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城市总体规划汇报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59128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PPTX 页数:56 大小:13.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绵竹城市总体规划汇报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绵竹城市总体规划汇报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绵竹城市总体规划汇报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绵竹城市总体规划汇报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绵竹城市总体规划汇报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绵竹城市总体规划汇报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绵竹城市总体规划汇报ppt课件.pptx(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汇报大纲,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汇报大纲 绵竹市城市总体规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规划战略研究 第二部分:市域规划 第三部分:中心城区规划,第一部分:规划战略研究,规划背景,规划原则,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基础概况本次规划简介上版规划评价总体发展战略,基础概况,区位分析,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绵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东南靠德阳市生阳区,东北与绵阳市安县接壤,西南与什邡隔河相望,西北与阿坝州茂县毗连,绵竹新市到成都的高速公路里程43公里,位于成都市半小时经济圈内。,成德绵,即成都、德阳、绵阳3市联

2、合体的简称。主要是指成都德阳绵阳一带的一个产业经济发展高峰地带,这一地带作为成都平原的最重要区域,科技领先、第三产业发达、城镇化水平高、产业集聚效应明显、GDP比重大,是西部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处于四川省的领先带动地位。,基础概况,绵竹概况,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绵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幅员面积1245.3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035410420,北纬3093131之间。市境的东南与旌阳区,东北与安县,西南与什邡市,西北与茂县接壤。2012年,总人口约51万人。现辖20个镇(剑南、西南、东北、兴隆、九龙、遵道、汉旺、拱新、土门、广济、玉泉、板桥、新市

3、、孝德、富新、齐天、什地、绵远、金花、天池)、1个乡(清平)、263个行政村。市人民政府驻地剑南镇,位于市境东南部平原地区,南距成都市83公里,东南距德阳市31 公里,西南至什邡市23公里,东北至安县49公里,东至绵阳市74公里。,本次规划简介,规划期限、范围与层次,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近期:2015-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规划范围与层次规划层次:包括市域和中心城区两部分。市域:涵盖绵竹市所辖行政管辖全范围,总面积1245.3平方公里。规划核心内容:城镇体系规划,调整市域人口、产业和用地布局。中心城区:绵竹

4、市中心城区总建设用地28.4平方公里。规划核心内容:安排城区各项规划建设任务。,上版规划评价-08版总规,市域,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城镇体系:形成“一核、两轴、两带、五区” 的城镇网络体系。城镇等级结构:分为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特色乡镇三个等级结构,规划主要贡献根据绵竹市域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共同性和产业相关性以及行政区划确定经济分区,以公路为依托布局城镇体系。推动了绵竹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规划的再认识 城镇体系:经济分区应当加强对绵竹的环境承载力、地质灾害安全、生态敏感性地方面的特殊性的统筹考量;同时,城镇体系布局、产业的定位和部署也应当结合各区县自身的资

5、源特征,充分考虑宏观背景条件改变而带来发展机遇,明确各自在市域范围内的区域职能,打破一般平原城市均衡化、网络化的发展模式的框架限制。,上版规划评价-08版总规,中心城区,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城市性质: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结构布局:“双心(旧城和新城)、两轴(玉飞路和安国路)”的组团式城市布局结构。,规划主要贡献城市的发展定位突出了绵竹的生态、历史文化特色,强调了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精细化工等城市优势主导产业,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规划的再认识城市结构: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应当在公共设施部署、道路交通联系、公共开敞空间布局等方面得到进一步

6、加强。 功能布局:规划确定的老城和新城中心区应当在用地上应当加强商务 、商贸、服务、居住及相关配套设施功能的部署,对于与中心功能不相匹配的功能应考虑调整外迁。,总体发展战略,重点解决问题,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1.解决功能定位和城镇性质的调整问题 2.解决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问题3.解决工业的持续发展和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问题4.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5.解决中心城区面貌的提升和特色环境的营造问题6.解决农村住宅的改建、保护和利用问题,总体发展战略,技术路线,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滞后的现实条件,不可逾越的区域

7、地位,突出的人-地-资源矛盾,于极地奋起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国家、区域层面的战略支撑,区域责任,发展定位和目标,公共政策,空间规划,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政策支持,资金&项目支持,优势资源要素组合,指标体系,生态主导型规划方法,三个层面的工作层次和内容,区域层面,中心城区层面,一体化层面,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原则,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生态环境优先,规划适度超前,尊重民众意愿,城乡资源共享,维护城乡特色,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目标,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以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以改善投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人居环境为宗旨,建

8、设经济发达、环境友好、魅力宜居、生态低碳的城镇。,第二部分:市域规划,规划背景,规划原则,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空间发展分析城镇体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公共设施规划基础设施规划,1)禁建区:包括河湖水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核心保护区、森林公园内的重要景点和核心景区、基本农田、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潜在地质灾害防护区、高压走廊等及其他不宜建设区。2)限建区:限建区主要包括农田、园地以及与农业相关的水体空间等用地。3)适建区:适建区指规划期内市域内规划新增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及城镇远景发展备用地范围。4)已建区:已建区为城市及各级城镇建成区。,空间发展分析,

9、市域空间管制,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将全市划分为已建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四类空间进行分类管制。,2012年绵竹全市总人口5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4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1.9%。土地总面积1245.3平方公里,全市辖20个镇、1个乡。绵竹已建成汉旺镇、孝德镇等中心镇,广济、齐天、九龙等特色镇;但沿山及山地区域大多乡镇缺乏建设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重点镇规模偏小,建制镇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较小,大部分只有几千人,整体实力不强。大部分乡镇职能普遍单一。城镇结构松散,各乡镇的联系不够紧密,城乡统筹能力较差。,城镇体系规划,城镇发展现状,202

10、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城镇体系规划,城镇发展现状,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各乡镇城镇化发展概况:,城镇体系规划,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市域总人口:2020年市域人口规模50.5万人,城镇化率61%,城镇人口约31万人。2030年市域人口规模50.4万人,城镇化率77%,城镇人口约38.8万人。,城市规模:一体化地区2020年人口规模31万人,用地规模33.1平方公里,人均约106.8平方米。2030年人口规模38.8万人,用地规模39.6平方公里,人均约102平方米。中心城区202

11、0年人口规模21万人,用地规模22平方公里,人均约105平方米。2030年人口规模27万人,用地规模28.6平方公里,人均约106平方米。,2013年户籍人口51万人,城镇化水平45%。,中心城区:2013年12.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3.99平方公里,人均119.9平米。,城镇体系规划,市域人口规划,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一城:即绵竹市中心城区。五镇:即汉旺镇、孝德镇、土门镇、新市镇、富新镇五个重点镇。三带:即德天铁路城镇发展带、成绵高速复线发展带、沿山旅游发展带。三片区:分别为平坝城乡发展片区;沿山城乡发展片区;山地城乡发展片区。,城镇体系规划,空间结构规划

12、,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规划形成“一城五镇、三带三片区”的市域空间发展格局。,市域城镇分为三个等级:1、一级中心城区:包括剑南镇、西南镇、东北镇组成的中心城区。2、二级重点城镇:包括汉旺、孝德、土门、新市、富新五个重点镇。3、三级一般特色乡镇:分别为拱星镇、兴隆镇、九龙镇、齐天镇、广济镇、遵道镇、玉泉镇、什地镇、绵远镇、清平镇。,城镇体系规划,城镇等级规模,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2012年,三产结构为15.0:63.1:21.9处在快速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从2002年到2012年,二产占GDP的比重增加了12个百分点。近年来,二产仍

13、然是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产业。受地震影响,二产的增加值有所下降,但10年以后,二产对生产总值的贡献又有所提高。,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现状,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战略,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全面实施现代农业发展提升战略。促进农业科技化、有机化和品牌化,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推动农业功能从单一生产走向多元复合,深入挖掘农业的经济、生态、旅游和文化功能,推进三次产业互动融合。,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构建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着力加强食品酒类、机械制造、精细化

14、工、环保建材优势支柱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以文化旅游业为核心和引领的现代服务业,将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绵竹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加以培育,积极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金融商务等服务业。,一廊沿山生态经济发展走廊。重点发展沿山特色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及生态农业。二轴三产联动发展轴、成绵高速(复线)外向型产业发展轴。三产联动发展轴:重点发展江苏工业园、汉旺拱星特色工业园,以各类农业基地、文化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为特色,打造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轴。,产业发展规划,产业空间布局,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绵竹市域形成“一廊二轴三片区”的产业空间格局。,市域范围内形成以成绵高速、

15、德阿公路为骨架的公路网,并形成以市区为中心、向各镇乡辐射的半小时交通圈。增加干线路网之间的连接线,同时要求各区县高速公路与干线路网之间在县城设置互通,进一步完善干线公路网络,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保持防灾应急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通道和设施)多样性。,市域交通规划,交通发展目标和策略,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1、铁路规划规划成兰铁路在市域内过境。保留德天铁路的货运功能。2、高速公路现状成绵高速复线。3、公路分为两个等级。一级公路二级公路4、交通设施规划市区扩建城南客运站,建设高铁客运站。在汉旺、新市、孝德、富新、土门五个重点镇规划客运站。,市域交通规划,综合交通规划,2

16、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市域公共设施主要包括:行政办公设施规划、科技事业发展规划、教育设施规划、文化娱乐设施规划、体育设施规划、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商业金融和其它公共设施规划。,公共设施规划,市域公共设施规划,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公共设施规划,公共设施规划,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注:为必设项目,为可设项目,为不设项目,市域基础设施规划,给排水规划,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城镇水源以地下水、河流地表水、水库地表水为主。人均综合用水量标准:中心城区300L/人.日,重点中心镇2

17、20L/人.日,一般镇180L/人.日。,城镇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中心城区、镇区污水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农村污水以分散处理为主。,绵竹市规划邮政局4个,汉旺、孝德、土门、富新、新市等重点镇设邮政支局共5个,其它乡镇分别设立邮政所。,市域基础设施规划,通信设施规划,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第三部分:中心城区规划,规划背景,规划原则,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综合现状城市发展方向城市性质与规模用地布局规划专项用地规划市政工程规划,综合现状,现状用地布局,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现状总用地13.99平方公里

18、,人均建设用地119平方米。已建区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综合现状,存在的问题,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现状问题(1)城市用地发展形态不够明确。 (2)城市用地边界不够明确,用地布局有待进一步加强。(3)土地利用比例不合理。(4) 城市用地布局结构不够明确,各类用地配置有不合理之处,土地利用率低。除中心区外,没有形成明确的功能分区,因此相互干扰,相互冲突,同时也给中心城区带来较大的压力。(5)中心城区路网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主干路比重过高,次干路与支路严重不足。,城市发展方向,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大南路带动城市向南拓展,玉妃路带动了城

19、市跨马尾河发展,在马尾河与玉妃路之间形成了大片建成区,德天铁路以东逐渐形成了集行政、商贸、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城市新区,城南二环路以南以江苏工业园为基础形成了城市工业片区,城北二环路以内存在隐伏断裂带,不宜建设。,综上,绵竹市的发展方向主要为南向,适度向东、西发展,城市性质与规模,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规划性质本次规划对绵竹的城市性质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名酒酿造基地,生态文化旅游宜居城市。,人口规模:规划近期(2020年)为22万人;规划远期(2030年)为27万人。用地规模: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4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9平方米。 2030年城

20、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8.4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5平方米。,规划理念,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 从生态设计的理念切入,空间部署尊重城市山水格局,紧凑发展,宜人街区尺度,,规划设计注重河道、驳岸生态化设计,历史文脉保护与传承,旧城有机更新,绿色网络构架,城市特色把握城市特色,开发模式多组团多中心模式,用地功能混合、职居平衡,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规划结构,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根据绵竹市土地利用现状、历史文化特点、河流水系以及未来空间拓展和产业布局的要求,城市以主要道路为骨架,以楔入型生态绿地为基底,以河流为生态廊道,形成“一带两心

21、四轴六片区”的城市格局。,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规划结构,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四轴:分别为沿苏绵大道和回澜大道形成的横纵两条人文发展轴以及沿大南路和安国路形成的两条经济发展轴。,两心:集商贸、文化旅游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旧城核心;以行政、 教育科研为主的新城中心。,一带:沿马尾河生态景观廊道。,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规划结构,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旧城片区发展文化休闲旅游、商业服务等产业;加强对旧区改造,创建富有历史特色的城市核心区,新城片区主要发展行政、教育、文化等具有现代气息的功能,城南片区依托马尾河资源,打造环境优良社区,酒城

22、片区依托天益老号和酒文化资源,打造集工业、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片区,江苏工业园区,站前片区,以马尾河生态廊道和重要交通通道划分成6个功能片区,分别为:,酒城片区,旧城片区,新城片区,站前片区,城南片区,江苏工业园区,专项用地规划,居住用地,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旧城组团:居住用地257.3公顷 居住人口8万人,南轩组团:居住用地155.5公顷 居住人口4万人,城南组团:居住用地124公顷 居住人口3.5万人,东北组团:居住用地161.5公顷 居住人口4.3万人,城东组团:居住用地248.5公顷 居住人口7万人,专项用地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022

23、/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22.13公顷,占城市规划建设用地7.82%,人均8.23平方米。,规划行政办公用地33.53公顷,占城市规划建设用地1.18%,人均1.24平方米。,规划文化设施用地16.94公顷,占城市规划建设用地0.60%,人均0.63平方米。,规划教育科研用地126.91公顷,占城市规划建设用地4.47%,人均4.7平方米。中心城区共设中学9所,小学13所;,规划医疗卫生用地22.37公顷,占城市规划建设用地0.79%,人均0.83平方米。新城新建大型综合医院,各组团均设置配套的医院。,规划体育用地14.99公顷,占城市规划建

24、设用地0.53%,人均0.55平方米。,专项用地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布局规划,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规划旧城继续发挥传统的商业贸易地位作用,建成旧城区商业服务中心,结合旧城街区改造,将商业人流从传统的“一张皮”式的沿街线状发展引入到呈纵深式的街区块状发展,完善旧城区的商业环境。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06.64公顷,占城市规划建设用地7.27%,人均7.65平方米。,专项用地规划,工业和物流仓储用地规划,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规划工业用地500.30公顷,占城市规划建设用地17.60%,人均18.53平方米。主要为酒城工业区和

25、江苏工业园区。,规划主要布置三处仓储用地,一处位于城北二环路内,其余两处分别位于城南江苏工业园和城西酒城工业区内,为工业园区配套。规划仓储物流用地76.83公顷,占城市规划建设用地2.70%,人均2.84平方米。,专项用地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规划,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474.06公顷,约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6.68%,人均17.56平方米。,专项用地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规划,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本次绿地系统规划按五个层次体系进行,包括大环境生态绿地、城市公园绿地、生产及防护绿地、专用附属绿地和广场。形成

26、“两环、三楔、多廊、多点”的生态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387.6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3.62%,人均14.36平方米。,专项用地规划,用地布局规划,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专项用地规划,用地平衡表,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道路交通规划,道路结构,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规划形成“一环三横三纵”的道路网结构,“一环”:市区二环路45m;市区外环路40m。“三横”:成青路40m;南京大道40m;规划无锡大道40m。“三纵”:苏绵大道40m;玉妃路40m;大南路及南延线40m。,生态绿地和景观系统

27、规划,景观结构规划,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规划形成“一带两轴多节点”的景观结构。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带:沿马尾河生态景观带。,两轴:沿苏绵大道和回澜大道形成的两条人文景观轴。,多节点:包括城区五个公园和多个街头绿地等自然景观节点以及以旧城和新城中心为主的人文景观节点。,生态绿地和景观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一环:沿二环路环线绿地。,两片:城北由于隐伏断层和水源保护区所保留的生态绿地;南侧工业区外围结合自然田园景观。,三楔:城北生态绿地,沿德天铁路向南楔入城市;保留众力水库周围田园景观;城南马尾河与的天

28、铁路形成的楔形绿地。,在规划城市建成区外围,以自然田园景观为主,形成包围城市的环状绿地系统。它是城市城市的生态本底,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形成城市的最终发展边界;沿主干道多条联系城市开敞空间的绿道廊道。,构建“一环、两片、三楔、多廊道、多点”的绿地系统总体结构。,景观风貌规划,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规划形成“一带两轴多节点”的景观结构:一带:马尾河生态景观带两轴:苏绵大道和回澜大道两条人文景观轴多节点城市分为五个特色景观风貌区:旧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城东现代城市风貌区生态新城风貌区明酒食品产业风貌区现代制造工业景观风貌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2022/11/13,西南

29、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历史性街区在全城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环境协调区景观协调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给水工程规划,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人均综合用水量标准0.3立方米/人日,总用水量为8.1万立方米/日。水源采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对现状一水厂进行扩建,规模1万立方米/日,占地0.93公顷;保留现状三水厂,规模1.5万立方米/日,占地1.6公顷;规划新建南轩水厂和城东水厂,其中南轩水厂:规模2.3万立方米/日,占地1.87公顷;城东水厂,规模3.3万立方米/日,用地2.46公顷.远期城市水厂供水总规模12万立方米/日。,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30、排水工程规划,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排水体制为雨污水分流制雨水分成3个排水区,分别为马尾河东排水区、马尾河河西排水区和干河子排水区。城市排涝标准按20年一遇,在适当提高城市排水管道设计标准同时,要采取低影响开发措施,实施雨洪综合利用。中心城区污水量标准按平均日用水量的80%计,远期中心城区污水量为6.5万立方米/天。现状城市污水处理厂规模扩建至7万立方米/日,用地3.14公顷。工业污水厂位于江苏工业园,设计规模2万立方米/日,用地3.87公顷。,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电力电信工程规划,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电力工程中心城区用电负荷约为45万kW规划1座220kVA变电站规划新增3座110kV变电站高压走廊宽度为:220kV线路每侧20米,110kV线路每侧15米35kV线路每侧10米。电信工程城市固定电话普及率为60线/百人,共需要16.2万线。,综合防灾规划,2022/11/13,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综合防灾规划分为如下几个部分:防洪排涝规划消防规划抗震规划人防规划避灾体系规划,汇报结束,THANKS,绵竹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西南民族大学 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