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武装斗争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60257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武装斗争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二节武装斗争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二节武装斗争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二节武装斗争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二节武装斗争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武装斗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武装斗争ppt课件.ppt(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武装斗争,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进 入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特点和实质 进 入三、人民军队的建设 进 入四、人民战争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 进 入,本节内容,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1)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分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社会的国情,强调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2)毛泽东从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性出发,强调指出中国革命只能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3)毛泽东还进一步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之间的矛盾、国内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指出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

2、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特点和实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般的武装斗争,也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武装起义。中国武装斗争的基本特点是“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这是因为: 1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 2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 3广大农民所在的农村,是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的战略基地。 总之,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正如毛泽东所说

3、:“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 。所以,坚持武装斗争为主要革命形式,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军队为主要组织形式,善于把武装斗争这个斗争形式同城市工人的斗争等其他斗争形式,在全国范围内直接或间接地配合起来,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途径。武装斗争成为中国革命的一大法宝。,三、人民军队的建设,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 这支军队的唯一宗旨是:“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是新型人民军队建军原则的基石和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出发点,也是人民军队生存的基

4、础和力量的源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由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决定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通过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体现出来的,即: 第一,打仗消灭敌人; 第二,打土豪筹款子; 第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组织革命委员会。,2.党指挥枪的原则,即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领导来实现的。 (1)党对军队的思想领导,就是要加强党对军队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2)党对军队的政治领导,主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党要为人民军队指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制定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要通过各种方式,使人民军队具有高度的政

5、治觉悟。 (3)党对军队的组织领导,就是人民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命令,听从党的指挥。,四、人民战争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1人民战争的思想 人民战争是特指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革命战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运用于军事领域,不断地总结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思想。 (1)兵民是胜利之本 人民战争必须深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思想,他总是把革命战争的进行和胜利,建立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之上。 (2

6、)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 由于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人民军队没有根据地是不能支持的。有了根据地,中国革命战争才有了根基,人民军队就能依靠根据地的人力、物力,有效地打击敌人,保存自己,就有了训练、休整和补充的基地,就能坚持长期的战争,夺取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 (3)人民战争武装力量的体制 人民战争必须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机制,即主力兵团和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和非正规军相结合、武装群众和非武装群众相结合(主要是民兵和游击队结合)的武装力量机制。,2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原则 (1)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积极防御也就是攻势防御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在作战指导思想上是防御和进攻的

7、交互应用,通过防御,保存实力,待机破敌,最后达到进攻和反攻。积极防御是中国革命战争总的战略方针,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积极防御是通过“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实现的。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又制定了深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方针。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则提出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方针。 (2)战略上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 毛泽东指出:“战略的持久战,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这是一件事的两方面,这是国内战争的两个同时并重的原则,也可以适用于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这是毛

8、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为我军制定的重要的战略指导方针。,(3)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 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三种基本作战形式。游击战是土地革命前三年和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作战形式;运动战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作战形式;阵地战是解放战争后期的重要作战形式。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总结了我军丰富的游击战争的经验,把游击战争上升到战略地位。 (4)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是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重要原则。它既是我军战役战斗的主要作战方法,也是实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一战争目的的重要手段。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各个时期,历来强调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采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 (5)战略进攻的思想 战略进攻是对战略防御之敌所采取的全面进攻,是消灭敌人和夺取或收复领土的主要手段。毛泽东指出:“反攻原则,是在敌人进攻时应用的,进攻原则,是在敌人防御时应用的。”战略进攻“是敌取守势我取攻势时的战略形势和战略方针”。,(本节放映结束),开始学习第三节,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