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喀斯特地貌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7176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14.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喀斯特地貌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自然地理喀斯特地貌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自然地理喀斯特地貌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自然地理喀斯特地貌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自然地理喀斯特地貌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喀斯特地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喀斯特地貌ppt课件.ppt(1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喀斯特地貌,第四节 喀斯特地貌,一、喀斯特简介,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称为喀斯特作用,即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冲蚀、堆积,以及重力崩塌的总称。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机械侵蚀作用为辅。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和地下形态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Karst )。,喀斯特研究的起源,徐霞客(15861641,明徐霞客游记的作者)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岩溶研究学者。19世纪末,南斯拉夫的司威治(J.Cvijic)研究了南斯拉夫西北的喀斯特(Karst)石灰岩高原,并于1893年正式用“Karst”来概括喀斯特高原的地貌景观。中国地

2、质学会第一届喀斯特学术会议(1966年2月,桂林),建议在我国使用“岩溶”一词,并把它作为Karst的汉语同义语。,可溶性岩石的分布,碳酸盐类岩约占全球沉积岩的15,面积4100万km2,硫酸盐岩面积为1100万km2,合计5200万km2,占全球面积的10.2;中国碳酸盐类岩的分布可分为裸露、覆盖和埋藏等三种类型,面积共344.3万km2,其中裸露型面积为 90.7万km2。主要分布在桂、贵、滇,其它还有鄂西、湘西、川东、鲁、晋等地。,二、喀斯特发育的条件,1、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化学成分与岩石结构。三大类可溶岩:卤盐类如钾盐、石盐;硫酸盐类如硬石膏、石膏、芒硝等;碳酸盐

3、类如石灰岩、白云岩等。 溶解度:卤盐硫酸盐碳酸盐;在碳酸盐岩类中,CaCO3的含量越高,其他杂质含量越低,其溶解度就越大。 石灰岩白云岩硅质灰岩泥灰岩;岩石的结构与溶解度有密切关系。对于结晶的岩石,晶粒越小,溶解度也越大。,2、岩石的透水性,岩石的透水性对岩石的溶蚀速度和地下岩溶的发育有着重大影响。透水性不良的岩石,溶蚀作用只限于岩石表面,很难深入岩石内部;透水性好的岩石,地表和地下溶蚀都很强,地貌发育也好。透水性强弱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和裂隙大小和多少。一般石灰岩的原生孔隙度都很小3,透水性较弱;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受由构造运动形成的各种裂隙所控制。总之,岩石构造越破碎、岩石纯度越高、岩层越厚,则透

4、水性就越好;,3、水的溶蚀力,水的溶蚀力取决于水的化学成分、温度、气压等方面因素。CO2H2O H2CO3 ; (形成碳酸)H2CO3 HHCO3 ;(碳酸离解)HCaCO3 HCO3 Ca 2 (溶解碳酸钙)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2H2OCaCO3 Ca 2 2(HCO3) ;其化学反应是可逆的,正反应速度取决于CO2的浓度,逆反应速度取决于Ca 2的浓度。即溶解于水中的CO2越多,水的溶蚀力就越强;水中的Ca 2的含量越高,水的溶蚀力就越弱。,水的溶蚀力,水中酸的含量越高,溶蚀力也越强;酸的来源主要由大气中的CO2溶入水中而成。温度越高,溶蚀力越强;虽然水中CO2的含量与温度成反比,但水

5、的化学反应速度与温度成正比。气压越高,溶蚀力越强;水中CO2的含量与气压成正比。气候越湿热,水的溶蚀力就越强,喀斯特发育就越快。,4、水的流动性,经常流动的水体,能大大提高水的溶蚀力。流水经常与空气保持接触,能不断地补充因溶蚀岩石所消耗的CO2,使水体不易达到饱和。处于流动状态的水,有时虽然达到饱和,但当几种不同浓度的饱和溶液混合后,可变为不饱和而重新获得溶蚀能力。热带地区高温多雨,水流量大、水循环快,加上气温高及生物作用强,岩溶发育最快。如亚热带广西碳酸盐岩溶蚀量为0.120.3mm/a,是暖温带的河北(溶蚀量为 0.020.03mm/a)的59倍。,三、地表喀斯特地貌,1、石芽与溶沟:地表

6、水沿岩石裂隙溶蚀、侵蚀而成的沟槽形态,称为溶沟,沟间突起称为石芽;高大的石芽称为石林。,石芽与溶沟1,石芽与溶沟,云南罗平,石芽与溶沟2,石芽与溶沟,云南罗平,石芽与溶沟3,石芽与溶沟,云南罗平,石芽与溶沟4,石芽与溶沟,木格错,青藏高原,路南石林,阿诗玛的传说,路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石林鸟瞰,石林鸟瞰,大理石石林,大理石石林,广西贺州,我国唯一的一个,2、漏斗(溶斗)与溶蚀洼地: 漏斗是漏斗形或碟形的封闭洼地;深几米至十几米,直径几米至100m, 主要分布在喀斯特高原面上。溶蚀洼地通常由漏斗扩大合并而成,直径100m。,漏斗1,漏斗,贵州兴义,漏斗2,漏斗,贵州兴义,漏斗3,漏斗,贵州兴义,

7、漏斗群1,云南罗平,漏斗群,漏斗群2,漏斗群,云南罗平,3、落水洞:落水洞为地表水进入地下河的主要通道;深几十米至几百米,宽度一般 10 m。 主要分布在溶蚀洼地底部以及喀斯特斜坡上。,广西乐业“天坑”,广西乐业“天坑群”,最深613m,乐业“天坑”仰视,重庆小寨“天坑”1,重庆小寨“天坑”,深666m,重庆小寨“天坑”2,重庆小寨“天坑”,重庆小寨“天坑”3,重庆小寨“天坑”,重庆小寨“天坑”4,小寨“天坑”仰视,落水洞,天窗(落水洞),4、坡立谷与喀斯特平原,坡立谷(Polje),即溶蚀谷地,俗称“坝”、“坝子”,宽几百米至几公里,长几公里至几十公里,在一定构造条件下经长期溶蚀、侵蚀而成;

8、喀斯特平原,达数百平方公里,由坡立谷发展而来。,坡立谷,坡立谷,坝子1,坝子,云南罗平,坝子2,坝子,云南罗平,喀斯特平原,喀斯特平原,5、峰丛、峰林、孤峰与残丘:峰丛,一种连座峰林,其基部相连、顶部分散为一个个山峰(12相连);峰林,石灰岩石峰分散或成群分布在平地上,远望如林(12相连)。其相对高度为100 200m,坡度45;孤峰,竖立在喀斯特平原上的孤立石灰岩山峰,相对高度几十至百余米;残丘,孤峰进一步发育而成,相对高度十几至几十米。,峰丛与峰林,峰林,桂林山水甲天下,九马画山,漓江,孤峰1,孤峰,孤峰2,孤峰,6、岩溶丘陵,岩溶丘陵与溶蚀洼地的组合,是亚热带喀斯特的典型形态。岩溶丘陵相

9、对高度 100 150 m ,坡度较和缓,不具峰林形态。,7、喀斯特地貌组合热带喀斯特地貌组合依发育阶段的差异,可分为: 峰丛洼地(或漏斗); 峰林洼地; 峰林谷地; 孤峰、残丘平原; 从云贵高原边缘到广西盆地中心,依次出现上述喀斯特地貌组合。,岩溶丘陵,云南罗平,喀斯特丘陵,云南罗平,喀斯特丘陵,云南罗平,喀斯特丘陵罗平,喀斯特丘陵,云南罗平,广东连山,广东连山,阳朔的月亮山,月亮山,阳朔,桂林骆驼山,桂林象鼻山,草海,岩溶湖,贵州威宁的草海,46.6 km2,广东肇庆的七星岩,七星岩,广东肇庆,肇庆市,七星岩,云南白水台,地表“石灰华” 华钙泉华,泉华沉积物:当泉水流出地表时,因压力降低、

10、温度升高,地下水中的矿物质发生沉淀,沉淀在泉口的疏松多孔物质叫泉华。泉华的成分为CaCO3时,称为钙华或石灰华;以SiO2为主时称为硅华。,九寨沟华钙,九寨沟华钙树,西藏泉华,土耳其棉花堡 1,土耳其棉花堡,土耳其棉花堡 2,土耳其棉花堡,土耳其棉花堡 3,土耳其棉花堡,黄石公园泉华,黄石公园泉华,江西石钟山,海中喀斯特,越南下龙湾 “ 海上桂林 ”,下龙湾,泰国普吉岛1,泰国普吉岛,泰国普吉岛2,泰国普吉岛,喀斯特泉,喀斯特泉,停多喷少,停多喷少,济南的泉,雨量充沛时,济南百脉泉,喀斯特泉(黄石公园),喀斯特泉,黄石公园,喀斯特热泉(黄石公园),喀斯特热泉,黄石公园,黄石公园喀斯特泉眼,黄石

11、公园喀斯特泉眼,四、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与地下河,1、溶洞垂直溶洞与倾斜溶洞;水平溶洞;,冷洞,暖洞,穿洞,脚洞,侧洞,地下水,2、洞穴堆积地貌,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等等。,侧洞,侧洞,地下河1,地下河,地下河2,地下河,地下河3,地下河,七星岩地下河,七星岩双源洞,地下河,地下河英西1,地下河,广东英德,地下河英西2,地下河,广东英德,地下河连州,地下河,广东连州,银狐洞地下河,银狐洞地下河,北京郊区,地下河出口1,地下河出口,地下河出口2,地下河出口,地下河出口3,地下河出口,广东英德,地下瀑布,地下瀑布,地下河出口4,地下河出口,地下河出海口,地下河出海口,意大利著名的蓝洞,垂直溶洞

12、,发育于充气带以落水洞居多,美国,200m深的溶洞,克罗地亚,水平溶洞,贵阳龙宫,天生桥,溶洞坍塌而成,天生桥,天生桥1,天生桥,贵州遵义,天生桥2,天生桥,石钟乳1,英德通天岩,石钟乳,石钟乳2,石钟乳,石笋1,石笋,石笋2,石笋,石笋3,喀斯特泉华“石笋”,美国加州魔鬼湖,石笋与石钟乳1,石笋与石钟乳,石笋与石钟乳2,石笋与石钟乳,石柱1,石柱,石柱2,石柱,石柱3,石柱,石幔1,石幔,含碳酸钙的水沿洞壁漫流淀积形成的片状或层状地貌叫做石幔,石幔2,石幔,卷曲石,石水果,纯净的钙质,边石堤,边石堤是指发育在溶洞底部或山坡,谷底的堤状石灰华,由碳酸钙沉积所形成 .边石堤常有多层,呈阶梯状下降

13、。它们的形成与洞底的原始形态有关,在小型洼地内的积水漫过边缘突起时,由于流速加快促进了CO2的逸散和碳酸钙的结晶,而结晶沉积的高度又受洼地水面的控制,因此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水平田埂式的边堤。,黄龙的边石堤,黄龙的边石堤,石缸,五、岩溶旋回,幼年期:地表面水系完整,地表岩溶开始发育, 形成溶沟、石芽和少量的漏斗;青年期:地下水系发育,地表仅存河流主干, 地下、地表岩溶发育,形成溶洞、漏斗、落水 洞、干谷、峰丛、溶蚀洼地等形态;中年期:岩溶发育由地下转向地表,洞顶多塌 陷,水系重回地表,峰林、溶蚀洼地、溶蚀谷 地大量形成;老年期:下伏不可溶岩层广泛出露或地面高度 接近侵蚀基准面,地表水系占绝对统治地位, 形成溶蚀谷地、溶蚀平原、孤峰、残丘等。,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