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64219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述而篇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论语述而篇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论语述而篇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论语述而篇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论语述而篇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述而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述而篇ppt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件制作:连江侨中 胡能胜,1,论 语, 述而,2,学习重点:,了解本篇主要意思及思想内容。理解孔子在本章中所表达的学习态度、教育思想、“智勇”思想以及义利观。,目录:,7.7和7.8,7.19 7.20 7.22,7.11,7.12和7.16,3,【译文】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原文】77 子曰:“自行束脩(1)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注释】(1)束脩:脩,音,干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评析】这一章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

2、神,也反映了他“ ”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4,【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原文】 78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注释】(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2)悱:音,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3)隅:音,角落。,【评析】在这里,孔子提出了 ”教学思想,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 ” 。,启发式,举一反三,5,【原文】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

3、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原文】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思考】以上几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治学态度?,勤奋学习和虚心学习的态度,【原文】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第三则中,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6,【原文】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惟我与尔有是夫(2)!”子路曰:“子行三军(3),则谁与(4)?”子曰:“暴虎(5)

4、冯河(6),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7)。好谋而成者也。”【注释】(1)舍之则藏:舍,舍弃,不用。藏,隐藏。(2)夫:语气词,相当于“吧”。(3)三军:是当时大国所有的军队,每军约一万二千五百人。(4)与:在一起的意思。(5)暴虎:空拳赤手与老虎进行搏斗。(6)冯河:冯,通“凭”。无船而徒步过河。(7)临事不惧:惧是谨慎、警惕的意思。遇到事情便格外小心谨慎。,【原文】,7,【原文】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惟我与尔有是夫(2)!”子路曰:“子行三军(3),则谁与(4)?”子曰:“暴虎(5)冯河(6),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7)。好谋而成者也。”,

5、【原文】,【评析】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译文】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8,【原文】712 子曰:“富(1

6、)而可求(2)也;虽执鞭之士(3),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注释】(1)富:指升官发财。(2)求:指合于道,可以去求。(3)执鞭之士:古代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人。意思指地位低下的职事。,【译文】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评析】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这是原则问题

7、,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9,【原文】716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注释】(1)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2)曲肱:肱,音,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评析】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

8、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10,课堂练习,11,一、根据翻译写出原文的句子:1、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2、我不是天生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勉地去求得知识的人。3、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2,二、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9、!”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子认为,用就去做、不用就隐退只有颜渊能做到。这表明了孔子对颜渊的赞赏,也体现了孔子的谦逊。B子路假设孔子统帅三军,问孔子将和谁一起,其实是在向孔子暗示自己的才干与本领。C. “暴虎冯河”是赤手空拳与老虎进行搏斗,徒步过河,这样缺少“谋”的“勇”不是孔子所欣赏的。D“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在这里,孔子用“与”和“不与”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2)孔子还说过“勇而无礼则乱”,结合上面选段和这句话,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

10、“勇”的理解。(3分),A,参考答案:孔子主张的“勇”,要智勇兼备,而且要符合礼,缺少智、悖于礼的“勇”是蛮干、乱干。,13,(2)请结合孔子的“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谈谈孔子的义利观。,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1)孔子认为追求富贵应符合“”,做学问的人,尤其是有志于追求“”,应以认识自己的本性为重,以身外之物为轻。孔子在这里表达了一种(用自己的话回答)高尚情怀。,参考答案:(2)一方面,孔子认为“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君子更应当,安贫乐道,重义轻利,他把“不义之富贵” 视作浮云。,参考答案:(1)道 乐 安贫乐道,14,布置作业:1、课后熟读本章的重点语段,自读其它语段。2、预习论语泰伯篇。,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