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55468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哲学的基本问题,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根本观点。,用来观察问题、处理问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根本方法。,决定,体现,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复习与回顾,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形神之辩,形神之辩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肖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亡.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把肖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辩论实质:形与神谁先谁后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形物质、存在、客观的东西。神意识、思维、主观的东西。,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唯

2、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庄子梦蝶庄子有一次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刚才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在梦中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东西,证明我们的感觉是很不可靠的.那么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及周围世界也很可能是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事物是不可认识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正

3、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可知论:肯定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如宇宙、人生、思维等,但是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注意:“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4、结论一:,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从生活实践看,结论二:,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从哲学研究看,哲学基本问题,含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原因,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从生活实践看: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从哲学研究看: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小结:,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从哲学发展看:贯彻哲学发展的始终。,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

5、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A,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 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B,练习:,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4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B,C,5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

6、不研究市场, 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重大 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A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 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C,6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7“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 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B,8.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

7、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A,9.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A B C D,C,复习巩固,1、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自学课本12-13页第一段,思考: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什么?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分别是什么? 3.填表格:,1.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2.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

8、理” 3.“我在故我思。”4.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外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下列观点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自学检测,你同意上述材料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唯物主义者承认物质(存在)决定意识(思维),但也追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承认思维决定存在,但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意义上使用,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否则会造成混乱。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和意识 谁是本原,对思维和存在(或者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谁决

9、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一)、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2、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2、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3、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五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

10、金、土。早期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上述观点属于哪一种唯物主义观点?这种观点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17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这种观点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1.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性:即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械运动,所以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又称为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性:即把自然科学研究的习惯和

11、方法推广为哲学的分析方法,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不彻底性:即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观却是唯心的。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和不足:1.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具有不彻底性。4.缺乏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在不断发展中的物质过程,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1.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2.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都是唯物辩证的;3.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三种形态,正确

12、性,局限性,唯 物 主 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A.具有猜测性,B.没有科学依据;C.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A.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B.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A.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B.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C.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共同点:都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3、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还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局限性,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请判断下列观点分别属于唯物主义的哪种基本形态。1、水是万物的始基。 2、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7、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方寸上燃烧,在一定的方寸土熄灭 。,8、气者,理之依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5、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6、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

14、权。,辩证唯物主义,(二)、唯心主义的形态,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师曰:非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尔.,“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贝克莱,“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心外无物”王守仁,三者有何共同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王守仁:心外无物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 经验 疑人偷斧、指鹿为马、掩耳盗铃、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等。,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1、“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2、柏拉图:理念论:世界是“理念”的影子。3、黑格尔:绝对精神论

15、。4、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5、朱熹:理在事先 。“存天理、灭人欲。”6、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7、董仲舒:天不变,道亦不变。8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已知、观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天、神、鬼、宗教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唯心主义二种形态比较表,1.心外无物; 2.神创世说;3.存在即被感知; 4.理生万物;5.我思故

16、我在; 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7.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8.生死由命,富贵在天9.掩耳盗铃,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辩一辩,注意:是不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唯物主义不都是科学的,唯心主义也不都是非科学的,对待二者我们应辩证的分析,不应该一概而论。,辩证法的观点是: 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形而上学的观点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辨证法,形而上学,两大阵营,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是什么,世界怎么样,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世界

17、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发展的联系的矛盾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否认运动、否认发展,否认联系。辩证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矛盾是发展过程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世界本原是精神,否认运动,否认发展,否认联系。,观点:,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就是气、火、水、土等具体的物质形态,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观点:,1、主观唯心主义世界是由人的意识创造的,决定的,2、客观唯心主义世界是由某种神灵或某种不可捉摸不定的绝对观念创

18、造决定,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本原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1、一艘轮船在航行中遇到了风暴,船长大声喊到:“谁会祷告?”船上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我会!”船长说:“那好,你祈祷你的主保佑你吧!其他的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逃生。因为正巧差一个救生圈!”从哲学的角度,船长的做法( )A.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B.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C.是对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肯定 D.是对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嘲讽,D,2、下列说法中体现唯物主义思想的是( )体现唯心主义思想的是( ) 春江水暖鸭先知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存在

19、即被感知 天地和气,万物自生 掩耳盗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削足适履,A,A B C D,D,3、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A、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D、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4、列宁指出:“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唯心主义是一朵无实花”。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唯心主义全是错误观点 旧唯物主义都是愚蠢的聪明的唯物论

20、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只要存在聪明的唯心主义,就能实现聪明的唯物论A B C D,A,5右边漫画中人的行为()A是唯物主义的表现B更让人品质底下的表现C是极端狭隘的个人主义的表现D是唯心主义表现,【解析】漫画中的人用放大镜放大政绩,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唯心主义的表现。A、C不符合题意,B观点是错误。,【答案】D,6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解析】机械唯物主义又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物质观错在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故B入选。,【答案】B,7我国北宋

21、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这种观点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 B否定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但蕴涵辩证法思想 C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 D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解析】张载提出“气”宇宙结构说,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这些观点只是可贵的猜测,缺乏科学根据,故A入选。,【答案】A,8、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特(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

22、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解析】承认阿玛特即海洋的存在,属于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故A入选。,【答案】A,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偏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2)简要辨析上述观点。,(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2)简要辨析上述观点。(1)材料一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材料二属于古代朴

23、素唯物主义。(2)材料一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它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是错误的。材料二看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不科学的。,1、从哲学的角度看,与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吕氏春秋自知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 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

24、者C.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D. 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高考体验,B,2.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 “心外无物”B. “天地为万物之本”C.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主要立足于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形者,有生之本”是唯物主义观点,B、C、D项均是唯物主义观点;A 项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要求。【答案】A,3. 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A. 客观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解析】本题考查对哲学基本派别的认识。认为苹果的存在属于感觉的相加,可见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答案为B。【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