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肺炎喘嗽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8268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肺炎喘嗽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肺炎喘嗽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肺炎喘嗽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肺炎喘嗽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肺炎喘嗽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肺炎喘嗽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肺炎喘嗽ppt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肺炎喘嗽,中华中医药学会,王雪峰教授,目 录,指南文献依据分级及推荐级别指南肺炎喘嗽的术语和定义 肺炎喘嗽的诊断及需鉴别的病种 肺炎喘嗽的辨证与治疗 肺炎喘嗽的中成药及外治,指南的编写目的,规范中医儿科的临床诊断、治疗为临床医师提供儿科常见病中医标准化处理的策略与方法促进中医儿科临床诊疗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指南研制的指导思想,“形式上与国际接轨,内容上反映中医古今共识与学科进展,以利中医儿科诊疗指南推广全国、推向世界。”,项目组工作要求,必须以切合儿科临床实际应用为原则,尽量寻找、选取证据强度高的研究报道资料,实事求是地面对文献研究提供的证据,据此提出各项建议的推荐级别。

2、文献检索方法:采取人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网络检索相结合的方法专家调查方法:按Delphi法制作、统计问卷,向以中医儿科医师为主的专家(高级职称者)群体征求建议,形成专家共识。,证据选择及推荐建议级别,本指南证据的采集主要为随机临床试验,还包括:同期对照研究、历史对照研究、病例报道、非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本指南参照2001年国际感染论坛(ISF)提出的Delphi分级标准,项目组根据中医特色对其修订,形成推荐建议的级别。,指南的文献依据分级及推荐级别,指南适用范围,指南提出肺炎喘嗽的诊断、辨证、治疗建议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肺炎喘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肺炎喘嗽的术语和定义,术语:肺炎喘嗽定义

3、:肺炎喘嗽是儿科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临床以气喘,咳嗽,咯痰痰鸣,发热为主要特征,相当于西医的“小儿肺炎”。,肺炎喘嗽诊断,临床表现,气喘,咳嗽,咯痰痰鸣,发热,肺部可闻及中、细湿啰音,实验室及特殊检查,X线全胸片: 小片状、斑片状阴影,也可出现不均匀的大片状阴影,或为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部透亮度增强或降低。,当存在呼吸困难征象时,对发热婴儿拍摄胸片的价值更大。 ,推荐级别:B参考文献: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中华儿科杂志J。2007,45(2):83-90.,实验室及特殊检查,病原学检查:相应的病原学诊断。细菌培养、病毒学检查、肺炎支原体检测等,可获得。,年龄是小儿CAP病原诊断最

4、好的提示。 ,推荐级别:B参考文献: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中华儿科杂志J。2007,45(2):83-90.Pechere JC .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children. West Sussex : Cambridge Med Pub,1995.,不同年龄组CAP病原情况,实验室及特殊检查,血常规: 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可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增多),有些病毒,特别是腺病毒、流感病毒能引起侵袭性感染,也可以导致急相反应物升高。,推荐级别:A参考文献: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中华

5、儿科杂志J。2007,45(2):83-90.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of Standards of Care Committee. 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in Childhood. Thorax,2002,57 Suppll;il-24.,与肺炎喘嗽鉴别的病种,支气管炎呼吸道异物肺结核病(支气管哮喘),鉴别表,肺炎喘嗽的辨证与治疗,1.常证风寒郁肺 证候: 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 气喘鼻煽,

6、痰稀白易咯,可见泡沫样痰,或闻喉间痰鸣。 咽不红,口不渴,面色淡白,纳呆,小便清。 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汪受传主编,“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新世纪中医儿科学王雪峰主编, “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将此证型命名为风寒闭肺。,辨证分析,本证多见于发病初期,常在寒冷季节发生,有风寒之邪外袭与肺而致。多有恶寒发热,无汗之表寒证。年幼儿蜷缩母怀,年长儿可自述恶寒身痛,也常有痰涎色白清晰。口和不渴,咽红不著,舌不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是本证特征。,风热郁肺 证候 发热恶风,头痛有汗,鼻塞流清涕或黄涕,咳嗽,气喘,咯黄痰,或闻喉间痰嘶,鼻翼煽动。 声高息涌,胸膈满闷,

7、咽红肿,口渴欲饮,纳呆,便秘,小便黄少,面色红赤,烦躁不安。 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汪受传主编,“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王雪峰主编, “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儿科肺炎喘嗽(肺炎)中医临床路径中,均将此证型命名为风热闭肺。,辨证分析,本证可因风热犯肺而发病,也可由外感风寒转化。多见发热较重,或有其他明显的热证表现,如发热恶风、咽红口渴、舌红苔黄等。轻者发热咳嗽,气急痰多;重者高热烦躁、咳嗽剧烈、气急鼻煽等。,痰热闭肺 证候 发热,有汗,咳嗽,咯痰黄稠或喉间痰鸣,气急喘促,鼻翼煽动,声高息涌,呼吸困难,胸高胁满,张口抬肩,口唇紫绀 咽红肿,

8、面色红,口渴欲饮,纳呆,便秘,小便黄少,烦躁不安 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辨证分析,本证多见于肺炎喘嗽中期,痰热俱甚。郁闭于肺,而见上述诸症。临床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本证特征。严重者肺气闭塞,可致气滞血瘀,见口唇紫绀、胸高气急、痰壅如潮、闷乱烦躁,证属危急。, 毒热闭肺 证候 壮热不退,咳嗽剧烈,痰黄稠难咯或痰中带血,气急喘促,喘憋,呼吸困难,鼻翼煽动 胸高胁满,胸膈满闷,张口抬肩,鼻孔干燥,面色红赤,口唇紫绀,涕泪俱无,烦躁不宁或嗜睡,甚至神昏谵语,呛奶,恶心呕吐,口渴引饮,便秘,小便黄少 舌红少津,苔黄腻或黄燥,脉洪数,指纹紫滞。,辨证分析,本证邪势炽盛,毒热内闭肺气。热炽

9、肺气郁闭而见高热不退,咳嗽剧烈,气急喘憋;毒热耗灼阴津故见涕泪俱无,鼻孔干燥如烟煤。毒热闭肺证病情重笃,容易发生变证。,肺毒热作为毒热的一种外延其产生和发展是由小儿生理特点决定的。 明代儿科世医万全指出小儿为“肺常不足”“阳常有余”之体。小儿肺常不足,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功能较弱,机体易被六淫邪气所伤,产生各种肺系疾病。又因其为阳余之体,不论外感、内伤之邪,皆易从热化、从火化,而至邪闭于肺蕴久生毒,毒与热依附,而为肺毒热。,肺毒热的产生机理,本脏重证从毒热论治,阴虚肺热 证候 咳喘持久,时有低热,手足心热,干咳,痰量少或无痰,咯痰带血 面色潮红,口干、口渴欲饮,神疲倦怠,夜卧不安,形体消瘦

10、,盗汗,便秘,小便黄少,病程迁延 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指纹淡红。,辨证分析,本证多见于病程迁延,阴津耗伤,肺热减而未清者。常由痰热闭肺证未经有效治疗转化。以病程较长、干咳无痰、舌红少津为主要表现。临证轻者咳嗽声低、干咳无痰;重者口干舌燥、干咳咯血,伴全身症状。还要辨明有无余热、余邪,有者多现低热潮热、苔黄等。,肺脾气虚 证候 久咳,咳痰无力,痰稀白易咯,气短,喘促乏力、动则喘甚,低热起伏 面白少华,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自汗,纳差,口不渴,便溏,病程迁延,反复感冒 舌质淡红,舌体胖嫩,苔薄白,脉无力或细弱,指纹淡。,辨证分析,本证多见于肺炎恢复期,或体质素弱病儿,病程迁延。临证以咳嗽无

11、力,动则汗出为主要证候。偏肺气虚者面白少华,反复感冒;偏脾气虚者纳差便溏,神疲乏力。,2.变证心阳虚衰: 面色苍白,唇指紫绀,呼吸浅促、困难,四肢不温,多汗,胁下痞块,心悸动数,虚烦不安,神委淡漠,小便减少。 舌质淡紫,脉疾数、细弱欲绝,指纹紫滞。,辨证分析,本证常出现于婴幼儿,或素体虚弱者。来势急、病情重。由于邪毒炽盛,损伤原本不足之心阳,肺闭气郁导致血滞而络脉瘀滞。突然面色苍白,紫绀,四肢不温或厥冷,右胁下痞块增大,脉细弱急数为辨证要点。,邪陷厥阴: 壮热不退,口唇紫绀,气促,喉间痰鸣,烦躁不安,谵语狂躁,神识昏迷,口噤项强,角弓反张,四肢抽搐。 舌质红绛,脉细数,指纹紫。,辨证分析,本证

12、由于邪热炽盛,内陷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而致。临证以病情突然加重,见壮热、烦躁、神昏、四肢抽搐、口噤项强的心肝二经诸症为要点,病情危重。,参考文献:汪受传等,中医儿科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2007,69-73. 王雪峰等,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5,75-78.,以开肺化痰,止咳平喘为基本原则。由于患儿年龄体质因素有不同,外邪有风寒风热的区别,病情传变有轻重深浅的差别,临床上多分为常证和变证予以施治。临证应根据证型的不同和病情的变化,灵活施治。,治疗原则,分证论治,推荐级别:D 赵坤,贺亚非.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肺炎100例J.中医研究,2

13、000,13(6):31-32,1、风寒郁肺,治法:辛温宣肺,止咳平喘方药:华盖散加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常用药:麻黄、苦杏仁、防风、桔梗、紫苏子、桑白皮、陈皮、法半夏、甘草,组方原则,常用麻黄、杏仁散寒宣肺;荆芥、防风解表散寒;桔梗、白前宣肺止咳;苏子、陈皮化痰平喘、寒散则表解,肺开则喘平。 药物加减:恶寒身痛者,加桂枝、白芷;咳嗽痰多者,加白前、远志;高热加石膏、黄芩。,治法: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方药:偏表证,身热较甚而咳喘不剧,银翘散(温病条辨)主之; 偏里证,热邪偏重,频咳,气促,痰多,麻杏石甘汤(温病条辨)主之。常用药:偏表证用金银花、连翘、淡竹叶、荆芥、淡豆豉、薄荷、桔梗、桑叶、牛

14、蒡子、大青叶、甘草; 偏里证用麻黄(炙)、苦杏仁、前胡 、款冬花、浙贝母、石膏、薄荷、黄芩、甘草。,2、风热郁肺,推荐级别:B艾君,汪受传.从热郁痰瘀论治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理论研究J.中医儿科杂志,2009,5(2):1-4汪受传.小儿病毒性肺炎的辨证治疗J.江苏中医,2000,21(5):1-3赵坤,贺亚非.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肺炎100例J.中医研究,2000,13(6):31-32王雪峰,董丹,虞坚尔,等.儿童肺炎常见病原分析及中医证侯演变规律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6,1(3):170-176,组方原则,常用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宣肺清热;金银花、连翘、

15、薄荷解表清热;桑叶、桔梗、前胡宣肺止咳。 药物加减:若壮热烦渴者,重用石膏,加知母;喘息痰鸣者,加葶苈子、瓜蒌皮、枳壳;咽喉红肿疼痛者,加射干、蝉蜕、板蓝根、芦根。,3、痰热闭肺,治法;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方药;五虎汤(证治汇补)合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常用药:麻黄(炙)、石膏、苦杏仁、葶苈子、紫苏子、桑白皮、黄芩、金荞麦、天竺黄、甘草。,组方原则,常用麻黄、杏仁、前胡宣肺止咳;生石膏、黄芩、鱼腥草、甘草清肺泄热;桑白皮、葶苈子、苏子泻肺涤痰;细茶肃肺化痰;药物加减:热重者,加栀子、虎杖,伴大便干加用大黄;伴痰壅喘急者,加用礞石滚痰丸;咳嗽者,重加前胡、款冬花;痰多者,加竹沥、浙贝母 、胆

16、南星、猴枣散;紫绀者,加丹参、赤芍;高热惊惕者,加服紫雪;喘甚便秘痰涌而病情较急者,加服牛黄夺命散。,推荐级别:B艾君,汪受传.从热郁痰瘀论治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理论研究J.中医儿科杂志,2009,5(2):1-4汪受传.小儿病毒性肺炎的辨证治疗J.江苏中医,2000,21(5):1-3赵坤,贺亚非.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肺炎100例J.中医研究,2000,13(6):31-32王雪峰,董丹,虞坚尔,等.儿童肺炎常见病原分析及中医证侯演变规律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6,1(3):170-176,4、毒热闭肺,推荐级别:D艾君,汪受传.从热郁痰瘀论治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理

17、论研究J.中医儿科杂志,2009,5(2):1-4,治法:清热解毒、泻肺开闭方药: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合麻杏石甘汤(伤寒论)加减常用药:麻黄(炙)、苦杏仁、前胡、黄芩、黄连、栀子、石膏、地黄、玄参、连翘、甘草。,组方原则,常用炙麻黄、杏仁、枳壳宣肺开闭;黄连、黄芩、栀子清热解毒;生石膏、知母、生甘草清解肺热; 药物加减:热毒重者,加虎杖、蒲公英、败酱草;伴便秘腹胀者,加大黄、玄明粉;烦躁不宁者,加白芍、钩藤;口干鼻燥,涕泪全无者,加北沙参、麦冬、玉竹。,推荐级别:D赵坤,贺亚非.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肺炎100例J.中医研究,2000,13(6):31-32,5、阴虚肺热,治法;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18、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温病条辨)常用药:北沙参、麦冬、玉竹、桑白皮、百合、地骨皮、天花粉、地黄、玄参、川贝母、甘草。,组方原则,常用沙参、麦门冬、玉竹、天花粉养阴清肺;桑白皮、炙冬花肃肺润燥止咳;扁豆、甘草益气和胃。 药物加减:低热者,加青蒿、知母、黄芩;咳甚者,紫苑、百部、枇杷叶;干咳不止者,加五味子、乌梅;盗汗者,加龙骨(煅)、 牡蛎(煅)、酸枣仁、五味子。,推荐级别:D,6、肺脾气虚,治法 :补肺益气,健脾化痰 方药 :人参五味子汤加减(幼幼集成)常用药:党参(或人参)、白术、茯苓、炙黄芪、防风、半夏、陈皮、五味子、焦六神曲、甘草。,组方原则,方用人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培

19、土生金。五味子收敛肺气,常加陈皮、杏仁、炙百部化痰止咳。 药物加减:多汗或动则汗出者,加龙骨(煅)、 牡蛎(煅) ,化加服桂枝龙骨牡蛎汤;咳嗽较甚者,加百部、紫苑、款冬花;纳谷不香者,加谷芽(炒)、麦芽(炒)。,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经验方)常用药:人参,附子、龙骨(煅)、牡蛎(煅)、白芍、炙甘草。,组方原则,方用人参大补元气;附子回阳救逆;煅龙骨、煅牡蛎潜阳敛阴;白芍、甘草和营护阴。 药物加减:面色唇舌青紫,右胁下痞块明显者,加红花、丹参;呼吸不整或叹息样呼吸者,加山茱萸、麻黄(炙)、熟地黄。,2. 变证-心阳虚衰,推荐级别:D,治法:平肝熄风,清心开窍方药:羚

20、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合牛黄清心丸(景岳全书)加减;常用药:羚羊角粉、钩藤、菊花、地黄、白芍、虎杖、黄芩、郁金、浙贝母、石膏、石决明、甘草;另服牛黄清心丸。,组方原则,方用羚羊角粉、钩藤平肝熄风;伏神安神定志;白芍、生地黄、甘草滋阴而缓急解痉;黄连、黄芩、栀子清热泻火解毒;郁金解郁开窍。 药物加减:高热神昏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抽搐者,加僵蚕、蒺藜;痰多者,加天竺黄、胆南星、石菖蒲。,2. 变证-邪陷厥阴,推荐级别:D,中成药,通宣理肺口服液(推荐级别:D)羚羊清肺散(推荐级别:D)儿童清肺口服液(推荐级别:B)天黄猴枣散(推荐级别:D)安宫牛黄丸(散) (推荐级别:D)玉屏风口服液(推

21、荐级别:D)清开灵注射液(推荐级别:B)炎琥宁注射液(推荐级别:C)参附注射液(推荐级别:D),敷贴疗法,肉桂、公丁香、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各15g,红花、当归、川芎、赤芍、透骨草各30g。高热、气喘者,可加用黄芩、黄连、大黄各10g。研末,凡士林调,敷贴于肺腧穴或啰音处,胶布固定,约2小时取下,每日1次,7日为1疗程。用于肺部湿性啰音明显者。(推荐级别:D),拔罐疗法,选取肺腧、肺热、阿是穴,每日1次。佐治啰音吸收不良。(推荐级别:D)14,杨献英.拔罐加TDP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咳嗽痰鸣104例J.中国针灸,2005,25(4):248.,大黄粉、芒硝粉与蒜泥按4:1:4重量比例,以清水调

22、成糊状,将摊好的膏药敷在背部肩胛间区及肺部听诊湿啰音密集处或X线检查改变明显处。12岁患儿每次15分钟,35岁每次20分钟,5岁以上每次25分钟, 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对本药物过敏或出现皮疹者,应停止用药。1-4(推荐级别:D),敷 胸 散,1鲁英, 王雪峰, 李杰.中药帖敷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6):607.2谢彬,王雪峰. 基于“肺合大肠”理论的敷胸巴布贴对IV诱导小鼠肺炎免疫机制研究.博士论文,第一临床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国, 2011/5/30.3董丹, 吴振起, 王雪峰. 敷胸散对流感病毒肺炎小鼠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杂20

23、04,31(6):524.4 胡楠楠, 王雪峰, 谢彬. 敷胸巴布贴制剂对健康家兔皮肤刺激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2,07.,预防与调护,1.预防积极锻炼身体,预防急性呼吸道感染加强营养,防治佝偻病及营养不良是预防重症肺炎的关键。预防并发症及激发感染。已患肺炎的婴幼儿抵抗力低,在病房中应将不同病原体肺炎患儿分室居住。恢复期及新入院的患儿应尽量分开。医务人员接触不同,要注意消毒隔离操作。,王雪峰主编。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011.08,2.调护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以18-20 为宜,相对湿度60%。呼吸急促时,应保持气道通畅,随时吸痰。咳嗽剧烈时可抱起小儿轻拍其背部,伴呕吐时应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重症肺炎患儿要加强巡视,监测呼吸、血压、心率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与调护,王雪峰主编。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011.08,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