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390229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19课,导 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极大地焕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但是,经济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在成绩面前,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形势,提出了不切实际的发展口号。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经受了风雨的考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1建国初期的形势,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1建国初期的形势,建设背景,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

2、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 . 29公斤。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 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建设背景 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1949年到1952年底,我们用三年时间完成了经济的恢复工作: 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资产,建立国营经济;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合理调整了资本主义工商业; 恢复发展生产:农村完成了土地改革;城市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3、。 这些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恢复经济的措施,1949年到1952年底,我们用三年时间完成,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简表,产品名称单 位比历史最高年产量下降是美国的百分比是苏联,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产 品1952年产量比1949年增加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1建国初期的形势,2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行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1建国初期的形势2过渡时期总路线,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1建国初期的形势,

4、2过渡时期总路线,3“一五”计划的成就,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1建国初期的形势2过渡时期总路线3,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一五”计划成就,“一五”计划成就重型机械飞机制造长江大桥粮食丰收,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目的、性质及内容,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目的、性质及内,三大改造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 性质:是社会主义的。 内容:对农业采取引导农民走集体化的道路,在全国掀起兴办高级农业合作社的高潮。 对手工业采取试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办法,实现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策略,运用加

5、工订货、统购包销和经销代销等形式,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目的、性质及内容,三大改造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目的、,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目的、内容及性质,2改造的完成及成就,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目的、内容及性,三大改造完成,1956年1月,北京召开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会,农民代表向毛泽东敬献喜报。,1956年手工业者涌跃报名入社。,上海工商界庆祝公私合营。,三大改造完成 1956年1月,北京召,三大改造完成,1956年底,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此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

6、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历史性任务。,三大改造完成 1956年底,改造基本完成,社会,课堂设问,请思考,应该怎样理解这些规定?,课堂设问 请思考,应该怎样理解这些规定?,我们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保障民族工商业者的选举权、安排必要的工作,使民族工商业者在不太勉强的情况下接受社会主义,这就保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反抗。这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建设

7、都有着重要意义。,参考答案,我们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政参考,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1探索与成就,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经济建设的成就,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国内的阶级矛盾已经基本解决,而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精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路线,1956年,中共“八大”

8、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十年建设成就,1956年7月13日第一汽车制造厂职工欢庆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和试制出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胜利建成通车。,十年建设成就 1956年7月13日第一汽车,十年建设成就,1965年中国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1960年初,大庆油田的开采,迈开了我国自力更生发展石油工业的第一步。,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十年建设成就 1965年中国首次,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1探索与成就,2“左”倾错误的教训,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经济建设的成就,总路线的提出,19

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又轻率地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样,在经济建设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 倾错误迅速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总路线的提出 1957年,毛泽东参加,大跃进时期的漫画,“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公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大跃进时期的漫画“一个萝卜千斤重,肥猪赛大象,,高指标、瞎指挥,“卫星”田稻穗居然能承受一为小姑娘的重量。

10、,一字排开的土高炉,蔚为壮观。,高指标、瞎指挥 “卫星”田稻穗居,浮夸风、“共产风”,人民日报报道各地大放农业高产“卫星”。,“敞开肚皮吃饭”的人民公社食堂。,浮夸风、“共产风” 人 “敞开,后果与纠偏,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时期。 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 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1956196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的弯路,经历了许多的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后果与纠偏 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连,十年“文革”,19661976年,一场空前

11、的政治经济浩劫降临。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据估算,“文革”十年中的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十年“文革” 19661976年,,课堂总结,本章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内容。本课讲述了过渡时期的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取得的成就,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革”时期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与教训。建国初期的近三十年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建设随着政治生活的大起大落,也出现了曲折反复。随着“文革”的结束,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取得了哪些成果?这是我们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课堂总结 本章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内容。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