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风采历史文化名城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44316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8.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风采历史文化名城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扬州风采历史文化名城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扬州风采历史文化名城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扬州风采历史文化名城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扬州风采历史文化名城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扬州风采历史文化名城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风采历史文化名城ppt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城市格局特色城市文物古迹及特色建筑风格城市风貌特色名城物质及精神特色,班级:城乡2013级小组成员:严伟;罗慧解,孟令昊;姜梦雅 范晓娜;汪志英日期:2016.05.26,烟花三月下扬州,地理位置,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南部濒临长江,北与淮安、盐城接攘,东和盐城、泰州毗联,西与天长(安徽省)、南京、淮安交界。境内有长江岸线 80.5 公里,沿岸有仪征、邗江、江都;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全长 143.3 公里,由北向南沟通白马、宝应、高邮、邵伯 4 湖,汇入长江。扬州市城区位于长江与京杭运河交汇处。,地形地貌,1、 扬州市境内地形西高东低,仪征境内丘陵

2、山区为最高,从西向东呈扇形逐渐倾斜,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2、扬州市3个区和仪征市的北部为丘陵。京杭运河以东、通扬运河以北为里下河地区。沿江和沿湖一带为平原。,3、境内主要湖泊有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除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以外,主要河流还有东西向的宝射河、大潼河、北澄子河、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历史城区保护规划,根据规划,扬州市域将形成“一带、四片、多点”的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框架。 “一带”:为大运河(扬州段)。“四片”:为扬州片区、高邮片区、仪征片区和宝应片区。“多点”: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等不可移动文物和各类历史建筑。 扬州的历史城区主要指老城区:

3、东至古运河、西至二道河、 北至北护城河、 南自古运河一线,用地面积约5.1km2。确定东关街、仁丰里、湾子街和南河下等4个历史文化街区。 对古城而言 ,历史城区的保护 ,比单体建筑的保护更为重要。 扬州的历史城区保存了古代扬州城的格局, 目前区域内主要是清朝和民国初期建筑遗存 。 扬州历史城区为老城区(明清扬州城),规划保护的重点内容包括明清扬州城的城池格局、传统风貌、空间尺度及其相互依存的外围环境;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风貌街巷;古运河、护城河、小秦淮河等历史水系;历史园林、古树名木、古井、古桥梁等历史环境要素;个园、何园、朱自清故居等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其他不可移动文物;扬州玉雕、扬

4、州剪纸等传统工艺、传统产业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气候,扬州市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主要特点是: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居多。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风,以东南风居多。春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冬季偏长,4个多月;夏季次之,约3个月;春秋季较短,各为2个多月。,扬州是一座具有2480多年历史的古城,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后,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是我国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东南第一大都会、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素有“雄富冠天下”之称。这里有春秋时代的邗沟(中国最古老运河段),汉代广陵王墓,隋代炀帝陵,南北朝古刹大明寺,唐宋古城遗址,唐鉴真纪

5、念堂,宋伊斯兰教普哈丁墓,仙鹤寺,明清私家园林个园(以四季叠石闻名于世),何园(以中西合璧建筑风格享誉海内)等众多名胜古迹,使古城扬州散发出无穷的魅力。1982年国务院公布扬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来是人文荟萃之地,风物繁华之城,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雅致园林。 扬州的“瘦西湖”历史悠久,受历代造园专家的青睐,在十里长的湖区两岸,营造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区圣境;观音山上寺院遍布,有“江南第一灵山”之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河处教吹箫”,自古是赏月的佳绝处;扬州还有历史悠久的古刹大明寺,有“城市山林”美誉的何园,四季假山著称的个园,有隋炀帝、康熙、乾

6、隆等皇帝留下的行宫遗址等等,美景数不胜数,是江南瑰宝 。,古代扬州城市绿化以滨水绿化和园林绿化为突出,绿化树种以杨柳为主导,以花树配置见长,突出景观化、自然化、意境化特点。城市绿化常以植物造景,又配合山形水势,是为景观化特点。 人工种植和野生植被并重,布局自然,采用自然地形,是为自然化特点。风景优美之处常以匾额、楹联点景,或多有题咏及历史故事,引人入胜,是为意境化特点。 另一方面,古代扬州城市的发展,由于长江岸线逐步南移,呈现自北而南历代叠加、又层次分明的特点,从而扬州绿化和城市格局有着密切的联系。 隋代蜀冈建城临江,江畔多柳、枫,皇家园林有大片的绿林,郊野开发此时较少。 唐代城市宏伟,子城位

7、于蜀冈,罗城濒临长江,绿化采用大手笔,故有“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之句。园林寺院绿化多为片植和丛植结合,手法凝练,植松、桧、桂、杏、樱桃等,似有田园气息。郊野地多田园果树。街坊里也一些局部绿化如槐、柳、桂、梅、竹。 宋元扬州滨河花树增多,水中植物如荷、芦苇、萍、芷、荻、蓼在诗文中多有出现,园林植物也较唐丰富。郊区一片田园景色,经营种类较多,仅蜀冈就有茶、麦、麻、梨、枣几种,各色乡土树种散步其间。街坊绿化也较丰富,房前屋后多植竹、梅、菊、桂、芭蕉之属。 明清扬州园林绿化突出,沿河一带水际花柳和与岸上园林建筑共同造景。园林内花木繁茂,扬州画舫录中提到的影园植物就有二十四种之多,清代园林如何园、个

8、园一直留存至今,名扬内外。郊野除田园经营,也偶有文人雅士在宅院种植花草的,如竹梅之属。街巷庭院居民多栽植花木果蔬,也有成片种植花圃的。,扬州古代城市格局变迁及现存古树 名木叠加图示,古代扬州城市绿化特点与城市格局,扬州瘦西湖边桃柳间植,大明寺芍药,扬州古代城市绿化分类,蜀冈茶树,扬州个园腊梅,扬州个园竹林,扬州个园竹林,总体来说,现存古树名木主要集中在唐代罗城、明清老城,也反映出扬州历史城市在此区域历史信息叠加最为丰富的特点,蜀冈子城或一部分在宋元和明清时已是郊区,更多呈现出郊野特征,这在扬州绿化中均得到相应映证。此外,从上述各代城市绿化的特色看,隋唐时于蜀冈或河滩地建城,也是对山林野地的改造

9、,绿化表现为大片和壮阔的特色,主要是多留树、再植树的过程;而宋元和明清的绿化则体现出个性化、细致化、景观化的特点,在品种上,除杨柳外,银杏、圆柏等古树,琼花、芍药等名花更增添了城市绿化的品位与特色。也是经过这样的一个城市格局的交替、叠加和演变,形成扬州历史城市绿化的景观化、自然化和意境化的多元并存特点,成为一份宝贵的城市遗产财富。,“富甲天下”的扬州城,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了。素来是人文荟萃之地,风物繁华之城,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雅致园林。扬州的“瘦西湖”历史悠久,在十里长的湖区两岸,营造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区胜境。“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扬州自古是赏月的绝佳

10、处;扬州还有历史悠久的古刹大明寺,有“城市山林”美誉的何园,四季假山著称的个园,有隋炀帝、康熙、乾隆等皇帝留下的行宫遗址等等,美景数不胜数。厨刀、修脚刀、理发刀是闻名遐迩的扬州“三把刀”,以此可以看出扬州的特色,就是吃和娱乐。扬州小吃众多,注重喝“早茶”。所谓“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到了晚上扬州人就喜欢到澡堂里去泡着,再让老师傅修修脚,这种悠闲滋味已深深渗入到“扬州”这二字中去。,扬州著名景区,大明寺瘦西湖茱萸湾京杭大运河扬州八怪纪念馆晚清浙派建筑群,千年古刹大明寺,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蜀冈中峰。唐天宝元年(742年),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即在此传经授戒,该寺因以名闻天下。,瘦西湖,瘦西

11、湖,位于扬州市北郊,现有游览区面积100公顷左右,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2010年被授予中国旅游界含金量最高荣誉全国AAAAA级景区,成为扬州首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瘦西湖风光,在清乾隆年间,扬州的盐业兴盛,瘦西湖由于年长日久,湖心淤塞,盐商便出资疏浚,并在东西岸兴建起许多亭台楼阁。盐商中首富有三家,他们经常到湖上游玩、宴客。三个盐商来到湖上凫庄小宴时觉得这里的景色不比西湖的差,想要给它起一个更合适的名字,但争执很久也没有结果。恰巧,邻座有位书生,一直颇有兴趣地听他们争论,只是笑而不语,盐商们请他为此湖起名字,书生站起来劈口说道:“三位的

12、议论我都听到了,我看扬州的这个湖是可以与杭州的西湖相媲美,但清瘦过之,依我之见,称瘦西湖可也。”“瘦西湖”三个字一出口,三个盐商就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再邀请这个书生入座饮酒,可是,那个书生却飘然而去。从此,“瘦西湖”的名声就传开了。,天下独绝-五亭桥,五亭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五亭桥不但是瘦西湖的标志,也是扬州城的象征。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内,是扬州的地标建筑,五亭桥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又叫莲花桥。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秋之夜,可感受到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的绝

13、妙佳境,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扬州二十四桥是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宋朝大科学家沈括(1031-1095,晚年定居镇江)在梦溪笔谈补笔谈中说:扬州在唐时最为富盛,可纪者有二十四桥。并注明今存者只有六桥及一处新桥。这是古代典籍中惟一认为有二十四座桥的记载。二十四,在扬州现今的方言中仍然有多或全部的意思。比如说,这个人二十四道全会,意思是这个人多才多艺。这里的二十四与俗话三十六策走为上策中的三十六和口语不管三七二十一中的二十一一样,虚指多。因此,也可以这么说,扬州有很多座桥,就说有二十四桥。,扬州动物园-茱萸湾,茱萸湾风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区,位于扬州市区东北5公里,面积约50公

14、顷,东临古运河,西傍大运河,北通邵伯湖,南望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京杭大运河运河两岸风光带,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扬州八怪纪念馆,“扬州八怪”是清代活跃在扬州画坛上的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以其立意新.构图新,技法新的艺术作品开创了一代新画风,为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业,吴道台宅第现存建筑有大门厅、测海楼、小洋楼、观音堂、大仙堂、爱日轩、轿厅、仪门、照壁等组成。整个吴道台宅第融入了中国古典建筑与西洋古典建筑的特色;吴道台 宅第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与旧时官府文

15、化的精髓,是不可多见古典建筑之一。宅第规模宏大,结构精巧,雕工精致,保存完好,以浙江建造法则为基础,又揉合了扬州传统的建筑风格,为扬州古建筑中独具一格的住宅建筑群。中轴线上有门厅、西式楼、朱雀厅、凉厅、鱼池、测海楼等建筑,西部为内宅,前后三进,周以回廊,以开阔的石板天井相隔,高大宽敞。门厅是砖刻门楼,配以两个圆形大石毂,气势宏大。鱼池由矩形花岗石砌成,长方形,四周置镶花铁栏杆,池水与宅外水域相通。鱼池之大,为扬州之最。,晚清浙派建筑群-吴道台宅第,曲艺评弹,扬州评话扬剧 花鼓戏扬 州 清 曲扬 州 弹 词,扬州评话,又叫扬州评词,是以扬州方言说表的古老曲种,流行于江苏北部和南京、镇江、上海等地

16、。“看戏要看梅兰芳,听书要听王少堂”,王少堂是现代扬州著名的评话表演艺术家。,扬州评话,始于明末,兴于清初,到清代中叶达到极盛阶段。在艺术上扬州评话以描写细致、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头绪纷繁而井然不乱见长,讲求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有趣。艺人在创作和表演时,还刻意渲染扬州本地风光,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它演出方便,表演不需舞台,不需化妆,亦不要道具、布景和音响设备,只要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即可演出。说者多为一人,说中夹评,只说不唱,以扇子、手帕为道具,以醒木击桌加强氛氛。表演时注意运用口技,绘声绘色;一人多角,以手、眼、身、步、神与口头说表紧密配合,使观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入其境。,

17、扬剧,扬剧是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原名“维扬戏”,主要流行于苏北、江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它是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的地方戏种。,花鼓戏,是扬州民间逢年过节群众性娱乐的一种表演形式;香火戏,是通过祈神赐福活动,配以大锣、大鼓等乐器进行表演的戏剧。20世纪初,扬州民间花鼓戏逐渐从自娱发展到唱堂会,先后组班到上海、汉口等地演出。地点有农村转向城市,观众由乡民转为市民,演出性质有庙会自娱转向营业性、经常化,这就使得原有的剧目远远不能适应新的演出需要。于是,花鼓戏顺理成章,开始大量吸收清曲曲牌和曲目。花鼓戏的内容和形式也由此而令人耳目一新。鉴于唱腔

18、细腻,又以丝竹伴奏,所以俗称“小开口”。,扬 州 清 曲,扬州清曲是中国江苏既古老又有影响力的曲艺之一。清代康、乾年间是其鼎盛期,曾流传于全国许多地区。扬州清曲大部分音乐源自本地小调,再次为“传自四方”的各地小调,其音乐具有民间性及地域特性。曲词题材极其广泛,曲目十分丰富。扬州清曲历史久远,元代小唱、散曲是其渊薮,明代的许多小曲风韵至今仍有保留。演唱者分“阔口”和“窄口”,均以字行腔,注重腔韵和发声。每个演唱曲目有一至数人参加,至今保持传统坐唱形式,除演唱者本人均操一件乐器外,还有人员不等的小型乐队伴奏,乐器为丝竹管弦和打击乐。,扬 州 弹 词,扬州弹词,原名弦词,流行于扬州、镇江、南京及苏北

19、里下河地区,是与苏州弹词并称的曲艺曲种。表演分单档和双档两种,单档一人说唱,以三弦伴奏;双档二人对唱,乐器为三弦、琵琶。 扬州弹词表演以说表为主,弹唱为辅,讲究字正腔圆,语调韵味。其说表多用扬州方言,起角色时也用外地“码头话”,以区别和刻划人物。双档演出,二人相应配合,以不同人物的口吻、声调对话,一人侧重叙述,一人侧重唱曲。,扬州名人,朱自清 郑板桥 鉴真,朱自清,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朱自华,后改为朱自清,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朱自清有著作26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

20、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郑板桥,(16931765)清代画家、书法家、诗人。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兴化市(原属扬州)人。“扬州八怪”代表人物之一。郑板桥善画,尤擅写兰竹。亦善书法,楷、行、隶三体相兼,以画法入笔,用隶体参入行楷,自成一格,号称“六分半

21、书”,后人称之为“乱石铺街”。又善诗文,作品明白流畅,不受神韵格调之缚。其中,悍吏、私刑恶、孤儿行、逃荒行等作,描写人民疾苦;家书、道情等作,自然坦率,为世人称道。人称郑板桥诗、书、画三绝。,鉴真,(688763)唐代高僧。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大云寺,从智满禅师为沙弥。18岁,由应邀来扬 州的南山律宗开创人道岸律师授菩萨戒。27岁,回 扬州大明寺,是年夏主持大明寺法会。此后,在扬 州兴戒坛,缮道场,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法阐律,写经刻石,广施医药,普济众生,为4万余人授戒。为道岸、义威之后一方宗首。唐天宝元年(742),日本学问僧荣睿、普照来大明寺请求推荐一传戒师“东游兴化”。时已5

22、5岁的鉴真,同思托等人先后6次东渡日本,前5次均未成功,鉴真于第五次东渡中失明。天宝十二载十一月十六日,鉴真同普照、法进、昙静、思托、义静、法载等24人,第六次东渡日本,历时1个多月,于十二月二十日抵达日本阿多郡秋妻屋浦,由延庆师引入太宰府。次年二月,鉴真一行入京(奈良),安居东大寺,为圣武上皇、皇太后、孝谦天皇、皇太子等授菩萨戒,后为沙弥澄修等440余人授戒,又为旧大僧灵福、道缘、忍基等80余人舍旧戒后重授具足戒。是为日本佛教徒登坛受戒之始。,扬州的传说,牛皮糖的传说是宋开宝年间.宋太祖赵匡胤攻击南唐时,一次激战中不慎受伤误入龙虎山脚下,昏倒在泸溪河畔一家作坊旁.坊主的姑娘救了他,在她的精心

23、照料下,赵匡胤不仅伤恢复很快还和姑娘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但是为了完成宋朝统一大业,他不得不暂时离开她.临别前夜,姑娘端出自己精心制造的甜品送给他,赵匡胤拿起一粒一拉竟有一米之长而绵延不断,放在嘴里竟非常柔嫩耐嚼,满口含香.不禁深受感动:姑娘的一片深情匡胤永世不忘!此糖后伴随赵匡胤南征北战渐渐传到民间,老百姓根据此糖果的特性就称为牛皮糖了,地方特色,玉器 漆器 扬州剪纸,玉器,扬州是我国玉器重要产地之一。古籍书经禹贡中便有扬州贡瑶琨的记述。扬州玉器在中国特种工艺中是一颗璀灿的明星,它选择天然的玉石材料琢制而成,是高档的欣赏品和装饰品,具有较高的经济、艺术、收藏价值。 扬州玉器中的炉瓶作品,在仿制青

24、铜造型的基础上,标新立意,制作了具有独特的妙生品趣的妻皿,尤以塔炉产品更能体现扬州琢玉风格。 扬州玉器人物作品,造型美观,制作精巧、秀丽文雅、玲珑萧洒,在题材内容上比较广泛、丰富。打破了单纯的古代仕女和单调的构图,创造了与景物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画面。从而烘托了人物的内在感情,使人看到更是栩栩如生,神态盎然。 另外,用于观赏陈设的扬州玉器有瓶、灯、塔,也有花卉、鸟兽,有碗、盘、壶、杯、水盂、镇纸等文房用品,也有仿古器物的鼎、尊、卣。,漆器,“扬州二绝”之一。扬州漆器品种丰富、技艺精湛、色彩绚丽典雅、造型古朴庄重,同时将欣赏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 扬州漆器按照造型和用途划分为屏风、

25、家具、杂件3大类。屏风有:围屏、地屏、挂屏、台屏、火炉屏、月宫屏等。家具有:电视柜、啤酒柜、书柜、多宝柜、茶桌、饭桌、炕桌、方凳、鼓凳、靠背椅、圈椅、茶几、套几、花几、花架等。杂件有瓶、盘、碗、罐、盆、挂壁、烟具等。按装饰工艺分,主要产品有彩绘、雕漆、百宝镶嵌、雕漆嵌玉、骨石镶嵌、螺钿镶嵌、刻漆、漆砂砚、彩勾刀、磨漆画等。,扬州剪纸,扬州是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隋唐时期,人们就把剪纸作为一种乐趣,点缀和美化生活。唐代造纸业兴盛,扬州有较大的造纸作坊,唐宋时已大量生产质量很高的贡纸。作为雄厚的物质条件,也促进了剪纸艺术的发展。扬州自古多奇花异卉,唐宋以来历代扬州的文章太守、诗人墨客,莫不寄情花

26、木,装饰风雅,演出许多的事,写下多少名篇。这对剪纸表现的题材,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扬州剪纸向以花卉为主,确是千年传统的一个重要体现。 民间艺术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扬州的民间刺绣就和剪纸有不解之缘。刺绣的图案先画出底样,剪成纸型,再粘贴在面料上,进行刺绣。 这种方法在扬州延续了很久,直到现在民间刺绣还有沿用此法的。刺绣又叫绣花,以前扬州人一直称剪纸艺人为剪花样子的,就缘于这两种艺术的密切关系。,十大名点是:三丁包子、千层油糕、双麻酥饼、翡翠烧卖、干菜包子、野鸭菜包、糯米烧卖、蟹黄蒸饺、车螯烧卖、鸡丝卷子。 十佳风味小吃是:笋肉锅贴、扬州饼、蟹壳黄、鸡蛋火烧、咸锅饼、萝卜酥饼、鸡丝卷

27、、三鲜锅饼、桂花糖藕粥、三色油饺。 十佳特色小吃是:四喜汤团、生肉藕夹、豆腐卷、笋肉小烧卖、赤豆元宵、五仁糕、葱油酥饼、黄桥烧饼、虾籽饺面、笋肉馄饨。 这些名点可在扬州美食一条街上几乎都可以尝到,另外,一些老字号富春茶社、京华大酒店、菜根香饭店、扬州大酒店、共和春酒家、绿杨村也有各式小吃供应,琼林苑、西园饭店、珍园饭店、东园饭店、新世界酒楼、电世界大厦、琼花大厦、扬州大厦、皇宫大酒家也有各式精致小吃名点,看来吃在扬州真是轻而易举的事了。,扬州小吃,富春茶社,富春茶社是一座闻名中外的老店。1885年始为富春花局,由茶座起家,历经百年,形成了花、茶、点、菜、结合,色、香、味、形俱佳,闲、静、雅、适

28、取胜的特色。它是维扬点菜的正宗代表。为适应海内外宾客的需求,近年来富春茶社进行了更新改造。继“春江”、“醉月”餐厅建成后,“淮扬第一楼”融中国传统的古典亭楼建筑艺术和现代化装饰于一体,点缀以清新雅致的假山、喷泉。餐厅内红木桌椅、漆器桌椅古色古香,舒适典雅。楼内花卉盆景,争芳斗艳。置身其中宴饮小酌,心旷神怡。,扬州小吃,炒饭三丁包高邮咸鸭蛋狮子头,扬州炒饭,扬州炒饭不同于家常蛋炒饭,配料众多,工艺精湛,按文索骥,可登大雅之堂,三丁包,扬州三丁包子的馅心,以鸡丁、肉丁、笋丁制成,故名三丁。,高邮咸鸭蛋,江苏高邮一带所饲养的鸭子个头大、毛皮紧、潜水深、觅食力强,一般都在水网地区放养,多食鱼虾,所生的蛋蛋质细,黄油多,据记载,早在乾隆年间高邮咸鸭蛋已成为席上珍品了。,狮子头,色泽红亮、香味诱人、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老少咸宜。往往底菜(青豆)先被一抢而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