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明清瓷器简介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06523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1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宋元明清瓷器简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唐宋元明清瓷器简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唐宋元明清瓷器简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唐宋元明清瓷器简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唐宋元明清瓷器简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宋元明清瓷器简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元明清瓷器简介ppt课件.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唐宋元明清 陶瓷的发展,目录一:隋唐时期 白瓷(邢窑、巩义窑、定窑) 青瓷(越窑、瓯窑、黄堡窑) 彩绘瓷(长沙窑、青花) 三彩瓷(巩义窑、黄堡窑、邢窑)二:宋代 钧窑、官窑、哥窑、定窑、汝窑、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窑三:元代 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蓝釉瓷,红釉瓷、卵白釉瓷、青白瓷) 耀州窑(白地黑花瓷) 钧窑(釉变瓷) 龙泉窑(青瓷) 哥窑(青瓷)四:明代 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斗彩、素三彩、颜色釉) 龙泉青瓷、德化白瓷、宜兴紫砂五:清代 景德镇窑(青花、五彩、珐琅彩、粉彩、颜色釉),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陶瓷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唐代陶瓷生产是在隋代的基础上蓬勃发展。由于

2、对外经济贸易发达,唐代货币流通量巨大,政府禁用生活用品用铜铸造,因此,铜质生活用品逐渐被陶瓷代替。另一个原因是唐代盛行饮茶和斗茶,于是对茶具的要求就非常高,从而也促进了唐代陶瓷生产工艺的进步。,一:唐代,邢窑,唐代最著名白瓷窑场。五代(公元907960年)时仍烧造。窑址位于今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我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我国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敞口,束颈,鼓腹,圈足。胎体上化妆土后施白釉,釉色白润,微微闪黄,外壁施釉不到底,足部露胎,胎质细洁,色白而坚硬。,白釉渣斗,唐代长沙窑莲花碗及绿釉邢窑盈字标本,越 窑,在越州境内(今浙江余姚上林湖滨湖地区),故名越窑。所烧青瓷代表

3、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唐代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许浑“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冠。隋、初唐继承南朝风格,盛唐以后产品精美,赢得声誉。产品都做得很规整,一丝不苟。常将口沿做成花口、荷叶口、葵口,底部加宽,作成玉璧形、玉环形或多曲结构,十分美观。胎体为灰胎,细腻坚致;釉为青釉,晶莹滋润,如玉似冰,艺术特点,越窑瓷青瓷与唐代的饮茶风尚关系十分密切,其瓷质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饮茶者的喜爱。饮茶风尚又影响了越窑青瓷的型制。唐代陆羽曾在茶经一书中有此评价:“碗,越州

4、上”,越窑秘色八棱盖罐,越窑青瓷碗,越窑青釉贴团花刻卷草纹盖瓶,诗人陆龟蒙进越器诗曰:九秋风露越窑唐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霄盛沆瀣,共稽中散斗遗杯”。,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三彩贴花龙首壶唐高26.9厘米。造型同晋瓷的鸡首壶较接近,短颈,鼓腹,平底,流作龙首形,柄亦作龙形,探首接于壶口。是唐代彩色釉陶的典型代表,三彩镇墓俑唐高83.5厘米。俑头挽高髻,身着铠甲,双足踏牛,姿态威猛。三彩釉色鲜明,属盛唐时期的风格。现藏故宫博物院。,二:宋代,宋代是我国制瓷业得到巨大

5、发展的黄金时期。官窑系有举世闻名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史称“五大名窑”。民窑系有代表南北青瓷烧制最高水平的耀州窑和龙泉窑,装饰手法丰富多样的磁州窑和吉州窑,温润如玉的青白瓷景德镇窑,乌黑曜变多彩的建窑与钧窑和定窑,史称“八大系”。各窑各系风格独特,各领风骚。呈现欣欣向荣的好局面,是我国陶瓷史上第一个高峰。,艺术特点,宋瓷工艺分为:釉下彩,釉上彩和颜色釉三大类,耀州窑,耀州窑系是以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为代表,包括周边的陈炉镇、立地坡、上店及玉华宫等窑口。耀州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到明代正德时期还在生产。耀州窑系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手工拉坯、修坯,以最早雕花、刻花、划花、贴花、印花为擅长。

6、,磁州窑,磁州窑始烧于北齐,在宋代和金代时达到极盛,至元代逐渐衰落。磁州窑是我国北方民窑的代表,所以该地以“磁”作为州名。,。,磁州窑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和峰峰矿区境内,是北齐至元代我国北方地区一处,白釉黑花瓶,瓷枕,元明清的景德镇瓷窑,元: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蓝釉瓷,红釉瓷、卵白釉瓷、青白瓷),明: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斗彩、素三彩、颜色釉),清代 : 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五彩、珐琅彩、粉彩、颜色釉),青花瓷,元明清的青花发展,青花瓷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是釉下彩瓷的一种,也是中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的方法之一。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1

7、300摄氏度上下一次烧成,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显得幽倩美观,明净素雅。,日本东洋陶瓷美术馆藏元代青花牡丹纹盘底部,日本东洋陶瓷美术馆藏元代青花菊花牡丹纹盘底部,元 青花凤首扁壶,明青花小罐,永乐年制青花瓷,清乾隆 青花松竹梅小 盘,清雍正 青花竹雀纹笔筒,清乾隆 豆青地青花山水海棠式双耳大瓶,釉里红,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超经济力量的存在,给各种自然物品赋予非自然的神秘色彩.明代时,釉里红成为惟有官窑才能烧制,惟有官府才能使用的品种.,元明清,釉里红缠枝牡 元,丹纹玉壶春瓶 明洪武,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纹双耳扁壶 清乾隆,釉里红云龙纹罐 明永乐,釉里红折枝花卉纹水盂 清

8、康熙,青花釉里红缠枝夔龙抱月瓶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纹天球瓶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加胭脂红缠枝蕃莲纹双龙耳壶 清雍正,釉里红凤戏牡丹象耳方瓶 清乾隆,釉里红双凤牡丹纹梅瓶 清乾隆,五彩瓷,明清,中国古代瓷器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瓷器到成熟的青瓷,又由青瓷发展到白瓷,而后再由白瓷发展到彩瓷将近二千年的历程。其中,从青瓷到白瓷的转变,是在唐宋时期完成的;而由白瓷到彩瓷的转变,则是明清时期实现的。明清时期彩瓷的发展和盛行,使中国古代陶瓷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五彩瓷成熟于明代,清代达到了巅峰。,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颜色釉,颜色釉,在釉中加上某种氧化金属,焙烧后,就会显现某种固有色泽,故称“颜色釉”

9、。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氛中烧成,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成为颜色釉。,元朝的红釉瓷、蓝釉瓷、卵白釉瓷明代的红釉瓷、蓝釉瓷、甜白釉、黄釉瓷清代的红绿黄紫蓝金等各种色釉,元代颜色釉,明代颜色釉,清代颜色釉,素三彩瓷器简称三彩瓷,是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是以黄、绿、紫三色为主的瓷器。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巳刻划好的纹样内,再经低温烧成。因色彩中没有红彩,故名 “素三彩”。,素三彩明清,明代素三彩,明代斗彩,斗彩为陶瓷彩绘的一种工艺,始创于明代成化时期,由于彩绘分釉上彩绘与釉下青花两部分,有相互拼逗之意,故称为“斗彩”、“逗彩”。先用青花 描繪圖案輪廓,施透

10、明釉,高溫燒成後, 再在釉上以各種彩料填繪, 經低溫彩爐烘烤,最後成型。,清代粉彩和珐琅彩,四大传统名瓷之细腻柔和粉彩瓷。粉彩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它出现在清康熙朝,是从珐琅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雍正朝发展成熟。,釉上彩品种之一,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著名的宫廷御用瓷。是在已烧好的素胎上涂彩料作底,在底色上加绘纹饰,再经炉火烧制而成。分为“掐丝珐琅”和 “画珐琅”两种。,粉彩瓶,清珐琅彩,宋代五大名窑,洪炉幅透原泥身,釉色斑斓数宝钧。极品信从窑变得,成功一件价无伦。”李铎咏钧瓷,钧窑的产地在河南省的禹县,禹县于北宋时名为阳翟县,金大定二十四年更名为钧州。,钧窑,钧窑瓷器的胎色灰白浅黄,

11、底刷浆釉,釉色有天青、月白、灰蓝、海棠红、玫瑰紫等色,出色的作品乃天青与玫瑰紫、海棠红交接在一起,给人以变幻无穷的色彩美。,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宋,均窑玫瑰紫釉盆托(北宋),均窑鼓钉洗(北宋),均窑海棠式洗盆奩(北宋,均窑三足洗(北宋),均窑尊宋,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典型特征是开片。,哥窑八方碗,哥窑八方贯耳扁瓶,哥窑葵花洗,,哥窑胆式瓶,哥窑碗,乾隆御题诗 秘器仍传古陆浑,只今陶穴杳无存。 却思历久因兹朴,岂必争华效彼繁。

12、 口自中规非土匦,足犹钉痕异匏樽。 盂圆切己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汝窑,汝窑,中华传统制瓷工艺之一,中国宋代著名瓷窑,创烧于北宋晚期,因其窑址在汝州境内(今河南汝州、宝丰一带),故名。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汝窑的青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被历代称颂,有“宋瓷之冠”美誉汝窑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流传到至今的真品,已知的仅67件,珍贵非常。,汝窑莲花式温碗,汝窑三足樽,汝窑盘,古香古色雅宜心,宋定名陶器足珍。 质韫珠光堪作鉴,纹镂花鸟具传神。 擎来掌上掬明月,题向诗中证旧因。 盛得朱樱

13、千万颗,满盘琥珀为生辉。 - 乾隆咏定窑御题诗,定窑,是继唐代邢窑而起,在邢窑的影响下烧造白釉瓷的我国北方的一个著名窑口,也属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此窑原为民窑,北宋年间,因一度烧造宫廷定烧瓷而声誉鹊起。定窑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和东西燕山村。这个地方,在唐宋时属定州,定窑也就因此而得名。其实,定窑的瓷器烧造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五代时开始烧造以白瓷为主,到宋金年代,是这个窑口发展的鼎盛时期,元代以后逐渐衰落,至明代宣德年间终至落幕。,一、要有玉质感。四、釉面常见蜡泪痕”三、要见竹丝刷痕”。二、釉色如象牙之白,周尺將盈尺,宋瓷方是瓷,晨星真可貴,劫火未曾虧, 薜暴寧須議,完全已足奇,穆然陳

14、绨几,獨切水圓思。 -咏官窑,官窑,“官窑” 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由官府直接营建。分有新官、旧官之称,前者为南宋官窑,后者为北宋官窑。胎与釉均薄如纸,有月白、粉红、粉青、大绿、油灰等色,当时月白为上,粉青次之,以后变为粉青为上,月白次之。器物多为开片纹,以冰裂纹为上,梅花纹次之,细碎纹为下;开片纹有带黄黑线的为上品。釉斑则以鳝鱼血为上,墨纹次之。,青瓷釉色晶莹剔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粉青紫口铁定是其特色。,窑变,所谓“窑变”,主要是指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其表面釉色发生的不确定性自然变化。,汝窑莲花式温碗,均窑尊宋,绞胎瓷,绞胎,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然后相绞拉坯,制作成形,浇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黑陶,出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滇藏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遗址中。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陶瓷的装饰手法,一:胎装饰 (印花、刻花、划花、堆贴、绞胎、镂空等)二:釉装饰 单色釉(青瓷、白瓷等颜色釉) 结晶釉(兔毫、油滴、铁锈斑、茶叶末釉等) 花色釉(窑变釉等) 纹片釉(哥窑釉等)三:彩绘装饰 釉下彩(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 釉上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素三彩) 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结合(斗彩),堆贴,刻花,镂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