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孔子拜师ppt课件详细版.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8649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8.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孔子拜师ppt课件详细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孔子拜师ppt课件详细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孔子拜师ppt课件详细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孔子拜师ppt课件详细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孔子拜师ppt课件详细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孔子拜师ppt课件详细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孔子拜师ppt课件详细版.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两千年前,一千年前,五百年前,今天,小螳螂学艺,小螳螂长得很威武,他认定自己长大了会有出息,所以谁也看不起。 一天,妈妈对小螳螂说:“你一天天地长大了,想于点什么呢?” 小蝗娜说:“我手里有两把大刀,想练武,将来当个英雄!” “好!有志气!”妈妈把他送到武术教师猴先生那里学习武艺。 小螳螂很骄傲,一定要跟猴先生比试比试武艺。猴先生让他最小的徒弟猴四和小螳螂比武。 没想到猴四的猴拳特别厉害,他三拳两脚就打伤了小螳螂的一条腿。 小螳螂被送进医院养伤,武术教师猴先生安慰他说:“孩子,猴四的手重,误伤了你,好好养伤,等你的伤好了再跟我学习武艺。” 小螳螂红着脸说:“老师,看来,我学不了武艺,我想改行学

2、木匠。” 养好了伤,小螳螂向猴先生告辞,来到木匠熊先生那里拜师。熊先生见小螳螂手中的两把大刀像锯子,就收留了他。 熊先生对小螳螂说:“孩子,我要打两个箱子,请你把这几块木板锯开。” 小螳螂用自己手中的锯子锯呀,锯呀,锯了半天,也没有锯开一块木板。 熊先生不高兴了:“怎么搞的?于活可不能装样子啊!” “老师,看来,我干不了木匠活儿。”他向熊先生告辞,垂头丧气地往家走去。 田野里,麦苗儿青青,螳螂妈妈正在田野里捉虫。她一眼看见学艺归来的儿子,高兴地迎了上去:“孩子,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小螳螂说:“妈妈我什么也没有学到,还是跟您学习捕虫吧!” 妈妈听了儿子的诉说后,并没有责备小螳螂,而是说:“这样

3、也好,你要是成了捕虫能手,也会很有出息的!” 从此,小螳螂专心跟妈妈学习捕虫,终于成为一名捕虫能手,他在生活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他拜谁为师? 他去哪里拜师? 为什么要拜师? 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孔子拜师,孔丘 老聃,知识备查,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气很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论语,这本书我们现在都还在学呢!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他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老子: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

4、、思想家、道学家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人们称老子为太上老君。美国纽约时报列他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孔子 老子,古代称品行高尚、学问高的男子为子。,韩非子、墨子、庄子 荀子 文中子 孟子,曲阜,洛阳,兖州,济宁,商丘,开封,郑州,偃师,远近闻名 知识渊博 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迎候 等候毫无保留 传授,风餐露宿,朗读:,日夜兼程,朗读:,风尘仆仆,朗读:,学问渊博,朗读:,毫无保留,朗读:,闻名 尘埃 仆人 采纳烦闷 土丘 欢迎 等候停止 境界 传授 品行,p,wn,chn,n,mn,qi,dn,yn,zh,jn,shu,pn,字词学习,左右,上下,半

5、包围,独体字,品字形,点击下面的视频开始笔顺学习吧!,边朗读课文边思考: 孔子拜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自主探究,整体感知,孔子三十岁的时候,已经(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到千里之外的洛阳拜老子为师。一路上( ),( ),终于走到了洛阳。老子( )地把自己的知识( )给了孔子。,把我们下面的词语填在这段话中,就能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远近闻名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毫无保留 传授,本文主要讲述了大思想家孔子年轻时拜老子为师的故事。,孔子在当时的地位已经很高了,为什么仍要拜师?,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

6、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因为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这说明他是一个非常谦虚好学的人。,【远近闻名】远处和近处都很出名,形容非常有名(近义:远近闻名闻名遐迩)【渊博】(学识)深而且广。 (近义:渊博广博)(反义:渊博贫乏),谦虚好学,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 找出孔子拜师途中遇到困难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从中可以感受他怎样的精神品质?,小组合作,探究思考,曲阜,洛阳,兖州,济宁,商丘,开封,郑州,偃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A.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B

7、. 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遥远,孔子不畏艰辛。,风餐露宿:在大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日夜兼程:不分白天和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终于:概括说明了孔子虽然在路上历尽艰辛,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想象孔子会在什么情况下赶路?)烈日炎炎的夏天,孔子不停向洛阳走去。,,孔子不停向洛阳走去;,,孔子不停向洛阳走去;,,孔子不停向洛阳走去;,,孔子不停向洛阳走去;,凉风习习的秋

8、天,大雨瓢泼而下,天蒙蒙亮,夜晚,天很黑,再读这段话,想象孔子一路上遇到的艰难。试着补充下列这段话:一路上,孔子饿了( ),渴了( ),雨天( )。,以野菜充饥,饮山泉水,也不停歇,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从曲阜到洛阳路途遥远,行走艰难。在当时没有发达的交通工具,孔子一步一步走了几个月,这一路上他是怎样度过的?,这一路艰辛,孔子终于到达洛阳,到达洛阳的孔子的样子会变成什么样呢?用文中的一个词形容。,风尘仆仆,【风尘仆仆】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劳累的样子。,渴了他就_ ; 饿了就_;累了就_;他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日复一日,他的衣服_,鞋子_,脚_,脸上_,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孔子终于风尘仆仆地走到了

9、洛阳。,求知若渴,意志坚定,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这是对孔子的动作、语言描写,“上前行礼”“学生孔丘”“特地”“拜见”“请”等词写出了孔子彬彬有礼、谦虚好学的优秀品质和真诚求学的态度。,彬彬有礼、谦虚好学,老子说:“你就是仲(zhn)尼(n)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思考:老子的言行说明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谦和

10、、有礼,孔子,老子,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止境】尽头。,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学无止境,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三十岁的孔子已经取得的成就:三十岁的孔子已经博学多才,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样样精通。诗经、尚书、周易、乐经都了然于心。他还是当地最有名气的学者,在乡里收徒授业,拥有了一大批弟子。,知识渊博,虚心好学,孔子:“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老子:“你是”孔子:“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

11、我这个学生。”老子:“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分角色朗读:,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孔子:从“每天”“随时”可以体会到孔子求学十分认真谦虚。,老子:从“毫无保留”可以体会到老子诲人不倦及爱护晚辈的品行。,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综合谈谈对孔子和老子的印象,孔子:谦虚好学、意志坚定、勤奋刻苦、彬彬有礼老子:博学多才、谦和大度、诲人不倦、爱护晚辈,孔子和老子一个虚心求教,一个诲

12、人不倦,都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所以获得了人们的敬重。,孔子拜师学无止境,老子授徒诲人不倦,名垂千古,对联,板书设计,写作方法,巧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形象是指对人物进行深刻而细致地描写。可以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孔子三十岁的时候,已经( )了。他总觉得自己知识还不够渊博,就到千里以外的洛阳拜老子为师。一路上( ),终于( )地到了洛阳。老子( )地把自己的知识( )给孔子。他们的( )令后人敬佩。,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风餐露宿 佩服 毫无保留 远近闻名 传授 品行,远近闻名,风餐露宿,风尘仆仆,毫无保留,传授,品行,课堂练习,随堂演练,1.看

13、拼音,写词语。 dn hu hun yn tn zh hu chn ( ) ( ) ( ) ( ),等候,欢迎,停止,灰尘,填一填,比一比,“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 )。”“多谢老师( )。”,等候 迎候,迎候,等候,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名言,这几句传诵最广的孔子名言,句意如下:(1)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得新的更深的知识。(2)(如果)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3)学习之后按时温习,不也是件高兴的事吗?(4)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呀!,17 孔子拜师字:1.多音字 论

14、 lun(论语) 闷men(闷热) lun(讨论) men(烦闷)词: 1.好词 远近闻名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2.近义词 迎候等候 佩服敬佩 渊博广博 远近闻名闻名遐迩 3.反义词 敬重蔑视 纳闷明白 长进退步 渊博频乏,积累,句: 1.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2.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运用:理解以下几句孔子名言的意思: 1.温故而知新。 意思: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得新的领悟。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意思:(如果)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 老师的人。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意思:学习之后按时温习,不

15、也是件高兴的事吗?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呀!,3.读读写写。【描写学习的词语】博览群书 学而不厌 博学强记 孜孜不倦手不释卷 力学笃行 凿壁借光 囊萤映雪不耻下问 悬梁刺骨 笃学好古 钝学累功,4.课外积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课后作业,1.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分角色朗读,进行课文剧表演。2.收集背诵孔子的名言,并且践行于自己的生活行为。

16、3.收集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与同学们分享。,1.课文使我很受启发,我要认真读一读。,【课后习题解答】,朗读指导:要在朗读中体会孔子谦虚好学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朗读时,语速和节奏舒缓,对话时语气诚恳柔和,语调平缓,变化幅度不大。老子的声音略显厚重老成,语气谦和、平易近人;孔子声音稍显年轻,语气谦虚诚恳。,2.孔子和老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想说说读后的感受。,参考答案:从孔子求学不畏路途艰苦和他的言行中,我看出他是一个虚心好学、有礼貌、不怕劳苦的人。虽七十多岁高龄,但老子仍亲自到城外迎候孔子并毫无保留地传授孔子知识,从中我感受到老子是一个爱惜人才、爱护晚辈、诲人不倦、大公

17、无私的人。,拓展延伸,三字经中说“昔仲尼,师项橐。它说的是孔子拜师的故事。”仲尼就是孔子,而项橐是燕国的一个七岁的孩子。有一天项橐见到孔子时说:“听说先生很有学问,特来求教。”孔子笑说:“请讲。”项橐朝孔子拱拱手说:“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后说:“你真是问得怪,江河,湖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于开花。”项橐一听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孔子叹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综合性学习,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戏剧、国画;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 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大家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延伸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