学,具体的讲它是哲学批评、社会学批评和美学批评的统一。,1哲学批评:对文学作品表现的人性内涵进行哲学的概括,也就是说要发现其审美价值中的哲学意味,哲学就是为了寻找人类精神的家园,给人以精神寄托,超脱人世间的痛苦。这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对人生的彻悟。,2社会批评并非是狭隘的文艺反映论所用的那套功利性的批评,即以文学作为改造社会的工具的那种文艺观。所谓社会批评,就是不能单从文本自身的形式来评价其审美价值,而是从文学与社会生活
28、的联系出发去探讨文学的审美价值的批评方法。如文学作品对读者审美需求的满足程度、读者的审美需求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作品中的审美对象(作品中的社会生活)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关系;社会生活对作家创作的影响等等。,3美学批评从情感表现、形象塑造和语言运用等方面,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的优劣做出评价。看其是否表现了新的审美对象,是否运用了新的表现形式等等,在此的重点是要对文学作品的“怎么样”,做出评价。,创作批评(中介)欣赏通过对文学作品优劣的鉴别和评价,一方面把好的文学作品推荐给读者、提高读者的审美鉴赏能力;另一方面总结文学活动的经验、集中读者的审美需求,从而提高作家的创作水平,即对文学生产和消费的整个过程
29、起一种推动作用,以使文学的再生产和扩大的再生产能够进行下去,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文学批评,创作和欣赏都不能很好的进行下去,整个文学的发展必然要受到限制。,二文学批评的任务,1对文学欣赏的任务,鉴别、评价作品的优劣,把好的文学作品推荐给读者;指高读者的欣赏水平,所谓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批评家的任务就是要把作品的门道给读者指出来,以帮助读者欣赏文学作品。,2对创作的任务,其一:概括读者的审美反应,集中读者的审美需求,给作家提供一种市场的“消费信息”,从而对作家的创作产生影响;其二:对作家的创作实践进行分析评价,从正反两方面对其创作经验进行总结,从而对作家们创作水平的提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三:发现新
30、作家,把那些有前途的、暂时还不被大众所认识的文学新人,及时的推荐给读者。如茅盾之于茹志娟、冯雪峰之于杜鹏程、俄罗斯文学与批评的关系等。,三批评家的修养,1理论修养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这其中包括哲学的、文艺学的、美学的、道德、宗教、历史等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的积累,以及相关的自然科学的知识,如三论,即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等。还要具有敏锐的理论思维能力,前者决定了批评家的认识水平,后者决定了其概括能力,即一要认识到,做到了然于胸;二要做到了然于口和手。,2社会生活修养生活阅历、实践经验和生活知识一定要尽可能地丰富,对社会心理、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如婚丧嫁取等等,知道的越多,才能深刻地认识作品
31、,判断文学作品是否符合生活本身的规律性。另一方面也才能把握文学审美作用发挥的实际效果。因为批评家也是读者,而且是具有更高欣赏水平的“专业读者”,因此只有熟悉生活,才能感受到读者的实际感受,也才能将广大读者的审美需求集中起来,从而判断作品所表现的情感是否符合人的理想。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必须是对社会生活本质的概括;作品所表现的作家自我的审美感受,必须是社会心理的体现。,3美感修养作为一个批评家,他还必须具备异常敏锐的审美感受能力,在审美感受、审美判断方面,他有时甚至要只有比作家更高的水平,最好是具有审美实践的基础,即从事过某种艺术形式的创作实践。起码要阅读过大量的文学作品,有丰富的文学史方面的知识,
32、因为批评家只有首先感受到作品的美,其次才能将其转化为理论。,4人格修养:要知人论世,要顾及全人,要与人为善,要客观,特别是在中国,这些具有更大的意义,要爱护作家,不能为呈自己一时之快,而不顾及给作家带来的伤害。如前十七年及文革时的文 学批评,即无限上纲。说理要严,对人要宽。不能借理论批评达到个人目的。,四 批评标准,批评标准就是批评家从长期的审美实践中所总结和概括出的用以衡量文学作品优劣的客观的参照系统。所谓客观的就是与主观随意性相对而言的,它不应依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如个人好恶、名利得失、政治风向、领袖意志和具体的政治任务等等。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学批评的标准也就是审美实践标准,
33、它是社会实践标准在文学艺术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也就是从作品反映生活和表现自我的实际状况出发,根据该作品在文学活动,即创作和欣赏中所起作用的实际效果,对其审美价值进行切合实际的评价。,1实际效果:, 效果的两重性: 不同的作品产生不同的效果,如何来考察文学作品的效果?或者说如何根据文学作品的效果来评价其审美价值?涉及到其审美效果的两重性问题。,就是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及影响作家的程度,即广度和深度。,其一,时空的不确定性:同一部作品可能在不同的时代或不同的读者群中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的作品一发表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产生了很大的艺术效果,但过了一段时间却被人们遗忘了。再者可能有一部分读
34、者喜欢,而另一部分读者却不喜欢,这时它的效果就只限于喜爱它的那一部分读者。 其二,时空的确定性:有的作品虽然有时不被当时的读者所接受和喜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越来越被广大的读者所接受和喜爱,如红与黑。因此考察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要坚持全面和发展的观点。, 全面的观点读者的检验:,就是考察作品时要考虑到肯定和否定的两方面,或者各个方面的读者的接受状态,接受的为什么接受,不接受的为什么不接受等等,考察的根据只能是大多数人的意见。大多数,要辩证地看,不能说文学作品的审美效果就仅仅以读者人数的多少来确定,实际上有些作品往往只被少数人所接受,因此这个大多数应该理解为读者群的广泛,即不同民族或不同阶层的读者
35、,这是一方面;, 发展的观点历史的判决:,有些作品虽然在当时只被少数人所接受,但却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因此它在不同时代都闪烁出特有的光辉,即它能被不同时代的人们所接受。因而就横向来看,某一个时间段的读者人数可能是少数,但不同时代的少数人累积起来却是多数人,也就是说从时间的长河来看,则可以被不同时代的读者所接受,这比起那些产生过轰动效应然而是昙花一现的作品来,它仍然拥有广大的读者。这就是长时间内大多数人的审美效果的含义。, 经典作品的范本作用:,批评家在考察作品的审美效果时,不能只限于对读者的作用或读者的反应的考察,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作家创作的影响作用,所谓作品的永恒魅力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它
36、的范本作用,某一时代文学的艺术效果如何,就是通过那个时代的经典作品所体验出来的。某一文学流派的形成,一般具有三个标志:一,有一定的理论作为旗帜;二,具有围绕在这一旗帜下并具有几个杰出代表的作家群;三,具有相应的代表作品,即经典作品,经典作品是文学流派或创作方法的标志。,2实际状况真、善、美的标准,实际效果,是将作品与读者相联系来考察其审美价值的。实际状况,是由作品对生活的反映、对作家自我情感的表现,即作品的内部构成来考察其审美价值的。具体来看就是真、善、美的标准。,真的标准:,就是衡量作品反映生活的实际状况的标准,它强调的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性。考察作品的真实性,就是看其能否为读者提供一个审美
37、的情感氛围,即能否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就是看其能否将读者带进作品所描绘的艺术世界之中去,从而体验到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涵,而不仅仅是认识到作品所反映的认识意义,在此,体验与认识是两回事,前者是艺术欣赏,后者是理论把握,前者要动情,后者则不用。,真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形象的具体化程度, 就是形象对社会现象和生活细节反映的真实性的程度,即越具体、详实就越真实其审美价值就越高。形象的概括化程度, 就是形象所显示的生活本质的真实性程度,即越普遍其审美价值就越高。作为具体化和概括化相统一的形象的典型化程度, 即具体与概括的高度统一,以最具体的形象概括出最普遍的社会生活本质。,善的标准:,就是考察作品
38、中的情感内容的实际状况的标准,它强调的是作家自我的情感表现所体现出的倾向性。在此,善并非是一种政治功利性的标准,而是对美好人性的肯定和对丑恶人性的否定,从而使读者在这肯定与否定中充分体验到人性的永恒魅力,由此达到一种道德的自我完善。列宁在评论马雅可夫斯基的开会迷时,曾说:“诗写的怎么样,我不知道,然而在政治方面,我敢担保这是完全正确的。”这是政治的标准,而非艺术的标准。,善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独特化程度, 即考察情感倾向性中所包含的真挚性、独创性和丰富性的程度如何。普遍化程度, 即考察情感倾向性中所包含的社会心理的代表性、预见性和哲理性的程度如何。作为独特化和普遍化相统一的情感的典型化程度,
39、 即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审美情感是否达到了独特化与普遍化的高度统一,亦即是否在独特中体现了普遍,或普遍是以独特体现出来的。,美的标准:,考察作品的语言形式的标准,它强调的是作品的语言形式对情感和形象内容的适应程度,即一方面是有意味的程度,另一方面是有分寸的程度。这种适应程度是以能否在文学欣赏的审美实践中给读者以审美享受为根据的。它是整个批评标准的最终根据,真和善标准的价值都要在美的标准身上得到体现。美是一切,凡是说这个作品是美的,那么它必然是真的和善的,相反则不然,真的或善的并不一定是美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情感表现:作品的语言在音乐性和精炼性方面的适应程度。形象塑造:作品的语言在绘画性和含蓄性方面的适应程度。典型化:即作品的语言在有意味与有分寸上的有机统一程度,即精炼性与含蓄性的高度统一、绘形与传神的统一、语法与语用意义的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