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谁在翻译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谁在翻译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谁在翻译 By 吴莉莉 钱芳芳 刘莉珍,5.1 谁是翻译的主体?,翻译工作透过另一个人的了解感应然后再演绎创造出另一种呈现于是原文得到了又一次新生命 周兆祥,于译者而言: 一方面,他要作为读者去阅读、理解作者及其创作的作品。 另一方面,又要作为阐释者,通过语言的转换,让作者创作的作品脱胎换骨,在另一种语言中获得新生,以译作的形式去面对新的读者,开创新的阅读与阐释空间。,译者的阐释,对于不懂原作的众读者来说,是意欲进入原作世界的唯一通道。 同时,是在扩充另一个人的真正存在帮他活在另一时另一地,若非有人做这次翻译工作,作者少了这个机会。,5.11 翻译单一主体论,“译者主体性” 界定:
2、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译者的兴趣、目的、知识、经验和艺术成就等构成其主体性,对此,贝尔曼指出: 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目的,所采取的翻译立场,所制定的翻译方案,以及所使用的翻译方法使译者成为翻译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他的态度,方法和立场一旦选择,一旦确立,译者也就为自己定了位置,译出的“每一个字都成为了一种誓言”。,译者会根据其翻译目的或动机,选取文本进行翻译 。例如: 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著作丰富的翻译家。他主要翻译了西方历史、法律、政治
3、、哲学和经济等作品。,他为什么要选择这类型作品翻译?,主要有两点因素他的翻译目的和翻译观念。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一些有远见的学者意识到中国应该向外国学习,寻找强国之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严复认为,要想救中国,民主和科学都需要,不能只要科学技术。他想输入先进的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体系。所以,他只选择那些属于西方意识形态范畴的作品来翻译。这也证明译者的主体性影响翻译文本的选择。,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挥其主体性,选择恰当的策略和语言表达来传达原文的信息和神韵。译者决定了译本的质量。在这个意义上,译者无疑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对此,袁莉提出了以译者为基点(中介)、直接
4、与另外三极,即原作、译作和世界(包括译入语读者)发生关系而构成的新的诠释循环图式,进而明确指出“译者是这个阐释循环的中心,也是唯一的主体性要素。”,5.1.2 翻译多主体论,杨武能先生认为,全面而如实地反映文学翻译的特性图形是:作家原著翻译家译本读者,文学翻译的主体同样是人,也即作家,翻译家和读者;原著和译本,都不过时他们之间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的工具或载体,都是他们创造的客观。而在这整个的创造性的活动中,翻译家无疑处在中心的枢纽地位,发挥着积极作用。 杨武能,杨武能先生的观点与贝尔曼观点明显有着分歧,与袁莉的观点有不同之处但也有一致的地方。相同之处都认为译者是“阐释循环”的中心;不同之处是袁莉
5、认为译者是“唯一的主体性要素”。,在翻译多主体性研究上,谢天振提出:除了译者外,读者和接受环境等同样是创造性叛逆的主体。正如“一部严肃的政治讽刺读物,通过译者的翻译传到了另一个国家,居然成了一部轻松愉快的儿童读物。一部在自己国家默默无闻的读物,通过翻译传到另一个国家却成了一部经典性的著作,这其中固然有译者的作用,但怎能离得开读者和接受环境的作用呢?”这句话提到了一定提醒作用,然而就我们讨论的“翻译主体”而言,接受环境自然是一个应该考虑的因素,但并不构成“主体”。,5.1.3 不同翻译主体论的产生缘由,目前,对“谁是翻译的主体”这一问题,大致有四种答案: 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 二是认为原作者
6、与译者是翻译主体; 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 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为翻译主体。,借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阐释学观点: 语言不过是从能指到所指的游戏,其本身是不确定、不可靠的;没有任何东西是充分存在于符号之内的,也没有任何交流是完全成功的 。,在他的抨击下,确定性、真理、意义、理性和明晰性等等观念都已经变得空洞无物。一切结构都在不断运动变化,一切都可以被解构。翻译也不例外,翻译中最富有弹性的美学层次,便是译者笔下匠心独运、施展本领的解构空间。正因为这样,我们可以对同一部作品,能够拥有各方面不相上下、众多的不同译本,作出合理的解释。也正因为这样,翻译的主体活动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便具有了
7、诗意的、创造的性质。,于是我们说,翻译的实质便不仅是对原作品意义的追索或者还原,而是译者主体一个能动的、理解诠释的过程;同时还是译者主体之自身存在方式的呈现,是译者在理解他人的基点上对自我本性的一次深化抒发。,在此意义上, 译者被视为狭义的翻译主体,而作者,译者与读者则被当作广义的翻译主体。 当我们在定义翻译主体性的时候,我们显然要考虑到作者、读者的主体作用,但居于中心位置的,则是译者这个主体。,5.2译者身份的传统定位,5.2.1仆人说,译者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被定义成一个至今还难以摆脱的角色仆人。首先是因为这一角色的地位是历史地形成的,且已经成为一种观念,深深扎根与人们的头脑之中。其次,
8、对于译者本人而言,由于传统观念总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自觉地将自己定位为“仆人”角色。,5.2.1仆人说,杨绛在一篇谈及翻译的文章中,有感于译者作为仆人地位所造成的两难境地。“至少,这是一项苦差事,因为一切得听从主人,不能自作主张。而且一仆二主,同时伺候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读者。”,5.2.1仆人说,传统的翻译观念赋予译者以“仆人”地位。杨武能指出:“一般地讲,只有对自己真正喜爱的作品和作家,我们才会心甘情愿地顺从,才会自然而然地做到谦卑忘我。”,5.2.1仆人说,如果说对作者,译者应该顺从,谦卑,忘我,而对于读者,译者应该持怎样的态度?杨武能指出:“我们文学家必须时时心中装着读者
9、,必须满怀对读者的爱。”,5.2.2隐身说与透明说,隐身,就是让译者“不可见”。译者要隐形,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译者要在翻译中不参入自己主观色彩。二是译者要在翻译中不表现自己的个性。三是译者要一切以原文为依归,惟作者是从。,5.2.2隐身说与透明说,译作“透明说”,实际上与译者隐身说如出一辙。果戈里曾说:“理想的译者应该成为一块玻璃,透明的让读者感觉不到他的存在。”钱钟书曾以“化境”加以概括:“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差异而露出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入得化境。,5.2.2隐身说与透明说,“透明的眼睛”引自艾默生的一首诗,其意是当灵魂离开肉体,不仅看
10、清了世界的一切,也看清了自己。就翻译而言,翻译不仅能使我们认识别人的世界,而且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世界。“透明的眼睛”还有另一层意思,即一般读者通过翻译区认识另外一个世界 不管是过去的世界还是现在的世界。,不管是“仆人说” ,“隐身观”还是“透明论”,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在心目中对译者角色的定位,即: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应该或必须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在翻译活动中应该对读者承担怎样的责任?,5.3 译者主体性的彰显,5.3.1 从“忠实”和“客观”的理想到“客观”的“不忠实”的现实,1. 叶君健:翻译文学作品,目的是使读者的感受与作者当初写作时的感受一样或差不多。但文学和艺术作品毕竟不是科学,这里
11、面有“朦胧”和“似与不似之间”的成份,要用像数学那样精确的形式表达出来是不可能的。理想的要求与现实的不可能之间的矛盾。,2.范存忠:严格的说,译品最好能和原作品相等内容相等,形式相等,格调相等,只是所用语言不同。但这是一个不可能完全实现的理想。两种语言(任何两种语言)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差距,即差异,亦即我们常说的“不同”。,3.傅雷:两国文字词类、句法构造、文法与习惯、修辞格律、俗语、感觉深浅、观点角度、风俗传统信仰、社会背景、表现方式都有所不同。语言和文化上的差距、不同或差异,客观上导致了翻译的“不忠实”的现实,进一步可以推论出译者的主体性是翻译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因素。,傅雷(1908.4
12、.71966.9.3),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1966)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186封。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 。,4.钱钟书: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那就是“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讹”是出发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有关差异给翻译造成的不可避免的“走样”和“失真”。,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围城是钱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家喻户晓
13、的现代文学经典。“围城”是对一种人生情境的形象概括,也是对一种心理意态的巧妙把握。“围城”所描绘的,是人类理想主义和幻想破灭的永恒循环。,5.德里达:“巴别”一词所折射的意义,一方面,语言上的差异和文化、结构意义上的本质差异造成了“巴别”一词的“几乎不可翻译”;另一方面,他又以“巴别塔的象征”,指出了“未能尽善的翻译”的必要性。翻译不可能,但却又必须翻译,唯一的出路便是不再像传统所要求的那样去“忠实地”翻译,而是针对传统翻译观,解构“忠实”这一绝对标准。,德里达 (Derrida,19302004)全名雅克德里达,当代法国哲学家、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解构主义思潮创始人。 主要著作有:
14、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论文字学、言语和现象、文字与差异、论散播、有限的内涵:ABC、署名活动的语境、 类型的法则等。 德里达以其“去中心”观念,反对西方哲学史上自柏拉图以来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认为文本(作品)是分延的,永远在撒播。德里达的批判矛头直指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5.3.2 “翻译者即反逆者”的理论价值,第一,这一谚语道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那就是翻译活动在本质上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第二,这一谚语以其揭示的朴素真理,给人们提供了理论的思考空间。承认翻译局限的客观存在,提供给译者活动空间,“创造性叛逆”,绝对忠实导致背叛,而创造性的背叛反而会打开通向忠实的大门。第三,这
15、一谚语的重新认识为译者主体性的觉醒提供了可能。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才可能由被动走向主动,有消极的服从走向积极的参与。,5.3.3 翻译主体性理论的定位及其应用误区,译者“仆人说” “应然”的理论探索,属规定性的翻译伦理研究。翻译主体性研究 “实然”的描写性研究,大多属翻译文化研究。,翻译“改写”理论是翻译主体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由勒菲弗尔创立,他认为,“翻译无疑是对原文本的改写。所有的改写,无论其意图是什么,都反映一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改写就是操纵,为权利服务。”,但此理论不适合用于指导翻译实践,因为其属于描述性的翻译研究,若用于指导实践,可能会犯下致命的错误,即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受意识形态
16、、诗学形态等文化因素及受权力关系摆布式操控的“改写”,用于翻译实践,容易产生偏误。,5.4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主体间性的研究范围:如何协调好作者,译作与读者间的关系,使共在的自我在翻译中充分发挥和谐的创造作用。,5.4.1翻译主体间性的理论依据,人类的活动可大致分为:认识活动,生产活动,交往活动。过去翻译被认为是一种认识活动。翻译不仅仅是认识活动,还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生产活动。其实,翻译还是一种交往活动,具有一定的主体间性。体现出一种伦理关系。,5.4.1翻译主体间性的理论依据,真正的解决办法“诚于译事”,把翻译与立信,立德联系起来,把分裂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与社会世界重新统一到和谐的“生活
17、世界”中来。因此,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不仅要去面对原文,更要处理好与作者,读者等多个主题之间的关系,用积极,互动的主题间性为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存提供可能。,5.4.2化解冲突,走向和谐的探索,翻译是一个旅行的过程,它从一个语言世界来到另一个语言世界。凡翻译必有冲突,且冲突会出现在翻译活动的方方面面。翻译家们以实实在在的努力去面对“左右为巫”的困难,造译与不译的尴尬处境中,在异同与的是之间,去进行“选择”与“变通”,在“规化”与“异化”的两级中去寻找一个平衡的度。,5.4.2化解冲突,走向和谐的探索,5.4.2化解冲突,走向和谐的探索,雨果对症下药,提出了“翻译是译句,不是译字,句是活
18、的,字是死的,字必须用在句中,有了上下文,才具生命。”的忠告。七个翻译要点:翻译切不可不守纪律,没有尺寸,乱添乱减。切不可译字,要译意,译情,译气势,译作者用心处。,5.4.2化解冲突,走向和谐的探索,曾虚白在强调主观存在之必要的同时,给自身提出了两重标准:“一在我自己,一在读者。”傅雷:“把损害艺术品看作像歪曲真理一样严重。”要求自己持慎重态度,慎重选择以免冲突。金圣华提出“翻译如做人,必须慎言慎行,掌握分寸,方能立于不败之地。”,5.4.3寻求译者与作者和读者的视界融合,“视界融合”理论对处理好译者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伽达默尔的观点,翻译需以“完全理解陌生的语言,而
19、且还以对被表达东西本来的理解”为前提。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理解甚至根本不能被认为是一种主体性的行为,而要被认为是一种置自身于传统过程中的行动,在这过程中过去与现在经常地得以中介。”,5.4.3寻求译者与作者和读者的视界融合,如何达到视界的融合?就翻译而言,视界的融合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保证作者的意图,文本的意义能在目的语中得到再生,获得目的语读者的共鸣,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客观与主观的东西。,5.4.3寻求译者与作者和读者的视界融合,保尔利科诠释学与意识形态批判认为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这一概念:“是一个辩证的概念,拒绝两种观点而产生的:一种是客观主义;一种是绝对知识。视界融合的辩证性在于,一方面对否认阐释者自身,抹杀阐释主观的作用,毫无“先见”地解释历史的客观主义提出质疑。另一方面,又对坚持自己一孔之见,单凭自己误以为的唯一视界去理解历史的主观主义提出质疑。,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