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教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8774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7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非子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教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韩非子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教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韩非子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教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韩非子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教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韩非子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教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韩非子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非子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教学PPT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韩非子选读,韩非子名言集锦,(二)1欲速则不达。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2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韩非子五蠹3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韩非子说林上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韩非子说难5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韩非子难言,一、字音识记1子圉(y) 2.彝酒(y) 3.土簋(u)4菽藿(sh) 5.茅茨(c) 6.跣行(xin)7缁衣(z) 8.嘬其毋(zu) 9.亡其裘(qi)10象箸(zh) 11.犀玉之杯(x) 12.短褐(h)13织屦(j) 14.逆旅之父(f) 15.三虱食彘(zh),二、通假字1则必旄、象、豹胎(通牦,理解为牦牛)2而越人被发(通披,理解为披散)3鳣似

2、蛇(通鳝,理解为黄鳝)4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通汝,理解为你的)5而亡其富之涯乎(通忘,理解为忘记)6彘臞,人乃弗杀(通癯,理解为消瘦),四、古今异义1子胥出走,边候得之古义:出逃今义:因故不声张地离开家庭或当地2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古义:因,趁机;为,替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必善事左右古义:身边的人今义:左边和右边,五、词类活用1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 名词作动词,下雨2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 名词作动词,栽种3常酒者,天子失天下 名词作动词,喝酒4或宦于晋,或宦于荆 名词作动词,做官5必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 名词作动词,穿6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7行贤而去自贤之心

3、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贤,六、文言句式1树易生之物判断句2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 被动句3孔子出,子圉入,请问客 省略句4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状语后置句5焉往而不美 宾语前置句6若又奚患 宾语前置句,启迪智慧,(1)选文共选取了十四则小故事,请概括各蕴涵的道理。,明确:,(2)“三虱食彘”的故事有何深刻含义和现实意义?明确:“三虱”的愚蠢之处在于,它们只从个人利益出发,鼠目寸光,为争“肥饶之地”而互相争斗,没有看到它们的个人利益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的,一味作毫无意义的争执,很可能因“腊之至”而全被烧死。如果想每人都享得美味而且保全自身,必须先保住它们赖以生存的母体。“三虱食彘”的寓言,其实是人类社会

4、的一个缩影。人们往往也像这三个愚蠢的虱子一样,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互相倾轧、尔虞我诈,不去共同维护集体利益。而集体利益不存在,哪有个人利益可言!大到一个国家、民族、人类社会乃至整个大自然都是同样的道理。,(3)韩非子的故事有何特色?明确:韩非子的故事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他的故事常常取材于现实生活或者历史传说,含着对社会人生深刻、冷峻的认识,妙趣横生,耐人寻味,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笔独特的财富。(4)韩非子中的故事用来说理,其主要手法是什么?明确:善于利用比喻说理。如犁锄简洁清晰的救人救火的比喻,把鲁国身处列国间的当务之急说得明明白白。杨布跟狗生气,狗跟杨布生气,其道理是一样的。诸如此类。,归纳主旨,

5、“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语出韩非子说林上,说的是子圉向宋国的宰相引见孔子,结果子圉和宋国的宰相都因害怕孔子得到重用,而没有向国君引见孔子的故事。韩非子借这个故事表明决定人们取舍的往往不是是非判断,不是公义,而是对私利的算计。韩非子就是这样,善于把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洞察和思考,蕴含在自己所营造的故事中,让人们去体味。,一、基础达标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则毋生杨矣B子岂能毋怪哉C行贤而去自贤之心 D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解析:A项,生,使动用法,使活下来;B项,意动用法,以为怪;C项,意动用法,认为有才德;D项,意动用法,认为美丽。答案:A,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

6、一项是()A其恶者贵 贵:尊贵B匹夫失其身 身:自身C今我已亡之矣 亡:死亡D子虽工自树于王 工:擅长,解析:A项,贵:受尊重;B项,身:生命;C项,亡:丢失。答案:D,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解析:A项,于是,就;趁机。B项,均为“因为”。C项,到;代词,他(孔子)。D项,变为;为了。答案:B,4仔细辨析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陈轸贵于魏王 其恶者贵,美者贱利之所在,皆为贲、诸 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解析:被动句,省略句,都省略了主语。答案:A,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7、成57题。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桓公问管仲:“富有涯乎?”答曰:“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三虱食彘,相与讼。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若又奚患!”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彘臞,人乃弗杀。,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衣缁衣而反 黑色B曩者使女狗白而往 从前C富之以涯 边际D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 吃,解析:D项中的“嘬”意为“叮咬”。答案:D,6下列各句中与“若又奚患”的“患”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防患于未然 B患得患失C患病久矣 D饱经忧患,解析:例句与B项中的“患”意为“担忧”。A项,祸害,灾难;C项,害病;D项,病害,灾难。答案:B,7翻译下面的句子。(1)子毋击之。子亦犹是!(2)彘臞,人乃弗杀。,译文:猪消瘦下来,人就不杀它了。,译文:你不要打它。你也会像这样!,祝,您,学业有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