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常见问题探讨ppt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7423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培养常见问题探讨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血培养常见问题探讨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血培养常见问题探讨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血培养常见问题探讨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血培养常见问题探讨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培养常见问题探讨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培养常见问题探讨ppt课件.ppt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培养常见问题探讨,一、常见误区,1 怀疑血培养结果准确性2 认为血培养报告周期过长,先用抗菌药3 认为血培养阳性的临床意义不大,血流感染和脓毒症属于临床危重症,延迟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血培养阳性结果出现后,分级报告临床。,【病例一】 女性患者,65岁,有糖尿病史25年,发热4日,有畏寒、寒颤,无呼吸道、泌尿道症状,也无腹痛表现,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高,感染灶不明确。入院后2次血培养均阳性,为肺炎克雷伯菌,然后做B超显示为肝区低密度灶,诊断为肝脓肿。 此例患者因无肝区疼痛表现,临床医生往往会忽略肝脓肿的诊断,血培养阳性对此例患者的临床及病原诊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病例二】 男性患者,5

2、8岁,发热3周,使用多种抗菌药疗效不佳而以“发热待查”收入院,患者发热前有寒颤,但无其他临床表现。查外周血白细胞13.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5%,查血培养2次,均为肠炎沙门菌。此例患者如没有血培养的阳性则难以做出明确诊断。,二、标本采集和运送常见问题,a.使用抗菌药物后抽取血标本,因药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导致培养的假阴性,应用激素会引起细菌变异,导致培养假阴性;b.怀疑菌血症的患者不能直接血涂片找细菌,因血液含菌量极少;c.血液采样的最佳时机是寒颤后和发热高峰前1h;d.成人采血量每瓶不少于5mL,儿童和婴幼儿1-5mL;e.血培养对无菌操作的要求比采集生化、凝血等其它标本要高,所以要最

3、先采集血培养标本。f.采集后的血培养瓶应立即送检,不得放入冰箱或温箱。,0,30,60,时间 (分钟),体温,血培养采血时机,细菌浓度,三、 临床和实验室需要解决的问题,1 送检率低血培养能直接从血液标本中检出病原菌,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直观的血流感染病原学诊断。(1)临床不重视;(2)送检率不高,不能做到双侧双瓶。,采血套数,表皮葡萄球菌的临床意义,23套血培养,有助于污染的判断。,Tokars, JI. Clin Infect Dis 2004; 39:333,污染菌,致病菌,?,采集1套无法判断是病原菌还是污染菌。,2 不正确采样 不熟悉血培养采集指征,没掌握采集最佳时机,即没有在患者寒

4、战和发热前30min-1h或抗菌药物使用之前抽血,有时采血量不足,皮肤消毒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正确的血培养标本采集,能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而且能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病原学诊断,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临床采样指征:(1)菌血症 患者出现发热(38 )或低温(36 ),或寒战;白细胞计数增多(计数10.0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或白细胞计数减少(计数3.0109/L);有皮肤黏膜出血、昏迷、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等全身感染症状体征,只要具备其中之一,又不能排除细菌、真菌血流感染的,就应进行血培养。尤其伴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立即进行血培养:a医院获得性肺炎;b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等

5、血管导管大于48h;c有免疫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2)感染性心内膜炎 凡因原因不明的发热,持续1周以上,伴有心脏杂音或心脏超声发现赘生物,或原有心脏基础疾病、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患者,均应多次进行血培养检测。(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患者带有血管内导管超过1天或者拔除导管未超过48h,出现发热( 38 )、寒颤或低血压等全身感染表现,不能排除由血管内导管引起感染可能的,应多次进行血培养检测。,3 污染问题 皮肤定植菌群是血培养污染的最常见细菌,主要见于采血过程中局部皮肤消毒不彻底,其次长期留置血管导管的患者,其导管长期暴露于皮肤表面而造成皮肤寄生菌群移生,若从这些导管处采血,易造成污染。 目前还没

6、有判断血培养污染的金标准,比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既是最常见的污染菌,也是血流感染病原菌之一。 血培养主要根据细菌种类、阳性检出时间和重复培养结果等来判断。,血培养结果的解读,根据临床表现、患者的基础疾病、可能的入侵途径(原发感染灶)等分析阳性血培养的意义。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及白色念珠菌90%以上有临床意义;肠球菌属、草绿色链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有78%、38%及15%有意义;棒杆菌属、痤疮丙酸杆菌等5%以下有意义。仅单次培养阳性、患者无导管或植入物留置、与原发感染类型不对应时,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培养阳性考虑为污染。,四、血培养检测案例分析,【病例三】 血培养标本采

7、集时间和方法不当可以贻误病原诊断 患者,女,36岁,因反复寒颤、发热20余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寒颤、高热(最高39 ),不伴其他系统症状。症状反复发作。患者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史,经入院检查临床初步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住院后第1日、第3日,采血做血培养各1次,培养结果为阴性。其后发现护士采血均在清晨6点左右,均未在患者寒战或发热高峰期采血。后再患者发热39 时重新采血送培养,血培养结果为阳性,分离出变异链球菌。,【病例四】 患者,女,46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入院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5 ,X线胸片提示右肺肺炎。抗感染治疗后效果欠佳,体温最高达39.8 ,尿量明显减少。连续3日血培养均分离出产气肠杆菌,根据药敏结果予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联合治疗,3日后患者感染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感染性休克。,实验室与临床医生沟通之后,发现抗生素给药时机存在问题,患者透析治疗于输注抗生素后2h内进行。所选抗生素蛋白质结合律低,血透时易滤过,导致疗效降低。通过调整给药时间,患者感染症状得以缓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