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教育哲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43492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威的教育哲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杜威的教育哲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杜威的教育哲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杜威的教育哲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杜威的教育哲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威的教育哲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威的教育哲学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杜威的教育哲学,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实用主义哲学的发展,Pragmatism,原意是“行为、行动”,是一种帮助我们实现理想目标的哲学,鼓励我们寻找途径并行动起来。19世纪末,美国人才有了第一个产生于本土的哲学实用主义。由皮尔士、威廉詹姆斯、杜威三位思想家定型,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曾是美国哲学的主流,之后经历了短暂的沉寂时期。,第六章 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 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第一节 实践背景第二节 思想基础第三节 基本主张与简单评论,第一节 实践背景,一、实践背景(一)社会发展(二)教育发展(三)进步教育(四)30年以后的进步主义教育,一、实践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一

2、)社会发展:宗教社会向世俗社会转化工业化、城市化、移民浪潮以及美国文化的成熟促进了美国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由以宗教为中心的伦理训练逐渐转移到以学科为中心的理智训练。(二)教育发展:新的教育思想的广泛传播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齐,(三)进步教育,进步教育是用来表示1910年到1950年之间学校中所发生变化的一个名词。这种变化体现在:教育要能够处理普通人日常所关系的事情,教育变成世俗的、科学的、实际的和技术的。1919年,进步主义者在华盛顿成立了“进步教育协会”,第一任会长是埃里奥特,制定了七条原则:(1)学生有自然发展的自由;(2)兴趣是全部活动的出发点;(3)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而不是“监工”

3、;(4)对学生的发展进行科学研究;(5)更多地关注影响学生身体发展的各种因素;(6)学校与家庭合作以满足儿童生活需求;(7)确认进步主义学校在教育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四)30年以后的进步主义教育,进步教育运动逐渐的暴露出问题:极端的个人主义和儿童中心的倾向。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后,进步教育运动内部出现了分化。康茨提出社会改造主义;赫钦斯、阿德勒提出永恒主义;巴格莱提出了要素主义。进步主义者的反思: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必须包括教育控制的思想;只有掌握了那种使人能够控制自己命运的理智的工具,才能得到自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5年6月,进步教育协会宣布解散。,二、思想基础,(一)自然主义教

4、育思想(二)经验自然主义哲学,(一)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卢梭(1712-1778 )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作品教育小说爱弥尔“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儿童的本性是善良的。让爱弥尔到乡村生活,培养一个“高贵的野蛮人”。让儿童接触大自然,在自然和经验之间建立联系。让儿童长时间的坐着不动集中精力与抽象的概念,保持安静或者表现出精确的肌肉控制,是不符合儿童的天性的。对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在自然和经验之间建立起教育性联系儿童的兴趣是教育的先导。,(二)经验自然主义哲学,1.基本观点:实在既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实在有待于人们去发现,人们能够谈论的就是经验。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经验自

5、然主义的认识论,(1)反对认识论上的二元论。所谓二元论哲学就是以认识论为特征的哲学,它起源于柏拉图,到了笛卡尔最终明确的建立了认识论哲学,到黑格尔达到了发展的顶峰。,(2)知识是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经验的时候,人们会提出各种关于宇宙的假设,当人们用这些假设指导自己的行动就会获得宇宙的回报。因此,人们必须承担自己行动的后果,通过行动的后果,可以发现看到原先的假设是否正确,如果假设正确,就可以被称为知识,(3)认识的过程是经验的改造过程。认识的过程是没有终结的,认识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同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科学方法”是一致的。(4)真理是解决问题的工具。真理要以行动的后果

6、来证实,真理本身并没有价值,他的价值取决于能实现什么目的,是解决问题的工具。,3.经验自然主义的伦理学,(1)道德法则不是康德说的“绝对命令”和“善良意志”,因为他们都超出了人类经验的范围,无法对它们进行探究,人们除了服从别无选择。(2)我们是我们价值的创造者。(3)没有终极的道德原则,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的情境中去发现我们的“应该”。,4.经验自然主义儿童观,(1)儿童与其他有机体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其主要活动都是为了适应环境,当然儿童对环境的适应强调人能够通过自己的理智使环境在一定的限度内,适合自己的需要。人的理智能够控制感情的冲动,并将它们引向正确的方向。,(2)儿童与社会的对立、兴趣与

7、训练的对立、秉性与教养的对立、知识和行为的对立都是错误的。(3)要使儿童健康发展,就必须控制他们在其中行动、思考和感受的环境。,第三节 基本主张与简单评论,一、对教育的根本看法二、教育目的观三、课程观四、教学方法五、评论,一、对教育的根本看法,1.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预备。2.教育即生长。3.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1.教育即生活,传统教育是为未来做准备的,往往采取灌输的方式,这种教育不仅严重脱离了儿童生活的实际,而且不适合儿童的生活不仅仅是生理上能力和需要,势必要扼杀儿童的个性。,生活的内容不仅仅指生理意义上的生活,的生活,而且包括个人和种族的全部经验,生活的延续必须通过经验的更新才能

8、达到,而生活的延续和经验的更新有赖于教育。教育是生活所必需,生活又为教育提供了具体的内容,那么最好的教育就应该是“从生活中学习”,使儿童适应生活、更新生活。,2.教育即生长(5个小观点),1)从纵向看,教育与人的一生相伴,生活就是生长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所以教育就是生长。2)生长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是儿童整个机体所发生的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只有在生活的过程中,才能生长,只要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就会有自发的生长,所以生长不是由外部强加进来的事情。,3)生长的基本条件是“未成熟的状态”和“习惯”。 “未成熟的状态”是一种积极的、向前发展的能力,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依赖性和可塑性。依赖性

9、意味着能力,儿童生来就暗含了潜在的生长能力。可塑性就是儿童为了生长而具有的特别的适应能力。习惯是生长的表现,在于能使我们控制和利用环境,有两种表现形式:适应和主动的调解。,4)生长表现为习惯,习惯使我们能够控制环境,并且能为了人类的利益利用环境,实现与环境的全面平衡。习惯不仅是动作上的流利,也指理智与感情倾向的养成。,5)认为生长或发展乃是朝着一个固定的目标运动是一个错误的观点。产生的教育错误是:不考虑儿童的本能或者先天的能力不发展儿童应付新情境的首创精神过分强调训练和其他方法,牺牲儿童个人的理解力,以养成机械的技能。,3.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从横向上来说,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改造生活是有机

10、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经验就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产生,由于环境始终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中,为了适应环境求得与环境的平衡,人就必须改造或者改组原来的经验,从而使生活得以继续。经验包含着主动的方面和被动的方面,主动的方面就是尝试,被动的方面就是承受结果,二者的结合才是经验。,二、教育目的观,(一)对传统教育目的的批判:背景:美国传统教育重视智力陶冶,但是实践中的实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也要证明他们也具备陶冶作用。移民涌入,要求重视公民教育,传统教育目的缺点:重视将来而轻视现在传统的教育目的是外铄的,限制了儿童的创造精神,导致教师用机械的方法去训练儿童。传统的教育目的与儿童直接的、现实的生活没有关系,不考虑儿童的

11、发展水平和能力,不能引起儿童的积极性活动。,(二)好目的的标准:,良好的教育目的应该产生于活动之中,而不是由外部的权威强加的。目的要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改变,使之能够指导我们的行动。如果手段指示了我们活动的将来方向,我们就把它称为目的;如果它是指现在的活动方向,我们就把它成为手段。所以目的是完成了的手段,而手段则是未完成的目的。,良好的目的应该增加活动的自由,而不是限制活动的自由。射击活动中目标不是“兔子”,而是“击中兔子”。考虑受教育者个人特定的具体的需要和活动。必须能够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活动进行合作的方法。必须不是一种抽象的和终极的目的。,三、课程论,课程应该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卢梭:小学生在校园

12、里互相学习知识,比在课堂上给学生讲的东西要有用十倍。杜威:课程必须以儿童的生活相沟通,以儿童为出发点和中心。课程组织应该心理学化逻辑化的组织与心理学化的组织的对立教师必须思考如何把教材变成儿童经验的一部分。,四、教学方法,(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学校忽视了经验的具体情境,致使教学方法机械化。使训练与兴趣向对立。使学生觉得“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直接的有意识的目的,与自身的经验发展没有联系。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不能随机应变,缺乏创造性。,(二)问题教学法的产生,1.鼓励儿童在行动通过解决问题来求得知识,并提出一个著名的说法,“做中学”。儿童一定要有一定程度、一定数量的外显活动。儿童是利用感官了解

13、物体的性质的。“做”并不排斥思维活动。操作是人的本性,通过操作能够培养出人的思维能力。2.儿童学习的知识应该是有用的,杜威认为最有用的知识就是科学知识,所以,问题教学法和科学方法是一致的。,(三)问题教学法的步骤,学生必须要意识到一个困难在学生意识到问题以后,必须探索着去清晰的界定问题。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提示等。学生要对这些假设进行论证,在头脑中要想象,那些假设会带来什么样子的结果通过活动对最可能实现他目的的提示、假设或理论加以检验。,(四)问题教学法的具体运用,1.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为此,教师的设备布置要与实际的情境的经验情况

14、相一致,必须要有更多的实际材料,更多的教学用具,更多做事情的机会。2.思维的材料不是思想,而是各种行为、事实、事件和事物的种种关系,教学就是要激发思维。,3.所谓创造,就是用别人没有想到的方法,应用于日常习见的事物。新奇的是操作,而不是所用的材料。4.要创造条件使学生的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法意味着新的思维方式,培根的归纳法:抨击了亚理士多德工具论中提出的形式逻辑,认为问题在于它以教条主义和先在假设为起点,再推理出结论。科学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发展,科学必须开始于调查,提出了归纳法。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先验的知识,通过数据分析提出知识。实用主义者把培根的归纳法应用在了各个领域。,五、评论,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不断出现重视儿童个人兴趣和需要的思潮全世界对杜威的研究越来越多杜威的思想偏重于“科学” 还是“人文”?重视儿童还是重视社会?如何评价“儿童中心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