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初识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96095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初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初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初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初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初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初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初识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初识,非语言交际,交际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非语言交际 指的是在一定交际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含有信息价值的哪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产生,也可由环境造就.简言之,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语的交际.,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很多人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掌握的交际工具只是外语,他们比较注意语言交际行为的正确性、合适性、和可接受性,却易忽视非语言交际行为和

2、手段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结果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频频发生。其实,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和手段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大。在语言交际发生障碍时其代替、维持甚至是挽救交际的作用则更不可低估。 许多学者都指出过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通过实验结果估计,交际中非语言信息约占65%,这说明,在人的交际中非语言的因素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跨文化非言语信息与误解的产生,非语言信息弄得不好就会产生误解,有的时候甚至导致悲剧发生。 有一位在泰国旅游的美国人,不经意坐在寺院里一尊佛像的头上休息,被人拍照下来,结果被驱逐出境; 有一对不会汉语的瑞士夫妇在香港一家中餐馆用餐,点了菜以后,对服务员比

3、划让他给他们的小狗也弄点吃的,服务员自以为明白了比划的意思,把小狗带至厨房,过了一会儿端出来的是一盘红烧全只狗肉。,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1称呼语 在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 :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 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 Mrs等。,2感谢和

4、答谢,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 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 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 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3赞美,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

5、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 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A:Your skirt looks niceB:Thank you,4隐私,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 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 Mrs Read? ”“Ah, 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

6、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 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5打招呼,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 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6介绍,如“Whats your 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

7、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 You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7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the Dragon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 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 April Fools Day(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 Givi

8、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 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 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 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8词汇的文化内涵,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 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

9、意义,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 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初识,非语言交际就是对他人的行为或行为遗迹作出的非语言反应,它应该包括非语言活动(events)、非语言行为(acts)及非语言途径(channels)所涉及的所有因素。 非语言交际系统基本内容 时空利用(The use of time and space) 身体行为(Bodily behaviours) 声音行为(Sound behaviours) 环境语言(Environmental lang

10、uage),特点与功能,重复功能 抵触或否定功能 替代功能 补充或辅助功能 强调功能 调节功能,地区、历史等原因造成的跨文化差异性,“一阵风看世界有三个穿着裙子戴着草帽的小姐站在那儿,一阵风吹来,双手紧紧抓住草帽的是美国姑娘(经济意识强),双手紧紧抓住裙子的是日本姑娘(据说比中国姑娘还腼腆),而一手抓住草帽一手抓住裙子的一定是中国姑娘(既节俭又腼腆)。”,比如,生活中最常见的问候与祝福:,*我们汉族人一般用点头、握手等方式;*欧美人大都拥抱与接吻(例外:芬兰人不论男女,见面 都要握手致意);*拉丁美洲有些地方的人们以拍背为礼;*波利尼西亚有些地方的人以拥抱和互相擦背来表示;*土耳其人是两手交叉

11、于胸前,并九十度鞠躬;*库泊的爱斯基摩人则用一个拳头连打对方的脑袋,以此致意; *在非洲,通常熟人见面时先用左手握住右手腕,然后再用右手去握对方的手。要是亲朋好友久别重逢,那就比较麻烦了,常常是先轻轻握一下对方的手,然后摸摸对方的大拇指,最后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开始谈话。,1时空利用:,空间观念的核心是个人领地的所有权及对这种权力的维护。文化不同,领地观念也往往不同,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就造成社交冲突。英语国家的人极重视个人的领地范围。在家中,厨房、卧室等一般是妻子的领地,书房、工作室、车库、院子等则是丈夫的领地。丈夫的坐椅通常也是其他家庭成员不可侵犯的神圣领地。至于工作环境,尤其是在美国,只要

12、可能,每个工作人员都尽量有自己的办公室,如不可能,也要想法将一间大房子用活动板隔开,至少也要将办公桌分开。在英美国家,旅店客房是客人的临时领地,服务人员不经允许无权进入房内。 到了医院,他们国家的医院都是单独关起门来看病而我们是一大堆人围在旁边津津有味地看着医生表演。,空间方面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近体距离”,这种距离分为四类:亲密区、个人区、社交区及公共区。(1)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045cm),适合于夫妻关系及情侣之间;(2)私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 5120cm),限于朋友、熟人或亲戚间的交往;(3)礼貌距离(social dis-tance

13、,120360cm),用于处理非个人性事务的场合之中;(4)一般距离(public distance,360750cm),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在拥挤的公共场合的空间利用,比如在公共汽车、火车上,在电梯里,此时一般有一些不成文的法则, 不可对任何人说话,包括你认识的人; 避免与他人目光相遇 面无表情,不流露个人情绪 身体保持僵直状态,不可倚靠他人 如在看书报必须全神贯注;别人不得偷看或凑过来看你的书报; 在电梯中,眼睛只能盯着楼层号显示板;等等。,关于中国人的体距,研究认为,中国人比英美人体距近。所以我们与他们交谈时,他们常常觉得我们靠得太近,不时还会受到唾沫的“攻击”;而我们又认为他们站得过

14、远,好象显得不那么友好。,南美人的体距,同是美洲人,南美人的体距要比北美人近。 霍尔博士曾观察到一个有趣的情景:一个南美人和一个北美人在大厅的一端交谈,由于两个人都想保持自己觉得合适的距离进行交谈,因此,南美人不断向前靠,而北美人则不断地往后退。当谈话结束时,两人已经不知不觉地移到了英尺长的大厅的另一端了。,造成我们与英美国家人士在空间观念方面差异较大的原因,造成我们与英美国家人士在空间观念方面差异较大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的人口是所有讲英语国家人口总和的倍,而我们的领土只相当于他们的/。所以就出现了一个比较怪的现象,座位安排seating arrangement 宴会座位安排,男主人 女主人 1

15、 3 4 2 女主人 男主人 中国 西方英语国家,5 7,8 6,1 3,5 7,9 11,12 10,8 6,4 2,座位安排基本规则,家庭宴请座位安排,英语国家与中国的主要区别是: 第一,英语国家餐桌座位以右为上、左为下,中国餐桌座位则以面向南或面向门为上,以面北或背门为下。 第二,英语国家一对夫妇参加家庭宴请时,男主人陪女主宾,女主人陪男主宾;中国则是把同一性别的人安排在一起,男主宾有男主人陪同,女主宾有女主人陪伴。 所以英语国家宴席座位安排一般是:有男主人陪伴最尊贵的女宾入席,并让其座在自己的右侧;女主人有最尊贵的男宾陪伴入席,让男主宾座在女主人的右侧,女主人左侧是第二位重要的男宾。年

16、轻的男宾入席时,则无需有人陪坐。 中国人的习惯是按每人本身的职务排列。如夫人出席,通常把女方排在一起,即主宾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其夫人坐在女主人右上方。 所以,中英宴请席位安排的主要区别是: 中国人认为最尊贵的坐位是最显著的位置,英语国家则认为是离主人最近的坐位;中国夫妇坐在一起,英语国家却尽量将夫妇分开;英语国家避免两名男子或两名女子挨坐在一起,中国人却尽量使同性坐在一起,有时甚至按性别分桌而坐。需要指出的是,在国际交往的场合,我国越来越多的按国际惯例排列。,身势语:短暂的全身动作行为。,最能体现这方面差异的身势语是“鞠躬”。 在某些场合,中国人行鞠躬礼,英美人士却不一定,如,西方演员谢幕时

17、只在听众热烈鼓掌时高举双手并连声说“谢谢”或做一个飞吻动作;在悼念死者时也只是低头祈祷默哀。 使用鞠躬礼最多的当数日本人。 据统计,一个日本公司女职员每年平均要鞠躬66万5千次。可以说日本人要进入社会必须先学会正确地鞠躬。 比如,平常与同事打招呼只要度鞠躬就行;面对重要客户或长官时,必须度鞠躬;在正式道歉时,除了说“对不起”外,还应度鞠躬,并且要轻数一二三,然后才能慢慢抬起头来,决不能含糊。,头部动作,最典型的文化差异在于如何表示“同意与反对”。 中国有句俗语“摇头不算点头算”。 但是在保加利亚、尼泊尔、伊朗以及我国的佤族地区,人们用点头表示反对,而用摆头(头部呈弧形像钟摆一样从一侧移到另一侧

18、)这个类似于摇头的动作表示赞同; 土耳其人表示不同意,是眯起眼睛,翘起下巴,轻轻地弹一下舌头;而埃塞尔比亚人用扭头(把头猛地转到一侧,然后还原)来表示否定; 斯里兰卡人则更累,他们表示不赞同时要用力摇头,肯定或赞同则微微摇头,只有“非常赞同、十分明白”时才点头。,手的动作,比如“Ok” 在英美表示“行、对”等, 在法国,一般情况下意为“微不足道、毫无价值”, 在日本人看来这是“金钱”的意思, 斯里兰卡佛教徒用右手作同样的动作,放在胸前,同时微微欠身颔首,表示希望对方“多多保重”; 而在巴西、希腊和意大利的撒丁岛,这却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下流手势。,面部动态表情,人类的笑多达几十种,有“苦笑、傻笑、

19、冷笑、奸笑、仰天大笑、皮笑肉不笑,等等”。微笑,不仅表示幽默和满足,也表示歉意、防卫,甚至是一种托词。 当然,文化不同,在交际中笑的含义也常常不尽相同。 英美人对我们中国人的微笑就感到不可思议,他们称之为“比蒙娜丽莎还蒙娜丽莎”的“不可捉摸的微笑”。 同样是“哭”,表现却大不一样。 亲人去世,中国人可以放声大哭,而西方人士则必须忍住眼泪,因为在人前号啕大哭被认为是没有休养的表现。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悲痛的时候才哭,可是在美国的一个小岛上,哭是最好的礼节,因此,在举行婚礼或接待贵宾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要“开怀大哭”。,静态身体行为,笔迹是人体语言的重要象征,书写的笔势表露了一个人的部分性格: 如流

20、畅、圆形的字体,表示随和柔顺,善于交际; 有棱有角、生硬的笔迹,透露出敢做敢为、爱批评的个性; 断断续续、不连贯的书写,说明优柔寡断、不彻底性; 字迹潦草,表明逻辑思维能力强; 而字或行之间的间隔过大则有胆怯和孤独的嫌疑;,服饰,衣服是人类的第二皮肤,也是一种通讯语言。它以色彩、款式和质地构成了一种造型语言和表达某种文化含义的符号。比如,嬉皮士的奇装异服反映了英美国家的一些年青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现在流行的恤衫,上面印着不同的字或画,如“别理我!” 等,多多少少也反映了着衫者的某种心态。 那么我们如何“破读”服饰语言呢?心理学家研究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如服装整齐的人,性格较好,对社会的适应性一

21、般比不注重外表的人要强;一天内换数套衣服的人,重面子,无主见;从头到脚统一格调色彩的人,刚毅、自信、学识较广,通常是个可以信任的人;喜欢穿大花图案的人,则活泼好动,喜欢说话。,至于文化差异,比如,在欧洲,按传统惯例,结婚必穿飘飘欲仙的白色婚纱,但是一个即将和中国姑娘结婚的英国男青年在去接新娘前特地买了一条白婚纱带到她家里,不料,女青年的父亲一见勃然大怒,把他轰了出去。不过,事物总是不断变化的,现在大部分人是不会反对她们穿雪白的婚纱的。,声音行为:声调,它在日常交际中,有时作用还是挺大的。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据说著名的意大利悲剧演员罗西应邀参加一个欢迎外宾的宴会,席间,人们请他用意大利语即兴朗读

22、悲剧性的台词,他爽朗地答应了,并随手拿起面前的一个本子朗读了起来,其悲伤之神情、凄凉之语调,令在场的许多女士泪如雨下,见此情景,其中一个通晓意大利语的客人则忍不住跑到外面笑得直不起腰来。原来,这位电影明星朗读的只是一份菜单。这里,非语言的神情、语调产生了巨大的感染作用,而此时的言辞对不谙此种语言的他国人来说则无关紧要了。,沉默,沉默在这里指的是在讲话和交谈中做出无声的反应或停顿。比如,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二次停战谈判陷入僵局时,双方代表曾以沉默对峙了整整分钟。中国人很重视沉默的作用,认为它有丰富的含义:既可以表示无言的赞许、欣然默认,也可表示无声的抗议、保留己见。所以我们常常会体会到“此时无声胜

23、有声”的艺术魅力。但英美人士最不习惯的就是我们的沉默态度,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受到极大污辱的感觉。他们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出反应,哪怕你说一句“我没听清”或“我不告诉你”,也比沉默好得多。因此在与他们打交道时,我们最好要做出有声的反应,如“Oh,sure; Oh I see; Okay; All right; Sorry I dont understand;.”,,环境语言:颜色,西方英语国家的商人更是极为重视颜色在商品销售中的作用, 颜色的研究在商品生产、商品广告和商品销售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他们发现糖装在绿色袋中不易销售,而儿童喜欢红色和黄色盒子装的谷类食品;饮食业商人发现红色

24、比其他任何颜色都更易引起食欲,所以,饭馆的装饰常用红色,许多食品包装也是红色的。这一点大家可以到“麦当劳”和“肯德鸡”去体会体会。,颜色与人的情绪之间的关系,作家们也早已发现颜色与人的情绪之间的关系,往往利用颜色喻指人的品德和情绪。于是便有了下面这一段极为有趣的描写:Mr.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 I hope hell soon be

25、 in the pink again.要是按照字面的理解:布朗先生是个很“白”的人,那天他看上去很“绿”;最近他的感觉是“蓝色”的。我见到他时,他正在进行“棕色”的学习,我希望他早点再次进入“桃红色”的状态。显然这是胡说八道。,利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差异进行正确理解,要正确理解这段话,就必须弄清每个颜色词在这段话中的引申义: white是“忠实可靠”;green是“病色”; blue 表示“沮丧”或“悲伤”;in a brown study是一个词组,意思是“沉思”;in the pink是一个幽默语,意思是“身体很棒”。 所以上一段文字的真正含义是:“ 布朗先生是一位可靠的人。那天他脸色不好,近来感到闷闷不乐。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显得心事重重。我希望他早点振作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