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元素周期表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54890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元素周期表ppt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知识点睛,一、元素周期表,二、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个纵行,1、按原子序数(质子数)递增的顺序排列;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3、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纵行(族)。,三、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的编号,若 为 原 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若为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若为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四、元素周

2、期表的结构,(记忆口诀):七主七副 一0一,规律总结:,1周期表中的相等关系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最高正价数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价=最外层电子数-8,2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位置的规律记住每周期的元素的种数(2、8、8、18、18、32)以及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He 2、Ne 10、Ar 18、Kr 36、Xe 54、Rn 86),便于确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3同族相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一、二周期的同族元素间氢和锂原子序数之差为2,氦和氖原子序数之差为8(差值出现错位)。二、三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三、四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

3、数之差为8或18。第IA、IIA族间差8,其它族间差18(差值出现错位)。四、五周期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8。五、六周期同族元素原子序数差为18或32,镧系之前为18镧系之后为32(差值出现错位)。六、七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32。,4.同族不相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之间相差:为2、8、8、18、18、32几个连续数字的加和,【钠、钾分别跟O2和H2O的反应实验】【实验1】取一小块钾,擦干表面的煤油后放在一支硬质玻璃管中加热,观察现象。同钠与氧气的反应比较。【实验2】在小烧杯中放入一些水,然后取绿豆大的钾,吸干表面的煤油,投入到小烧杯中,观察现象。同钠与水的反应进比较。钠、钾化学性质的比

4、较,五: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决定了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原子结构的不同点,决定了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性,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及性质,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相同点:最外层上都有一个电子,不同点: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束缚能力逐渐减弱,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性:都是活泼金属,在化合物中都显+1价,单质都能与水氧气等物质反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有较强的碱性,递变性:从锂到铯,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与氧气和水反应越来越剧烈,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结论:(1)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

5、相似(2)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Li 、Na、K、Rb、Cs),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性质变现出了相似性和递变性。,碱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除铯略带金色光泽外,其余都呈银白色,都比较柔软,有延展性,碱金属密度都比较小(从锂到铯逐渐增大),熔点也都比较低(从锂到铯逐渐降低) ,导热性和导电性也都很好,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束缚能力逐渐减弱,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所以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周期表规律总结:,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实质是看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越容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从元素对应的原子结构判断a:

6、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金属性越弱b: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金属性越强从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判断a:与水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判断金属单质与水或酸(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越容易置换出氢,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c: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金属性强的可以把金属性弱的,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d:最高价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单质的金属性越弱,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决定了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原子结构的不同点,决定了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性,1、卤族元素原子结构,1、卤族元素的性质,卤族元素原子结构

7、,相同点:最外层上都有七个电子,不同点:从F到I,核电荷数逐渐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束缚能力逐渐减弱,卤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性:在反应中都容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单质都有较强的氧化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有较强的酸性,递变性:从F到I,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从F到I,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光照或点燃,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

8、子的束缚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周期表规律总结:,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实质是看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越容易得到电子,非金属性越强从元素对应的原子结构判断a: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非金属性越强b: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非金属性越弱从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判断a: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条件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非金属单质越容易和氢气化合,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c: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性强的可

9、以把非金属性弱的,从它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d:最低价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对应元素单质的非金属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知识整合:,金 非 属 属 性 金 性,非金属性逐渐,A A A A A A A 0族,周 族期,金属性逐渐,1234567,增强,增强,增强,增强,质量数定义: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质量都近似为1,如果忽略电子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质量数(A)=质子数(Z) +中子数(N),6、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重点),影响微粒半径大小的因素有:电子层数的多少;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力的大小;核外电子的多少,规律总结一

10、看电子层: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都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核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例如:H、O、C就各为一种元素。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例如: 、 就各为一种核素。【备注】H通常情况下表示氢元素,只有当 同时使用时H才表示氕。3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同种元素的不同种核素间互称同位素。例如: 和 互为同位素; 、 和 互为同位素; 和 互为同位素等。,、,、,【备注】几种互为同位素的核素,其实是不同种原子。,二、元素 核素 同位素,、,、,元素符号 周围数字的含义,A表示X原子的质量数;Z 表示元素X的质子数;d表示微粒中X原子的个数;c 表示微粒所带的电荷数;b表示微粒中X元素的化合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