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组织建设上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43730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6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组织建设上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班级组织建设上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班级组织建设上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班级组织建设上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班级组织建设上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级组织建设上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组织建设上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owerpoint Templates,第六章班级组织建设,Powerpoint Templates第六章,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班级组织建设,是班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第一步,也是班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一、班级组织建设的意义组织是管理的载体,班级组织的存在成为管理的前提,班级组织的发展与建设对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班级组织建设,是班级管理科学化、规,(一)增强班级管理效能一个健全的班级组织具有完善的机构设置、合理的管理人员构成、明确的岗位分工、协调的人际关系以及稳定的班级运作机制。当班级建立起有力的管理模式时,它的管理效能一定会得到提升。(二)培养学

2、生的集体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一)增强班级管理效能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三)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班级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学生得到展示自己才能和特长的机会,在他人肯定性的评价中,心理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进步的动力,个性得到了主动发展。(四)提升班主任的组织管理能力班主任是学校任命、委派,全面负责本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其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并与学生一起管理好班级,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三)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二、班级组织建设的要素(一)班级目标班级目标是班级组织建设的动力和方向。班级目标,是指根

3、据社会、学校的期望以及班级本身的任务而确定的预期活动结果,是班级成员共同具有的期望和追求。它是由班级成员认同且参与制定的,以班级意图、动机和理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班级目标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调控作用和评价作用。,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二、班级组织建设的要素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二)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是实现班级目标的实施保障。职权结构是指正式组织,角色结构是指非正式组织。在我国学校班级建设中,往往有两套内部学生集体自治机构,负责班级工作。一套为“班委会”,另一套在初中、高中及高校为“团支部”,在小学阶段为“中队委员会”。这些组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纪律、活动、规章等手段调整学生

4、个体行为,“团支部”或“中队委员会”则起到协助、协调和监督的作用。,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二)组织机构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三)班级规范班级是一种规范性的社会组织。班级规范为班级群体关系和活动提供规范和准则。班级规范是实现班级目标的制度保证。班级规范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成文的形式规范,如班级制度、课堂规则、学习纪律、学生守则等,具有外在的强制约束性;二是班级成员在活动与交往中形成的非形式规范,如舆论、风气、传统等,这些规范无明文规定,却具有内在的约束性。,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三)班级规范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三、班级组织建设的进程班级组织建设有四个进程,一是松散群体阶段,

5、二是联合群体阶段,三是班集体阶段,四是学习共同体阶段。,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三、班级组织建设的进程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一)松散群体阶段这是班级群体发展的初始阶段。学生相互之间不熟悉、不了解,虽然开始有了交往,但这种交往是从个人而不是从组织角度出发的,具有表面性、情境性。同学之间的友谊还没有建立起来,骨干成员也没有出现。班级虽然已有外在的纪律要求,但尚未形成共同的奋斗目标。学生普遍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一)松散群体阶段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二)联合群体阶段这是班级群体发展的初步形成阶段。经过松散群体阶段,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了解不断深入

6、,初步建立起各种人际关系,出现了较为稳定的小团体。学生交往不仅以个人情感为纽带,而且开始建立在集体意识上,出现了集体舆论,形成了一定的内聚力。出现了积极分子和班级骨干,班干部也能在班主任指导下发挥一定作用。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让学生感受到自尊感和成就感。班级制定了计划,各种组织机构已健全。各项工作逐步开展起来。,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二)联合群体阶段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三)班集体阶段这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全班已成为一个有系统组织、完善制度的有机整体,能够有计划地开展各种班级活动。学生能主动地、有计划地开展班级工作,交往频繁,发挥这自己的个性特长,而且心理相容程度高。班干部各

7、司其职,充分地发挥作用,成为班级的领导核心。良好的纪律、舆论、班风形成。每个成员都有了较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对偶尔出现的损害集体利益和荣誉的事情感到气愤、忧虑,而且想尽快解决,挽回影响。整个班级形成一个整体。,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三)班集体阶段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四)学习共同体阶段学习共同体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社会群体,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做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四)学习共同

8、体阶段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学习共同体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学生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学习共同体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建立学习共同体是满足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感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感到自己和其他学习者同属于一个团体,在进行共同的学习活动,遵守共同的规则,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偏好。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维持持续、努力的

9、学习活动。,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建立学习共同体是满足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感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学,一、班级目标建设(一)确立班级目标的原则班级目标是班集体形成和巩固的前提,是班集体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在制定班集体发展目标的时候,班主任必须遵循现代管理学关于目标制定的SMART原则,即明确性(specific)、可衡量性(measurable)、可接受性(acceptable)、实际性(realistic)和时限性(timed)。,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一、班级目标建设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明确性: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到的行为标准。可衡量性: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目标是否实现

10、的依据。可接受性:班主任和学生都要认可这份班级团队目标,而且有信心能够实现。实际性:制定的班级目标符合实际,便于操作。时限性:目标实现要求时间限制,否则无法对目标进行考核。,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明确性: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到的行为标准。第二节 班,(二)确立班级目标的方法一般有师生共商法和班主任定夺法两种。1.师生共商法对一个高年级、发展状况良好的班级,一般宜采用这种方法。,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二)确立班级目标的方法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意义:1.集思广益,使目标的确立更切合实际,增强了可行性。2.可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增强激励性。3.可以使学生和班主任沟通情感

11、,增强师生之间的合作,形成较强凝聚力。4.共商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从中可以培养学生自我调整、自我教育的能力。,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意义: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2.班主任定夺法由班主任做出决断,向班级提出要求以作为班级的目标。局限性:不利于调动班级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班主任在做决断时,也必须深入学生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尽可能了解并吸收学生的愿望和要求。,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2.班主任定夺法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三)确立班级目标的注意事项最重要的目标是要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同。(1)顾全大局,服从整体。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的培养目标、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法规

12、、计划要求来制定。(2)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班级实际情况是确定目标任务的基础。(3)群策动力,集思广益。广泛听取各任课教师、班级干部和广大学生的意见,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责任感。,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三)确立班级目标的注意事项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4)张扬个性,彰显特色。结合本班的特点,发掘、提炼本班的特色。(5)远近结合,分步实施。既要树立长远目标,又要有步骤地提出更加贴近实际的近期目标。(6)机动灵活,留有余地。在保证计划严肃性的同时,若情况有变,计划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改,使计划服从变化。,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4)张扬个性,彰显特

13、色。结合本班的特点,发掘、提炼本班的特,二、班级组织机构建设(一)班委会班委会,是班级委员会的简称,是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得力助手,在学生中起到带头模范和管理的作用。组成:(1)班长:全面负责组织和管理本班的各项工作,负责召集班委会议,向班主任提议本班重大事宜等。(2)副班长:协助班长负责本班的考勤、操行评定和其它职责。当班长不在时代理其工作。,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二、班级组织机构建设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3)学习委员:负责领取本班的教材、作业的收发、学习园地的建设和与老师的沟通,帮助同学解答学习上的问题。(4)体育委员:负责本班的早操、课间操的组织和考勤,积极配合学校开展

14、的各种体育活动,如校运会、体操比赛以及本班体育器材的借还等。(5)劳动委员:负责本班教室、清洁区的卫生安排与考勤等。(6)生活委员:负责本班的生活与宿舍卫生的管理,以及班费的开支等。,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3)学习委员:负责领取本班的教材、作业的收发、学习园地的建,(7)纪律委员:负责维护、监督本班的日常纪律(包括老师在时),以及监督红领巾、团徽等佩戴情况;协调午餐、午休纪律等。(8)宣传委员:负责本班宣传工作,主要包括编制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等。(9)文娱委员:负责组织班级文娱活动,如班级活动、文娱联欢或郊游联欢等。,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7)纪律委员:负责维护、监督本班的

15、日常纪律(包括老师在时),(二)团支部团支部,是共青团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团的最基层一级组织。在中学一般以教学班为单位组建。构成:(1)团支部书记:全面负责本班团员的学习和管理,配合学校团组织开展工作。(2)团支部副书记:协助团支部书记开展工作,或兼任某项工作的委员。,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二)团支部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3)组织委员:负责本班新团员的发展和培训,收缴团费等。(4)宣传委员:负责团内宣传工作,如黑板报、手抄报等。(5)文体委员:负责开展团内的各种文娱活动等。(6)通讯委员:负责本班的稿件组织工作,并送交给编辑部、文学社等。,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3)

16、组织委员:负责本班新团员的发展和培训,收缴团费等。第二,三、班级规范建设(一)班级规范的功能:作为班级人际交往与互动中持续的参照标准,能够调整班级群体要求与个体需求之间的关系,能引导、约束班级成员的言行,有利于集体目标的实现。,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三、班级规范建设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二)班级规范的作用过程:1.规范能够调整班集体要求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集体目标的实现。2.规范对个体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都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这既是对个体自由的限定,也是对个体差异性的承认与保护。3.班级规范的群体效应,可以对个体活动产生放大或抑制作用。,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二)班级规范的作用过程: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三)制定班级规范的注意事项:(1)班规的制定要参考国家、学校的相关规定,不能与之相违背。(2)班规的制定应体现学生的心理特点,体现学生充分参与自由。(3)班规的语言倡导体现平等与尊重,富有亲和力。(4)班规的制定要内容全面,描述要具体,不讲空话。(5)班规的规约性不仅指向学生,同时也应作用于教师。,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三)制定班级规范的注意事项:第二节 班级组织机构的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