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3655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人民军队在人民群众支持和配合下进行革命战争的指导艺术和作战方法。,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基本精神是:一切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灵活机动,不拘一格,扬长避短,力争主动,利用矛盾,各个击破;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退却时反对逃跑主义,有效地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本讲内容,一、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思想二、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主要内容三、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显著特点,(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2、(三)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一、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1、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含义【消灭敌人】就是解除敌人的武装,剥夺敌人的抵抗能力,并不是要完全消灭其肉体。【保存自己】就是不被敌人解除武装,不被敌人剥夺抵抗力,并且在肉体上不被敌人消灭或伤害,以便更有效地消灭敌人。,(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一、基本思想,(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2、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关系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是战争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基本思想,消灭敌人是保存自己的有效手段 保存自己是消灭敌人的必要条件,“战争的基本要求是:消灭敌

3、人,其另一要求是:保存自己。保存自己的目的,在于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又是保存自己的有效手段。”,(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2、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关系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是战争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基本思想,从战争的整体和全过程来说,消灭敌人是第一位的,是主要矛盾,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两者在战争中的作用战争的基本特性战争的作战形式,(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2、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关系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是战争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从战争的整体和全过程来说,消灭敌人是第一位的,是主要矛盾,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在一

4、定条件下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主次关系会发生变化。,一、基本思想,(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3、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的军事目的“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在战争所追求的目的中,消灭敌人军队永远是最高的目的”“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的目的,就是战争的本质”,“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一、基本思想,4、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指导的基本原则“一切军事行动的指导原则,都根据于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尽可能地保存自己的力量,消灭敌人的力量。”,(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一、基本思想,积极防

5、御攻势防御或决战防御。是为了辅助进攻,或为了转入反攻和进攻创造条件而进行的防御。消极防御单纯防御或专守防御。是专门防守、单纯阻挡敌人进攻的防御。,积极防御在作战指导上是防御和进攻的相互应用,通过防御,保存军力,待机破敌,它是辅助进攻或准备转入进攻的一种手段。,“我们死亡一个到两个,日本定死一个人,但是我们有四万万同胞,他们最多只有六千万人口,我们还拼不过他吗?蒋介石,1、积极防御与消极防御的含义,2、积极防御与消极防御的本质区别,两种防御对进攻和防御的关系认识不同两种防御对战略与战役战斗的关系理解不同两种防御对战争的结局要求不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一、基本思想,(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

6、御,3、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原理,当敌大规模进攻时,战略上采取内线持久的防御战;在战役战斗上积极发动外线速决的进攻战;依靠军民的整体力量,运用各种斗争形式,逐步改变敌我力量的强弱对比、夺取战略主动权;不失时机地将战略防御导向战略反攻或进攻,并在适当时机同敌主力展开战略决战,夺取最后胜利。,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一、基本思想,4、毛泽东积极防御思想的基本精神,坚持自卫立场,实行后 发制人充分准备,严防敌人突袭 寓攻于防,攻防结合对待强敌,持久作战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之上,是由我党的性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战略上处于防御的一方,特别要居安思危,形式、目的、

7、进程的统一,正义的革命战争拥有巨大的潜力,进行持久作战是任何敌人都畏惧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一、基本思想,(三)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是毛泽东在革命战争中看待敌人的基本观点是从长远上、本质上认识敌人,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心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敌人既是真老虎,也是纸老虎;既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又要善于斗争、善于胜利,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一、基本思想,(三)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一、基本思想,贯穿于其他各项军事原则中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退却时反对逃跑主义;战略

8、的内线持久的防御战,战役战斗的外线速决的进攻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慎重初战;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适时、独特的战略进攻战略上实行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战役战斗上外线的速决战力求打歼灭战采取恰当的作战形式慎重初战作战指导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主要内容,(一)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依据战争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政治因素、敌我双方力量、作战对象军事战略转变的主要内容是主要作战形式的转换,我军经历的军事战略转变,一是在1930年,工农红军由游击战转变为运动战;二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党领

9、导的军队由运动战 转变为游击战;三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军由抗日游击战争转变为 国内正规战争,由游击战转变为运动战;四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我军由国内正规战争向 世界正规战争转变。,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一)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军事战略转变的内容不仅仅是指主要作战形式的转换,还包括战略指导思想的转变和战略方针的转变。,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依据战争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政治因素、敌我力量变化、作战对象等军事战略转变的主要内容是主要作战形式的转换,(一)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军事战略转变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在军事战略转变中必须

10、反对“左”和右的两种倾向,(二)适时、独特的战略进攻,1、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一般过程2、解放战争我军战略进攻的特点,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1、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一般过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战略防御,战略转移、战略退却,2、解放战争我军战略进攻的特点,战略反攻的同时或稍后直接发起战略进攻采取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插敌人的战略纵深,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2、解放战争我军战略进攻的特点,实行战略决战,歼灭敌人重兵集团,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战略反攻的同时或稍后直接发起战略进攻采取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插敌人的战略纵深,正确把握战略决战的时机、选定战

11、略决战的方向针对不同的决战对象,确定不同的战役指导方针关照决战全局,协调各战区行动,坚决地实施战略追击,夺取战争最后胜利,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2、解放战争我军战略进攻的特点,实行战略决战,歼灭敌人重兵集团,战略反攻的同时或稍后直接发起战略进攻采取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插敌人的战略纵深,采取远距离包围迂回然后回打的方针,追歼溃逃之敌对负隅顽抗之敌,采取就地歼灭的方针,坚决地实施战略追击,采取远距离包围迂回的方法追歼残敌军事打击与政治上的争取和瓦解相结合,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2、解放战争我军战略进攻的特点,采取逐次决战的方式,就地歼灭敌人重兵集团,战略反攻的同时或稍后直接发

12、起战略进攻采取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插敌人的战略纵深,北平方式、绥远方式,(三)战略上实行内线持久的防御战,战役战斗上实行外线速决的进攻战,1、内线作战、外线作战,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内线作战:军队处在防御或被包围态势下的作战 外线作战:军队处在进攻或对敌实施包围态势下的作战,2、这一思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体现了防御和进攻的关系,GO,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1、内线作战、外线作战,3、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4、内线与外线、防御与进攻、持久与速决,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三)战略上实行内线持久的防御战,战役战斗上实行外线速决

13、的进攻战,(四)力求打歼灭战,1、坚持打歼灭战,是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基本要求2、歼灭战能最有效地实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3、歼灭战是改变敌我优劣形势,夺取战争最后胜利的关键4、歼灭战能够振奋我军士气,打击敌人的气焰,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所谓歼灭战,就是每战均要解除敌人的武装,剥夺其抵抗力,俘虏或毙伤其全部或部分人员,摧毁或缴获其全部或部分武器装备。,实行歼灭战的基本方法,1、集中优势兵力(包括兵器),造成数量上的优势,是打歼灭战的物质基础。2、集中力量于主要方向3、采取围攻部署,是歼灭战的用兵原则4、找弱处开刀,先弱后强,由小到大,各个歼灭5、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

14、标,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基本战法: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高技术条件下歼灭战思想的新发展,1、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歼灭战目标主体形态的变化战场力量对抗手段的发展,使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不再成为唯一目标战场力量对抗形态的变化,必须把歼灭有生力量转向摧毁战场作战体系中的关节点和要素战场力量对抗方式的变革,必须把歼灭有生力量转向打击敌人的指挥控制系统,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高技术条件下歼灭战思想的新发展,2、从累积型歼灭战向结构瘫痪型歼灭战转变3、从积小胜为大胜型歼灭战向“一锤定音”型歼灭战转变4、从围攻部署型歼灭战向重点打击型歼灭战转变,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

15、1、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歼灭战目标主体形态的变化,(五)采取恰当的作战形式,运动战:是正规部队在长的战线和大的战区进行战役、战斗的外线速决的进攻的作战形式。是解决战争命运的主要作战形式。特点:正规兵团;战役和战斗的优势兵力;进攻性和流动性。,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紧密结合,(五)采取恰当的作战形式,阵地战:就是正规部队依托阵地进行防御,或对据守阵地之敌实施进攻的作战形式。是消耗和歼灭敌人的重要作战形式。特点:准备时间长;组织工作完善;作战持续时间长。,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紧密结合,(五)采取恰当的作战形式,游击战:是分散流动

16、的作战形式,也是一种群众性的武装斗争形式。是从战略和战役战斗上配合正规战的不可缺少的作战形式。特点:比正规战更具有进攻性、灵活性、主动性、速决性和分散性。,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紧密结合,(五)采取恰当的作战形式,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紧密结合,运动战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阵地战是中国革命战争的必要作战形式游击战是中国革命战争的广泛作战形式1、要适时转换主要作战形式2、三种作战形式要紧密结合、互相配合3、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这三种作战形式仍是不可偏废的,(六)慎重初战,慎重初战的三个原则必须打胜必须

17、照顾全战役计划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慎重初战的主要内容 实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充分做好战争准备,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七)作战指导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是实现正确作战指导上的基本要求。主动性是中心,灵活性和计划性是实现主动性于战争中的手段。,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主动性,主动性,是指军队行动的自由权,是用以区别被迫处于不自由状态的。战争力量优劣是主动或被动的物质基础。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主动和被动的变化。,“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失去了这种自由,军队就接近于被打败或被消灭。”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

18、内容,如何争取主动,以走致敌,摆脱被动先敌展开,抢占先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引而不发,忍耐待机多种准备,机动应付造成错觉,出敌不意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灵活性,灵活地使用兵力是战略战术的中心任务灵活地使用和变换作战方法分散和集中、分进和合击、攻击和防御、突击和钳制、包围和迂回、前进和后退等灵活不是妄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灵活用兵的策略,按实际情况灵活用兵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免自己的短处把握时机、地点、部队三个关节抓住时机,灵活用兵根据不同地点,灵活用兵针对不同部队,灵活用兵,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计划性,没有计划和准备就没有胜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战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战争的运动而变化战争的相对确实性是计划性的基础战争计划的制订和改变,以夺取战争主动权为目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三、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特点,以人民战争为基础情报、通信、交通、后勤、作战以灵活机动为灵魂根据时间、地点、武器、敌人以自主作战为根本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以力量转化为途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外线作战,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二、主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