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新城能源建设规划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7026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义新城能源建设规划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顺义新城能源建设规划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顺义新城能源建设规划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顺义新城能源建设规划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顺义新城能源建设规划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顺义新城能源建设规划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义新城能源建设规划ppt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a,1,顺义区新城能源发展建设规划(2008年2015年),a,2,规划编制目的 根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新城能源 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京发改20071380号) 根据“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总体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环境建设为主线、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结合区县功能定位、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适度超前地发展新城能源基础设施 近期重点着眼于2008年至2010年建设方案,并研究提出远期(2010年-2015年)新城能源发展展望,a,3,规划编制依据1.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4.北京城市

2、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5.顺义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6.北京市顺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7.顺义新城高压配电网规划(2007-2020年)(草稿)8.顺义区顺义新城供热专项规划(2006-2020年),a,4,顺义区新城能源发展原则1. 能源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统一的原则2.能源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谐互动的原则3.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与优先发展的原则4.发展高效优质能源与优化能源结构相结合的原则 5.大力倡导节约能源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a,5,规划时段的建设目标1.近期规划(2008年2010年)着眼于2008年至2010年建设方案近期新城人口

3、规模规划控制在50万人顺义新城近期以城市中心区和空港区为建设重点2.远期规划(2011年2015年)研究提出远期新城能源发展展望远期新城人口规模规划在90万人左右,同时预留达到百万人口规模的发展空间顺义新城远期以顺义潮白河以东地区为建设重点,a,6,能源发展目标1.近期目标:能源设施建设与资源利用改造并举 2.远期展望: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建设同步能源发展基本思路1.四个重点:电力、燃气、热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2.两条主线:发展循环经济、重视能源节约,a,7,顺义区新城能源发展建设规划新城 1.城市中心区 2010 规划期末 为满足需求规划 2.空港区 2015 能源需求 拟建设项目 3.河

4、东新区,a,8,1.城市中心区中心区组成:仁和镇、马坡镇和牛栏山镇中心区承担的城市功能 综合服务、先进制造、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型工业仁和组团北京现代汽车基地和林河工业区等 马坡组团体育文化和行政办公服务区牛栏山组团教育科研区,a,9,2.空港区空港区组成:空港城组团和机场组团空港区功能定位: 国际枢纽机场和临空产业(包括会展、空港商务、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产业等)的主要职能重要的功能区包括首都机场、新国际展览中心、国门商务区、空港工业区、空港物流基地和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等,a,10,3.河东新区河东新区组成:南彩组团和北小营组团河东新区功能定位: 总体规划确定的适时启动城市发展备用地

5、 以居住生活区和产业区为主进行建设 实现新兴国际驻京机构、国际商务机构、先进制造业、第三产业和国际化社区的聚集,a,11,一、2008年2015年能源需求预测1.电力需求预测(1)全社会用电量预测 全社会用电量的预测参照中等发达国家人均用电量水平(43004700kWh/人年),2010年新城地区按照4300kWh/人年考虑,2010年顺义新城地区人口(居住半年以上,考虑到流动人口和预留量)可达到85万,顺义新城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在36.6亿kWh左右,取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则最大负荷在731MW左右。 2015年顺义新城地区人口控制在90万,人均用电量按4700kWh/人年考虑,顺义新城地区全

6、社会用电量在42.3亿kWh左右,取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则最大负荷在846MW左右。,a,12,1.电力需求预测(2)按时间序列法预测电力负荷,曲线拟和负荷预测调整表 单位:MW,a,13,三种方案负荷预测比较图,a,14,1.电力需求预测(3)按地区空间预测远期电力负荷,顺义新城负荷预测汇总表,a,15,2.热力需求预测(1)热指标预测 综合考虑,规划新建筑热指标如下: 新建住宅采暖热指标:40W/平方米; 新建公建采暖热指标:50W/平方米; 新建工业采暖热指标:60W/平方米。(2)供热面积预测 供热区域划分为顺义中心城区、马坡地区、牛山地区和空港地区。根据顺义新城各组成部分的相关规划,

7、2010年顺义新城地区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可达到85万,顺义新城地区供热面积预测为3552万平方米,2015年顺义新城地区人口控制在90万,人均供热面积按42平方米/人年考虑,供热面积预测为3780万平方米。,a,16,2.热力需求预测(3)热负荷预测 2010年顺义新城地区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将达到85万,顺义新城地区热负荷预测为1903.51MW,规划供热能力为2042.5 MW;2015年顺义新城地区人口控制在90万,人均热负荷按2239W /年考虑,热负荷预测为2015MW,而2010年规划供热能力为2042.5 MW,可保证2015年热力需求,不需新增热源。2015年顺义新城除中心城

8、区、牛栏山地区有部分燃煤设施外,其余地区全部采用清洁燃料。远期应根据能源结构变化以及供热技术发展状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逐步替代传统能源的供热方式。,a,17,3.天然气需求预测(1)天然气供销量预测 区内的天然气市政管网建设已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向南发展至李桥镇地区(首钢冷轧厂、李桥保税区),向北发展到顺义新城(马坡镇地区及牛栏山镇地区)、向东越过潮白河发展至南彩镇地区及北小营镇地区(奥运水上场馆),向西发展至空港B区、后沙峪镇地区、高丽营镇(于庄、京承高速)地区的网状结构。 随着顺义新城的建设和北京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崛起,大批工业企业将陆续入驻顺义,天然气工业用户将大幅增加。随

9、着北京现代二厂、首钢冷轧厂等一批工业用户的建成投产,2007年顺义区的天然气年供销量将达到8000万立方米左右;2008年天然气年供销量预计达到1亿立方米以上,2010年预计达到2亿立方米以上。,a,18,3.天然气需求预测(2)天然气比重预测 按照北京市“十一五”时期能源发展及节能规划,天然气在总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要从2005年的7,提高到2010年的13,按照不低于7和不超过13%的比重预测,到2010年顺义新城天然气需要量为2954万吨标煤,即为24亿立方米左右,到2015年天然气需要量为5399万吨标煤,即为48亿立方米左右。,a,19,4.其他能源需求预测 环境质量是顺义新城发展建

10、设的重要约束条件,要在国家节能减排大前提下,千方百计控制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排放量。因此新城地区不仅新建项目要以清洁能源供热为主,而且对利用热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型能源的需求量将会逐年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广泛。,a,20,5.终端能源需求总量预测,顺义区近期各产业能源需求测算表,a,21,5.终端能源需求总量预测,远期能源需求测算表,a,22,二、能源供应发展思路,(一)电力供应1.规划思路根据国网公司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立足于提高现有电网供电能力,优化电网结构,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城负荷需求。在兼顾近远衔接、新建和改造结合的前提下,实现现状电网到目标电网的过渡,努力实现

11、电网接线的规范化和电网结构可靠合理,以新城规划定位为基础,确定饱和负荷分布,合理规划和布局变电站。满足负荷发展的需要并适当超前的原则。各项输、变、配、用电公程的设计、建设和改造,必须符合地区电网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站、线建设适当超前,并提高电网建设经济性的原则。高压电网规划重点研究目标网架,站点布局合理,网络结构简明,接线形式统一,运行可靠灵活的原则。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规划建设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淘汰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设备,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a,23,(一)电力供应,2.供应能力 规划沿现状通州220千伏变电站至顺义500千伏变电站的220千伏输电线路预留2路220千伏输电线路

12、走廊;新建李遂220千伏变电站规划汽车城220千伏变电站东坝220千伏变电站的220千伏输电线路走廊;新建规划汽车城220千伏变电站规划首都机场220千伏变电站的220千伏输电电缆线路。新建220 kV 变电站3座,新建和完善110kV 变电站22座,新建10kV开闭站20座。,a,24,(二)城市供热,1.规划思路坚持规划与实际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从顺义区的实际出发,近期以大型燃煤锅炉房供热资源整合为主,取缔分散中小燃煤锅炉房,坚持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原则,凡是新建民用建筑、公用设施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都应采取集中供热。远期建立发展以天然气为主,多种清洁能源采暖方式为辅的供热方

13、式。推广使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供热设施建设能够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积极发展天然气、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鼓励使用洁净煤燃烧技术供热;加快供热热源建设,挖掘供热设施潜力,推进供热系统节能;在顺义全区范围内逐步构建清洁 、安全、高效的城镇供热体系,为供热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基础上,对现有供热资源进行整合,提高供热设施规模,优先考虑整合中小型燃煤锅炉房,同时积极鼓励应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供热。,a,25,(二)城市供热,2.供应能力 随着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增大,城市供热以改造现状分散燃煤锅炉与现状建筑节能

14、改造同步进行。对于以住宅建筑为主的地区,天然气采暖应以街区式锅炉房为主;对于公共建筑宜采用热泵技术解决采暖与制冷需求,也可以采用直燃机、燃气空调、分布式能源等综合能源利用方案;清洁煤集中供热单台锅炉容量宜大于或等于29兆瓦。 顺义新城通过供热资源整合,逐步取消小型分散燃煤锅炉,将其合并到规划集中热源内;改扩建燃煤锅炉房改造完成脱硫除尘设施,使之达到环保要求,改善新城的大气环境质量;在马坡地区及空港地区采用天然气供暖方式。清洁能源供热面积达到总供热面积的达到50%以上。同时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应用太阳能、地热(温)能和光伏发电等。,a,26,(三)燃气供应,1.规划思路 按照北京市大气环境

15、目标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天然气供应。完善城市燃气供应系统,加强对重要输气线路的规划控制与保护,实施新城的燃气设施建设。居民炊事燃气化。有条件的居民用户全部使用管道天然气,管道暂达不到的居民用户使用液化石油气。大型公共建筑、涉外饭店和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茶炉、大灶)使用管道天然气,管道暂达不到的用户(包括临时建筑、餐饮摊点等)使用液化石油气。根据工业生产的要求和城市供气调峰的需要,供应部分工业生产用气。特别对全年用气负荷稳定的大型工业用户,给予价格优惠,尽量创造条件,鼓励使用城市燃气。推广使用燃气采暖。实现燃煤锅炉向燃气锅炉的改造。,a,27,(三)燃气供应,2.供应能力 为

16、保证北京市的燃气供应,沿规划京承高速路、潮白河预留天然气长输管线位置。规划沿六环路安排4.0兆帕天然气管线;规划沿顺密路安排1.6兆帕或2.5兆帕高压天然气管线,该管线担负顺义新城、怀柔新城及密云新城的供气;沿京平高速路安排1.6兆帕或2.5兆帕高压天然气管线。 规划在六环路与京承高速路相交处预留天然气接受门站;规划在顺密路附近预留天然气接受门站。新建3座高压调压站及配套管网;规划顺义新城居民燃气气化率达到100,管道燃气气化率85以上。 从顺义新城的特殊地位和未来天然气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必须建立全面的天然气资源供应安全保障体系,防患于未然,做到有备无患,以期全面应对突发性供气中断等突发

17、事件,确保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满足顺义2010年用气需求的低方案2亿立方米/年。在积极进行气源建设的前提下,还将积极进行地下储气库的建设,确保冬季供气需求。,a,28,(四)可再生能源,1.规划思路 在加大节能力度的同时,完善能源多元化供应体系,在顺义新城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鼓励引导和推广使用清洁、优质能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实现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多能互补,协调发展,发挥综合效益,提高能源供应多样化水平。按照“高效、清洁、经济、方便”的原则,建设可再生能源项目,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步伐,实现

18、顺义新城地区大气环境逐步改善的环保目标,减轻环境负担,把顺义新城建设成为产业优化、社会和谐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家园。通过体制、机制的大胆创新、整合,借助中央、市属、民营、企业四类科技资源,加快创建顺义新城可再生能源科技创新体系,统筹考虑区域性和社区性可再生能源设施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利用效率。,a,29,(四)可再生能源,2.供应能力 顺义新城规划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应用太阳能、地热(温)能和光伏发电等。 到2010年在新城范围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街道灯 ,完善新城地区各镇、开发区、街道夜间照明问题,加快城市化进程。 规划期间,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安排采用地源热泵工程以解决冬季供

19、暖及夏季制冷,在南法信镇、牛栏山镇、马坡镇、北小营镇、南彩镇等区域发展地源热泵项目;选择在地质条件上最具开发潜力的地热异常区域建设地热田开采工程,使用清洁环保节能的新型能源以取代传统用能源。,a,30,三、能源建设重点项目规划(一)电力建设规划1.近期建设重点项目,a,31,(一)电力建设规划,2008年2010年新建110KV变电站12座,110KVA输变电工程3项,切改工程2项及增容改造、隧道线路、开闭站等,规划总投资约171263万元。工程投资均按申请市政府补助10、区政府投资20、自筹资金70考虑。(详见p24-25,表32),a,32,(一)电力建设规划,2.远期发展展望 2011年

20、至2015年,顺义新城地区规划建设英各庄220kv变电站,终期建设规模为3台180MVA变压器,一期新增变电容量360MVA。 2011年至2015年,顺义新城地区拟建10kv开闭站12座,负荷共计约880MW;拟新建10kv主干道隧道工程约45千米,规划暂按照2米2米隧道规格考虑。(详见p25-26,表33),a,33,(二)燃气建设规划,1.近期建设规划 2008年2010年新建燃气调压站4座,燃气线路103公里。总投资约40734万元。工程投资均按申请市政府补助80、区政府投资20考虑。(详见p27,表34),a,34,(二)燃气建设规划,2.远期发展展望 按照北京市大气环境目标和能源结

21、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天燃气供应,完善天燃气供应系统,加强对重要输气线路的规划控制与保护,保证对中心城及新城的燃气设施建设。规划到2015年顺义新城燃气气化率达到100%,管道燃气气化率85%以上。 根据北京市燃气供应规划,正在建设中的六环路天然气超高压管线将承担向市区和外围新城输配和趸售天然气的功能。随着六环路天然气高压管道、沿京平快速路高压管道的建设,顺义区的供气保障率将进一步提高,拟在六环路与京密路交口西侧、机场东路与李天路交口东侧、京平快速路建设3座高压调压站,并在顺义路段(包括正在建设的李桥高压站)安装趸售支管线及计量装置。以此为依托,拟建环顺义主要地区高中压天然气管网220公里

22、;2011年2015年,拟建高中压天然气管网188公里。做好随路天然气工程的建设,可避免将来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及道路的完整性。,a,35,(三)供热建设规划,1.近期建设规划 顺义中心城区已有相对完善的供热系统,未规划新建供热锅炉房。 马坡地区属于新开发的区域,2008-2010年对于马坡现有两座集中供热锅炉房进行煤改气,扩大集中供热区域。其余新开发的住宅小区及公共建筑,采用区域燃气锅炉房供热,局部低密度住宅小区考虑采用燃气壁挂炉采暖。将马坡地区划分为9个区域,设置2座集中燃气锅炉房及7座燃气区域锅炉房。 牛栏山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集中供热,规划将牛栏山地区分为3个区域,设置3座集中燃煤锅炉房。

23、 空港区(天竺镇、后沙峪镇、南法信镇)属于新开发区域,采用区域燃气锅炉房供热,局部低密度住宅小区可以考虑采用燃气壁挂炉采暖。,将空港地区划分为16个区域,设置13座燃气区域锅炉房,规划于2008年-2010年建设的锅炉房11座。 河东新区(南彩镇、北小营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新开发的住宅小区及公共建筑,规划采用区域燃气锅炉房供热。 2008年2010年顺义新城地区供热建设工程投资均按申请市政府补助50、区政府投资50考虑。,a,36,(三)供热建设规划,2.远期规划 预计到2015年,顺义新城除中心城区和牛栏山地区有部分燃煤设施外,其余地区全部采用清洁能源。远期规划期间,将根据能源结构变化和

24、供热技术发展状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逐步替代传统能源的供热方式。 2011-2015年间,顺义中心区锅炉房热负荷可满足需求,不需新建热源。马坡和牛栏山地区根据需求各增加一座20MW以内的锅炉房。空港地区主要发展以太阳能和地热为热源的供热方式,适当增加燃气锅炉房以满足供热需求。河东新区(南彩镇和北小营镇)将以可再生能源为主,随着新城功能的扩展,适当建设燃气锅炉房。,a,37,(四)再生能源建设规划,1.近期规划建设项目 规划期间,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安排采用地源热泵工程以解决冬季供暖及夏季制冷,在仁和镇、牛栏山镇、马坡镇、北小营镇、南彩镇区域发展地源热泵项目;选择在地质条件上最具开发潜

25、力的地热异常区域建设地热田开采工程,在南彩镇投资建设地热田开采项目,使用清洁环保节能的新型能源以取代传统能源。 2008年2010年顺义新城地区太阳能路灯、热泵及地热田开采等可再生能源建设工程投资均按申请市政府补助50、区政府投资50考虑。 近期建设新城范围内学校庭院太阳能灯系统;林河开发区太阳能路灯改造项目;乔波滑雪场光伏发电项目;顺义区医院、妇幼保健院和新城范围内卫生所地源热泵项目等可再生能源项目。,a,38,(四)再生能源建设规划,2.远期规划 顺义新城地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项目发展前景广阔,特别是空港地区主要以发展太阳能和地热等为热源方式。随着新城功能的扩展,在规划远期,将加快

26、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步伐,有效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拓宽项目投资渠道。,a,39,(五)能源重点建设项目投资汇总,a,40,能源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分类汇总,a,41,四、能源发展管理机制与措施保证(一)成立新城能源建设组织协调机构 成立统一的能源管理及节能改造专门组织协调运行机构,制定配套计划、实施发展政策。明确政府职能,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责,强化整体性控制,引导渐进式开发,增进适应性管理,发挥市场在能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考虑到新城能源建设中各种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完善政府调控手段,始终把握能源发展建设总体方向,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的市场环境和长效机

27、制,把新城建设成为高标准高技术含量、功能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便捷、资源节约利用的现代化新城。,a,42,(二)适度有序地开放能源投融资市场,广泛筹集能源建设和节能改造资金,加快区域能源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先行建设,尽快研究新城能源建设公共投资计划,完善新城能源建设的资金筹措和融资渠道机制。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能源的投融资机制,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新城能源建设模式,有效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在新城能源建设过程中的先导和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金的注入。统筹协调重大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安排,对于即将建设的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和引进节能新技术、工艺和高效设备等应加快进行前期论证和规划设计工作,使新城能源建设项目有序进

28、行。,a,43,(三)建立和完善投资项目能耗准入标准,奠定新城发展框架,按照顺义新城的发展规划和产业定位,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切实改变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方式。限制高耗能产业和产品的发展,积极推进高耗能企业的技术改造,“关停并转”一批经济效益差的小型高耗能工业企业,依法对重点用能单位实施节能监测;在高耗能行业中推广应用变频调速等新技术;推广使用节能设备和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改造工业锅炉系统,提高锅炉效率,提升水泥、化工、发电等行业的余热回收利用水平。实行能源效率和最低技术水平准入标准;提高工

29、业用能重复利用率,更新高能耗设备工艺、强化企业用能管理;重点发展低耗能、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65%的设计标准;对现有建筑逐步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实施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立和完善节能建筑的监理、验收机制和市场准入制度。,a,44,(四)建立能源信息统计管理系统,全面履行政府在社会能源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立足引导,促进节能改造和节能技术应用推广,实施能源计量及能源审计等专项标准。建立一个基于电力、热力、制冷、燃气和信息系统的网络化综合能源系统,利用不同用户的各种能量资源,补充外部的能量资源,根据各个用户不同方式、不同时段、不同种类的能源需

30、求进行互补式的优化,使节能管理工作向信息化、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减少能耗。加大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力度,推广节能措施,加强节能管理,建设节能型城市。开展工业节能、农业节能、生活节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政府机关节能、城市总体节能系统普查,建立能源信息收集统计系统,为节能规划实施提供基础数据,建设能源节约型新城。,a,45,(五)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节能意识,大力宣传节能降耗和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的重要战略意义,提高全民节能意识,倡导科学用能的生活方式,把节能变为全民自觉行动。大力宣传“节约就是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宣传节能降耗对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宣传推广

31、先进的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加大节能宣传力度,开展节能医生进家庭、节能教育进校园、节能宣传进社区、节能巡展进乡镇等系列活动,打造节能宣传品牌;开展节能合理化建议活动,创建节约型机关、企业、社区和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节能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全面的节能宣传,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节约意识,增强节约能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的良好氛围,为推动顺义新城地区节能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基础。,a,46,(六)建立安全预警和应急体系,确保安全,按照“统筹平衡、监测预警、调节需求、重点保障”的原则,完成能源供应运行监测调度中心的建设,整合煤、电、油、气、热等资源的信息,及时准确判断其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实现运行管理制度化,运行监测信息化,预测预警规范化,进一步提高能源供应系统的应急预防与处理能力。 组建统一的能源应急指挥中心,坚持快速反应、先期处置、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突发事件处置原则,健全煤、电、油、气、热等能源品种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变能力。当能源供应系统发生紧急事故、突发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工作预案处理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组织专家组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分析,迅速抢修,并采取临时应急保障措施;同时不断提高安全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a,47,谢谢各位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