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ppt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2.1 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2.2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2.3 管理信息系统建模,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信息概论 定义: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意义,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可以从四个方面进一步理解 1. 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反映 2. 信息是可以传递的 3. 信息是有用的 4. 信息形成知识,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数据与信息数据(Data,又称资料):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 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是 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它是可识别的、抽象的 符号。信息 :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会对接收者
2、的行为 和决策产生影响,它对决策者能增加知识具 有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数据与信息区别:信息是经过加工之后所得到的数据,是逻辑 性或观念性的; 数据是记载客观事物的符号, 是物理性的。 联系:信息是数据的内在逻辑关系的体现;数据是 信息的表现形式。 数据是客观实体属性的一种表示,是事件发生的原始表示(记录),是非随机的、可鉴别的符号。 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数据的语义解释。,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数据与信息的转换过程,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信息的分类信息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信息运动模型,
3、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信息的特性事实性:事实是信息的核心价值。它是信息的第一 属性。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是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经过 接收、加工、传递、利用的实践间隔及 其效率。不完全性:客观事实的信息通常难以一次就全部获 得,它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程度有着直 接关系。,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层次性:管理系统在客观上是又层次的(如公司级、 工厂级、车间级等)。处在不同层次的 管理者有不同的职责。可变换性:不同形态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 行变换,也可以由不同的载体来存储。价值性: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生产经营活动产 生影响的数据,是劳动创造的,是一种资 源,因而是又价值的。可共享性:
4、信息可被加工,可无限复制、传播、被 不同的主体共享。,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管理概论 管理通常被解释为与他人及通过他人来有效的完成各项活动的过程。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对管理的解释是这样的:管理是确切知道要干什么,并使人们用最好、最经济的办法去干; 也有的学者认为:管理是提高效率的一整套现代的方法;,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现代著名管理学家孔茨则提出:管理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集体工作的人们能够有效地完成预定目标的过程。 综上所述,对管理可以这样定义:管理是对组织的人力、资金、物质及信息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过程,来有效达成组织的目标。,2.1信息、管理、系统的
5、概述,管理概念示意图,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管理的职能 20世纪初,法国工业家法约尔认为,所有的 管理人员都从事五项管理职能:计划、组织、命令、协调和控制。 在20世纪50年代中,美国的孔茨和奥唐奈两位教授把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职能用作管理学教科书的理论构架。 如今最为流行的管理学教材是仍然围绕管 理职能加以组织的,其基本职能被压缩为四项: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如图所示:,达成组织既定目标,计划限定目标制定战略发展子计划,组织确定做什么如何做谁来做,领导指导和激励有关各方解决冲突,控制检查各活动确保计划任务的完成,导致,2.1信息、管理、
6、系统的概述,管理理论的几个学派 经典学派 19世纪美国人泰勒(Fredicr W.Taylor)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理论思考,提出了科学管理: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效率问题,科学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 另一位代表人物是法国人法尔(Henri Fayil),他最著名的贡献是提出了管理职能论; 法尔的思想被后人进一步发展。美国管理学家安东尼(R.A.Anthony)把管理划分为高层、中层及基层三个层次。,各个层次管理人员花在五个职能方面的时间比例如图所示:其中P、O、S、D及C分别代表管理人员花在计划、组织、用人、指导及控制上的时间在总时间的比例;,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高层,中层,各层人员管理
7、工作时间的比例,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管理的层次不同,他们的信息来源及对信息的要求也不同;,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行为学派 1927-1932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梅(Elton Mayo)和罗特里斯伯格(FritzJ.Roethlisberger)经过实践发现,由于工人们感到自己受到重视而提高了工作积极性。 早期行为学派的代表有两组学者,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认为在工作岗位上的人比工作本身更应受到重视,第一组称作“人际关系运动”,第二组称作“社会系统”。,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定量学派 定量技术被称为运筹学,如线性规划、多元回归和蒙特卡洛模拟; 定量化方法通常只能解决那
8、些结构化的问题; 定量学派内有一部分管理理论家特别强调决策。决策的确是管理人员,但是决策并不包括管理的全部活动; 因此,认为整个管理过程就是决策过程的看法具有过分绝对化的倾向。,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权变学派 权变理论认为应该根据管理的具体环境采用某种理论来知道实践。 系统理论学派 现代管理家接受了一般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并应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来观察企业和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管理和组织的系统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追求经济目的的社会技术系统,它由各种人员、技术设备和其他物质要素构成,是一个与其环境处于经常的相互作用下的开放系统。,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管理的组织 管理组织是
9、保证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是管理的重要问题。U形组织:它是一种内部一元化领导的组织形式,它 可细分为纯直线形式和直线职能组织。P36M形组织:矩阵式组织的一维是直线组织,另一维是 任务,这个任务或为产品,或为项目。事 业部制组织是矩阵式组织在更大范围即大 公司的实现。H形组织:是多头的组织,也即是公司内部组织有了 外部“头”的成分。,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系统概论 概念:是指在一定环境中为了实现某种目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元素(Element)组成的有机集合体。系统的特性: 目的性:人造系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所谓目的就是系统运行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它表现为系统所要实现的各项功
10、能。系统目的或功能决定着系统各要素的组成和结构。 系统要素:每个系统都由各种可以互相区别的具有不同属性的元素组成。在考虑一个系统时,必须联系到组成集合的各要素的状况。,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相关性:系统内的各要素既相互左右,又相互联系。这里所 说的联系包括结构联系、功能联系、因果联系等。 这些联系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这些联 系是构筑一个系统的基础。层次性:系统的层次性是指系统的每个元素本身又可看成一 个系统,即系统可分为一系列的子系统。,信息系统组织结构层次图,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整体性:一个系统至少要由两个或更多的可以相互区别的要素或称子系统组成,它是这些要素和子
11、系统的集合。作为集合的整体系统的功能要比所有子系统的功能总和还大。 环境适应性:系统在环境中运转。环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系统。系统与其环境相互交流,相互影响,进行物质的、能量的或信息的交换。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系统是名义生命力的。,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系统的一般模型 系统可以是物理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抽象系统一般是概念、思想或观念的有序集合。物理系统不仅局限在概念范畴,还表现为活动或行为。一个实际的物理系统的模型从宏观上来看有输入、处理和输出三部分。 作为一个系统,一般应具备三个独立的特征: 有元素及其结构 有一定的目标 有确定的边界,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如图显示了一些系统的目
12、标、输入和输出。,系统和它们的目标及元素示例,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系统的一般模型可以扩展为若干系统(或子系统)相连接的情况,如图分别为两个系统的串联情况,子系统层次展开的情况,子系统一般连接的情况;,系统连接模型1,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系统连接模型3,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系统的分类 按照系统的抽象程度,可以把系统分为三类,即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和实在系统; 概念系统:是最抽象的系统,它是由概念、原理、方法、法则、制度、程序等非物质所组成的系统。如学科体系系统、法律体系系统、政策制度体系系统、计算机软件体系系统等。 实在系统:就是由实物所
13、组成的系统。它最具体,抽象程度最低。 逻辑系统:抽象程度介乎两者之间。,2.1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按与环境联系的密切程度分类 封闭系统(孤立系统):它不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开放系统:是指系统与环境经常有较多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相对封闭系统:是开放系统的一种,其特征为: (1)它受其它事物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只能以特定的方式,通过特定的途径发生作用,这被称为输入; (2)它对其它事物亦施加影响,但这种影响也只能以特定的方式,通过特定的途径发生作用,这被称为输出。,2.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开发方法分类 面向处理方法(Processing Oriented,PO) 面
14、向数据方法(Data Oriented,DO ) 面向对象方法(Object Oriented,OO ),2.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生命周期法(瀑布模型),MIS的生命周期法就是按照MIS的生命周期来开发的一种方法,把MIS的开发分为五个阶段: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的运行维护。(仅供参考),2.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对其每一阶段规定它的任务、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及要编制的文档,使开发工作易于管理和控制,形成一个可操作的规范。,2.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结构化开发方法 基本思想: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如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
15、实施等; 特点:自顶向下 自底向上 用户至上 深入调查研究 严格区分工作阶段 充分预料发生的变化 开发过程工程化,2.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结构化开发方法 开发的生命周期:系统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系统运行阶段;如图P49; 结构化开发的目标:使开发工作标准化,减少随意性做到有序、高效和减少错误建立标准的文档,2.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原型法 原型法:一开始就凭借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的理解,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给出一个实实在在的系统原型,然后与用户反复协商修改,最终形成实际系统。,2.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原型法工作流程 用户提出系统要求 识别、归
16、纳上述要求 开发一个模型原型 评价模型 模型不可行处理 模型不满意处理 修改模型 确定模型后的处理 实际系统开发、运行、维护等,2.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原型法的特点优点:开发效率高;开发工具先进,与用户交流直观;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能及早暴露系统实施后潜在的一些问题;能调动用户参与的积极性。缺点:不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不适合大量运算及逻辑性强的模块;对原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要求较高;否则容易走上机械模拟原手工系统的轨道;不适合批处理系统。,2.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的方法(oo方法)简介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尽可能模拟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使开发
17、软件的方法与过程尽可能接近人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 “面向对象”是一种认识客观世界的世界观,是从结构组织角度模拟客观世界的一种方法。 面向对象的所带来的好处是程序的稳定性与可修改性、可复用性。,2.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知识对象:是事物运行方式、处理方法和属性值的一种抽象表述。类: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结构和相同操作的对象的集合。消息:对象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种构造。通常一个消息由三部 分组成接收消息的对象、消息选择符、零个或多 个变元。方法:就是对象所能执行的操作,也就是类中所定义的服务。,2.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 面向对象方法认为客观世
18、界是由各种对象组成的,任何事物都是对象,复杂的对象可以由比较简单的对象以某种方法组合而成; 对象是面向对象的主体,具有以下特征:模块性、继承和类比性、动态连接性;,2.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面向对象方法的开发过程 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 分析问题的性质和求解问题 整理问题 程序实现,2.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原则 抽象:指为了某一分析目的而集中精力研究对象的某一性 质,可以忽略其他与此目的无关的部分。 封装:指在确定系统的某一部分内容时,应考虑到其他部分 的信息及联系都在着一部分的内部进行,外部各部分 之间的信息联系应尽可能的少。 继承:子类可以继承父类的属性与操作。 相关
19、:是指把某一时刻或相同环境下发生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消息通信:它是指在对象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2.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面向对象设计方法 对象定义规格的求精过程 数据模型和数据库设计 优化 oo方法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2.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开发方法的阶段 从国外最新的统计资料来看,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重心向系统调查、分析阶段偏移。开发各个环节所占比重如下表;系统调查、分析阶段的工作量占总开发量的60以上。而系统设计和实现环节仅占总开发工作量比率不到40。,2.3管理信息系统建模,信息系统建模概述 建模的意义和特点 建模的意义重大,分而治之是一个古老而有效的概念;模型的作用是
20、使复杂的信息关联简单易懂,它使我们容易洞察存在于杂乱的原始数据背后的规律。 信息系统建模有以下特点:开放性;一体性;易用性;可重用性;多领域的协同;,2.3管理信息系统建模,模型 模型可以是实际系统或过程的描述,也可以是对一切客观事物及其运动状态和变化规律的抽象。 模型的概念 模型是现实系统的一个抽象,是实际系统或过程的代表或描述,是集中反映系统有关信息的实体,是对一切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形态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定量抽象。,2.3管理信息系统建模,建立模型是通过对客观事物建立一种抽象的表示方法,用来表征事物并获得对事物本身的理解,从而建立现实世界的模型; 建模不是简单的“原型复现”,而是根据研究
21、目的的实际需要,对反映客观事物的模型进行简化或细化,以及对模型进行分解或组合,从而寻找一个便于进行系统研究的“替身”。 模型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数学表达式、英文语句或计算机程序。,2.3管理信息系统建模,建模过程,2.3管理信息系统建模,模型的组成 模型是用来描述现实系统的,一个完整的模型由系统、目标、组成成分、约束条件、变量以及相关部分组成。如图所示:,模型的环境,建模的基本原则:相似性;切题性;吻合性;可辨别性;简单性;综合精度;,2.3管理信息系统建模,信息系统的数学模型 信息系统就是对输入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而产生信息输出的系统。从集合论的观点看,信息系统可看成一些对象的有限集
22、合O,即: 属性是对象的表现形式,所有的对象可以用它们属性的有限集合A进行描述,即:,2.3管理信息系统建模,为了确定对象的属性值,定义一个函数:其中,,有了以上说明,下面给出信息系统的数学模型,信息系统是如下的一个集合结构:,2.3管理信息系统建模,模型的分类 一般意义上,模型的分类有两种方法:抽象分类和形式分类。从抽象的角度,可把模型分为三类,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从形式的角度,模型可分为四类,即物理模型、结构模型、仿真模型和数学模型; 在信息系统工程中,根据开发阶段和研究角度的不同,可以将信息系统抽象成系统规划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以及数据模型等。,2.3管理信息系统建模,信息系统建模过程 系统的建模方法:一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思想;二是自底向上、综合集成思想; 系统建模过程如图: 系统建模过程:可行性分析和调查;需求分析;设计精化;系统实现;系统测试;部署与实施;,可行性分析,功能模型精化,设计精化,实现,测试,部署与支付,2.3管理信息系统建模,信息系统建模方法 面向需求分析的建模方法 面向对象的逻辑建模方法 -对象与类的建模 -对象间的建模 -动态模型 -组件模型 -配置模型 面向数据的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