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93008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宋银宏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宋银宏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宋银宏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宋银宏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宋银宏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诊断与,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一、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与感染途径1.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一、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 眼结膜皮肤:输血(或血制品)、注射 ;昆虫叮咬;动物咬伤,粘膜:,2.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 HBV、RV、HIV、CMV,2.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感染途径:,呼吸道、消

2、化道、经皮肤(虫媒)感染、血液传播、泌尿生殖道感染、胎盘或产道感染,感染途径:呼吸道、,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课件,二、病毒感染的类型,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 subclinical infection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1.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2.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HSV机体急性口炎三叉神经节细胞口角疱疹,二、病毒感染的类型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慢性感染:,病程长病毒

3、可检出 如HBV,潜伏感染:,可反复激活,急性发作病毒只有在急性发作时才被检出如 HSV,慢发病毒感染:,潜伏期长,发病后为亚急性进行性直至死亡,寻常病毒,非寻常病毒,prion,麻疹病毒:SSPE; HIV:AIDS,持续性感染,慢性感染: 病程长病毒可检出 如HBV潜伏感染:可反复激,三、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1.溶细胞性感染 杀细胞效应(cytocidal effect)-无包膜病毒,无包膜病毒;阻断细胞大分子合成;病毒蛋白的毒性作用;影响细胞溶酶体;细胞器的改变。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病毒感染的细胞出现肿胀、变性、坏死、从瓶壁脱落等现象,称为细胞致病变作用(cyto

4、pathic effect,CPE)。,三、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无包膜病毒;阻断细胞大分子合成;病毒蛋,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课件,2.稳定状态感染(steady state infection):有包膜病毒 (1)细胞表面出现病毒基因编码的新抗原(2)如果胞膜表面的病毒蛋白有融合膜生物活性,则易造成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如麻疹病毒,2.稳定状态感染(steady state infectio,3.细胞凋亡(cellular apoptosis):1972年Kerr; 腺病毒、HIV等细胞鼓泡、细胞核浓缩凋亡小体(apoptic body)电泳:阶梯式DNA条带。(2002年获诺贝尔奖)

5、,3.细胞凋亡(cellular apoptosis):,4.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整合(integration)细胞增生(hyper-plasia)或转化(transformation)1911年, Rous;Rous sarcoma virus, RSV.1966年获诺贝尔奖,( Rous18791970),4.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Rous18791970),与人类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病毒有:人乳头瘤病毒(HPV)-宫颈癌HBV、HCV-原发性肝癌EB病毒( EBV )-鼻咽癌、恶性淋巴瘤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型(HTLV-)-白血病,与人类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病毒有:,5.包涵体(inclus

6、ion body)形成: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在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内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大小数量不同的圆形或卵圆形斑块结构。,5.包涵体(inclusion body)形成:,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体液、细胞免疫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靶细胞+抗体+补体靶细胞溶解 Ag+AbAg-Ab沉积型超敏反应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CTL杀伤靶细胞TDTH细胞损伤3.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麻疹病毒、RV、CMV 淋巴细胞转化HIV CD4+(TH)细胞的功能,持续性感染、恶性肿瘤,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体液、细胞免疫持续性感染、恶性肿瘤,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

7、fic immunity)1.遗传因素(hereditable factor):,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2.屏障作用(action of protective screen):皮肤屏障,2.屏障作用(action of protective sc,粘膜屏障,粘膜屏障,胎盘屏障,母体子宫的基蜕膜,另一部分是胎儿的绒毛膜。,胎盘屏障母体子宫的基蜕膜,另一部分是胎儿的绒毛膜。,血脑屏障,血脑屏障,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课件,3.吞噬细胞(phagocyte)和NK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TNF-, TNF-

8、 作用特点: 1)杀伤过程不受MHC限制,也不依赖抗体 2)对靶细胞无特异性 3)杀伤作用出现早;4h 4)部分细胞因子可激活,中性粒细胞:对病毒感染无防御作用,3.吞噬细胞(phagocyte)和NK细胞:巨噬细胞:,4.干扰素( interferon,IFN ):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的糖蛋白。,4.干扰素( interferon,IFN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课件,种类:抗原性,抗病毒机制:,通过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起作用。,种类:抗原性抗病毒机制:通过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起作,抗病毒作用的特点: a

9、 广谱抗病毒 b 抑制病毒而不是杀病毒 c 抗病毒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 d 间接抗病毒,IFN诱生剂(inducer):,病毒、细菌内毒素、原虫、poly I:C,抗病毒作用的特点:IFN诱生剂(inducer):病毒、,二、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一)体液免疫1.中和抗体(neutrolizing antibody):IgG、IgM、IgA(SIgA)2.非中和抗体(non- neutrolizing antibody):3.抗体介导对靶细胞的作用:靶细胞+抗体+补体细胞溶解 靶细胞+抗体( IgG-Fc)-NK细胞、巨噬细胞靶细胞裂解:ADCC(二)细胞免疫(cel

10、lular immunity)T、K、NK、M,病毒机体致敏T细胞,CTL:穿孔素、细胞毒素,TH :IFN、TNF、IL,二、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病毒机,CTL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CTL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1.产生牢固免疫力:全身性病毒感染 只有单一血清型的病毒感染2.产生短暂免疫力:局部性病毒感染病毒血清型多病毒抗原易发生变异,三、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1.产生牢固免疫力:三、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第20章 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Laboratory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第20章 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Laboratory,一、标本

11、的采集与送检:用于分离培养的标本:采取病程初期或急性期标本、防止病毒灭活血清学诊断的标本: 双份血清(paired serum),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Laboratory Diagnosis,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二、常规分离与鉴定,动物接种animal inoculation,鸡胚接种egg inoculation,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移植培养,细胞培养,原代细胞培养,二倍体细胞培养,传代细胞培养,三大培养方法,二、常规分离与鉴定动物接种animal inoculatio,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1、CPE,2、红细胞吸附,正常细胞,病变细胞,病毒在细胞内增

12、殖的指标1、CPE2、红细胞吸附正常细胞病变细,病毒数量和感染性测定,1、蚀斑试验,2、LD50 或 TCID50,感染鸡胚动物或细胞后,引起 50% 发生死亡或病变的最小量,病毒感染单层细胞后,产生的局限性病灶,称蚀斑,蚀斑是由一个感染性病毒体复制形成的,称蚀斑形成单位,病毒悬液中的感染性病毒量以每毫升的蚀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ing unit, PFU)来表示,病毒数量和感染性测定1、蚀斑试验2、LD50 或 TCID5,病毒的血清学诊断,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扩散等,三、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serodiagnosis ),病毒的血清学诊断中和试验补体结

13、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扩散等三,四、病毒的快速诊断(rapid diagnosis),光镜-包涵体,电镜,免疫荧光,ELISA,分子生物学技术,杂交,Southern blot,PCR,Northern blot,四、病毒的快速诊断(rapid diagnosis)光镜-,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免疫预防(immunoprophylaxis),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灭活疫苗:,乙脑疫苗,狂犬疫苗,流感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HAV疫苗,亚单位疫苗:,Inactived vaccine,Live at

14、tenuated vaccine,牛痘疫苗,流感 HBV,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免疫预防(immunoprophyl,病毒的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课件,免疫预防(immunoprophylaxis),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ty),免疫血清:,丙种球蛋白:,细胞因子:,含有抗病毒中和抗体,含有抗病毒中和抗体,IL-2 IFN TNF,立即生效、免疫力维持时间短(1 m),免疫预防(immunoprophylaxis)人工被动免疫(,病毒感染的治疗(therapy) 一、抑制病毒穿入与脱壳 金刚烷胺(amantadine)用于甲型流感的治疗 二、 抑制病毒生

15、物合成 1、核苷类化合物(Nucleotide analogues):通过阻抑子代病毒基因的合成与表达,抑制病毒复制。 常用药物有: 用于DNA病毒感染:碘尿苷(疱疹净)、无环鸟苷 ( 阿昔洛韦)、阿糖腺苷、丙氧鸟苷。 用于HIV感染:叠氮胸苷(AZT) 广谱抗病毒:3-氮唑核苷(病毒唑),对多种RNA 或DNA病毒有抑制作用。,病毒感染的治疗(therapy),2、病毒蛋白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蛋白酶的活性,阻止病毒的复制。 常用药物英迪纳瓦(indinavir)、瑞托纳瓦(ritonavir)等,对HIV有一定抑制作用。3、干扰素(Interferon)及干扰素诱生剂 : 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主要用IFN-,副作用小,对某些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有较好的效果。 IFN诱生剂 :(poly I:C)、甘草甜素及芸芝多糖等,2、病毒蛋白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蛋白酶的活性,阻止病毒的复,谢谢观赏,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