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60139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第七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第七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第七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第七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ppt课件.ppt(1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第一节 重症监测治疗,一、概述,Intensive Care Unit加强护理单位,何谓 ICU?,集中具有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医务人员、先进的监测和治疗设备,专门对危重病例进行生理功能监测和救治的专业科室。 ICU重症病人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应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的整体医疗实力,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ICU的由来,雏形见于二十世纪40年代随着新型监测和治疗仪器的开发和使用,危重病抢救效率大为提高逐渐形成ICU这样一种治疗和管理模式,ICU的由来,麻醉后恢复室重大灾害脊髓灰质炎爆发性流行战争,麻醉医生常参与各种抢救 在先前麻醉恢复室基础上, 发展成

2、专门抢救危重病例 的场所,ICU的由来,麻醉后恢复室重大灾害脊髓灰质炎爆发性流行战争,如1942年,波士顿大火 麻省总医院 同时涌入39名重伤员 不得不组织专班抢救 获得成功经验,ICU的由来,麻醉后恢复室重大灾害脊髓灰质炎爆发性流行战争,19401950年代, 美国洛杉基和丹麦等地 脊髓灰质炎爆发性流行 铁肺(iron lung)应运而生,ICU的由来,麻醉后恢复室重大灾害脊髓灰质炎爆发性流行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朝战和越战 战场救护经验的积累, 促进了 危重医学的发展, 如休克及 MOF的研究,ICU的分类,综合性ICU (general ICU)专科ICUSICU,外科ICU(surgic

3、al ICU)CCU,冠心病监测治疗ICU(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re unit)RCU,呼吸系统疾病ICU(respiratory disease care unit)ECU,急诊ICU(emergency care unit)PICU,儿科ICU(pediatric ICU),ICU的床位设置,综合医院一般设ICU床位数为总床位数的2%-8%,每个ICU管理单位床位数812张,床位使用率65!75%为宜。ICU护士数与床位数比例为34:1,护士长12名。,ICU的仪器设备,监测设备辅助检查设备抢救设备其他设备,ICU的监测设备,特点实时、连续、动态、全方位方便快

4、捷警报系统完备敏感基本监测设备床旁生命体征监测仪中央监视器(护士工作站),ICU的监测设备,监测项目基本生命体征心电图、间接动脉血压、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体温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直接BP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输出量呼吸功能指标潮气量、气道压、吸入氧浓度、呼气末CO2浓度(ETCO2)其他监测项目颅内压等,ICU的辅助检查设备,血气分析仪电解质测定仪血糖测定仪血、尿及大便常规检查仪器肝肾功能检查仪器床边B型超声检查仪床边X线机,ICU的抢救治疗设备,呼吸机心电起搏除颤器小型血液透析仪颅脑降温仪或冰毯微量输液泵(推注泵和滴注泵)气管插管物品动静脉穿刺物品

5、简易手术照明灯,ICU的其他设备,中心供氧设备中心负压吸引设备活动可升降病床应急照明灯空气消毒器备用电源,ICU的收治对象,ICU的收治范围经严密监测和积极治疗,有可能恢复的危重患者,ICU的收治对象,严重创伤,或大手术后需监测治疗者各类休克患者急性循环功能衰竭患者急性呼吸衰竭,尤其需机械通气者(如ARDS)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患者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者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或其他代谢紊乱者心肺脑复苏患者脑血管意外患者各类意外伤害者(服毒、溺水、电击伤或自缢等),ICU的收治对象,不属于ICU收治的范围脑死亡患者晚期肿瘤,或其它疾病终末期 无治愈可能者特殊传染性疾病者,二、ICU的工作

6、内容,ICU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应用先进的监测与生命支持技术,对重症病人的生理功能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监测,对重症病人的病理生理状态、病情严重性和治疗迫切性进行评估,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重症病人的预后。,(一)监测的目的,1、早期发现高危因素2、连续评价器官功能状态3、评估原发疾病严重程度4、指导诊断和鉴别诊断5、实施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二)重症监测治疗的内容,1、循环系统(1)心电图监测(2)血流动力学监测(3)组织灌注的监测2、呼吸系统(1)呼吸功能监测(2)呼吸治疗,循环系统,(1)心电图:常规监测项目 意义:心率快慢、心律失常类型的诊断(2)血液动力学监测:

7、尤其是有创性监测:可以实时反映病人的循环状态,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流动力学 (hemodynamics),循环系统的流体力学,研究循环功能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分类:无创性技术脉搏、心率、袖带测血压有创性技术经动脉或静脉穿刺,置入导管获得数据,体循环 心脏 肺循环,左心室,右心室,心输出量 (CO, cardiac output),循环系统的核心:心脏的泵功能心输出量(心排血量): 考察心脏的泵功能的根本指标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目的: 了解心输出量,及对其影响的因素,心输出量 (CO, cardiac output),每搏输出量(每搏量)每次搏动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每搏量

8、心率,心输出量 (CO, cardiac output),心输出量,心肌收缩性,后负荷,每搏量,前负荷,心 率,心输出量 (CO, cardiac output),心输出量,心肌收缩性,后负荷,每搏量,前负荷,心 率,心室收缩前承受的负荷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心室舒张末期压(充盈压),前负荷对 CO的影响,前负荷过低提示:心室舒张末期压(充盈压)低 静脉回心血量不足结果:从而每搏量减少,最终CO降低例如,严重脱水、大出血等 严重时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处理:此时当补充血容量增加前负荷,前负荷对 CO的影响,前负荷过高心室舒张末期压(心室充盈压)高 提示血容量过多,心脏负荷重结果:搏血量减少,CO降

9、低发生于输液过量,或心力衰竭时处理:限制液体摄入、利尿、强心(若继续扩容,则加重心衰,CO进一步降低),心输出量 (CO, cardiac output),心输出量,心肌收缩性,后负荷,每搏量,前负荷,心 率,心室肌收缩时承受的负荷, 或心肌射血时 需克服的阻力,后负荷对CO的影响,后负荷过高心肌射血的阻力大,射血速度下降结果是心室收缩时间延长, 舒张期相应缩短 心室充盈时间短,CO减少长时间高后负荷,心肌肥厚,心力衰竭见于高血压、肺动脉高压等,心室前后负荷,右室后负荷: 肺动脉压,左室后负荷: 主动脉压,右室前负荷: 右心房压 中心静脉压,左室前负荷: 左心房压 肺静脉压,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

10、,心输出量,心肌收缩性,后负荷,每搏量,前负荷,心 率,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心输出量,心肌收缩性,后负荷,每搏量,前负荷,心 率,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率,心输出量=每搏量心率正常心率为60100 bpm 超出此范围分别为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在一定范围内, CO与心率成正比 即心率慢,CO低 心率加快,CO增加若心率加快,则心动周期缩短 只能缩短舒张期,即心室充盈时间缩短 导致心室充盈减少,每搏量减少,CO降低,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率,监测方法触脉搏心脏听诊心电图有创性动脉置管测压,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率,监测方法触脉搏心脏听诊心电图有创性动脉置管测压,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率,监测方法触脉搏心脏听诊心电图

11、有创性动脉置管测压,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血压,血压高低取决于CO和外周血管阻力CO严重减少,必然导致血压过低,组织灌注不足 如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心源性、低血容量性)外周血管痉挛,阻力增加,则血压升高 如高血压病时反映左心室后负荷严重高血压加重左心室射血阻力,使CO降低长期高血压使左室心肌肥厚,最终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甚至心衰,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血压,监测方法:袖带式水银测压自动袖带测压动脉内置管直接测压,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血压,袖带式水银测压计自动袖带测压床旁监护仪必备自动充气放气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值测压间隔时间可以任意设定能够自动报警,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血压,袖带式测压的共

12、同优点: 无创方便袖带式测压的共同缺点: 血压过低时测不出 “血压为零”?动脉内直接测压则更精确灵敏,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血压,动脉内直接测压动脉内留置导管,连接换能器, 压力信号被转换为电信号显示屏报告血压和脉率 同时显示动脉搏动波形连续、动态、精确缺点:有创,技术及设备高,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血压,常用穿刺部位:桡动脉足背动脉股动脉,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血压,收缩压心室收缩产生的最高压力舒张压心室舒张时的最低压力脉压收缩压舒张压40mmHg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舒张压2)/3 93mmHg,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心静脉压,CVP, central venous pressure中心静脉

13、接近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中心静脉压接近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意义代表右心前负荷反映静脉回心血量及右心射血功能 粗略估计血容量,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正常值:612cmH2O,中心静脉压监测,置管途径: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的用途,监测中心静脉压输液途径:快速输血输液实施静脉营养输注其他对血管有刺激的药物(化疗药等)放置肺动脉导管安装临时心电起搏器进行心内超声检查,中心静脉压监测,CVP监测的局限性:仅反映右心前负荷,粗略估计血容量对左心负荷加重的反应滞后受肺动脉高压、右心瓣膜病变的影响,中心静脉压和血压的临床意义,血流动力学监测-肺动脉压,导管若继

14、续推进,进入右心室和肺动脉肺动脉压反映右心室后负荷肺动脉高压症时,右心输出量减少如何方便的进入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监测 (Swan-Ganz导管),1970年,Swan和Ganz发明漂浮导管即Swan-Ganz导管,肺动脉导管,肺动脉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肺小动脉楔压,漂浮导管充气后推进,最终嵌顿于肺小动脉此时所测压力为肺小动脉楔压(PAWP)即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肺小动脉楔压,PAWP的意义:近似于肺静脉压和左房压,代表左心前负荷原理:自肺小动脉至肺静脉间压力低,压差小无瓣膜,血流动力学监测-肺小动脉楔压,组织灌注的监测,(1)传统监测指标对评估休克和体液复苏有一点的临床意义,

15、但因无法量化评估组织灌注,临床应用存在局限性(2)血乳酸:血乳酸浓度升高(4mmol/L)并持续48小时以上者,预示其预后不佳,病死率达80%以上,乳酸清除率比单纯乳酸值更能反映组织灌注和病人预后。(3)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特指肺动脉血氧饱和度,反映组织氧平衡的重要参数,其正常值7075%。(4)胃粘膜内CO2分压(PgCO2)正常值45%,动脉血CO2与胃粘膜CO2分压差正常值9mmHg,值越大表示胃肠道组织缺血越严重。胃肠道是全身低灌注最早受累、最迟恢复的器官,对其缺血状态评估对全身组织灌注状态的评估意义重大。,呼吸系统,(1)呼吸功能监测 急性肺通气功能衰竭:术后肺部并发症是引

16、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前肺功能异常术后较易发生:正常3%,异常70%。正确认识和监测术后肺功能改变,对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主要监测:肺通气功能、氧合功能和呼吸机械功能,以帮助判断肺功能的损害程度、治疗效果以及组织器官对氧的输送和利用状况。,表7-2 常用呼吸功能监测参数,(2)呼吸治疗 1)氧疗(oxygen therapy) 氧疗:是通过不同的供氧装置或技术,使病人的吸入氧浓度(FiO2)高于大气的氧浓度以达到纠正低氧血症和提高氧供的目的。 氧疗可使FiO2升高,当肺通气功能无障碍时,有利于氧由肺泡向血流方向弥散,升高PaO2。轻度通气障碍、肺部感染等对氧治疗较为敏感,疗效较好

17、。当肺泡完全萎陷或肺泡的血液灌注完全停止,氧治疗的效果很差,必须治疗病因。,呼吸系统,供氧方法:高流量系统和低流量系统高流量系统: 病人所吸入的氧气都由该装置供给,气体流速高,FiO2可以稳定控制并能调节。常用的有文图里(Venturi)面罩。低流量系统: 提供气流量不能满足病人吸气总量,吸入一定氧的同时还需吸入一定量的空气。FiO2不稳定,也不易控制,适用于不需要精确控制FiO2的病人。常用方法: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带贮气囊面罩吸氧。,呼吸系统,(2)呼吸治疗 2)机械通气的应用: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目的:保障通气功能以适应机体需要,改善并维持肺的换气功能,减少呼吸肌做功,特殊治疗的

18、需要,如连枷胸等。机械通气本身也可加重肺损伤,称为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包括气压伤、容积伤及生物伤等。 常用的模式有:控制通气(CMV)、辅助控制通气(C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呼气末正压(PEEP)等。,呼吸系统,机械通气模式,控制通气(CMV):由预设定参数给病人进行机械通气,用于无自主呼吸患者。辅助控制通气(AC):有病人吸气时负压触发,设置备用频率,当病人两此呼吸间歇长于备用频率的间歇时呼吸机启动控制呼吸。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送气由病人吸气力触发。压力支持通气(PSV):用于有自主呼吸的病人。以一定的压力送气。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呼吸

19、末期气道压力高于大气压。防止肺不张。增加右心后负荷,可减少肺内血液分流量。,三、病情评估,使用统一标准对ICU病人病情进行评估具有以下意义:可正确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选用合理治疗用药和措施,并评估其疗效;为病人转入或转出ICU提供客观标准;根据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估医疗、护理质量。,ICU常用病情评分系统,1、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2、治疗干预评价系统(TISS)3、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ODS)4、全身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71,复苏概念,早年的“复苏”主要指“心肺复苏”,即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以人工呼吸替代病人的自

20、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自主搏动。后扩展为“心肺脑复苏”。 复苏分为三个阶段: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和复苏后治疗。,心脏骤停后机体变化,3秒-黑朦5-10秒意识丧失,倒地晕厥15-30秒全身抽搐45秒瞳孔散大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4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10分钟脑细胞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进入“脑死亡”“植物状态”,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时间就是生命,CPR开始的时间 CPR成功率 1分钟内 90% 4分钟内 60% 6分钟内 40% 8分钟内 20% 10分钟内 0%,“4-6分钟”黄金救命时间,74,一、基本生命支持,(一)尽早识别和

21、启动紧急医疗服务系统(二)尽早CPR(三)尽早电除颤,基础生命支持程序,3、放平患者,心脏按压,4、开放气道,5、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76,(一)尽早识别心搏骤停和启动紧急医疗服务系统,意识突然丧失呼吸运动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 为快速识别,2010年AHA复苏指南中不再强调检查是否有大动脉搏动作为诊断心搏骤停的必要条件,也将“看、听、感”作为判断是否有呼吸存在从复苏指南中删除。,77,意识丧失判断方法,1.拍打双肩,凑近耳旁大声呼唤“喂!你怎么啦?” 2.如认识,可直呼其名3.如对呼唤无反应,还可指甲捏压人中穴 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昏迷),78,大动脉搏动消失判断方法,判断

22、心跳最简便可靠的方法触摸颈动脉搏动颈动脉体表投影:喉结旁开23 cm触摸单侧、力度适中、时间10 Sec避免触摸感觉错误,79,(二)尽早开始CPR,步骤 C-A-BC 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Circulation)A 保持呼吸道通畅(Airway)B 人工呼吸(Breath)措施: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1)胸外心脏按压,(2)开胸心脏按压,1、心脏按压,81,1、胸外心脏按压,按压位置 :胸骨中下1/2。手法:双手掌根重叠。按压力量均匀,有节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时胸骨下陷,成人为5-6cm。,82,注意事项,用力大小适中 垂直下压,不能左右摇摆。避免冲击式猛压下压时间与放松时间相

23、等 每次按压后手离开胸壁,使胸廓充分回弹,83,2、开胸心脏按压,对于胸廓畸形、胸外伤、多发肋骨骨折、心脏压塞等病人,首选开胸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效果不佳并超过10min,只要具备开胸调节,应采用开胸心脏按压,在手术室内应在胸外按压同时,积极准备开胸心脏按压。,84,2、人工呼吸,(1)开放气道(2)人工呼吸,Airway-开放气道,昏迷后舌根后坠气道梗阻,Airway-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Airway-开放气道,托颌法,Airway-开放气道,若口腔咽部有异物或呕吐应先直接用手指清除,腹部冲击法(Heimlich手法:坐位、立位或卧位)胸部冲击法(用于妊娠末期或过度肥胖者)5次冲击后用手

24、清除异物,Airway-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腹部冲击法(Heimlich手法:坐位、立位或卧位)胸部冲击法(用于妊娠末期或过度肥胖者)5次冲击后用手清除异物,Airway-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Breathing-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气管导管人工呼吸口对防护罩人工通气口对面罩人工呼吸面罩呼吸球人工呼吸,Breathing-人工呼吸,缓慢吹气 大于1秒以上潮气量6-7ml/kg(约500600ml)频率:6秒/次开始通气次数:连续2次或5次,面罩呼吸球人工通气潮气量: 无O2供时,10ml/kg (约7001000ml) 有O2供时,7ml/kg (约400600ml),Br

25、eathing-人工呼吸,环甲软骨压迫法防止胃胀气、胃内容物返流及误吸双人或三人方可实施,Breathing-人工呼吸,(三)尽早电除颤,存活链的重要环节,提前到BLS阶段 室颤后4min内,CPR8min内除颤可使其预后明显改善。,心跳骤停的主要ECG类型,4种类型:心室纤颤(VF):在临床一般死亡中占30%,在猝死中占90%。无脉室速:出现快速致命性室性心动过速不能启动心脏机械收缩,心排血量为零或接近为零,以致患者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无脉电活动(PEA):有组织心电活动存在,但无有效的机械活动。心室停搏: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条直线。,心跳骤停的主要ECG

26、类型,四种类型的血流动力学结局相同: 有效循环停止全身性缺血缺氧心室颤动值得高度重视发病率最高复苏成功率最高,电击除颤,电除颤越早越好: 心跳骤停后,最常见的初始节律是室颤 室颤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是电除颤 除颤成功可能性,随时间推移而迅速减低 数分钟内,室颤有可能转为更恶性的心律失常(电机械分离或心室停顿),电击除颤,电击除颤,除颤电极部位: 标准位(胸骨右缘2肋间、左侧第五肋间腋前线) 前后位(胸骨右缘23肋间、背部肩胛骨下角),除颤电极标准位置,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左侧第五肋间腋前线,电击除颤,除颤器类型:普通非同步性体表直流电除颤器自动体表除颤器AEDs,automated externa

27、l cardiac defibrillator,电击除颤,普通非同步性体表直流电除颤器院内常用单相电能除颤电能(成人,体表)首次 200J第二次 200300J第三次 360J观察ECG,必要时35分内重复, 或变换体位,电击除颤,电击除颤,单相波与双相波除颤,(一)呼吸支持:气管插管,呼吸机机械通气。(二)恢复和维持自主循环:尽早使用自动除颤仪(AED)。(三)监测:心电图、呼气末PETCO2、动脉舒张血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等。,高级生命支持,(四)药物治疗-用药途径,心内注射 静脉注射(推荐应用) 气管内用药 骨髓腔内注射 均有效,各有利弊,“新三联”“老三联”?!“心三联”“

28、呼三联”?!,药物治疗,均无科学依据,百弊而无一利国外文献从无报道正规教科书已不载入坚决摈弃不用,至嘱!,药物治疗-肾上腺素,心肺复苏的首选药物作用:兴奋受体,收缩外周血管,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压,同时收缩颈动脉,增加脑血流量。用法:每次静脉用量为0.51.0mg,或0.010.02mg/kg,必要时每3-5分钟可重复一次。,鉴于血管加压素在复苏中的效果与肾上腺素未见明显区别,心搏骤停的急救中可以将其替代肾上腺素,一次用量及重复用量为40U,经静脉或骨内注射。,药物治疗-血管加压素,可使心肌因缺血或梗死而降低的纤颤阈值得以恢复或提高,并于心室舒张期使心肌对意外电刺激的应急阈值提高

29、。适应症: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性二联律、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还可预防性用于心肺复苏后和防止心导管时。常用剂量为11.5mg/kg,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应用,亦可以24mg/min的速度静脉输注。,药物治疗-利多卡因,当pH低于7.20时,容易发生顽固性室颤;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使拟交感类药物的作用减弱,因而影响复苏效果。如果心脏停搏时间短暂,则不需要用碳酸氢钠,如果心脏停搏发生之前已证实存在代谢性酸中毒,以碱性药物纠正之对复苏是有利的。,药物治疗-碳酸氢钠,盲目大量使用碳酸氢钠对复苏十分不利: 可引起低钾血症和氧离解曲线左移,损害组织对氧的摄取; 引起高钠血症和血晶体渗透压

30、升高; CO2的产生增加不仅可导致高碳酸血症,并可弥散到心肌和脑细胞内而引起功能抑制。,药物治疗-碳酸氢钠,只有当各种复苏措施已采用,如有效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等,才考虑应用碳酸氢钠。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的速度不宜过快,应匀速输注,成人注射5碳酸氢钠以15ml/min左右的速度为宜。在用碳酸氢钠的同时,应进行过度通气以免CO2蓄积。,药物治疗-碳酸氢钠,第三阶段:后续生命支持,复苏后处理 (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基本内容: 全身支持脑复苏,第三阶段:后续生命支持,全身支持呼吸: 机械通气,保持正常PaCO2循环: 维持较高血压以利脑灌注多器官功能衰竭或障碍的防治抗感

31、染营养支持,脑代谢的特点,氧耗量大脑重量占体重2%血流量占全身15%耗氧量占全身2025%对缺氧耐受性差血流中断10秒, 大脑缺氧而昏迷24分钟后,大脑葡萄糖和糖原储备耗尽45分,ATP耗竭-极限?!,全脑停循环极限时间,故一般认为,全脑缺血5分钟以上,即发生不可逆性损害 也有认为,8分钟为全脑停循环极限时间,脑复苏措施,低温低温有脑保护作用,预期温度3236利尿脱水甘露醇,速尿.目的: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止痉痉挛抽搐时,脑耗氧增加100400%巴比妥类,安定,冬眠激素:可短期用,脑功能恢复的顺序,心跳呼吸对光反射 吞咽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 疼痛反应头转动四肢活动 听觉反应 意识恢复视觉,脑复苏的转归(结局),完全恢复神志完全恢复,无神经后遗症,能正常工作意识恢复但有智力障碍、共济失调和运动障碍等并发症皮层下生存 (植物人?)意识消失,但有呼吸及脑干功能。有对光和吞咽等反射疼痛刺激有反应,但无听觉、意识 及视觉脑死亡指全部脑组织(包括脑干)的不可逆损害,脑死亡定义,全部脑组织(包括脑干)的不可逆性损害,脑死亡诊断,深昏迷,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无自主呼吸无自主运动,肌肉无张力脑干功能和脑干反射消失,体温调节紊乱脑电图呈等电位上述表现持续72小时(1224小时), 且排除低温、镇静或肌松药等因素的影响,Thats all for toda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