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开发方法论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1269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1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开发方法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系统开发方法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系统开发方法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系统开发方法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系统开发方法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统开发方法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开发方法论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主讲教师:何鸣,授课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授课内容: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系统开发方法论,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 主讲教师:何鸣授课单位:黑龙,系统开发与项目管理1.系统开发生存周期2.系统开发方法论,本次课的主要内容,系统开发与项目管理本次课的主要内容,信息系统的开发需要经历系统项目启动、业务需求分析、详细技术设计、系统实现与维护4个过程。对应于系统开发生存周期的启动阶段、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现与维护阶段。相应关联活动为:项目规划活动(用于计划、组织和规划项目)分析设计活动(用于理解定义和解决业务问题)实施活动(为业务用户编程、测试并安装系统),1.系统开发生存周期,信息系统的

2、开发需要经历系统项目启动、业务需求分析、详细技术设,1.启动阶段主要任务:确立系统的目标与计划。主要目标:确定新系统的作用域并做出项目规划。5个活动:定义问题域制定项目进度表确认项目的可行性安排项目人员启动项目,1.系统开发生存周期,1.启动阶段1.系统开发生存周期,2.分析阶段主要任务:进行系统业务需求分析。主要目标:为项目团队提供对开发项目的问题和需求更为全面的理解。6个活动:收集信息定义系统需求建立需求发现的原型划分需求的优先级产生并评价可选方案推荐方案,1.系统开发生存周期,2.分析阶段1.系统开发生存周期,3.设计阶段主要任务:1.探索并考量不同的技术设计方案。2.开发实现最终方案所

3、需技术蓝图和规格说明。主要目标:用于设计系统和程序。6个活动:设计和集成网络 设计应用结构设计用户与系统界面 设计和集成数据库设计细节原型 设计和集成系统控制,1.系统开发生存周期,3.设计阶段1.系统开发生存周期,4.实现与维护阶段主要任务:构造出新的系统并将其投入运行。主要目标:对新系统进行编程和安装测试。4个活动:构造软件部件检验和测试培训用户和制作文档安装新系统,1.系统开发生存周期,4.实现与维护阶段1.系统开发生存周期,系统开发方法为完成系统开发生存周期中的每一步提供详细的指导。系统开发方法包括1.(具体的)模型:现实的抽象,用以帮助人们快速、深入地理解系统内部结构。2.工具:帮助

4、生成项目中所需模型或其它构件的软件支持。3.技术:系统开发中使用的一组方法,这组方法可以帮助分析人员完成系统戈活动或任务。常用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敏捷开发方法。,2.系统开发方法论,系统开发方法为完成系统开发生存周期中的每一步提供详细的指导。,1.结构化系统开发(Structured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n,SSADM)结构化系统开发法诞生于20世纪70 年代,由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和结构化编程三种技术组成。基本思想:在分析与设计阶段自顶向下,逐层分解。把分析与设计看作是按一定的逻辑联系逐层分解的求解过程,从而能有效地将

5、一个复杂的、难以描述和处理的抽象系统逐步分解成若干层次的子系统,直到能被有效定义和处理的具体模块,由此,形成了开发系统的概念模型。,2.系统开发方法论,1.结构化系统开发(Structured System An,系统实现阶段的过程与分析阶段相反系统实现阶段,自底向上,通过模块链形成完整的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严格按照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的流程完成。结构化方法的工具:业务流程图数据流图实体关系图数据字典,2.系统开发方法论,系统实现阶段的过程与分析阶段相反2.系统开发方法论,2.原型法(Prototyping Approach,PA)原型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基本思想是:采用最经济的方

6、法,尽快设计出一个可以实际运行的系统原型。系统设计人与用户合作,直接在运行中不断修改一个尚不够成熟的系统原型,通过反复试验、评价与修改,最终开发出符合用户要求的管理信息系统。原型:指一个用于实验的、结构简单但已具备系统的基本功能的应用系统。,2.系统开发方法论,2.原型法(Prototyping Approach,PA),原型法有4个主要步骤确定系统的基本需求开发初始原型系统使用原型修改和改进原型,2.系统开发方法论,原型法有4个主要步骤2.系统开发方法论,3.面向对象方法(Object-Oriented)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一般经历5个阶段: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对象分析(Object-O

7、riented Analysis)阶段对象设计(Object-Oriented Design)阶段编程实现(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阶段系统测试(Object-Oriented Testing)阶段系统维护(Object-Oriented Maintenance)阶段,2.系统开发方法论,3.面向对象方法(Object-Oriented)2.系统开,对象分析(Object-Oriented Analysis)阶段主要工作:分析问题的性质和问题的求解步骤:建立问题域的对象模型模型描述现实世界的类与对象及对象之间的联系。建立动态模型通常用状态图来描绘对象的交互式动态

8、模型用数据流图建立功能模型,2.系统开发方法论,对象分析(Object-Oriented Analysis),对象设计(Object-Oriented Design)阶段主要工作:整理问题,把分析阶段得到的需求转变成符合成本和质量要求的抽象系统实现方案过程。面向对象设计可分为系统设计和对象设计系统设计确定实现系统的策略和目标系统的高层结构。对象设计确定解空间中的类、关联、接口形式及实现服务的算法。,2.系统开发方法论,对象设计(Object-Oriented Design)阶,编程实现(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阶段主要任务:把设计结果翻译成某种面向对象程序语言所

9、书写的程序。系统测试(Object-Oriented Testing)阶段主要任务:在测试中运用面向对象技术,对软件系统进行测试。系统维护(Object-Oriented Maintenance)阶段主要任务:将测试后的新系统投入运行,并针对系统或用户需求的变化进行纠错或改进。,2.系统开发方法论,编程实现(Object-Oriented Programm,面向对象的分类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了很多面向对象开发方法Object Modeling Technique,OMTObject-Oriented Design,OODResponsibility-Driven Design,RDD

10、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OOADObject-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OOSEVisual Modeling Technique,VMT,2.系统开发方法论,面向对象的分类2.系统开发方法论,2.系统开发方法论,面向对象的优缺点优点能够直接刻画客观世界的模型,易于处理复杂问题采用继承和多态等面向对象技术OO的无缝对接缺点自底向上(底层的对象设计存在盲目性)数据驱动(非功能驱动,系统总体结构性差),2.系统开发方法论面向对象的优缺点,4.敏捷开发方法(Agile Development,AD)快速系统开发为迅速制

11、造可用软件而设计的迭代过程。其描述、设计和开发与测试是交织在一起的。以增量的形式完成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新的敏捷开发方法。敏捷方法是一种专注于增量式描述、设计和系统实现的迭代式开发方法,其中用户直接以参与到开发过程中,同时,开发负担的降低使快速系统开发成为可能。(1)敏捷敏捷方法允许开发团队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软件本身,而不是在设计和编制文档上。敏捷方法普遍地依赖于迭代方法来完成系统软件描述、开发和移交,主要用于支持业务应用的开发。,2.系统开发方法论,4.敏捷开发方法(Agile Development,AD),4.敏捷开发方法(1)敏捷方法(2)敏捷建模原则:客户参与;增量式移交;团队工作:

12、接受变更;保持简单性:(3)极限编程(Extreme Programming,XP)XP是流行最广的一种敏捷方法,由Beck(2000)提出。所有的需求都表示为脚本(要直接实现的一系列任务);程序员两两结对;在写代码之前完成任务的测试描述;在新的代码加入系统中时,达到测试要求。,2.系统开发方法论,4.敏捷开发方法2.系统开发方法论,极限编程的核心价值是:通过频繁发布系统的版本来支持增量式开发。客户被全天雇佣到开发团队来参与系统项目。开发人员结对编程,集体对系统开发具有所有权。测试优先的开发思想。通过持续的再分解来改善代码质量,使用简单设计,支持简洁性的维护。,2.系统开发方法论,极限编程的核心价值是:2.系统开发方法论,1.系统开发生存周期四个阶段启动阶段、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现与维护阶段阶段的主要目标与成果2.系统开发方法论四种系统开发方法SSADM、PA、OOADP、AD四种系统开发方法的定义、形式及具体实现四种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缺点,本次课的总结,1.系统开发生存周期本次课的总结,The End,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