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03985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3.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ppt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十单元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说课流程,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及作用,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动手实践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通过实验探究领会中和反应、盐的概念,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某些方法。,教学目标,教材分析,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及其应用。,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原理的理解。,教学重难

2、点,教材分析,难点,重点,学情分析,。,关于中和反应的概念,学生可能会有错误的认识: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教师须加以引导,基 本 理 念,学科模式设计理念,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认识中和反应,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究中和反应滴定,让学生了解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学科模式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交流反思数据处理再反思提出新问题进行探究得出结论归纳与总结知识应用,形成,学科模式三段五环探究式学习模式,激疑,探究,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合作探究,解决课题,讨论归纳

3、 小结课题,达标练习 巩固新知,拓展延伸 应用新知,教,学,原,则,关注生活化学,学科模式教学原则,情境教学法,实验探究法,传统与多媒体演示有效结合法,教学方法,学科模式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学生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法,学科模式学习方法,讨论归纳 课堂小结(3分钟),教学流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指示剂“多中选优”。 (8分钟),知识回顾、设境激趣,导入新课(3分钟),感悟新知识过程:合作探究中和反应及实质(28分钟),达标练习 巩固新知(6分钟),拓展延伸 应用新知(6分钟),表演魔术“变色花”,学生感受没有现象的反应,探究借用指示剂(2分钟),深入探究中和反应生成物,掌握中和反应和

4、盐的概念(8分钟),播放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示图,直观地感受中和反应 (4分钟),自学并观看多媒体相关图片及问题,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6分钟),“一图多题”训练法,实际应用题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A 石蕊和某些酸的反应,B 直接放入CO2中,C 喷 水,D 喷水后放入CO2中,温故知新,设计意图:复习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设境激趣,导入新课,纸折好的白花喷少量酚酞喷适量的NaOH溶液花由白色变红色喷适量HCl溶液花由红色变白色。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情境导入,变色花,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设境激趣,导入新课,【学生实验】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

5、加稀盐酸。观察:无现象分析原因:无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呢?(反应了、没反应),教学过程二感悟新知、合作探究中和反应,1、学生感受没有现象的反应,探究借用指示剂。,小组探究,2、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指示剂“多中选优”,方案一: 滴酚酞溶液 滴加稀盐酸稀NaOH溶液(无色) 溶液变红 溶液红色变无色, 振荡 振荡方案二: 滴酚酞溶液滴加稀NaOH溶液稀盐酸(无色) 溶液无色 溶液无色变红色 振荡 振荡方案三: 滴石蕊溶液 滴加稀盐酸稀NaOH溶液(无色) 溶液变蓝色溶液变紫色 振荡 振荡方案四: 滴石蕊溶液滴加稀NaOH溶液稀盐酸(无色) 溶液变红色 溶液变紫色 振荡 振荡,教学过程二感悟新知、合作探究

6、中和反应,四组方案均测定反应前后温度变化,取适量方案1反应后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放在石棉网上微热,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观察讨论,小组探究,3、深入探究中和反应生成物,掌握中和反应和盐的概念,教学过程二感悟新知、合作探究中和反应,板书: HClNaOH = NaCl H2O,请思考:是不是所有的酸碱反应都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产生白色沉淀,产生蓝色沉淀,加酸后,沉淀溶解,Ba(OH)2+H2SO4= BaSO4+2H2O,Cu(OH)2+H2SO4= CuSO4+2H2O,CuSO4+2NaOH= Cu(OH)2+Na2SO4,若反应过程中有明显的实验

7、现象(如:固体溶解、生成沉淀、颜色变化等),则不需要借助于酸碱指示剂帮助判断反应是否发生。,教学过程二感悟新知、合作探究中和反应,讨论,下列反应有何共同特点?,NaOH+HCl= NaCl + H2O,Ca(OH)2+2HCl=,CaCl2 + 2H2O,2NaOH + H2SO4=,Na2SO4 + 2H2O,金属离子,酸根离子,教学过程二感悟新知、合作探究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酸 + 碱 = 盐 + 水以下的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它们是不是中和反应呢?CO2+2NaOH=Na2CO3+H2O不是中和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不是中和反应。,归

8、纳并讨论,教学过程二感悟新知、合作探究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O的微观解释图:,4、播放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使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和反应。,教学过程二感悟新知、合作探究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O的微观解释: HCl=H+Cl,NaOH=Na+OH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盐酸中的H+与NaOH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了H2O分子。盐酸中的Cl与NaOH溶液中的Na+在反应前后不变。中和反应的实质: H+ + OH- H2O,总结归纳,教学过程二感悟新知、合作探究中和反应,分析下列问题阅读相关内容,找出知识点。,1、一块土壤酸性太强,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怎样降低土壤

9、的酸性呢?2、酸性污水应如何转为中性?3、被蚊虫叮咬处肿成大包,这是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用什么溶液涂抹可消除肿痛?4、你了解治疗胃酸过多药物的成分吗?它们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带上问题出发,教学过程二感悟新知、合作探究中和反应,5、观看多媒体相关图片及问题,自学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改良土壤的酸碱性,中性土壤,酸性土壤,熟石灰Ca(OH)2,2处理工厂的废水,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H2SO4+ Ca(OH)2=CaSO4+2H2O,教学过程二感悟新知、合作探究中和反应,3、用于医学:可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

10、H)3 = AlCl3 + 3 H2O,讨论总结,中和反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的应用呢?1、吃皮蛋有涩味,如何除去?2、热水瓶胆壁上有水垢,如何除去?切了辣椒的手很是辣疼,怎么办?,生活中的思考,教学过程二感悟新知、合作探究中和反应,4、用于生活:中和生活中的酸碱,分享你的收获,分担你的困惑,教学过程三讨论归纳 课堂小结,教学过程四达标练习 巩固新知,概念巩固题重在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采用“一图多题”变式训练法,例1(2012株洲)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分析此图,写出一条你从图中获取的信息(用文字或化学用语表述),变式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11、,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见图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实际上市H+和OH-结合生成水D该微观图还可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变式2(2011嘉兴)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硫酸流在了路面上,怎么办?,造纸厂废水处理装置(部分),某公路上一装有硫酸的汽车翻了),造纸工厂的废水显碱性?应如何使废水呈中性?,吃碱面时加点醋,味道如何?,教学过程五拓展延伸 应用新知,实际应用题重在训练中和反应的应用,多于现实生活相联系,洗发程序 正常人的头皮及毛发呈弱酸性,这可以保证我们

12、的头皮不是太干燥,头发不易变脆、开叉。而我们用的洗发水一般呈弱碱性,护发素一般呈弱酸性,你认为正确的洗发程序是该是怎样的?为什么?,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中和反应NaOH+HCl = NaCl+H2OBa(OH)2+H2SO4= BaSO4+2H2OCu(OH)2+H2SO4=CuSO4+2H2OCa(OH)2+2HCl = CaCl2+2H2O 2NaOH+H2SO4 = Na2SO4+2H2O1、盐的定义: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构成的化合物。2、中和反应:酸 + 碱 = 盐 + 水3、中和反应实质:H+OH-= H2O,板书设计,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改变土壤酸碱性: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2、处理工厂废水:Ca(OH)2+H2SO4=CaSO4+2H2O3.用于医疗:中和过多胃酸 3HCl+Al(OH)3= AlCl3 + 3H2O4.用于日常生活:去皮蛋涩味、去水垢、防辣椒辣手食醋,评价方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生活,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生活,网络,自然,人,设计愿景,家庭小实验拓展学生视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优质高效课堂,作为一名教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快乐地度过每个45分钟,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幸福。,教学感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