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政治生活》复习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95424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9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民的政治生活》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公民的政治生活》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公民的政治生活》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公民的政治生活》复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公民的政治生活》复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民的政治生活》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民的政治生活》复习ppt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代国际社会,政治生活,公民,政府,政治制度,党和国家机关,国际,公民的政治生活,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国家性质,最大特点,参与途径和方式,有序参与,方式、意义,意义,村居运行、意义,必要性,内容,本质,4种选举方式,依据,珍惜权利,渠道,负责行使,专政,优点,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3、已删除4、人民民主的优点 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6、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7、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内涵和重要性8、政治自由的内容和意义9、了解自由与法律的关系10、行使监督权要注意的事项1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2

2、、宪法和法律的重要性1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考点展示】,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1)本质,(2)特点,人民当家作主,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4、人民民主的优点,主体广泛,权利广泛,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保障,(人大制度、政党制度),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人权),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1)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立国之本,已被

3、写入我国宪法。,(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发扬民主,只有坚持专政,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7、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内涵和重要性,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仅指人大代表,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8、政治自由的内容和意义,(1)内容,(2)意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9、了解自由与法律的关系,公民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自由,负责任的自由,10、行使监督权要注意的事项,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

4、公务活动,1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结合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性,12、宪法和法律的重要性,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结合党依法执政的表现: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人大)上升为国家意志,1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违法犯罪受制裁,内容,要求,(2)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在法律关系上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 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5、。,要求,内容,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义务,(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合法权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方式,意义,村居运行,4种选举方式,依据,珍惜权利,负责行使,把握基本原则,【体系构建】,意义,意义,(怎么做),(为什么),(怎么做),(为什么),渠道,1、4种选举方式2、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优缺点3、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优缺点4、选择不同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及我国的选举方式5、公民怎样行使选举权6、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7、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8、村居委会

6、的性质、运行9、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基层民主)的意义10、公民的民主监督权的内容11、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12、公民如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考点展示】,民主选举,1、4种选举方式,是什么,从选民的角度看,直接地反映民意;调动公民的积极性;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选举成本较低,便于组织,适合选民多,分布广的情况,人数众多时,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有相当大的难度,且成本较高。易产生分散主义倾向,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适用于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居委会,农村村委会选举,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

7、理性,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可能误认为将要当选者已事先“内定”,因而积极性受到影响,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如果对竞选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的发生。,从候选人的角度看,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选举方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1)制约因素,(2)我国的选举方式,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1

8、)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5、公民怎样行使选举权,(2)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自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3)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怎么做,民主决策,(2)间接参与,选举人大代表,参与决策,6、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专家咨询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方式:,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依据:,意义:,方式:,论证会、座谈会,意义:,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相关

9、信息,依据:,社会听证制度,发现拟定的决策方案存在哪些问题,加以修改、完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公民享有知情权,是公民参与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依据:,决策利民,意义:,意义:,方式:,公示,方式:,听证会,依据:,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7、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民主管理,(1)村民委员会,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

10、自治组织,不是基层党政机关、基层政权,8、村居委会的性质、运行,性质,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决策。,通过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形式规范行为,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村民自治的基础,主要途径,重要途径,有效途径,“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使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运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委会成员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重要事务由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监督和质询。,(2)居民委员会,性质,运行,2、有助于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社会主

11、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1、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9、实现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基层民主)的意义,民主监督,针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是什么,针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10、公民的民主监督权的内容,(1)批评、建议权,(2)申诉、控告、检举,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为什么,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11、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1)对国家机关,(2)对公民,舆论监督制度,新形式、新方法,信访举报制

12、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写信、打电话等,广大人民群众,纽带,特点:,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1)渠道,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12、公民如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怎么做,(2)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1)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思想上,行动上,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权利意识,法律义务,(2)如何负责地行使,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公民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公民政治诉求的表达,应通过正常的渠道和途径进行,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2.有序和无序的政治参与,其区别就在于(1)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