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理喜洲白族民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大理喜洲白族民居.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目 录一、大理白族民居遭破坏的原因(4)二、大理喜洲白族民居(5)1、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地理位置与形成大理白族民居特点的原因 (5)2、大理喜洲白族民居的建筑特色 (6)3、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 (6)4、为什么要建造“三坊一照壁” (7)5、白族民居“四合五天井” (8)6、大理喜洲建筑受西方建筑的影响(9)三、喜洲民居特色建筑之一严家院 (9) 1“六合同春” (10)2“走马串角楼”(10)四、如今的严家院 (10)五、怎样保护喜洲白族民居 (11) 1、对于严家院的保护措施(11)2、对于普通民居的保护措施(11)六、结论 (12)参考文献(14)致谢 (15)摘要: 大理喜洲白族民
2、居中“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大理建筑中的一大特色,值得我们保护,但是如今这些民居正在慢慢消失。是什么使其消失的呢?我们该如何保护?关键词 大理民居 “三坊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 保护 保留浅论大理喜洲白族民居的价值意义与保护策略一、大理白族民居遭破坏的原因在“文革”时期,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多数院落的大门、照壁和雕梁画栋的格子门和壁画均遭到破坏,有的毁于火灾之中虽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喜洲白族民居受到重视,并在1987年将其列为云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政府还对少数的民居建筑进行修复。但是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在喜洲古镇上,还是出现了任意的建筑。还有因为资金不足,居民
3、不知道这些民居的价值,使得大部分民居因破旧而倒塌,有的也因太过破旧而无法修复成原貌,有的被居民改建,破坏了它们原有的风貌和价值。民居被破坏后,是难以修复或是无法修复成原貌的,就算重建也不可能建造出这样惊世骇俗的民族建筑了。其实并不是人们故意破坏,而是居民并不了解民居的价值所在。这些老民居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不能满足现在生活的需要。如:明、清时期是没有电的,老建筑里就不用考虑装上电路、水路;而且以前的民居内并没有卫生间,上厕所必须到院子或是更远的茅厕,在今天的社会几乎没有茅厕,也没有人愿意去茅厕方便了。还有,老民居因为年代久远可能就会阴暗潮湿,冬冷夏热,居民的生活环境不理想。现代的楼房不仅仅在
4、房间里通电、通水,还在房间增加了卫生间。这样的民居方便了居民的生活,也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居民更愿意舍弃原来的老民居、老建筑换成现代化的高楼房。这样就使得老民居越来越少了。在民国时期,外来的文化已经传入中国,电也成了一种需要,虽然大部分贫困的人用不起电,但是对于一些名门望族、达官贵人、资本家来说不是难事。所以这些人的民居里就会通水、通电,并带有卫生间。这些民居建造的年代也不算太久远,对于在里面住了几十年或是几代人的居民来说他们对老房子有了深厚的感情是不想搬出老房子的。但是很多房地产商为了大肆的抢商机,而土地又特别紧张,就把目光放在了老民居上,然而使得老民居在慢慢的消
5、失。就算政府把老民居列入文物保护的行列,给它们都挂上牌号,但是只要房地产商看重的地,老民居依然没有什么特别的保护就被拆除了。这说明我们的保护并没有做好,仅仅证明了它的价值,给它挂个牌号,却没有把它实际的保护起来。这些各种各样的因素都在摧残着我们身边这些为数不多的老民居,都是因为并没有健全的保护意识,导致我们现有的老民居也在慢慢的消失。二、大理白族民居1、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地理位置与形成大理白族民居特点的原因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西部。大理大部分地区为纵谷区,属于横断山脉南端。地势呈南北走向,西北高,东南低。白族人民对苍山洱海具有深厚的情感,他们的民居都是背靠苍山,面对洱海。然而苍山与洱海都是南
6、北走向,因此就形成了白族民居的座西向东的原因。 (苍山和洱海的位置走向图)2、大理喜洲白族民居的建筑特色大理喜洲是大理古城以北的一个白族村寨。喜洲历史悠久,许多白族民居都是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保存下来的,是白族民居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为典型格局,有独成一院,有一进数院。这些一进几院,院内有院的民居建筑,有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斗拱飞檐,雕花门窗。房屋平面呈方形,顶的造型是表瓦人字大层顶,多为两层、重檐;主房东向或向南向,三间或五间,为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一院或数院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墙面多为上白,下灰。 喜洲白族民居特别重
7、视照壁、门窗花枋、山墙、门楼的装饰。 照壁是一主两厢三主庭院的必要建筑,多为一高两低的桃檐飞角青盖顶的墙体;居主房正前,连接两厢山墙,使三房形成封闭庭院。 照壁正中以石灰粉刷,书以四言题字,或嵌大理石屏;四周镶勾出扇面、长方、圆形等图案,中以水墨或粉彩绘图画。大理有句俗话“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不会到”大理白族民居建筑大量运用石头,石材不仅用于地基、墙角,也用在门头,窗头的横梁。正是因为白族人崇尚白、青色,墙面全是刷白石灰,白墙青瓦给人以朴素,干净大方的感觉,也体现出白族民居的建筑特色。 3、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所谓“三坊一照壁”是由于白族人民在民居的建造上,采取的是建三坊房子,多为南向、北向
8、、西向各一坊。在主房(多为西向)的正前方(多为东)建造一堵白墙也就是照壁。由着三房和一个照壁为合起来的小型的庭院就是白族特有的“三坊一照壁”。 (“三坊一照壁”院内图)4、“三坊一照壁”的形成原因白族居民大多背靠苍山,面向洱海,这源于白族人民对苍山洱海的深厚感情。苍山属于横断山脉,南北走向,洱海也为南北走向。而白族居民要背山面海就只能座西向东。其他房屋一般都是座北朝南,既向阳也向光,然而白族民居座西向东就使其光线不好。为此聪明的白族人民就利用光线反射,在正房前筑一面白墙,把阳光反射到正房中。因此就产生了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的建筑特色。 (照壁反射光线示意图)5、白族民居“四合五天井” “四合
9、五天井”与“三坊一照壁”不同点在于去掉了正房面对的照壁而代之以三间下房的一坊,是由四幢房子围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中间是个大天井。院子的其他四房角上各有一个小天井,每幢房子都是中间堂屋两边厢房,小天井对着的叫角房。这是个有五个天井的四合院,故名为四合五天井;四坊多为三间二层(厢房、下房也有一层的),但正房一坊的进深与高度皆大于其他各坊,其地坪也略高,多朝东、南,在四个小天井中有一个用于大门入口,设门楼,亦多朝东、南。 (“四合五天井”顶视图)然而把“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的建筑特色融合到一起建造,就形成了一进数院,院内有院的建筑。不仅仅显现出建筑独具一格的特色,也显现出白族先民的民族文化。
10、白族是一个开放,平和的民族,同时深受汉文化侵润而发展了精致的文化,崇尚礼仪,追求儒雅之风。白族的建筑无疑也通过布局、装饰等层面与白族的民族性格和审美观相呼应,体现出白族人民力图将明快大方与精巧雅致相结合的审美观念。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民居严整而又富有变化,封闭而又透露出开放,一进几院的院落、相互串联的走廊,漏角前的小天井,给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但往往又在这迂回曲折当中凸显出曲径通幽的意境和无限的韵味。白族民居的转世多用青、白二色的对比来表现深远的意蕴。青灰色的台基、浅栗色的门窗和梁柱斗拱、如泼墨似浓云的大理石视屏和地板、精美的木格子门和木雕构件将白族民居点染得更加雅致,在
11、明快淡雅中显示出一种精而不丽,华中透雅的装饰风格。6、喜洲民居受西方建筑的影响大理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是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乐土,喜洲则是滇西北军事、政治、交通的枢纽和重镇,是云南沟通青藏高原及东南亚各民族联系的重要一环,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正是由于喜洲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才在民居建筑艺术中体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色。也正是因为喜洲的历史和文化让喜洲民居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影响。在我国大清“闭关锁国”的同时,西方正在向着新兴社会迈进,“文艺复兴”运动以在欧洲大肆开展。对于大理来说很多西方的外来文化已经传入,并运用在了生活中。古典复兴以及19世纪初期法国的帝国风
12、格的提倡古罗马建筑在欧洲重新成为典范。喜洲民居也运用了古罗马建筑的罗马式山墙、半圆拱型门等的特点,喜洲建筑上的石雕、木雕也与古罗马的建筑雕刻相类似。喜洲白族民居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故土上秉承了一些大理原有的和外来传入的文化,从而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建筑特色。三、喜洲民居特色建筑之一严家院 在喜洲的白族民居代表建筑杨家院、董家院、严家院等都是很有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筑,在此我以严家院为例:严家院是民国时期喜洲著名的民族资本家严子珍先生所建。现于喜洲办事处四方街富春里1号。严子珍生于1871年,卒于1941年。喜洲白族人,字镇圭,晚号苍逸老人。严子珍一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教育事业,曾多次捐资建学校、图书馆、
13、教育馆设置奖学金,鼓励学生读书学习。严家院,建于1919年,占地约247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66平方米。是由两院自北向南的“三坊一照壁”和两院“四合五天井”组成的二层楼房,之外还有一院单独的三层西式楼房组成,共五个院落。两个“三坊一照壁”的院落和两个“四合五天井”的院落四院之间以“六合同春”,“走马串角楼”相通连接成一个封闭的、一进数院的、整体的大院落。严家院建筑古朴,典雅。大门在第一院北侧,大门后有长32米,快约3米的深巷,前两院的两座大门和后三院的一座大门均以门巷相通。主房四坊均居西,厢房五坊,中三坊为“两面照壁”(即一坊兼两院),下房两坊。楼上楼下有回廊,串联所有的房间。整个宅居走廊
14、铺有方块大理石板,没快石板上有简单的线刻有 “兔含灵芝”、“狮子滚绣球”、“幽兰吐香”之类的花纹图案。天井的门窗、板壁是镂空的雕刻,雕有喜鹊报春、春耕秋收、胸肌报晓、松鹤延年等栩栩如生的图案。院内花团锦簇,雕刻精美,照壁白墙青瓦,此景只应天上有,不知何时来到了大理喜洲!1“六合同春” 严家院是一进两院的建筑,从大门可进入两个院子。进入一个“三坊一照壁”的院子,相通的是一个“四合五天井”的院子。一共六幢房子,两个大天井。连接两个院落的是一座房子,既是北院的南房,又是南院的北房。南北面都有走廊相通,称为“一照两面”。楼上楼下都如此,这两个院子称为“六合同春”。 2“走马串角楼” 沿着“一照两院”房
15、子的走廊进入到下一个“四合五天井”的里院。在这个院楼中每个小天井对着的角楼上都有楼梯,可以从走廊串通所有的房间,因此为“走马串角楼”。整个院落的走廊、过道纵横交错,楼廊相通。着样的院落一般为贵族,官宦或有钱人家所建,等级越高,院落越深。根据严家院门外的石碑可知严家院建于严家鼎盛时期,其建筑是白族民居中较高的一种建筑模式,极具民族特色。四、如今的严家院1953年土地改革中没收为公有,划归喜洲镇镇政府和喜洲办事处使用,现开设为喜洲白族民俗风情旅游点。如今,严家院已没有人居住了,成为一个接待外来游客的休息场所。不管是当地人还是去严家院游览观光的游客并没有深刻了解严家院为什么被列为文物,为什么要得到保
16、护,为什么要保留下来。其实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使我们的民居保留。五、怎样保护喜洲白族民居1、对于严家院的保护措施严家院是大理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特色的代表之一。它的民居建筑特色太典型,充分表现了民居的特色,淋漓尽致的展现出白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民族的特色。因此对于严家院的保护政府应该要使其成为一座“博物馆,不要改造,复原原貌,保留民居中原有的一切。也要加强其保护力度,不能使其有所改变和破坏。对于不是人为的损坏要修旧如旧,保留其原貌。还有像严家院一样具有典型建筑特色的董家院、杨家院等一系列民居都应该像博物馆一样的保护起来,才有可能使其受到真正的保护而存留下来。成为一个具有典型代表白族民居特色的“范本”而
17、世代存留下去。2、对于普通民居的保护措施对于周围老百姓居住的民居来说不能让它原原本本的保留,因为它们不适应现代人们生活的需要,不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基本的物质条件。首先,保护民居要结合当地的风俗文化来保护其所具有的民居特色,不能改变其民族特色。政府需要规定不能肆意的拆除老建筑,不能把具有特色的老民居改建成新楼房,要在保留其特色的前提下进行改良。其次,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要把那些不足的条件加以补充完善。使其能够适应现在居民的基本生活要求。一、在老建筑中通水、通电、通煤气,解决居民的基本的生活条件。二、在民居中加上卫生间,安装现代化的地板,加强通风、光照和取暖条件,使居民生活跟家方便。三、在老
18、民居中解决现代通信、网络等设施,以满足现代居民的生活条件。在改造成现代化的理想民居后,这些老民居既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又有历史文化的韵味也满足了现在居民的物质生活的条件。这样的新型特色民居更是现代人们所追求的精神文化的生活,也使人们更愿意居住在这样的民居里。民居也因此得到更好,更完善的保护。民居在与时俱进,也就会形成其独特的风格而以新的面貌在不断改造不断完善的存留下去。 (新型民居的条件极其设施)政府必须大力保护民居,抑制开发商那种只求利益不顾一切破坏老民居的做法。保护民居并不是要把原来的民居一直保留下来,而是采取积极的手段进行保护。可以保留一些精华,舍弃一些不足。把传统和现代化相结
19、合,不仅使用而且也保存了传统文化。六、结论如今,在我们身边的古建筑,老房子已经越来越少了,正渐渐消失了。当我们老了是否还记得我们曾经居住过或者见过的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那些老建筑呢?我们该怎么让我们的下一代了解那些已经失去了的文化呢?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保护我们即将面临灭绝的老建筑,让它以一个全新的姿态站立在那些高耸的建筑旁,展现它自己独特的美丽身姿。给我们的未来留下一个可以怀念的美好形象,给我们的未来增添一抹美丽的回忆,给我们的未来带去曾经的辉煌。 致谢 在这即将毕业之际,我向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全体老师表示感谢!大学四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而今就已转瞬即逝了。在我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老师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我不仅成长了许多也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方面也成熟了。老师们的教育使我更加深刻的体会了设计,并且热爱我的专业民艺。在这之中有太多的老师曾给我鼓励!我在这,谢谢你们,我尊敬的老师们,我将会一直记住你们的教诲。带着你们的教诲去实践我的理想,去为我们的祖国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