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标本采集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7424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培养标本采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血培养标本采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血培养标本采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血培养标本采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血培养标本采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培养标本采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培养标本采集ppt课件.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培养标本采集,说明:以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为一套血培养,作为常规血培养组合。所谓“双瓶双侧”,是指从一个部位采血接种一套培养瓶,再从另一部位采血接种另一套培养瓶。通常选上臂静脉,一般用于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成人患者 所谓“双侧双瓶”,是指从一个部位采血接种一个需氧瓶,再从另一部位采血接种另一个厌氧瓶,一般用于婴幼儿患者。研究表明:只做1套血培养,病原菌的检出率仅为65%,两套血培养为80%,三套血培养为96%。单瓶血培养不仅检出率不高,而且难以区分污染导致的假阳性,结果很难做出临床解释,应该坚决予以废除。,血培养,采血部位要求,从两侧上肢静脉采血,“双瓶双侧”采血培养。至少做到“双侧双

2、瓶”。必要时从下肢静脉采血做第三套血培养。,需氧瓶和厌氧瓶的分配,采集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比采用2个需氧瓶的组合更能检出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及厌氧菌。同时抽需氧瓶和厌氧瓶时,应先注入厌氧瓶。因为厌氧菌对氧极度敏感,在空气中很短时间内死亡,如采集血量少于推荐血量时,应先接种需氧瓶,剩余血量再接种厌氧瓶,因为大多数菌血症是由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引起,这样会更好从需氧瓶中检出这些菌。,采血时机,寒战和发热初期,使用抗菌药物前,停药6-8小时后或下次用药前,血培养的采集?,血培养采集临床指征,发热38.5伴下列一项寒战;肺炎;留置深静脉导管超过5天;白细胞1.8万/mm3;感染性心内膜炎;收缩压低

3、于90mmHg;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的感染。发热39.5,采集步骤,皮肤消毒 60S,待干,保持手的卫生,准备血培养瓶,抽取血标本,血标本采集的量,(双瓶双侧、双侧双瓶、成人采血量2030ml,每套不少于10ml,每瓶不少于5ml,婴幼儿不少于患儿总血容量的1%,每瓶不少于2ml。婴幼儿总血容量80ml/kg)。,有效期,污染,无渗漏,破裂,培养液清澈,轻轻混匀以防凝固!,操作流程,一、操作前准备1、正确核对医嘱,确认无误后打印血培养标本条码2、评估患者 询问了解患者病情,向清醒患者解释清楚,取得配合,观察采血部位皮肤及血管情况3、个人准备:仪表端庄,服装整洁,洗手,戴口罩4、用物准备:无菌手套

4、2付,止血带2根,换药包2个,一次性采血器2个,血培养瓶2个,安尔碘,棉棒5、环境准备:清洁、安静,光线适宜,操作流程,二、操作流程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医嘱及患者(床头牌及腕带),再次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洗手戴口罩。核对医嘱、化验单(床号、姓名、住院号、检查项目),无误后将条形码粘贴于化验单上。2、检查血培养瓶有无裂痕,密封是否良好,有效期,打开瓶盖后消毒一遍,待干60s3、检查换药包并打开,将采血器打开放置换药包内,注意无菌,扎止血带(穿刺部位上方8cm处),选血管观察穿刺处皮肤及血管情况,松止血带。 4、再次消毒培养瓶,待干60s。 5、戴无菌手套,嘱患者抬起上肢(昏迷或合作欠佳者请分管

5、护士协助配合),铺无菌治疗巾,碘伏棉球消毒穿刺部位(范围810cm),分管护士协助扎止血带,再次消毒穿刺部位两遍,待干60s,消毒时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操作流程,6、再次核对患者、医嘱及采血试管。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无菌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20角进针,(进针角度、深度适宜;穿刺一针见血,有回血后固定注射器针栓、针头适宜),抽取血量正确,松止血带,用无菌纱布置穿刺点处迅速拔针并按压,分管护士协助按压穿刺部位至无出血7、操作者将血液沿侧壁缓慢注入培养瓶内,分离针头及培养瓶,轻轻混匀,防止凝血。8、同法采取另一侧(两部位采血时间5分钟)9、再次核对,脱手套。在血培养瓶上注明采血部位,检查

6、血标本条码,扫码后送检(采血后立即送检,最好在2h内,如不能及时送检,置于室温环境)。10、洗手,记录,注意事项,1,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应注明标本采集时间,精确到小时。2,标本采集过程中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以免将污染菌误以为病原菌。 儿童颈部或腹股沟,皱褶多,易造成皮肤寄生菌污染,应严格消毒3,要保证足够的标本量,以提高血液培养阳性。成人推荐采血量为2030ml,每套不少于10ml,每瓶不少于5ml。婴幼儿患者推荐的采血量应少于患儿总血容量1%,每瓶不少于2ml,两部位采血时间小于等于5分钟。4,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培养瓶,危重患者可同时采用多种培养瓶,以免漏检,必要时增加送

7、检次数。5,24H内无需留取超过23套血培养。6,多数患者无需进行厌氧培养,以下患者应进行厌氧培养:临床怀疑严格厌氧菌导致的菌血症;严重免疫功能抑制;临床评估未能发现菌血症来源。,注意事项,7,不应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处采血,因为导管易被固有菌群污染。 8,采血时机,在患者发热期间越早越好,最好在抗菌治疗前,以正在发冷发热前半小时为宜或在停用抗生素24h后 9,采集后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最好在2h内,如果不能及时送检,应置于室温环境,切勿放入冰箱内冷藏或冷冻,否则会导致某些病原微生物死亡。 10,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检验目的和采样时间,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