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常见高山病及预防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41562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1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行常见高山病及预防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旅行常见高山病及预防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旅行常见高山病及预防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旅行常见高山病及预防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旅行常见高山病及预防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行常见高山病及预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行常见高山病及预防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见高山病及其防治,常见高山病及其防治,一、高山病研究历史,1.高海拔到底对人类身体产生了什么影响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楚。,2.人类早期对高海拔的认识安第斯山脉的故事,3. Charles Houston和他的珠峰试验(1946),通过减压舱的试验,Charlie Houston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如果将一个强壮健康的登山者以250-300米每小时的速度,从海平面快速的上升到7500米,在1-2分钟内他将失去意识,在一个小时内,他将死亡。根据这个试验,同时结合早期的珠峰登山者的经验,得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真理,那就是,没有用氧的情况下人类无法登上世界最高峰。,一、高山病研究历史1.高海拔到底对人类

2、身体产生了什么影响至今,二、高山病知识,(一)高山环境特点,1.气压降低:海拔5000米约为海平面的一半,珠峰顶只有海平面的30%左右,2.温度降低:海拔上升1000米温度降6度,3.湿度降低:6500只有海平面的1/10,4.紫外线辐射增强:一般直射光随海拔升高而增强,每升高100米,光的强 度增加4.5%,紫外线强度增加34%,4000米可达海平面的2倍,5.其他:地形、气候、植被等,二、高山病知识(一)高山环境特点1.气压降低:海拔5000米,二、高山病知识,(一)高山环境特点,二、高山病知识(一)高山环境特点,二、高山病知识,(二)高山病的定义,1. 发生环境:高原上低氧、低温、低湿、

3、太阳辐射及强紫外线等环境因素;,高山病是指在低压缺氧的高山环境里,所产生的病状。当上升的速度,超过身体适应的能力时,就会发生高山病。,2. 特点:一般转移至低海拔,病情好转。,二、高山病知识(二)高山病的定义1. 发生环境:高原上低氧、,二、高山病知识,(三)高山病的反应机制,内环境机体的系统保持组织液成为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须的最佳环境,包括恒定的温度、酸碱度、渗透压、血氧浓度等,生理学上称之为“内环境”。 内环境恒定是高等动物,包括人在内的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二、高山病知识(三)高山病的反应机制内环境,二、高山病知识,(三)高山病的反应机制,加深加速呼吸,增加红血球,心肌收缩加强心率加速

4、,心、脑等器官血管舒张,周边血管收缩,呼吸性碱血症,血压升高,血液粘稠血压升高,头疼及更为严重高山病症,血压升高,人到高原,气压降低,氧量减少,呼吸同样一口气时的氧含量比平原的少,体内感受器如颈动脉体等立即发现了异常。,头晕、恶心、呕吐肢体麻木、睡眠不好,二、高山病知识(三)高山病的反应机制加深加速呼吸 增加红血球,二、高山病知识,(三)高山病的反应机制,通常三天后, 当新的内环境恒定建成,静息时的呼吸活动及心率反应会逐渐平缓下来,碱血症随之消失,头疼也会缓解。 但红血球及血色素仍继续上升,这时,不再是脾库收缩,而是增强骨髓造血功能,以携带更多的氧,直到满足氧对细胞的供给。,二、高山病知识(三

5、)高山病的反应机制 通常三天后, 当新的内,二、高山病知识,(四)高山适应,适应分为两种类型:,1. 生物适应:世代具有的身体素质,对外环境做出的有利于机体的保护性反应。,2. 生理适应:当身体(个体)感受到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或变化时,会做出生理功能上的调节(regulation),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人体的机能将持续变差,但是人体的适应性开始起作用,并进行补偿。当海拔超过8000米,用一些科学家的话来说,适应从本质上已经不可能了。这就是8000米死亡地带的一般定义,8000米死亡地带,二、高山病知识(四)高山适应适应分为两种类型:1. 生物适应,二、高山病知识,(五)高山病的预防,认识

6、到高山病的反应机理后,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些积极有效的手段进行高山病的预防:,最后:良好的心态。,1. 上升不要太快,行程不宜太紧迫。,2. 刚上高海拔运动量不要太大。,3. 及时补充水分。,4. 减少影响呼吸循环系统的药物和其他食品的摄入。,5. 多吃流质食品,不要油腻,不要过饱;补充能量和维生素。,6. 注意保暖。,7. 积极的适应。,二、高山病知识(五)高山病的预防认识到高山病的反应机理后,我,二、高山病知识,(六)高山攀登三大原则(与高山适应相关),1. 合理负荷,2. 动作减缓,3. 防风保暖,避免加剧氧供与氧耗的失衡。,避免突然性快动作,以免机体来不及向组织提供足够的氧而造成“氧债”积

7、累,使身体处于更严重的低氧状态。,寒冷应激会使身体消耗更多的氧,风、冷易患病造成增加氧耗、降低抵抗力,使高山病的重要诱因。,二、高山病知识(六)高山攀登三大原则(与高山适应相关)1.,三、高山病的种类及预防,(一)高山病的种类,1. 急性的高山病急性高山病分三种:(1)急性高山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 (2)高海拔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 (3)高海拔肺水肿Hight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一般认为AMS是HACE的早期症状。,2. 其他高山病除了AMS、HACE、

8、HAPE等三种急性的高海拔疾病外,高山病还包括:极端高海拔进行性衰竭(altitude deterioration)慢性高山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亚急性高山病(subacute mountain sickness)等。,三、高山病的种类及预防(一)高山病的种类1. 急性的高山病2,三、高山病的种类及治疗,(二)高山病的治疗,急性高山病 (AMS) 的症状,重度症状:意识改变、步态不稳、休息时呼吸困难、肺 部可听到锣音、以及发绀。,轻度症状:头痛、头晕、厌食、失眠、恶心、周边水肿、全身倦怠等。,中度症状:呕吐、使用一般止痛药无法缓解的头痛、尿量减少等。,三、高山

9、病的种类及治疗(二)高山病的治疗急性高山病 (AMS,三、高山病的种类及预防,(二)高山病的治疗,急性高山病 (AMS) 的判断标准,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有登高; 2.发生头痛症状; 3.至少有头晕、失眠、恶心或呕吐、及虚弱等一个以上症状。,三、高山病的种类及预防(二)高山病的治疗 急性高山病,三、高山病的种类及预防,(二)高山病的治疗,急性高山病 (AMS) 的黄金准则,高山病的黄金准则主要用意在及早发现AMS,及早处理,避免恶化成HACE或HAPE。,1.得了高山病不必惊慌。,2.在高海拔的任何病症,都应先假定是高山病,直到证明是别的疾病为止。,3.绝对不要带着AMS的症状上升高度。,

10、4.如果症状正在恶化立刻下往低海拔。,5.绝对不要将患有AMS的人单独留下。,三、高山病的种类及预防(二)高山病的治疗 急性高山病,三、高山病的种类及预防,(二)高山病的治疗,肺水肿和脑水肿,1. 什么是水肿?水肿是:微血管外面的组织间隙水分郁积太多。,2.水肿原因:(1)小动脉注入微血管的压力太高,增加水分渗出,产 生水肿。(2)如果微血管的空隙因病改变,使得蛋白质也漏出 去,微血管内外的蛋白质浓度差异减小,因而降低 静脉微血管吸水能力,也会产生水肿。,三、高山病的种类及预防(二)高山病的治疗 肺水肿和脑水,三、高山病的种类及预防,(二)高山病的治疗,肺水肿和脑水肿,3. 什么是肺水肿?,肺

11、水肿比较特殊,分为肺组织间隙水肿与肺泡腔水肿,后者严格说不符合水肿定义,因为肺泡腔不算组织间隙。肺泡腔积水正常可经 由肺泡细胞上特殊的主动运输吸收水分到组织间隙,进而进入微血管。这个吸收水分的机制在缺氧时容易停摆,这也是高海拔肺水肿 重要发生机转之一。,三、高山病的种类及预防(二)高山病的治疗 肺水肿和脑水,三、高山病的种类及预防,(二)高山病的治疗,肺水肿和脑水肿,4.肺水肿症状:,发生前有急性及重症高山反应。粉红色泡沫状痰是肺水肿的严重症状,早期症状:(1)咳嗽伴白色泡沫痰;(2)嘴唇、耳垂和指甲发绀,青紫色;(3)疲倦,昏睡;(4)呼吸时气道内有水泡音、捻发音;(5)气短;(6)脉频变快

12、,可伴节律不规则。,三、高山病的种类及预防(二)高山病的治疗 肺水肿和脑水,三、高山病的种类及预防,(二)高山病的治疗,肺水肿和脑水肿,5. 什么是脑水肿?,高海拔的低氧一开始先引起脑动脉扩张,导致微血管内静水压过高,因而渗出过多水分,而且在静脉端微血管丧失回收水分的力量。 当脑动脉扩张更厉害时,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质漏出,导致血管外渗透压升高而使得静脉端微血管靠渗透压差回收水分之机制丧失,而造成更严重组织间隙水肿。,三、高山病的种类及预防(二)高山病的治疗 肺水肿和脑水,三、高山病的种类及预防,(二)高山病的治疗,肺水肿和脑水肿,6. 脑水肿症状?,头剧痛、共济失调或喷射状呕吐之后进入昏迷

13、状态;有的从淡漠、嗜睡直接进入昏迷;除其他反应症状外,极度倦怠、嗜睡、步态不稳、醉酒状态。伴随状况:呼吸频率快、四肢及面部发绀、复视、尿少或尿不自主。,三、高山病的种类及预防(二)高山病的治疗 肺水肿和脑水,三、高山病的种类及预防,(二)高山病的治疗,肺水肿和脑水肿,7. 脑水肿和肺水肿的治疗方法,()立即行动,不可延迟。()确定有效的方法有三种:下降海拔高度、高压袋治疗、 氧气治疗。()下降海拔高度是根本治疗;高压袋、氧气治疗则是暂时 救急方法。()药物可能有少许帮助,但不可靠。,三、高山病的种类及预防(二)高山病的治疗 肺水肿和脑水,四、其他因高海特殊环境引起的高山病症,(一)失温,1.失

14、温原因,海拔愈高,气候的变化愈大,当缺乏适当的保暖设备,或长期暴露在气候恶劣的低温环境下(尤其是低温和大风),特别是精疲力竭、衣物潮湿的情况下时,会产生体温下降的生理反应。当体温降到摄氏6度以下时,人体即已进入失温状态。,注:大风所引起的风寒效应是高海拔引起失温和冻伤的重要原因,有关体感温度和风速、气温的关系(风寒效应)如下表:,四、其他因高海特殊环境引起的高山病症(一)失温 1.失,风寒效应,风寒效应,四、其他因高海特殊环境引起的高山病症,(一)失温,2.失温症状,(1)体温36到35度时,肌肉强烈颤抖,无法完成复杂的动作,感觉劳累。(2)35到33度时,肌肉剧烈颤抖,言语困难,无法完成打开

15、主锁等简单的技术操作,思维开始迟钝。(3)33到31度时肌肉开始减轻颤抖;开始出现幻觉,做出不合常理的举动。严重失温者心跳极慢,呼吸细微,在数小时之内死亡。,四、其他因高海特殊环境引起的高山病症(一)失温 2.失,四、其他因高海特殊环境引起的高山病症,(一)失温,3.失温治疗,失温最重要的急救原则是防止患者继续丧失体温,并逐步协助患者获得正常体温。,(1)失温急救首先从避免散热开始,急救队员找到失温的攀登者时应首先将攀登者移出寒冷潮湿大风的环境中。,(2)脱掉攀登者潮湿的衣服,换上干衣服并喂攀登者喝一些热水。,(3)如果这些措施无法让攀登者回复正常的体温则需要一个体温正常的攀登者在睡袋中给失温

16、队员直接以身体接触让攀登者回复正常的体温。同时还可以把发热袋放入失温攀登者的颈部,左、右腹股沟和腋下,帮助失温的攀登者回复正常的体温。,(4)若患者呼吸及心跳停止,应展开心肺复苏术。,(5)在移动失温的攀登者时,动作尽量轻柔。避免肢体大量冰冷的血液回流心脏,刺激心脏,导致心脏的骤停。,(6)严重的失温者,看上去有如已经死去,但急救队员也不可放弃急救。“失温病人在冰冷时一定还没有死,死亡时身体变暖和。”,四、其他因高海特殊环境引起的高山病症(一)失温 3.失,四、其他因高海特殊环境引起的高山病症,(二)冻伤,1.冻伤原因,冻伤一直以来就是困扰攀登者的常见伤病之一,以其高致残率著称。攀登者在攀登过

17、程中如果某个肢体部位过度暴露于低温下,低温导致机体组织因为结冻而对血管和组织造成冻伤。,2.冻伤症状,在医学上按照冻伤的程度把冻伤共分为4度:,(2)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冻伤部位后除红肿外,还伴有水泡。深部可出现水肿,剧痛,皮肤感觉迟钝。结痴后可痊愈。,(4)度冻伤:伤及肌肉和骨骼。发生干性和湿性坏疽,会导致截肢。,(3)度冻伤:伤及皮下组织,冻伤部位红肿并有大水泡,冻伤部位皮肤出现黑色或紫褐色,痛感丧失。度冻伤会给组织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伤后除遗留瘢痕外,还可能有长期感觉过敏或疼痛。,(1)I度冻伤:亦即常见的“冻疮”,受损在表皮层,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冻伤部位热、痒、灼痛。症状在数

18、日后消失,愈不留瘢痕。,四、其他因高海特殊环境引起的高山病症(二)冻伤 1.冻,四、其他因高海特殊环境引起的高山病症,(二)冻伤,3.冻伤治疗,(1)治疗失温,(2)是否复温 如果攀登者的冻伤部位在解冻后有可能在后面的行程中再度冻住,则不可解冻。在攀登中如果攀登者一只脚被冻伤,则更不允许解冻。外伤和行走可进一步加重冻结组织的损害,同时被冻的时间越长,对以后组织的损害越大。如果情况不允许现场复温,则应注意保持冻伤部位的干燥,并使用无菌绷带包扎冻伤部位,直到复温。,(3)复温 如果冻伤的攀登者已经抵达营地,且攀登队携带了治疗冻伤所必需的药 物,则可尝试对其冻伤的部位复温。复温只需要将攀登者冻伤部位

19、侵泡 在36度以下的温水中即可,水温不可高于40度。每次20-40分钟,每天 2-3次。,四、其他因高海特殊环境引起的高山病症(二)冻伤 3.冻,四、其他因高海特殊环境引起的高山病症,(二)冻伤,3.冻伤治疗,(4)复温后处理,在完成复温后,如果冻伤部位有伤口可以先使用消毒剂洗净(清洁),然后使用云南白药覆盖整个冻伤面(保持干燥),并用纱布或绷带包扎冻伤处。冻伤部位注意保暖防止再度冻伤。根据病情,2天换药1次。可以让冻伤的攀登者口服异丁洛芬(ibuprofen)每日3次,每次400mg。,(5)注意事项,冻伤发生后,严禁雪搓和捶打冻伤部位!在冻伤的急性期,必须避免伤肢运动。急性炎症一旦消散,应

20、尽早活动指(趾)关节,防止关节僵直,有助于肌张力恢复。,四、其他因高海特殊环境引起的高山病症(二)冻伤 3.冻,四、其他因高海特殊环境引起的高山病症,(三)雪盲,1.雪盲原因,造成雪盲的原因是因为双眼暴露在雪地中,没有墨镜保护的眼角膜很容易受伤,因为无论是否有阳光照射,雪地的反光都非常强烈。若是艳阳天在雪地中活动,在数小时之内即可造成严重的雪盲。,2.雪盲症状,雪盲的症状为眼睛非常疼痛,眼睛感觉像充满风砂,眼睛发红,经常流眼泪,对光线十分敏感,甚至很难张开眼睛等。,3.雪盲治疗,(2)用冰水湿润毛巾后冷敷双眼,使用氯霉素眼药水等滴涂双眼。,(4)尽量休息,避免勉强使用眼睛。若有必要,送医处理。,(5)轻度雪盲通常通过6个小时的治疗和休息症状就可完全消失;中度或重度雪盲则需要2到4天的休息和治疗症状才会消失。,(3)以眼罩或类似物(干净之手帕、纱布等)轻轻敷住眼睛。,(1)协助雪盲队员前往或撤往最近的营地。,四、其他因高海特殊环境引起的高山病症(三)雪盲 1.雪,Q&A,Q&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