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PPT-37).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1431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PPT-37).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PPT-37).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PPT-37).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PPT-37).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PPT-37).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PPT-37).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PPT-37).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吗?如何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呢?其根本分歧是什么?,探究思考:,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1.唯物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2.唯心主义,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根本分歧):,判断: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1)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3)没有调查就

2、没有发言权(4)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5)“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6)死生有命,富贵在天(7)水是万物的本原()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物质具体形态,把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等同起来。既缺少辩证法思想,在社会历史观上又是唯心主义的,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古希腊

3、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2、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3、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五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早期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五行说,贝贝鱼,水晶晶熊猫,木欢欢圣火,火迎迎 羊,土妮妮燕子,金,贝贝鱼,为鱼水,水上运动的高手,代表水,非常合适,颜色蓝色,为大海之水晶晶熊猫,来自森林,头部莲花造型,代表木,颜色黑色,为含水之木欢欢圣火,来自奥林匹克圣火

4、,头部火焰,代表火,颜色红色,是阴阳合一之火迎迎藏羚羊,来自青藏高原,羊地支未,方位西南,属于坤卦,代表大地土,色黄,为厚德载物之土妮妮燕,来自燕京,沙燕风筝,色绿,为金木的混合体,代表春秋两个季节,播种和收获且妮妮为五个福娃中明显性别为female的一个,为了与整体阴阳平衡,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培根、霍布斯、洛克;法国的拉美特利、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尔巴哈等。典型观点: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制质元素构成(狄德罗)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培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人,钟,心脏,发条,神经,关节,齿轮,游丝,霍布

5、斯,人是机器,(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镭,惰性气体氦,氡,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物理学领域的两大发现。其一是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其二是电子的发现。这一发现表明原子不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其中还有电子这一更小的微粒,而且电子可以随着自身速度变化而变化。,原子 1010m,原子核 1014m,核子 1015m,夸克(层子)1017m,亚夸克 10?m,1、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2、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具有机械性,形而

6、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2、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如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1472-1528,名:守仁,王阳明强调审美体验在审美活动中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正是这审美体验,无生命、无意义的自在之物才可成为审美对象,世界才会向我敞开,意义才能

7、生成,同时,我的心灵也会得到提升,我的存在价值才能被确证。,10,“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英)贝克莱,“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明)王守仁,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南宋)陆九渊,主 观 唯 心 主 义,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坛经,两汉以来,儒学占据统治地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儒佛道三教并立的局面,到唐宋演变成三教合一的趋势,到宋代儒教开始复兴,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理学,到明代掀起高潮,成为儒家思想的主流,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朱熹,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长期混战与分裂,使儒家传统伦

8、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与巩固。理学大师呼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在他们的努力下,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一场重忠孝,讲廉耻,扬气节的儒学复兴运动由此产生。这是一场容纳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道德伦理规范与完善个人的自我修养方法。它绵延七百余年,以理学传统传入并影响了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它将儒家思想不仅渗入每一个中国人骨髓血液与潜意识中,而且对当代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影响。,客 观 唯 心 主 义,世界是“理念”的影子。柏拉图,“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黑格尔,“

9、理在事先”朱熹,朱熹,理在事先,理念世界,绝对精神,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列宁指出,唯心主义“无疑是一朵无实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如何理解这一论断?,列宁这一论断包含着以下三层意思:第一,唯心主义哲学也是人类认识的一朵花,甚至是一朵很精致、很鲜艳的花,应该说也是人类认识的

10、结晶。第二,唯心主义是一朵无实花,是就这种思想学说的根本观点和总的趋向来说的,它是错误的,因而不能够成功地指导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第三,要把哲学的斗争、哲学的发展,摆在人类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中考察。就是说,不论那一派、那种学说,都是人类哲学认识中的环节,都是在人类认识这棵大树上生长出来的。唯心主义这朵“无实花”却生长在“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就是说,它有认识上的根源。,判断并说明理由:,(1)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4)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5)“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6)死生有命,富贵在天(7)水是万物的本原

11、()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客观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三、哲学中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其一,其二(从属),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明确: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1、天地和气,万物自生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掩耳盗铃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5、心外无物,分析下列句子,1、天地和气,万物自生 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所主宰。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2、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3、掩耳盗铃 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是唯物主义观点。又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是说宇宙间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亦属唯物论。5、心外无物 是说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意识之外无物。这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等,同属主观唯心主义。,1.认为

1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这是()A、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C、近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D、古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B,自我测评,2、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3、下列说法体现存在决定思维的是:,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C、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D、存在即被感知,C,4、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A、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D、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