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汇总.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139814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5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选5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选5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选5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选5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5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5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汇总.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选5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汇总 实践恰恰是其探究的基础,无论是发现问题还是解决问题,以实践为前提来实现,都要轻松的多。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1活动目标:1.与同伴交流对动物嘴巴的认识,了解一些动物嘴巴的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动物的多样性。2.有了解动物的兴趣和愿望。活动准备:1.课件:动物的嘴巴2.PPT:救救苹果树3.幼儿用书:怪嘴巴。活动过程:(一)导入:1.引导谈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嘴巴,我们的嘴巴有什么用呢?2.那你们知道啄木鸟的嘴巴又有什么用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二)播放PPT

2、救救苹果树,了解啄木鸟的外形与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1.教师讲述故事。教师:是谁救了苹果树,为什么啄木鸟能救苹果树?2.出示PPT:教师:啄木鸟长着一张什么样的嘴巴?这样的嘴巴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教师小结:啄木鸟的嘴巴是直直的、尖尖的能用力的啄开树皮,给大树治病。教师:你还知道其他动物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的嘴巴又有什么本领呢?(三)感知动物嘴巴的多样性。观察幼儿用书画面,引导幼儿了解动物世界的神奇,感知动物嘴巴的多样性。教师:你看到了什么动物?它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动物。)教师:那你知道他有什么本领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逐个播放课件)教师小结:原来每一种动物他们

3、的嘴巴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特殊的本领。教师:今天呀,我们认识了很多动物,了解了他们嘴巴的有趣故事。其实呀,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动物朋友呢。他们的嘴巴会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你可以到书上找一找,也可以和爸爸妈妈到网上找一找。把你知道的和大家一起分享哦!活动延伸:区域活动:收集图片、音像资料,在科学区探索交流,增长知识。游戏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观看动物世界录像,引导幼儿继续关注动物的嘴巴,满足幼儿对动物的观察兴趣。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2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发现几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发展比较、观察能力。2.学会使用符号做观察记录。3.体验沉浮游戏的乐趣,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

4、。活动准备:积木、塑料瓶、泡沫、小石头、小纸片、珠子、筐子、装有水的塑料瓶等;记录单。活动过程:(一)以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1.师:今天过节,小蚂蚁要到河对面运粮食准备过冬,老师准备了积木、泡沫、小石头、小纸片、珠子、橡皮泥等物品,请小朋友们帮忙看看这些材料有哪些适合当小船帮助蚂蚁过河。2.幼儿集体讨论。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身边的小朋友说说哪些材料适合当小船帮助蚂蚁过河。3.教师请个别幼儿讲述。(1)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些材料适合当小船帮助蚂蚁过河。(个别幼儿回答)(2)师小结:有的小朋友说纸张可以当小蚂蚁的船,有的说珠子可以当小船。(二)引导幼儿探索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并

5、且记录结果。1.教师出示记录单,讲解记录方法。师:老师这有一张记录单,这一排是老师准备的材料。会浮起来的物品可以当小船,沉下去的物品就不能当小船。等一下,小朋友们在能浮起来的物品后。2.介绍材料,讲解要求。师:等一下我们分组进行试验,老师给每组小朋友准备了记录单、笔、珠子、纸张、泡沫、积木、小石头、橡皮泥、装水的盆、抹布。等一下小朋友可以将这些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哪些东西会沉下去,哪些东西会浮起来,并在记录单上做记录。小朋友们要轻轻的把材料放入水中,如果桌子、衣服湿了要及时用抹布擦干。3.幼儿分组探索原先的想法,鼓励幼儿玩多种材料,观察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并集中记录结果。(1)师:小朋

6、友看看哪些物品一放下去就沉下去,哪些物品一直浮在水面?哪些物品起先是浮起来,后来就沉下的?(2)幼儿探索,教师观察指导。4.集中分享探究结果。(1)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进行了试验,现在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你们刚才在实验中发现了哪些东西沉下去,哪些会浮起来。(2)幼儿讨论。(3)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些物品会沉下去,哪些物品会浮起来。(个别幼儿回答)(4)师小结:小朋友说的很好,小纸片、泡沫会浮起来,积木、珠子、橡皮泥、小石子会沉下去。(三)引导幼儿探索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的方法。1.探究一:借助辅助材料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1)师:现在请小朋友帮助小蚂蚁想想办法,让沉下去的物品也能浮上来给小蚂蚁

7、当小船,并在记录单上记录。(2)鼓励幼儿分组探究如何借助辅助物,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的,并且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3)师:你刚才是怎样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大记录表中进行记录。)(4)师:有的小朋友是将珠子放在泡沫上,使珠子可以当小船。(5)师: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时候是借助会浮的物体让会沉下去的物体浮在水面上的?(个别幼儿回答)(6)师:小朋友说我们游泳时用游泳圈,人就不会沉下去了。2.探究二:不借助辅助物,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1)师:刚才我们请能浮的物品帮助,让沉下去的东西浮上来,现在再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我们怎样能不借助任何物品的帮助,让这些沉下去的东西

8、浮上来呢?(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改变重量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如:倒掉塑料瓶中的物体。师:请小朋友们试一试通过改变重量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比如把瓶子里的东西倒掉。(3)引导幼儿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如:将一团橡皮泥捏成小船的形状。师:请小朋友们在试一试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比如将一团橡皮泥捏成小船的形状。(4)集中分享实验结果,请个别幼儿讲述实验发现。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进行了试验,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你们的发现。(个别幼儿回答)(5)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探索,我们知道了改变物体的形状和重量能让物体浮起来。小朋友回家后可以和家人一起玩沉浮

9、的游戏,想办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上来,让浮上来的东西沉下去。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3活动目标:1、观察光透过布或透明玻璃纸和皱纹纸形成的彩色光团及光团重叠的变化2、能表达自己的发现及疑问,和同伴互相合作玩游戏3、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活动准备:1、红、黄、蓝、绿的玻璃纸、各色布、皱纹纸若干,大小能覆盖手电筒口2、手电筒幼儿人手一个3、一段节奏强烈的音乐活动过程:一、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师:“小朋友,今天我要和你们玩一个很好玩的你们从没玩过的游戏,好吗?”教师打开手电筒,将光照射到活动室墙面上,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幼儿自由讲述师:“现在请你们猜一猜,如果在手电筒前面蒙上一块红布,会怎

10、么样?”幼儿自由讲述二、幼儿尝试制作彩色灯师:“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大胆地试一试。”小朋友每人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彩色透明玻璃纸或一块布或皱纹纸,覆盖在手电筒的镜面上幼儿尝试自己制作彩色灯,教师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帮助,尤其是帮助能力稍差的幼儿也能尝试到成功的快乐幼儿可将自己的彩色灯打开,射到白墙面上,观察光团的色彩师:“小朋友,你们刚才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大胆地自由地玩一玩,并可随意找好朋友讲讲自己的新发现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用透明玻璃纸用布用皱纹纸制作的彩色灯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再次玩的兴趣和观察的兴趣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再玩一个新的游戏?”教师装着神秘的样子:“色彩

11、娃娃还有两个好朋友呢,它和好朋友在一起时还会变成另一种颜色,你们相信吗?不信,你们随便去找两个和你不同颜色的在一起玩一玩。”引导幼儿两个或三个一组进行合作游戏启发幼儿移动各自的彩色光团,让三个光团互相交叉,部分重叠,仔细观察光团重叠后发生的色彩变化让幼儿自由讲述,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的发现和感受三、结束游戏最后,在一段节奏强烈的音乐声中,幼儿模仿舞台灯光师,制造出活动、变化的灯光效果,全体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和灯光效果进行创意舞蹈的自编,也可请愿意上台表演的小朋友进行表演,最后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本次活动。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4一、 活动目标:1、 对滚动的物体发生兴趣,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2

12、、 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二、 活动准备:方形积木若干和球、木棍等各种圆的物体。三、 活动过程:(一) 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1、 出示一圆形物体,操作滚动。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怎么样了?还有哪些东西会滚动呢?(幼儿自由发言)2、 幼儿自由选择物体,进行实验操作。3、 教师幼儿共同总结实验结果。1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玩的?为什么它们会滚动呢?2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在玩中的新发现、新问题。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启发式提问:它们滚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二) 幼儿再次自由造作材料,探索圆形物体滚动轨迹的不同。为什么有的物体滚一下不动了,有的能滚很

13、远。有的可以到处滚,有的却朝一个方向滚。为什么有的滚得很直,有的会拐弯。(三) 幼儿再次操作材料,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1、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实验操作。2、 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什么物体滚动的轨迹不同。3、 教师操作两种不同的形状的物体,验证幼儿猜想。4、 师幼共同交流实验结果:物体的滚动与它们的形状有关系,茶叶筒可以滚直是因为两头是一样粗的,一次性纸杯滚不直是因为两头粗细不一样。(四) 幼儿滚动自己身体小朋友,我们的身体也会滚动,大家一起试一试。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5设计意图: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孩子对水则怀有及其浓厚的兴趣和特殊的感情,每次盥

14、洗活动都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之一。我们紧紧抓住幼儿爱水,爱玩水这一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由浅入深和认识水的活动,把孩子们无意识的戏水引导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认识探索过程,提高了了幼儿的认识,锻炼了他们的能力。目标:1、通过各种感官对比感知,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理特性和水能溶解特定物质(糖、盐等)的化学特性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3、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注准备:1、每桌一杯清水,一杯牛奶,一杯醋2、小勺子,吸管,温开水,盐、白砂糖3、彩色塑料物件,石头,洗衣粉活动一: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过程:(一)引导活动,猜谜语,激发幼儿的兴趣“手抓不起,刀劈不开,洗脸洗手

15、,都叫他来”(二)基本活动1、水是没有颜色的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让幼儿比较,说出:牛奶是什么颜色的?水呢?2、水是没有气味的出示一杯醋和一杯水,幼儿闻一闻醋,再闻一闻水,说说水有没有气味3、水是没有味道的幼儿尝尝甜牛奶,尝尝醋,尝尝水,比较:水有没有味道?4、水是透明的在牛奶杯中和水中各放一块颜色鲜艳的糖,对比观察:为什么牛奶中的糖块看不见?水中的看得见?5、小结:水是无色,无味而且透明的活动二:过程:(一)引导活动1、出示两杯开水,一杯放了糖,一杯没有放糖,问:这两杯水一样吗?看上去一样,喝一喝呢?2、请个别的小朋友尝尝3、问:为什么这杯水会是甜的?(二)基本活动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糖和水的颜色味道,分别是白与无色,甜与无味2、将白糖放进水里轻轻搅动,慢慢的,糖不见了,白糖到哪里去了?3、用吸管吸一口水,看看味道怎么样?4、再用盐做一次实验5、小结:水能溶解糖和盐(三)巩固活动1、讨论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里?2、让幼儿把老师提供的石头,彩色塑料物件,洗衣粉等东西放在水里,过一会儿或搅动一下,看看哪些东西不见了?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3、提醒幼儿回家继续做类似的实验活动三:讨论水有什么用途呢?小朋友应该怎样节约用水?精选5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