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2022年应急管理工作预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343122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镇2022年应急管理工作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XX镇2022年应急管理工作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XX镇2022年应急管理工作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XX镇2022年应急管理工作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XX镇2022年应急管理工作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镇2022年应急管理工作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镇2022年应急管理工作预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镇20XX年应急管理工作预案一、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高效、有序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镇域社会稳定。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规和政策,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预案。二、适用范围在本镇区域内发生的洪涝、台风、暴雨、干旱、冰雹、雪、地震、低温冷冻、龙卷风、高温热浪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三、基本情况1、XX镇辖X个社区,X个村民组,耕地XX亩,(其中水田XX亩,旱地XX亩),现有常驻人口XX人,XX户。房屋X万间,以砖混及豉瓦为主

2、,危房约X间。全乡现有分散供养五保户X户,低保家庭X户。重点优抚对象家庭X户。残疾家庭X户。2.镇境内水系主要有XX河,XX干渠,XX河及众多季节性河流,另有XX水库、XX水库等小二型水库X座。四、灾害风险流经本辖区的主要河流X条,小二型水库X个,如发生台风洪涝灾害,需紧急转移安置。镇境内还存在暴雨、干旱、雪、地震、低温冷冻、高温热浪、地震等灾害风险。五、启动条件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启动本预案。1、发生洪涝、台风、暴雨、干旱、冰雹、雪等气象灾害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本预案:在本区域内,因灾死亡1人以上;紧急转移安置50人以上;倒塌房屋10间以上。2、事

3、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六、指挥机构和职责任务1、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构及职责镇成立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镇长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镇党政班子和相关办站所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镇应急办,统一协调组织,民政所负责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在镇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各类灾害的救助、救济工作,指导灾区开展灾后倒塌民房恢复重建工作;相关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参与镇自然灾害救助工作。2、XX镇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职责(1)做好非常态下自然灾害的救助、救济综合协调工作。(2)会商、分析、评估灾区形势,提出对策;协调落实对灾区的支

4、持措施。(3)听取灾区救灾工作汇报。(4)收集、汇总、报告、评估灾害信息、灾区需求和救灾工作情况,通报灾情,向上争取支持。(5)协助、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3、相关成员单位及职责应急办:统一协调组织,负责统筹应急救助、对外信息发布。民政所: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备灾救灾和灾后救助救济、倒房恢复重建、社会捐助、组织应急生活必需品供应等工作。供电所:指导灾后电力供应恢复工作。学校:帮助灾后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帮助做好校舍恢复重建。派出所:负责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协助组织灾区群众的紧急转移工作。财政所:负责救灾资金安排、拨付和监督检查。国土所:负责地质灾害预警;指导地质灾害点监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重大地

5、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农办:掌握、发布汛情、旱情,组织、协调、指导全乡防汛、抗旱、抢险工作,对主要河流、水库实施调度,负责组织指导灾后水利设施的修复。卫生院:参加灾区救灾救助、负责抢救伤病员;开展传染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监督预测,做好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警;实施疾病控制和卫生应急处理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扩散和蔓延,保证饮水和食品卫生;组织心理医生赴灾区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林业站:负责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林地火灾的监测和防范工作。广电站:负责灾区广播、电视系统设施的恢复工作。工商所:加强价格监督管理,保持市场价格稳定。邮政、移动、电信:负责组织协调灾区邮

6、政通信的恢复重建工作。人武部:民兵参加抢险救灾。主要担负解救、转移或者疏散受困人员,抢救、运送重要物资(重点是救灾物资)等任务。必要时,组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七、应急准备1、应急安置和医疗卫生场所准备。本辖区内共有避灾点55处,可集中安置灾民24450人;卫生院4个,可紧急救治病人40人。2、物资准备。与本辖区内主要生活用品销售商签订应急供货协议,当应急救助物资不足时,向上级申请调拨。3、救灾装备。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必需的救灾设备和装备。4、人力准备。完善民政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健全与军队、公安、武警、消防、卫生等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培育、发展非政府组织和志愿

7、者队伍。5、宣传、培训和演练。开展减灾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知识,宣传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人武部每年应根据灾害发生特点,适时组织民兵应急分队演练,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镇直部门根据各灾害种类的特点参与或自行组织培训和演练。八、灾害预警1、灾害预警预报(1)根据水利、水文、地质灾害、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农作物病虫害草鼠害、动物疫情等部门预警预报信息,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向全镇发布预警预报。(2)民政所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预警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背景数据库进行分析,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

8、胁的相关地区和人口数量及时提出灾情评估意见,向镇政府和镇有关专项指挥部报告,同时向有关部门和村通报。(3)镇有关部门和各村应根据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量人员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的预警预报,提前做好应急准备或采取应急措施。九、信息报送1、根据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要求,及时收集、汇总灾害信息,各有关单位应主动及时向镇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镇应急办)报送各类灾害信息。自然灾害发生后,各社区、相关部门必须迅速组织调查核实,及时向镇应急办及有关部门报告。2、灾情初报。发生突发性特大性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各社区及有关部门应在灾害发生1小时之内向镇应急办及有关

9、部门报告,同时镇应急办应立即向县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灾情;镇应急办及有关部门应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对灾情进行初步汇总、核实,报县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3、灾情续报。灾情稳定之前,镇应急办、民政所必须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各社区每天8:30之前将前24时的灾情向镇应急办报告。镇民政所每天9:00前向县民政局报告。4、灾情核报。各社区在灾情稳定后,应在1个工作日内核定灾情,向镇民政部门报告。镇民政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在1个工作日内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将全镇汇总数据向县民政部门报告。报告灾情必须实事求是,不得隐瞒和虚报。十、应急响应I、基本要求: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救灾工作以地方政府

10、为主。灾害发生后,各村、单位要根据灾情,按照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的原则,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好灾民紧急转移安置和生活安排工作,做好救灾、灾害监测、灾情调查、评估和报告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2、根据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设定二个响应等级。A、I级响应启动条件a、在我镇行政区域内,发生台风、干旱、暴雨、冰雹、雪等气象灾害,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1)因灾死亡2人以上;(2)紧急转移安置200人以上;(3)倒塌房屋50间以上。b、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当发生上

11、述灾害时,由应急管理分管领导向镇长汇报,由镇长决定起动I级响应。C、响应措施(1)由镇相关专项指挥机构负责人主持会商,相关成员单位参加,对灾区救灾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2)由镇机关专项指挥机构负责人率有关部门赴灾区慰问灾民,指导救灾工作。(3)镇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相关成员单位每日12小时前向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报告救灾情况。(4)实行24小时值班,并做好救灾有关工作:接到灾害发生信息2小时内,向镇政府和县民政局报告,灾害发生后12小时内,提出下拨救灾应急资金建议报镇政府,同时向县民政局争取支持;协调交通等部门紧急调运救灾物资;组织开展全镇性救灾捐赠活动,统一接收(并上交

12、县民政局慈善协会)、管理、分配救灾捐赠款物;协调落实上级和镇党委、政府的有关决定。B、级响应启动条件在我镇行政区域内,发生台风、干旱、暴雨、冰雹、雪等气象灾害,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1)因灾死亡1人以上,2人以下;(2)紧急转移安置IOO人以上,200人以下;(3)倒塌房屋20间以上,50间以下。b、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当发生上述灾害时,由应急办主任向分管领导汇报,由分管领导决定起动II级响应。c、响应措施镇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及时与有关成员

13、单位联系,沟通灾害信息,组织召开会商,分析灾区形势,落实对灾区的救灾支持措施;组织有关部门听取受灾情况汇报。镇民政所实行24小时值班,开展以下工作:(1)灾情发生后12小时内,由镇民政分管领导带队的救灾联合工作组赴灾区,慰问灾民,核查灾情,了解救灾工作情况,了解灾区的救助能力和灾区需求,指导开展救灾工作。(2)根据社区、单位的申请,灾情发生12小时内商定救灾应急资金补助方案,报镇政府审批且及时下拨到灾区,同时向上级报告争取支持;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制定并完成向灾区紧急调拨救灾储备物资工作,及时协调交通等部门落实有关救灾物资的紧急调运工作;监督基层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款物的使用;随时落实上级

14、和镇党委、政府紧急救助工作指示。(3)每2小时与受灾村、单位联系一次,及时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接到灾害发生的信息后2小时内报送县民政局和镇政府及相关专项指挥机构办公室。(4)向社会发布接受救灾捐赠的公告,根据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开展全镇性救灾捐赠活动;公布接受捐赠单位和帐号,设立救灾捐赠热线电话,向社会公布灾情和灾区需求情况,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救灾捐赠,将捐赠款物上交县民政局慈善协会;及时下拨捐赠款物,定期把救灾捐赠的接收和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告。十一、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1、灾后救助(1)民政所每年9月下旬开始调查冬春灾民生活困难情况,建立需政府救济人口台帐。将需政府救济人口等灾民生

15、活困难情况报县民政局。(2)镇民政所组织有关单位赴灾区开展灾民生活困难状况评估,核实情况,制定冬春临时救济工作方案。(3)根据社区、单位的申请报告,结合灾情评估情况,镇民政所提出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分配方案,经镇政府同意后下拨,专项用于帮助解决冬春灾民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困难。(4)向社会公布各村、单位救灾款下拨进度,确保救济资金在春节前发放到户。(5)通过开展社会捐助、对口支援、紧急采购等方式解决灾民的过冬衣被问题。2、恢复重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坚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灾民倒房重建应由国土所等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建

16、相结合的方式,以受灾户自建为主。建房资金应通过政府救济、社会互助、邻里帮工帮料、以工代赈、政策优惠等多种途径解决。房屋规划和设计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充分考虑灾害因素。(1)组织核查灾情。灾情稳定后,各社区、单位立即组织灾情核定,建立因灾倒塌房屋台账。镇民政所在灾情稳定后,70内将全镇因灾倒塌房屋等灾害损失情况报县民政局。(2)制定恢复重建工作方案。根据全镇灾情和各地实际,制定恢复重建方针、目标、政策、重建进度、资金支持、优惠政策和检查落实等工作方案。(3)镇民政所定期通报各地救灾资金下拨进度和恢复重建进度,适时向灾区派出督查组,检查、督导恢复重建工作。(4)卫生院做好灾后疾病预防和疫情监测工作。组织医疗卫生人员深入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指导群众搞好环境卫生,实施饮水和食品卫生监督,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5)中小学、财政、农业、卫生、广电等部门组织做好灾区学校、卫生院等公益设施及水利、电力、交通、通信、供排水、广播电视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十二、附则1、本预案由镇应急办负责管理。各社区、各单位根据本预案制定本辖区内应急管理预案。2、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