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女装结构设计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41918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5.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女装结构设计ppt课件.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服装女装结构设计,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女体体型特征与测量 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 第四章 下装结构 第五章 衣身结构 第六章 衣领结构 第七章 衣袖结构 第八章 女装整体结构,本章要点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术语。,第一章 绪论,一、课程性质 服装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研究领域如图1-1:,第一节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概述,第一章 绪论,服装结构设计是服装造型学中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它在整个服装造型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图1-1 服装学的学科体系,二、课程目的与任务1.课程目的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基本训练,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服装

2、结构的构成原理。2.课程任务 一方面,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必须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提高定量分析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必须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应用使理论知识得到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第一节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概述,第一章 绪论,一、基本概念1.服装结构 服装各部件和各层材料的几何形状以及相互结合的关系。2.结构制图 也称裁剪制图,是通过分析计算在纸张或布料上绘制出服装结构线的过程。3.结构平面构成 也称平面裁剪,是最常用的结构构成方法。4.结构立体构成 也称立体裁剪,能形象地表现服装与人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常用于款式复杂或悬垂性强的面料的服装

3、结构。,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第一章 绪论,5.结构制图线条(1)基础线:结构制图过程中使用的纵向和横向的基础线条。如衣长线、胸宽线、背宽线等。(2)轮廓线:构成服装部件或成型服装的外部造型的线条。如领部轮廓线、袖部轮廓线、底边线、烫迹线等。(3)结构线:能引起服装造型变化的服装部件外部和内部缝合线的总称。如止口线、领窝线等。,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第一章 绪论,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6.各种图示(1)效果图:也称时装画,是设计师为表达服装的设计构思以及体现最终穿着效果的一种绘图形式(图1-2)。(2)设计图:也称款式结构图,为表达款式造型及各部位加工

4、要求而绘制的造型图,一般是不涂颜色的单线墨稿画(图1-3)。 (3)示意图:为表达某部件的结构组成、加工缝合形态、缝迹类型以及成型的外部和内部形态而制定的一种解释图,在设计、加工部门之间起沟通和衔接作用。有展示图和分解图两种(图1-4)。 图1-2 效果图,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第一章 绪论,图1-4 示意图,图1-3 设计图,二、部位术语1.肩部: 指人体肩端点至颈侧点之间的部位。 总肩宽、前过肩、后过肩。2.胸部:指前衣身最丰满的部位。 领窝、门襟和里襟、门襟止口、叠门、扣眼、眼档、驳头、驳口、串口、摆缝。3.背缝:指为贴合人体或造型需要在后衣身上设置的缝合部位。4.臀部:指

5、对应于人体臀部最丰满的部位。 上裆、横裆、中裆、下裆。5.省道:指为适合人体或造型需要,将一部分衣料缝去,以作出衣片曲面状态或消除衣片浮起余量。由省道和省尖两部分组成,按功能和形态进行分类: 肩省、领省、袖窿省、侧缝省、肋下省、肚省、腰省。,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第一章 绪论,6.裥:为适合体型及造型的需要将部分衣料折叠熨烫而成,由裥面和裥底组成。7.褶:为符合体型和造型需要,将部分衣料缝缩而形成的褶皱。8.分割缝:为符合体型和造型需要,将衣身、袖身、裙身、裤身等部位进行分割而形成的缝子。如刀背缝、公主缝。9.衩:为服装的穿脱行走方便及造型需要而设置的开口形式。如背衩、袖衩等。1

6、0.塔克:将衣料折成连口后缉成细缝,起装饰作用,取自于英语tuck的译音。,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第一章 绪论,三、部件术语1.衣身:覆合于人体躯干部位的服装部件,是上装的主要部件。2.衣领:围于人体颈部,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部件。 领上口、领下口、领外口、领座、翻领、领串口、领豁口3.衣袖:覆合于人体手臂的服装部件,广义包括与袖山相连的衣身部分。袖山、袖缝、大袖、小袖、袖口、袖克夫。4.口袋:插手和盛装物品的部件,按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可有多种不同的形式。5.袢:起扣紧、牵吊等功能和装饰作用的部件,由布料或缝线制成。6.腰头:与裤身、裙身的腰部缝合的部件,起束腰和护腰作用。,第二节

7、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第一章 绪论,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第一章 绪论,图1-5,四、结构制图术语(一)基础线1.衣身基础线 :前后衣身基础线共有17条,如图1-5所示。,2.衣袖基础线 袖片基础线共有11条,如图1-6所示。,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第一章 绪论,图1-6,3.裤片基础线 :前后裤片基础线共有16条,如图1-7所示。,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第一章 绪论,图1-7,(二)结构线 1.衣身、衣领结构线 图1-5中有结构线20条。 2.衣袖结构线 图1-6中有结构线8条。 3.裤片结构线 图1-7中有结构线14条。,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

8、基本概念与术语,第一章 绪论,第三节 结构制图规则、符号与工具,第一章 绪论,一、结构制图规则 1. 结构制图的种类 净样板、毛样板、缩小比例图等。 2. 结构制图的顺序 先作衣身,后作部件;先作大衣片,后作小衣片;先作后衣片,后作前衣片。 3. 结构制图的比例,4. 结构制图的文字标注 结构图中文字、数字、字母的标注原则为: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标注中汉字应写成仿宋字体,数字和字母可写成直体或斜体,斜体字应向右倾斜,与水平线呈75。用作分数、偏差、注脚的数字或字母,一般应采用比标注小一号字体。 5. 结构制图的尺寸标注 (1)尺寸界线和尺寸线的标注(图3-15)。 (2)

9、尺寸数字的标注(图3-16)。,第三节 结构制图规则、符号与工具,第一章 绪论,图3-15 尺寸线的画法,第三节 结构制图规则、符号与工具,第一章 绪论,图3-16 尺寸数字的标注,第三节 结构制图规则、符号与工具,第一章 绪论,二、结构制图符号图示符号,第三节 结构制图规则、符号与工具,图示符号,第三节 结构制图规则、符号与工具,2. 英文代号,第三节 结构制图规则、符号与工具,三、常用工具1. 测量工具卷尺。2. 作图工具方格尺、直尺、角尺、弯形尺、6字尺等。,3. 记号工具 划粉、复写纸、锥子。 4. 裁剪工具 工作台、裁剪裁刀、花齿裁刀。,第三节 结构制图规则、符号与工具,第一章 绪论

10、,YOUR SITE HERE,思考题:1.服装如何根据功能进行分类?2.服装结构、结构制图、结构平面构成、结构立体构成的概念。3.基础线、结构线及轮廓线分别包括哪些线条,在结构制图中有什么区别?,第一章 绪论,本章要点 了解人体骨骼组成及其与人体测量的关系;掌握人体体型分类、人体动态外形的重要尺寸和角度,重点掌握人体测量与服装测量的关系、人体比例与服装比例关系。,第二章 女体体型特征与测量,一、人体的方位 人体方位基本术语(图2-1)、人体方位俯视图(图2-2)、人体方位与结构因子(图2-3)。,第一节 人体的结构,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图 2-1 人体的方位,图2-2 人体方位俯视图

11、 图2-3 人体方位与结构因子,第一节 人体的结构,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二、人体的构造 (一)骨骼(图2-4) 人体的骨骼包括头部骨骼、躯干骨骼、上肢骨骼、下肢骨骼。,第一节 人体的结构,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图2-4 人体骨骼,(二)肌肉 人体的肌肉包括颈部肌肉、躯干部肌肉(图2-5)、上肢肌肉、下肢肌肉。,第一节 人体的结构,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图2-5 颈部和躯干部肌肉,(三)皮肤 皮肤是由表皮、真皮、皮下脂肪三个部分组成。通常,女性的脂肪层比男性厚,因此女性体表面平滑、柔和,富有曲线美。 三、人体的比例,第一节 人体的结构,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人体的比例是

12、人体结构中基本因素之一,在体型表达、服装款式设计和结构设计中都是必要的参考依据。7头身的分割线和人体各部位的关系如图2-6所示。,图2-6 7头身分割线与人体部位的关系,四、人体轮廓特征人体体型分类:1.从整体体型分,第一节 人体的结构,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标准体肥胖体瘦体,2.从身体部分形态分,躯干腹部臀部颈部腿部肩部,挺胸体、驼背体厚身体、扁平体,腹部凸肚体腰部凸肚体,凸臀体平臀体,短颈、长颈粗颈、细颈,X型腿O型腿,耸肩垂肩高低肩,一、人体测量的意义 人体尺寸的测量是进行服装结构设计的基础。 二、人体测量的基本姿势与着装 人体测量的基本姿势:静态直立状态。 着装方式:由测量目的决

13、定。 三、测量基准点、基准线与测量项目 基准点和基准线应选择在人体上明显、固定、易测,且不会因时间、生理变化而改变的部位,通常可选在骨骼的端点、突出点或肌肉的沟槽等部位。,第二节 人体体型测量,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1.测量基准点(图2-7)2.测量基准线(图2-8),第二节 人体体型测量,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图2-7 测量基准点,图2-8 测量基准线,3.测量项目(图2-9),第二节 人体体型测量,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图2-9 测量项目,四、测量工具1.接触式 2.非接触式,第二节 人体体型测量,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卷尺马丁测量仪角度计 皮质厚度计人体截面测量仪

14、,人体外轮廓线摄像机三围人体扫描仪莫尔体型描绘仪三维人体轮廓仪,五、人体测量方法 正确的立姿:被测者挺胸直立,平视前方,肩部放松,上肢自然下垂,手伸直并轻贴躯干,左、右足跟并拢而前段分开,呈45夹角。 正确的坐姿:被测者挺胸坐在被调节到适合高度的座椅平面上,平视前方,左、右大腿基本与地面平行,膝盖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手轻放在大腿上。,第二节 人体体型测量,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一、人体静态尺寸参数(表2-1),第三节 人体静、动态与体型特征参数,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二、人体动态尺寸参数1.肩关节的活动尺度 肩关节所对应的服装部位在结构上应增加适当的量。主要指后衣片的袖窿及袖片

15、部位要有手臂活动所需要的活动松量。2.髋关节和膝关节的活动尺度(图2-11) 髋关节的活动以大转子的活动范围为准,以向前运动为主,这是下装臀部尺寸设计的动态依据。3.腰脊关节的活动(图2-12) 腰脊关节的活动主要是以腰部脊柱的弯曲来达到运动变形的。,第三节 人体静、动态与体型特征参数,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第三节 人体静、动态与体型特征参数,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图2-11髋关节和膝关节的活动尺度,第三节 人体静、动态与体型特征参数,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图2-12 腰关节的活动尺度,4.正常行走尺度 正常行走包括步行和登高,通常女性标准步行前后距离为65cm,此时膝围为8

16、2109cm,两膝的围度是制约裙装造型的基本条件。,第三节 人体静、动态与体型特征参数,第二章 女体体形特征与测量,思考题:1.人体体表可划分为哪几部分?2.人体主要的骨骼有哪些,与服装结构制图关系密切的有哪些,在结构制图中要作怎样的处理?3.人体肌肉与服装造型有怎样的关系?4.人体体型分类标准有哪些,如何具体分类?5.男女体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人体测量工具主要有哪些?试举几个非接触人体测量工具,并简要比较其优劣势。7.人体测量的基准点有哪些?了解主要的测量部位。8.人体动态尺度参数主要有哪些,具体是什么?,第二章 女体体型特征与测量,本章要点 掌握平面裁剪的方法种类及其技术特征、

17、原型的种类及其划分方法;重点掌握箱形原型的制图方法;熟练运用箱形原型进行衣身结构平衡;了解服装的比例形式。,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第一节 服装构成方法的种类、特点,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服装结构设计方法,平面构成方法,立体构成方法,此方法也称为平面裁剪,是将服装立体形态实测或人的思维分析(视觉经验判断)通过服装与人体的三维关系转换成服装与纸样的二维关系,并通过定寸或公式法绘制出平面图形(纸样)的过程。,此方法也称为立体裁剪,是将布料覆合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沿着立体曲面通过折叠、收省、聚集、提拉等手法做成效果图所显示的服装廓体形态,并将其展成平面布样后再制成平面纸样的过程。,

18、(一)平面构成的分类,第一节 服装构成方法的种类、特点,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平面构成,有无过渡媒介,间接法直接法,媒介的总类,原型法基型法,构成方法的总类,比例制图法实寸法,1. 间接构成法 又称为过渡法,即采用基础纸样作为过渡媒介体,在该基础纸样上根据服装具体尺寸及款式造型,通过加放、缩减尺寸及剪切、折叠、拉展等技术手法作出与款式设计相一致的服装结构图。原型法 以结构最简单、最能充分表达人体重要部位尺寸(与身高、净胸围形成回归关系式)的原型为基础,通过加放衣长,增减胸围、胸宽、背宽、领围、袖窿等细部尺寸,采用剪切、折叠、拉展等技术手法,制作出与款式设计相一致的服装结构图。基型法

19、以设计的服装品类中最接近设计款式造型的服装样板作为基型,在基型上进行局部的造型调整,作出与款式设计相一致的服装结构图。,第一节 服装构成方法的种类、特点,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2. 直接构成法 又称为直接制图法,即不通过任何过渡媒介,按照服装各细部尺寸或运用基本部位与各细部之间的回归关系式,直接作出与款式设计相一致的服装结构图。比例制图法 根据人体基本部位(身高、净胸围或净腰围)与细部之间的回归关系,用基本部位的比例关系式求得各细部尺寸。实寸法 以特定服装作为参照,通过测量该服装各细部尺寸,作为服装结构制图的具体尺寸或参考尺寸。,第一节 服装构成方法的种类、特点,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

20、及基础纸样,一、基础纸样 是服装结构设计的基础图形,是结构最简单,且能包含人体最基本的尺寸信息的纸样。基础纸样是服装结构构图的过渡形式,并非服装结构图的最终形式。 二、基础纸样应具备的条件 1.部位尽量少。 2.作图过程容易。 3.适用度高。 4.应用、变化容易。,第二节 服装基础纸样构成方法,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三、女装原型 (一)女装原型分类 按部位分:可分为衣身原型、袖身原型和裙装原型; 按衣身的立体构成形态分:可分为箱形原型、梯形原型。此分类是原型的本质分类。,第二节 服装基础纸样构成方法,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二)衣身前后浮余量 1.浮余量的概念 衣身前后浮余

21、量是指衣身复合在人体或人台上,将衣身纵向前中心线、后中心线及纬向胸围线、腰围线分别与人体或人台的标志线复合一致后,前衣身在 BL以上(肩缝、袖窿处)出现的多余量称前浮余量,亦称胸凸量(从人体的角度);后衣身在背宽线以上(肩宽、袖窿处)出现的多余量称后浮余量,亦称背凸量(从人体的角度)(图3-1) 。,第二节 服装基础纸样构成方法,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图 3-1 衣身前后浮余量,2.前浮余量消除方法前浮余量的消除,第二节 服装基础纸样构成方法,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结构的方式工艺的方式,收省(图3-2) 下放(图3-3),肩缝缩浮于袖窿,对BP点的省不对BP点的省,第二节

22、服装基础纸样构成方法,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图3-2 前浮余量收省消除,图3-3 浮余量下放消除,第三节 服装平面构成因素,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图3-12 平面构成的四个因素,一、造型因素 (一) 服装构成的艺术比例 服装构成的艺术比例是指服装结构中整体与细部以及细部之间存在的量的比例关系。 1. 正方形比例 2. 黄金分割比 3. 矩形比例 4. 等差与等比比例,第三节 服装平面构成因素,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二) 服装立体形态的平面展开 1.单一平面的展开(图3-13) 2.复合曲面的展开(图3-14),第三节 服装平面构成因素,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

23、纸样,图3-13 单一平面的展开,图3-14 复合曲面的展开,二、人体因素 绘制服装结构图所需要的人体因素,除了骨骼、肌肉、皮肤等描述人体外形的构成因素外,还包括与人体的运动部位相关的构成因素。 三、面料因素 采用不同的面料,可产生不同的服装立体廓型和松量构成感觉,一些造型手法的表现效果也会不同,为了准确表现设计意图,结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 四、工艺因素 缝制方法不同,服装结构构成也会不同。,第三节 服装平面构成因素,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3.后浮余量消除方法 消除方法亦可分省道和下放两种形式,但一般采用肩背省的结构形式或肩缝缝缩的工艺形式进行消除。(图3-4),第

24、二节 服装基础纸样构成方法,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图3-4 后浮余量肩省的形式消除,(三)衣身原型的分类和构成 根据衣身浮余量消除方法的不同,衣身原型可分为下列两种类型: 1.箱形原型 将前后衣身的标志线与人台的标志线对合一致后,把前衣身BL以上的浮余量捋至袖窿处收去,形成袖窿省,后衣身浮起余量捋至肩缝处形成后肩省,形成的原型立体构成图如图3-5(a)所示,展开后形成的原型纸样如图3-5(b)所示。 东华原型、日本文化式(第七版)原型皆属此种原型。 欧美原型是在箱形原型的基础上进行收腰(图3-6)。,第二节 服装基础纸样构成方法,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第二节 服装基础纸样构

25、成方法,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图3-5(a) 衣身箱形原型,第二节 服装基础纸样构成方法,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图3-5(b)箱形原型展开图,图3-6 欧美原型立体造型,2.梯形原型 将前后衣身的标志线与人台的标志线对合一致,把前衣身BL以上的浮余量全部向下捋向袖窿以下部位,使之与BL以下的腰部浮起余量合成一体,后衣身浮余量用肩背省的方法消除,这样形成的梯形原型立体造型图,如图3-7所示。日本的文化式(第六版)原型属此类原型。,第二节 服装基础纸样构成方法,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图3-7 梯形原型立体造型,(三)衣身原型的组合类型,第二节 服装基础纸样构成方法,第

26、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图3-8(a) 衣身原型的组合类型,第二节 服装基础纸样构成方法,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图3-8(b) 衣身原型的组合类型,(四)原型与人体的关系 1.衣身原型胸围与人体胸围的关系(图3-9) 衣身原型胸围是在人体净胸围的基础上加松量构成,松量主要在前后两部分:前部松量在BP至前腋点之间;后部松量在后腋点周围。,第二节 服装基础纸样构成方法,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图3-9 衣身原型胸围与人体净胸围的关系,2.衣身原型腰节长与人体腰节长:原型的前后腰节长分别与人体计测得到的实际前后腰长相同。 3.衣身原型领窝与人体颈根围:从图3-5原型立体构成图

27、中可以看出,原型领窝对应于人体颈根围,即从BNPSNPFNP形成的原型领窝,形状和数量都对应于人体上的颈根围。 4.衣身原型袖窿深与人体腋深:原型袖窿深应比人体腋深的位置稍低,即必须有基本的间隙量,大小一般为2cm左右,或将袖窿深定在胸围线上。 5.衣身原型的前胸、后背宽与人体的前胸、后背宽:原型的前胸宽、后背宽分别与人体的前胸宽、后背宽相等。,第二节 服装基础纸样构成方法,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6.衣身原型肩斜角与人体肩斜角:原型前后肩斜角是在人体计测得到的肩斜角的基础上进行修正的结果,女装原型前肩斜角为22,后肩斜角为17。 7.袖原型袖山、袖身与人体手臂:袖山、袖身的形状和加放

28、量的设计都是在手臂静止状态或上举45的状态之间,这样原型袖更具变化的机动性和最大的适应性。 8.裙装原型的腰臀围与人体腰臀围:裙装原型腰围比人体净腰围多2cm左右的松量,裙装原型臀围比人体净臀围多4cm左右的松量(人体基本活动时的最小松量为4cm)。,第二节 服装基础纸样构成方法,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五)主要衣身原型 1.中国箱形原型东华原型(图3-10),第二节 服装基础纸样构成方法,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图3-10 东华原型,2.箱式原型日本文化式(第七版)原型(图3-11),第二节 服装基础纸样构成方法,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图3-11 日本文化式原型,

29、思考题:1.服装构成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何特点?2.平面构成的制图方法有几种,各是如何定义的?3.女装原型的划分依据分别是什么,划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4.什么叫浮余量?从立体构成的角度上给出其定义。5.浮余量在平面构成中是如何消除的?6.衣身原型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7.衣身原型在制图上主要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并作简要对比?8.服装构成的艺术比例形式有哪些?9.重要的服装部位、部件的中英文对照及英文缩写分别是什么?,第三章 服装构成方法及基础纸样,本章要点 人体WL线以下的服装统称为下装。下装可分为裙装和裤装。本章将着重从裙装和裤装的基本结构和变化结构的设计来阐述其原理。,第四章 下装

30、结构,一、裙装分类与结构设计原理 (一)裙装分类 1.根据裙装造型 根据裙 装造型,第一节 裙装结构设计,第四章 下装结构,基本造型(图4-1)变化造型,直身裙 臀围46cmA形裙 臀围612cm 波浪裙 臀围12cm,拼片裙折裥裙垂褶裙碎褶裙等,造 型手 段,分割折裥垂褶抽褶等,2.根据裙装腰线位置分类(图4-2) 低腰裙、无腰裙、装腰裙、高腰裙、连腰裙、连衣裙等。 3.根据裙装腰部装饰分类 有育克、折裥和包扎带、抽褶、交叉裙腰、滚边带、扎绞带、双钮对称裥等。 4.根据裙长分类 超短裙、迷你裙、及膝裙、中长裙、长裙、超长裙等。 5.根据裙衩形态分类(图4-3) 开衩造型有:单折裥衩、对折裥衩

31、、对合衩、重叠衩等。,第一节 裙装结构设计,第四章 下装结构,第一节 裙装结构设计,第四章 下装结构,(a) 直身裙 (b) A字裙 (c) 波浪裙 图4-1 基本裙装,第一节 裙装结构设计,第四章 下装结构,图4-2 裙装按腰线位置分类,第一节 裙装结构设计,第四章 下装结构,图4-3 按裙衩形态分类,(二) 裙装结构设计原理 1. 直身裙立体形态与人体的关系(图4-4、图4-5),第一节 裙装结构设计,第四章 下装结构,图4-4 直身裙的基本立体形态和平面展开图 图4-5 裙子的曲面构成,2. 裙装省道与人体腰臀差关系(1) 省道的位置(图4-6),第一节 裙装结构设计,第四章 下装结构,

32、图4-6 腰省的确定,(2) 省量的大小(图4-7),第一节 裙装结构设计,第四章 下装结构,图4-7 省量的大小,3. 裙装腰围、臀围的松量与人体运动的关系 随着人体下肢的各种运动,腰围、臀围等围度会出现变化量,该松量一般取自人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动作幅度。,第一节 裙装结构设计,第四章 下装结构,表4-1 腰围尺寸变化,4. 裙装下摆围度与人体运动的关系 人体下肢在各种运动中的活动范围最大。下肢运动包括:双腿分开的走、 跑、跳等动作以及双腿并拢的站立、坐下、弯腰等动作。,第一节 裙装结构设计,第四章 下装结构,表4-2 臀围尺寸变化,第一节 裙装结构设计,第四章 下装结构,图4-8 裙下摆围度

33、与裙长的关系,5. 裙装腰线与人体腰臀部位的关系(图4-9) 人体自然腰围线和我们测量用的腰围线不同,人体自然腰围线在后中心也会呈现稍下落的状态,一般下落0.5 1.5cm(常取1cm),在侧缝处增加0.7 1.2cm。,第一节 裙装结构设计,第四章 下装结构,图4-9裙装腰线与人体腰臀部位的关系,二、裙装原型结构 (一)裙装原型结构构成 1. 款式特征 腰臀部位贴合人体,臀围线以下裙身呈直身轮廓,根据臀腰差,设置4个省道(前面2个,后面2个),长度及膝,腰线在人体自然腰围线处,裙腰为装腰结构。 2. 裙装原型的立体构成 (1) 坯布准备 各样片坯布如图4-10所示,在坯布上标出前后中心线、腰围线和臀围线。,第一节 裙装结构设计,第四章 下装结构,第一节 裙装结构设计,第四章 下装结构,图4-10 坯布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