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5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13828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5篇.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5篇 地理知识理解和记忆性的东西比较多,因此要对地理知识加强理解和记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中地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地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2、影响地球气候。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

3、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

4、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1/20页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高中地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2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3.

5、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

6、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高中地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3必修一:1、八大行星的轨道位置距离太阳由近及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2、太阳大气与太阳活动由里向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有黑子活动、色球层有耀斑、日冕层有太阳风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春分日:3月2

7、1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1月初地球公转到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公转到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4、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90直射点到所求地的纬度差5、岩石分类岩浆岩(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岩:如玄武岩、火山岩、流纹岩)沉积岩(页岩、砂岩、砾岩、石灰岩、煤炭)变质岩(板岩、石英岩、大理岩)6、地形倒置背斜成谷的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侵蚀而形成谷地高中地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4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8、。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7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8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11太阳辐射能量的*核聚变反应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1

9、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影响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2003年神州5号高中地理水平考知识点总

10、结51、天体及主要类型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几种常见的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2、天体系统(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宇宙天体系统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按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木之间。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1、宇宙环境2、地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温度)、地球的质量适中(大气)、液态水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2、能量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二、

11、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1、太阳高度角(纬度)2、海拔高度3、天气状况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黑子(光球)耀斑(色球)太阳风(日冕)3、对地球的影响: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对气候的影响地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5篇相关*:1.最新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2.高一地理必考必修一知识点总结5篇精选3.最新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5篇汇总4.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精选5.高一地理知识点梳理整合5篇精选6.2020地理水平考试复习方法有哪些7.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8.2020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怎么备考9.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常考知识点汇总10.高一历史知识点难点精选总结5篇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资格考试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