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民间故事 弘扬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37109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温民间故事 弘扬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温民间故事 弘扬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重温民间故事 弘扬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重温民间故事 弘扬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温民间故事 弘扬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温民间故事 弘扬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温民间故事弘扬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民间故事的快乐,体会民间故事的独特魅力,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南阳市实验学校五年级特举办本次“重温民间故事,弘扬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活动一:民间故事我来讲讲故事时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学完第三单元“民间故事”经典课文猎人海力布之后,我们以此文为例,开展“民间故事我来讲”学科活动。此活动的操作步骤如下:1 .熟知故事的情节,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2 .理清故事脉络,进入故事情境,进入角色中,复述的时候将文中的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3 .小组交流讨论后,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和情感将故事讲出来,推选最佳代

2、表进行复述,并及时点评。4 .要求从语句是否通顺、表情是否自然、是否抓住重点、是否需要补充、内容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讲故事的基本要求:1 .用第一人称讲述;2 .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3 .注意故事细节,丰富人物情感。4 .从全班各小组里选出最有表现力的学生代表,予以表扬激励。活动二:民间故事我来演把中国民间故事以表演的形式来进行演绎,可以选择课本中或者中国民间故事中自己喜欢的故事,比如牛郎织女哪吒闹海田螺姑娘等;在表演时可以准备道具和服饰,比如,表演牛郎织女时可以选择穿汉服,老牛可以让孩子们拿上牛形象的玩偶。最后,表演时配上适合的音乐,使故事的表演更加入情入境。表演前准备,让孩子以小组为

3、单位,先确定角色,课下要先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预演,排练,避免小演员们在课堂上表演时受到观众的影响,无法进入角色,故事情节演绎不连贯等意外发生。通过表演,让孩子对故事里的角色,故事情节有进一步的了解,并逐步加深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通过故事表演,让孩子学习角色的对话和故事里的语言,促进了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增强了阅读的兴趣和对文学作品的体验。活动三:民间故事我来画连环画,又称连环图画、小人书、公仔书等。连环画是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题材广泛,内容多样,老少皆宜的通俗读物。学完第三单元“民间故事”经典课文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后,为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语文教材“民间故事”要求,开展绘制民间

4、故事连环画活动。在绘制前,先要指导孩子们如何设计一副完整的连环画,比如:“文图呼应”“情节连贯”“细节生动”“画面写实”“画风一致”等。在创作连环画时,首先,故事中的人物造型要求形象明朗、个性突出;其次,要设计好场景,场景设计不仅要展现连环画的发展脉络,还要交代故事背景、烘托主题;接着,是注意画面的构思构图,安排好人物与场景的位置,以及文字布局;最后,就是人物神情、笔墨线条的细节处理,进一步完善画面。在孩子们创作之后,在班级内进行展评,评选出最佳作品进行表彰,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孩子们在创作连环画的过程中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活动四:民间故事我传承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远古时代起,

5、这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就在人们之间口头流传。因此,民间故事既是历史长河的沉淀,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本次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对一些经典的民间故事进行多种形式的创作一一新编、续写、缩编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赋予民间故事全新的含义,走进民间故事,了解中华文化。在创作时,先要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完成习作后,要求学生自己读一读习作,看看故事是否完整,情节是否连贯,语句是否通顺,让学生围绕这三个方面先进行自评,然后在小组间互评。最后每个小组选出两篇优秀文章张贴在展板上,予以表扬奖励,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讲、演、绘、编,让民间故事阅读更有趣,愿孩子们能阅读更多的民间故事,让故事浸润生命!故事不仅仅是故事,故事里有我们渴望的勇气、智慧与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