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课堂教学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8103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相矛盾》课堂教学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自相矛盾》课堂教学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自相矛盾》课堂教学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自相矛盾》课堂教学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自相矛盾》课堂教学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相矛盾》课堂教学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相矛盾》课堂教学ppt课件.ppt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导入,谁能给大家讲讲下面的语言故事呢?,根据部编版教材整理 五年级语文下,矛,盾,(锐利),(坚固),参考资料,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一则成语故事。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后来讽刺那些言行不一致,前后不协调的人。,韩非子是收录战国时期哲学家韩非及 其弟子的作品集。其中记载了大量的脍炙人口 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 待兔”“滥竽充数”“老马识途” 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启迪了人们的智慧,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学习目标,初读课文,自相矛盾 韩非子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2、,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字词解释,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楚人】楚国人。 【鬻(y)】卖。 【誉之】夸耀(他的)盾。誉,称赞,这里有 夸耀,吹嘘的意思。 【吾】我。 【坚】坚硬。 【陷】刺破。,句子翻译,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硬,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刺破它!”,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字词解释,【利】锋利。 【无不】没有不。 【或】有的人。 【以】用。 【何如】怎么样。,又誉其矛曰:“

3、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句子翻译,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什么东西它都能穿破!” 有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讨论交流,卖东西的人到底说了什么大话呢?,他说:“我的矛最锋利,无论什么盾都抵挡不住它,一刺就穿。我的盾十分坚固,不管多么锋利的矛,也刺不穿它!”,字词解释,【弗】不。 【应】回答。 【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同世而立】同时并存。,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句子翻译,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

4、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合作探究,最终卖矛卖盾人为什么会哑口无言呢?,面对周围人的反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如果“矛”刺穿了“盾”,就说明:“矛”很 ,“盾”不 。如果“矛”不能刺穿“盾”,就说明:“矛不 ,“盾” 。,锋利,坚固,坚固,锋利,主题探究,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行事和言语一定要前后统一,讲究实事求是。(或者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课内拓展,现实中有没有自相矛盾的事?,自相矛盾,在一个黄昏的早晨,有一位年轻的老人, 骑着一匹乌黑的白马,慢慢飞奔上矮小的高峰。,课内作业,那卖矛又卖盾

5、人回到家后,想到今天发生的事,觉得很丢脸,决定写一篇反思日记。他会怎样写呢?同学们来帮他写一写。,随堂练习,1.下面红色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誉之曰(夸耀)B.于物无不陷也(刺破) 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2.对本文的作者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基 明朝 B列子 战国 C.韩愈 唐朝 D韩非 战国,C,D,课后练习,一、生活中怎样避免“自相矛盾”的事 情发生,你能否举些例子?二、课外阅读二至三个寓言故事,写一 写你读后的感受。,课外拓展,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将闾的学者,鲁国的国君听说他很有见识,便召见他,请他讲一讲如何治理

6、国家的事,将闾推辞不掉,便对鲁国的国君说:“要实行恭敬和节俭,擢用公正忠诚的人,行政大公无私,人民谁敢不和睦相处呢?”将闾离开鲁国国君,总觉得自己说的不一定对,于是他找到当时很有名望的一个学者,名叫季彻,将闾向季彻说了给鲁国国君说的话,问季彻自己说的是否对。季彻听了没有说对也没有说不对,就给将闾讲了一个小故事。,螳臂挡车,季彻说:“一天他驾车出游,路上见一个螳螂在车辙里。它看到我的车子过来了,便奋力举起了它的双臂,企图阻止我的车子前进,我看着他的样子又佩服又可怜,佩服它的勇敢,可怜它的不自量力。”说完他哈哈地笑了。 将闾吃惊地说:“先生是说鲁国国君照我说的去做,要实现圣明之治,如同螳螂挡车是不能胜任的吧!”季彻没有回答,他说:“最伟大的圣人治理天下的做法是,顺应民心的自然活动,来完成教化,改易俗习。这样人民都能去掉有害心思,增进专一于道的志向。就好像随本性自然形成,而不知为什么会这样。要使天下皆同一于自然之德,必须使内心安定才是。” 鲁国的国君照将闾的见解治理国家,麻烦事一天比一天多,连自己也处于危险境地,他就不再实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