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学习抒情课件(共26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98609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学习抒情课件(共26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学习抒情课件(共26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学习抒情课件(共26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学习抒情课件(共26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学习抒情课件(共26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学习抒情课件(共26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学习抒情课件(共26张).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文 七年级 下册,写作:学会抒情,1.了解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2.在写作实践中,能够采用多种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正是因为有感情,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喜怒哀乐;正是因为有感情,我们才会被浓浓的亲情所包围,才会被诚挚的友情所感动,才会为甜蜜的爱情而陶醉。这节作文课我们就来学习写作抒情性文章,用文字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抒情往往不会单独出现在文中,它常与记叙、描写、议论等结合在一起。一般来说,直接抒情一般要与议论结合在一起,而间接抒情一般与叙述、描写结合在一起。这“结合”,要求自然,不能牵强,切忌空泛、虚浮,无病呻吟。,1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

2、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它的特点是:不要任何“附着物”,而是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毫无遮掩地袒露。这种直陈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显得坦率真挚,朴质诚恳,很能打动人心。如黄河颂。,2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法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曹操的观沧海。,(2)咏物寓情法咏物寓情,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咏

3、物寓情的关键在于“寓”。它的特点是,只描写物象,不直接抒情,作者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对物象的具体描绘之中,通过比喻、拟人、象征等方式,委婉曲折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3)融情于事法融情于事,指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读者品味起来就更觉得真诚可亲。如杨振宁的邓稼先,写邓稼先给杨振宁回的一封短短的信,写出了邓稼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朴实的特点。情真意切,感人至深。,(4)托物言志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画,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

4、拟、象征等手法。,1说真话,诉真情善于捕捉生活细节。写作时选择那些自己经历过的或者最熟悉的情感素材来写,如父子情、母女情、手足情、同学情等。力求抒写真实感悟。只要把自己的真实体验和丰富情感充分地袒露出来,把自己独有的才情和个性完美地显现出来,就有可能与读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撞击。,感情真挚,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即感情真诚恳切,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实自然的感情,是在“感情真实”的基础上的升华。“思想健康”,是指文章的内容具有正确的思想。这是对作文内容的主要要求。“思想健康”,就是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表现出对符合社会发展总趋势的认识、理想、愿望

5、等,透射出真善美的光辉,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和鼓舞的力量。,2要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抒情,不能空洞抒情。,【叙述基础上的抒情】如我们要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告诉读者,如果只是一味地说:啊,我是多么痛苦!啊,我为什么不能像小鸟那样的飞呢?我多么地爱你啊,亲爱的妈妈!这几天我心里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啊”字用得越多,感叹号用得越多,读者心理越厌烦反感。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对你所指的事物不了解,更不理解,缺乏必要的情感基础,自然就不会产生共鸣。因此你的抒情要产生感染力,就必须告诉读者4个“W”,即“谁”(who)“什么时候”(when)“什么地方”(where)“干什么”(what)。那么,如何使上面某一个抒

6、情句子在读者的心中产生共鸣?,示例一:今天早上,语文老师来上课,课前发下了第30张综合练习卷。看着一抽屉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老师一个个的劝告,我头痛得要命。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啊!,显然,有了前面的一段叙述文字,最后一句的抒情就有了依托。由此可见,叙述是抒情的情感基础,抒情是叙述的思想升华。叙述和抒情一结合,不但使读者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而且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触摸到作者的思想脉搏。,【描写基础上的抒情】光有叙述、抒情,就好像人有了一副骨架和一点灵魂,但还欠血肉。这血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描写”。那么,什么是描写,描写又有哪些类型呢?,明确:描写是就对象的状貌、情态等做具体形象的描绘、刻

7、画。按描写对象分,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按描写角度分,可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按描写的疏密程度分,可分为白描、细描等。描写可以更具体地告诉读者某种实际内容,而且可使作品更形象、更生动。,示例二:数学考试刚结束,语文老师抱着一大摞卷子,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他推了推厚瓶底似的眼镜,威严地扫视了一下整个班级,慢条斯理地说:“同学们,要加油啊,离中考只有28天了。”这句话差不多每个教师都要说上几回,偏是我的心理稳定性不够,每次听到类似的话,心都会像小鹿似的“怦怦”跳上一阵子。这不,语文老师话还没说完,我的心已跳个不停。我偷偷地瞥了一眼语文老师,他依然是一脸的严肃,一边侃侃而谈

8、,一边发下第30张综合练习卷。看着一抽屉雪片似的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告,我的头像套上了一个金箍,痛得要命。我死劲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暗自长叹了一声: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这段文字加上了一点描写的内容,就比上一例生动多了。那么,是不是做到这一步就算是最好的了呢?也不是。尽管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和抒情,但是如果能在其中加一点议论,有时会使文章显得更有深度,更有灵气,更有感染力。,示例三:数学考试结束,语文老师抱着一大摞卷子,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他推了推厚瓶底似的眼镜,威严地扫视了一下整个班级,慢条斯理地说:同学们,要加油啊,离中考只有28

9、天了。这句话差不多每个老师都要说上几回,偏是我的心理稳定性不够,每次听到类似的话,心都会像小鹿似的“怦怦”跳上一阵子。这不,语文教师话还没说完,我的心已跳个不停。,可是又有谁能理解我的心呢?谁会来抚慰我躁动不安的灵魂呢?我偷偷地瞥了一眼语文老师,他依然是一脸的严肃,一边侃侃而谈,一边发下第30张综合练习卷。看着一抽屉雪片似的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告,我的头像套上了一个金箍。痛得要命。难道我们就注定要经受这炼狱般的磨难?难道我们的青春只能在考不完的试卷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我死劲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暗自长叹了一声: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啊!,加进去的虽然只有四个反问式的议论

10、句,但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面对似乎无止境的练习与测试的苦恼与困惑,使整段文字的立意变得更深刻,作者的观点更突出,思想性也进一步加强了。,【总结】要写好一篇记叙文,首先必须确定自己的情感,然后根据自己的情感选择提炼材料,再加以细致的描写,在必要的地方画龙点睛地穿插一点议论。对任何一篇记叙文而言,叙述是骨架,描写是血肉,而抒情与议论则是灵魂,这四者是缺一不可的。总之,我们要学会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使我们笔下的文字显得生动活泼、形象可感、醒人耳目、启人深思。,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烦恼,烦恼后面也许有一段小故事。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我的烦恼,黑板报总

11、算大功告成了,该回家了。我骑上车,驶上归家的路。这路让我亲切,而家让我感到陌生,感到遥远,感到烦恼。,“又出黑板报啦?”爸爸厉声问道。看到爸爸那紧锁的眉头,那利剑般的目光穿透我的五脏六腑,咄咄逼人的眼神蕴含着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我不禁打个寒战,支支吾吾地回答:“是是的。”“不是叫你向班主任辞掉职务吗?怎么越来越不听话了!”爸爸气愤地说。“是呀,误了功课怎么办?明天我去学校和你们老师说说!”妈妈也生气了。“不,妈妈!不会耽误学习的!”我急忙说道。“不行!”爸爸从椅子上站起来。,“你们还嫌不够吗?剥夺我的一切兴趣爱好,难道现在连我仅有的为集体贡献光和热的一分热情,你们也要无情地剥夺吗?现在社会需要的不是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爸爸,妈妈,你们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一个程序简单的机器人吗?”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大喊起来,泪水夺眶而出。爸爸惊讶地看着我,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妈妈也是静静地沉默着,临睡前,妈妈来到我的床前,捋了捋我耳边的头发说:“爸爸妈妈只是想让你一心读书。”她顿了顿,接着说:“我和你爸爸商量好了,只要学习不掉队,以后你可以自由安排业余时间。”柔柔的月光洒满整个房间,淘气的小星星一闪一闪,一切如此美丽。我把头埋进柔软的枕头,心里是从未有过的轻松和高兴。因为,我争回了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谢谢!,学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许多蜜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