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复习课 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8200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诫子书》复习课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诫子书》复习课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诫子书》复习课 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诫子书》复习课 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诫子书》复习课 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诫子书》复习课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诫子书》复习课 ppt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诫子书 复习课,1、作者简介: 诸葛亮,名 , 字 ,号 ; 时期著的家、家、 家 。被称为“ ”。 代表作有、 、 , ,,一、文学常识,亮,孔明,卧龙先生,三国,政治,军事,文学,古今第一贤相,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2、文体: 书,即。 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的。 本文选自是诸葛亮对晚辈的谆谆教诲,也是他自己在这方面的亲身体会。,书信,诸葛瞻,诸葛亮集,二、写作用意,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1、读准字音 : 夫 澹泊 淫慢 险躁 遂 穷庐2、通假字:险躁则不能治性。“治”通“”,意思是。,f,dn

2、b,yn,zo,su,l,三、重点字词,冶,修养,陶冶,3、关键字词:夫: 静:以: 淡泊:无以:明: 志: 致: 广才: 淫: 慢:励: 精: 险: 躁: 治: 性:枯落:穷庐:,助词,用于句首,表示 发端。,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明确、坚定。,志向。,达到。,放纵。,振奋。,轻薄。,修养。,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性情。,浮躁。,精神。,懈怠。,增长才干。,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3、解释重点词语(1),诫子书 (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

3、致远。( )( ) ( ),品德高尚的人,屏除杂念干扰,宁静专一。,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告诫,劝勉 。,明确志向,达到远大目标。,3、解释重点词语(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无以成学。 ( ) ( )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 )(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 ) ( ),增长才干,成就学业,放纵懈怠,振奋精神,轻薄浮躁,疾行,指迅速逝去。,消失,逝去。,于是,就。,3、解释重点词语(温故知新1),夫君子之行。 ( ) 行 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 ( ) 三人行 。论语十二章 ( ) 夫君子之行( )夫 逝者如斯夫论语十二章 ( ),操守,品德。,句

4、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同行,同行,3、解释重点词语(温故知新2),意与日去。 ( ) 期日中 。陈太丘与友期( ) 意与日去( ) 舍去 陈太丘与友期( ) 夫学须静也( ) 非志无以成学( ),岁月,正午,日,去,消失,离开,学,动词,学习,名词,学业,五、内容理解,1、文中有两句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也是千古名句,这两句话是:2.诫子书的中心论点(阐述的观点)是:3.诸葛亮认为“淫慢”“险躁”将导致怎样后果?,用课文原句填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淫慢不能振奋精神,险躁不能陶冶性情,将随年岁的流逝,造成精神日益

5、萎靡,无用于世悲守穷庐。,五、内容理解,1.出自本文的成语:2.诸葛亮要求儿子应如何修身?即学习的最佳境界是:3.诸葛亮认为淡泊、宁静有怎样的作用:4.诸葛亮认为应该怎样求学?,要宁静,要有志向。,淡泊、宁静,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淡泊可以明志、宁静可以致远,1 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文中常被人们引做“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一代名相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对名利和为人作过精辟的论述,后人也常将此句作为座右铭以自策,这两句诗)是:_2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_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

6、利影响的句子是:4 对那些心浮气躁、生活铺张浪费的人,我们可以用诫子书中的_ 来劝勉他们。,理解默写:,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静以修身,俭以养德,1、 读“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你受到怎样的启发?,这句话蕴含深刻哲理,告诫人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 ”字,诸葛亮告诫儿子怎样才能成才?,以俭养德 以静求学 以学广才,静,6.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亮的诫子书、曾国藩家书,还是毛泽东家书、傅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而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

7、?为了增强效果,作者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7.文中道出了哪几层关系? 8.本文主题是什么?,修身和治学,对比论证,学与静、学与才、学与志,劝诫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六、写作特色,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这样的句子文中有许多,它们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所以文章用语简明,用意却很深刻。后一句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例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七、拓展运用,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谈一谈诫子书对当代中学生有何现实意义?,在充满诱惑的现实生活中,诸葛亮的诫子书更有教育意义。1、一个人要淡泊名利,摒除杂念和干扰,安静专一,提升自己的修养;2、要立大志,专心治学;3、珍惜时间。 只有做到这几点,人生才有意义。,你能说说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性格:忠义,多智,谨慎 。他精通兵法、留心世事、处事不乱、忠贞不移、心胸宽广、足智多谋、谦逊有礼、忠心耿耿、不以貌取人、更不大意轻敌,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典范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放声齐读课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