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行车途中应急处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0970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讲行车途中应急处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六讲行车途中应急处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六讲行车途中应急处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六讲行车途中应急处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六讲行车途中应急处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讲行车途中应急处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讲行车途中应急处理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讲 行车途中应急处理,在这一讲中,主要介绍行车途中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 第一节 汽车常见故障的处理 第二节 行车途中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第一节 汽车常见故障的处理,汽车在长期运行中发生技术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当发生了故障,要及时正确地排除,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减少机件的磨损,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一、发动机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 二、底盘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 三、汽车附件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一、发动机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发动机常见故障有:(一)发动机润滑系的故障 (二)发动机冷却系故障,(一)发动机润滑系的故障,1机油压力过低(1)现象 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和转速下,机油压力表读数低于规定值。(

2、2)原因1)机油压力表失准。 2)机油压力传感器效能不佳。3)机油粘度降低。 4)汽油泵损坏。5)机油池油面太低。 6)机油集滤器滤网堵塞。7)机油限压阀故障。 8)内、外管路有泄漏之处。9)各类轴承磨损松旷、轴承盖松动、减磨合金脱落或烧损。(3)诊断方法 机油压力过低的诊断流程图如下页图所示。图内所指机油压力表和机油压力传感器,均为双金属电热式。,机油压力过低诊断流程图,(一)发动机润滑系的故障,2.机油压力过高(1)现象 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和转速下,机油压力表读数高于规定值。(2)原因1)机油压力表或机油压力传感器失准。 2)机油限压阀犯卡或调整不当。 3)机油池油面太高。4)机油变稠或

3、新换机油粘度太大。 5)通往各摩擦表面的分油道内积垢阻塞或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等间隙太小。 (3)诊断方法 机油压力过高的诊断流程图如下页图所示。图内所指机油压力表和机油压力传感器,均为双金属电热式。,机油压力过高诊断流程图,(二)发动机冷却系故障,1发动机温度过高 (1)现象 运行中的汽车,在百叶窗完全打开的情况下,水温表指针经常指在100 C 以上,且冷却散热器伴随有“开锅”现象。 (2)原因1)冷却系中水量不足。 2)风扇传动带打滑或断裂。3)点火时间或供油时间太迟。 4)混合气太稀或太浓。5)突爆或早燃。6)燃烧室积炭太多。7)气缸衬垫太薄或缸体、缸盖接合面磨削过多。8)风扇离

4、合器接合时机太晚。9)冷却散热器故障。10)水泵故障。11)节温器故障。12)分水管锈烂,分水能力丧失。13)机油润滑效能降低。14)汽车超载、长时间用低挡行驶、爬长坡、在天气炎热或高原地区行驶。(3)诊断方法 如果在百叶窗完全打开的情况下发动机发生过热现象,而且确认水温表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技术状况良好,可按下页图所示的流程图进行诊断。,发动机过热诊断流程图,(二)发动机冷却系故障,2.发动机温度过低(1)现象 冬季运行的汽车,在百叶窗完全关闭、水温表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技术状况完好的情况下,发动机达不到正常工作温度;发动机动力不足,油耗增加。(2)原因1)冬季,汽车头部未套保温被或保温被覆盖不

5、严。2)发动机两侧下部的挡风板失落或严重变形不起挡风作用。3)节温器故障。4)风扇离合器接合太早。(3)诊断方法 按下列方法诊断,其流程图如下页图所示。,发动机过冷诊断流程图,(二)发动机冷却系故障,3漏液(1)现象 冷却液日消耗量较大,停车后可明显看到发动机上有冷却液滴落地面,有时发现机油池内有冷却液。(2)原因1)缸盖、缸体变形或有裂纹。2)缸盖螺栓松动或未按规定顺序上紧。3)气缸衬垫损坏。4)水套侧盖衬垫损坏、螺钉松动或螺钉未按规定顺序上紧。5)冷却散热器上下水室、芯管破裂或开焊。6)放液开关关闭不严。7)橡胶软管破裂或卡子松动。8)水泵衬垫损坏、螺钉松动或水封失效。9)湿式缸套下端封液

6、不佳或密封条损坏。10)机体上的水堵封液不严。(3)诊断方法 诊断发动机何处漏液,通常采用检视的方法,即冷却液从哪儿漏出来,就说明故障部位在哪儿。液封虽然装在水泵内部,当其漏液时也能检视出来。如发现水泵壳体下部的泄水孔处漏液,说明水封损坏。当发现机油池内有液时,如气缸衬垫完好,缸盖螺栓也未松动,则为湿式缸套下端封液不佳或密封条损坏。,二、底盘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底盘常见故障有:(一)传动系常见故障 (二)制动系常见故障,(一)传动系常见故障,传动系技术状况的完好、有效、可靠程度将影响动力的传递。当发生故障时,将造成阻力增大、燃料超耗、声响加剧,有时甚至危及行驶安全。1离合器常见故障2机械变速器

7、常见故障 3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1离合器常见故障,离合器的常见故障是传力打滑、分离不彻底、起步发抖和异响等。(1)离合器打滑1)现象:汽车起步时,离合器踏板完全抬起,汽车勉强起步;汽车行驶中,发动机曲轴转速升高而车速不能随之提高;汽车重载上坡时,爬坡时间长,并能嗅到焦味。2)原因:离合器踏板没有自由行程;离合器衬片磨损过甚,铆钉头露出或有油污;离合器压紧弹簧过软或折断;摩擦衬片严重烧蚀。 3)判断与排除:拉紧驻车制动器,用二挡起步,若发动机空转不熄火,说明离合器打滑。确定是离合器打滑后,首先检查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若自由行程正常,应检查离合器摩擦衬片边缘是否有油污甩出;若有油污,说明摩擦衬片因

8、有油污而打滑;若没有油污,则应分解离合器,检查摩擦衬片是否严重磨损而铆钉外露或压紧弹簧过软等引起打滑。,1离合器常见故障,(2)离合器分离不彻底1)现象: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踏下离合器踏板,换挡困难,变速齿轮有撞击声;换上新挡位后,不抬离合器踏板,汽车就行走或发动机熄火。2)原因: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双片离合器中间压盘行程调整不当,个别支撑弹簧折断或过软;分离杠杆弯曲或内端平面高度不一致;离合器摩擦衬片铆合不平、扭曲或钢片断裂或严重弯曲;更换新摩擦衬片过厚或从动盘装反。3)判断与排除:首先检查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是否过大,如正常,应拆下离合器底盖,挂空挡,将离合器踏板踩到底,用旋具拨动从动盘,

9、若拨不动,即说明离合器分离不彻底;若转动不正常,应检查分离杠杆内端面高度是否一致;若在一个平面,应检查中间压盘是否调整合适;如不合适,应使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将中间压盘三个调整螺钉拧人,直到与中间压盘相碰,再拧回5/6圈(即发出五个响声)以保证中间压盘有1. 25 mm的行程;同时检查中间压盘的三个支撑弹簧是否过软或折断;如上述检查均良好,应检查摩擦衬片是否过厚,从动盘是否装反。,1离合器常见故障,(3)离合器发抖1)现象:汽车起步时,离合器接合不平稳,车身发生抖震。2)原因:摩擦衬片不平,铆钉脱落,钢片断裂,压盘弹簧弹力不均,分离叉轴与衬套磨损过甚;分离杠杆高度不一,发动机固定螺栓松动,变速

10、器和飞轮壳固定螺栓松动,飞轮固定螺栓松动。3)判断与排除:首先,应检查分离杠杆内端面高度是否一致。如正常,应检查摩擦衬片铆钉是否脱落,钢片是否因断裂而翘曲,压紧弹簧是否弹力不均或折断等;然后,如汽车起步时呛车、抖震,应检查发动机固定螺栓、变速器和飞轮固定螺栓是否松动。,1离合器常见故障,(4)离合器发响1)现象:离合器工作时发出不正常响声,一种是踏下离合器踏板时发响,放松时消失;一种是踏下离合器踏板时响声消失。2)原因:分离轴承缺油或损坏;分离杠杆销及销孔磨损、松旷;离合器从动盘钢片破裂或摩擦衬片破损,铆钉松动或外露;压紧弹簧折断。3)判断与排除:踩下离合器踏板,若发出“沙沙”响声,则为分离轴

11、承响,当加注润滑脂后仍响,即为分离轴承损坏,应予以更换。反复踩离合器踏板,并改变发动机转速,离合器连续发出响声,则为离合器传动销与销孔磨损、松旷,应予以修复或更换。离合器在分离和结合时均发出响声,并有抖震,为离合器从动盘钢片破裂或摩擦衬片破损,铆钉松动或外露,应予以修复。 当把离合器踏板踩到底时,发出“克拉、克拉”的响声,则为中间压盘与传动销的位置发生变化所致,应予以重新安装。,2机械变速器常见故障,机械变速器常见故障有脱挡、窜挡、异响等。 (1)脱挡1)现象:行驶中,变速杆自动回到空挡位置,且多发生在高速挡。2)原因:齿轮、齿圈、齿套啮合端磨损成锥形;花键轴和滑动齿轮的花键槽磨损过甚而松旷;

12、轴承磨损过甚或损坏,造成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的齿轮轴轴线不平行或轴向间隙过大;拨叉轴凹槽磨损或自锁装置损坏、失效。3)判断与排除:当变速器发生脱挡后,仍挂人该挡,拆下变速器盖,检查该挡齿轮啮合情况,如磨损过甚应予以更换;如啮合良好,应检查拨叉轴自锁装置;当扳动变速叉,如有间隙、松旷,说明该挡拨叉轴凹槽、钢球磨损或弹簧损坏;如良好,应拆下传动轴,用手扳动驻车制动盘;如有径向窜动,多为轴承磨损过甚,应解体变速器检查和排除。,2机械变速器常见故障,(2)窜挡1)现象:不能挂人所需挂人的挡位或同时挂上二个挡位。2)原因:拨叉轴弯曲,互锁销及凹槽磨损严重,失去互锁作用;变速杆定位销磨损、松旷或折断,失去控

13、制作用,变速杆不能按正确方向移动;变速杆下端的工作面磨损过甚,使其不能正确拨动换挡导块。3)判断与排除:变速杆如能任意摆动,并能转成圈,为变速杆定位销折断,失去控制作用;如变速杆摆动过大,说明由定位销磨损而引起窜挡。变速杆不能挂人所需要的挡位,如稍偏移一位置而能挂人另一个挡,说明变速杆下端工作面磨损过甚。 如同时挂上两个挡位,说明是由于互锁装置磨损过甚而引起的,应分解检查。,2机械变速器常见故障,(3)变速器异响1)现象:发动机发动后,变速器内发出齿轮噪音,而且噪音随车速和负荷的变化而变化。2)原因:变速器第一轴轴承磨损、松旷; 齿轮磨损过甚或轴承松旷引起轴向间隙过大;拨叉或定位螺栓松脱,刮碰

14、齿轮;缺少润滑油或轴承间隙配合过紧。3)判断与排除如变速器发出一种“沙沙”的响声,当踏下离合器踏板时,声音消失而换挡时响声又明显,往往是由于变速器第一轴轴承磨损过甚,造成径向、轴向间隙过大引起的。如噪音随着车速增高而有规律的变化,且由于齿轮磨损过甚或损坏,使得在各挡位都响,常为常啮齿轮损坏。对于重新修复的变速器,允许有轻微的响声,否则应予更换。 变速器发出一种金属干摩擦声音,除新修复的变速器外,一般是由于缺油所造成的异响。,3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自动变速器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有自动换挡不良、挂上挡后不能行驶、挂人P位不能将车停稳。自动变速器发生故障时,应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查,若经过检查没有发现

15、问题,则应到修理厂进行检修。(1)检查自动变速器的油量 检查时,使发动机怠速运行转动,将油温保持在7080,把变速杆从P位向L位扳过各挡位,再扳回P位。找到自动变速器机油尺的位置,拔出自动变速器油尺,用棉布擦干后重新插人检查。当油平面处于“HOT”(热)区间时,即说明自动变速器油的量正常。否则应放出多余的自动变速器油,或补充规定的自动变速器油至规定的刻度。(2)检查自动变速器油的质量 在检查自动变速器的油量时,同时检查自动变速器油的质量。若自动变速器油变色或有焦臭味,则应尽快将汽车送到修理厂进行拆检。,3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3)检查自动变速器 检查自动变速器变速杆、连杆机构有无松旷及调整不当

16、时,将变速杆依次置于各挡位(P, R, N, D、2、L)的正确位置上,检查指示器是否能正确地指示在各挡位上(如图所示)。按下变速杆上的按钮后,检查能否在P, R, 2、L各挡位上变速。预先使发动机怠速运转,检查确认从N位向D位变速时,汽车向前行进;而向R位变速时,车辆则向后后退。,(二)制动系常见故障,制动系技术状况的完好、有效、可靠,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和经济性能的重要条件。 在行车途中发现制动警告指示灯亮或是制动失灵,都要尽量使车安全地停下,以避免更大事故发生。行车途中,若ABS警告指示灯亮起,说明ABS制动系统可能不起作用,但常规制动系统仍然起作用,只不过制动效果不如有ABS系统时候好,

17、制动距离也会长一些。现代轿车制动系统多为双管路液压制动系统,制动系统完全丧失制动能力的可能性不大。万一当汽车各车轮的制动全部失灵时,应采取以下脱险措施:1)用力踏下制动踏板,以提高制动管道内的压力,在使用脚制动的同时,还可酌情拉紧驻车制动杆。2)若踏下制动踏板时制动力仍不够,应将车挂人低挡,利用发动机制动,同时用较大的力量踏制动踏板进行紧急制动。3)若上述方法仍无效,可将汽车熄火,把变速器挂入最低挡位。若汽车面临碰撞或下滑的危险时,可利用路边的自然环境和设施作为障碍,迫使汽车减速和停车。,(二)制动系常见故障,停车后,应按图所示步骤对制动系统进行检查并排除故障,若不能排除故障,应通知修理厂来维

18、修或拖车。,紧急制动注意事项,没有装备“ABS的车辆,在使用紧急制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如果出现跑偏和侧滑时,应迅速抬起制动踏板1/31/4行程,使抱死的车轮重新在制动状态下滚动,减轻车轮跑偏和侧滑的程度。2)操作时,由于汽车制动减速大,驾驶员应握牢转向盘,掌握行车方向,避免身体靠在转向盘上。,三、汽车附件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一)冷却液温度过高警告灯亮的应急处理当仪表板上的冷却液温度显示温度过高或冷却液温度过高警告灯亮时,说明冷却液温度超过规定值(124),需立即停车查明原因。1)检查冷却液储液罐内液面是否位于“MAX”与“MIN”之间。若冷却液不足,应予补足。 2)依次检查冷却散热器、上

19、下水管插头、水泵及水管插头、气缸盖衬垫等处是否漏水。如果有漏水现象,若因裂纹渗漏,找出渗漏处,将肥皂涂于裂缝周围以阻止漏水。如果裂纹较大,可剪一块易拉罐皮或牙膏皮,将两结合面清理干净,然后用808强力胶粘合。如果是各总成连接处和水管插头渗漏,可拧紧螺栓,看看有无渗漏,若仍有渗漏可更换衬垫;若是输水软管局部破裂,应急时,可使用胶布或胶带纸(塑胶)将水管漏水处包扎阻止漏水,如果裂口在水管的一端,在其安装长度允许条件下,将水管拆下,切除开裂部分,然后重新装复使用。,三、汽车附件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3)拔出机油尺观察,若机油中有水,则说明气缸内壁、进气通道内壁破裂漏水,或气缸盖衬垫被冲坏与气缸沟通而漏

20、水。此时不能再继续行驶,要向修理厂求救拖车。4)打开发动机盖,观察电子冷却风扇在冷却液高于93 9C时是否转动,如果电子冷却风扇不转动,说明风扇或其控制电路有故障。打开汽车的熔丝盒,检查电子冷却风扇的熔丝是否熔断,如果熔丝熔断,应更换相同规格的熔丝。如果电子冷却风扇的熔丝正常,但其仍不工作,则可以等待发动机降温后继续行驶到汽车修理厂修理,但应尽量避免低速行驶,并时刻注意冷却液的温度。,三、汽车附件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二)机油压力过低警告灯亮的应急处理 机油压力过低警告灯亮时,应立即停车并关闭发动机,检查并排除故障后方能重新起动发动机。否则,可能会引起烧毁发动机的严重事故。1)拔出机油尺检查机

21、油是否过少。用机油尺检查机油油量,应将汽车停在平坦地方,在发动机起动前进行。如汽车在行驶途中,须等发动机熄火1015min后进行。抽出机油尺,将其擦净油迹再插人机油尺管中。再抽出机油尺,观看机油油迹。机油尺下部有上限刻线和下限刻线,正确的油面高度是油迹应在上限、下限刻线之间。若低于下限刻线,说明机油不够,应检查泄漏并添加规定的机油。在汽车行驶途中,如果发现油迹高于上限刻线,应仔细检查机油尺上有无水珠,以防冷却液渗漏沉人油底壳。2)用机油尺检查机油质量。机油尺上油迹比较清晰,表示机油未被污染。由于机油掺有浮游性添加剂,若油色变暗色,也属正常现象。若机油尺上油迹呈雾状,油色混浊或乳化,表示被冷却液

22、严重污染;若将机油滴一滴在加热至110以上的金属箔上有爆炸现象,也能证明机油中含有水分;若机油尺上油迹呈灰色,嗅之有汽油味,表示机油已被汽油稀释;若机油尺上的油迹在放置一段时间后,上层油色变淡,则表示添加剂已失去作用;若用手指捻搓机油有细粒感,表示机油中含杂质较多。,三、汽车附件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3)检查机油管、机油管插头、油道、油底壳等处是否漏油。一油管插头漏油一般是由插头松动所造成,拧紧插头可防渗漏。对于铜质油管漏油,可拆下油管进行焊修或更换油管。对于油底壳漏油,可用密封胶临时堵漏。缸体油道漏油问题比较严重,须请维修人员检修。4)经过上述检查与排除,如果故障现象仍然存在,不要冒失开车行驶

23、,否则会造成机械损伤事故。这种情况下,应请维修人员检修。,三、汽车附件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三)发动机故障警告灯亮的应急处理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仪表上的发动机故障警告灯或ENGINE CHECK、SERVICESOON”突然点亮,不要惊慌,这仅仅说明发动机电脑监测到发动机控制系统存在故障,并不影响车辆的运行,但必须尽快进行维修。发动机电脑中包括一个内置故障自诊断系统,可检测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故障,当检查到故障时,发动机电脑将故障以故障码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并点亮组合仪表上的发动机故障警告灯(检查警告灯),此时可按以下方法进行检查:1)将点火开关接通(置于ON位置),不起动发动机。观察仪表板上的

24、发动机故障警告灯(检查警告灯),该灯应点亮。2)起动发动机后,仪表板上的发动机故障警告灯应熄灭。如果发动机故障警告灯仍然亮着,则说明故障自诊断系统已检测到故障,或故障自诊断系统本身不正常。3)电控系统的故障多数情况下是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连接导线的插头松动所致。当发动机故障警告灯点亮时,车主可以在关闭点火开关后检查相关元件的导线是否松动。各种导线插头均有卡箍卡紧,在拔插导线插头时,千万不要硬拉导线,应将卡箍松开后,用手握插头进行拔插操作,否则容易造成导线插头损坏。4)经过上述初步检查,如果未能排除故障,应到修理厂使用专用仪器进行检修。,第二节 行车途中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汽车行驶中,事故往往是

25、突然发生的,驾驶员临危之时,如能冷静地采取有效的应急技术措施,可以避免事故或减轻事故的危害。因此,驾驶员必须熟练各种应急情况的处置措施。 一、爆胎的应急处理 二、着火的应急处理 三、翻车的应急处理 四、侧滑的应急处理 五、相撞的应急处理,一、爆胎的应急处理,引起轮胎爆炸的原因很多,如夏天天气炎热或长时间行驶;气压过高或汽车超载;气压过低使轮胎侧壁弯曲折断;另外,行驶中路面上锐利的石块等刺破轮胎也会引起爆炸。轮胎爆炸多发生在行车中,爆炸后汽车会出现偏行现象,前轮爆裂往往偏行更严重。车速越高,危险性越大,甚至会引发撞车、掉沟或翻车事故。遇到轮胎爆炸事故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行车途中轮胎突然爆裂,

26、此时驾驶员只要双手紧握转向盘,仍可控制车辆。如果爆炸发生在交通繁忙的高速公路行车道时,为避免阻断交通,应立即将车驶向停车道上。2)汽车前胎爆裂,往往会影响驾驶员对转向盘的控制。所以遇到前胎爆裂时,驾驶员应尽可能轻踩制动踏板,以免车头部分承受应力过大致使轮胎脱离轮圈。此时,驾驶员还要双手稳握转向盘,及时矫正汽车大幅度偏左或偏右行驶。 3)如果汽车后轮胎爆裂,汽车就会出现尾部摇摆不定、颠簸不已的现象。此时驾驶员仍要双手紧握转向盘,反复轻踩制动踏板。这样可以把汽车的重心前移,让前胎承受压力,减轻爆裂后胎的负担,只要驾驶员操作熟练,通常都可以使汽车保持直线行驶。,二、着火的应急处理,当汽车发生撞车、翻

27、车事故后,或汽车保养、加油不慎等引发汽车着火时,驾驶员应沉着冷静处理,避免更大事故的发生,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对自己轿车的灭火器的位置及取下方式应很熟悉,平时也应对灭火器的状况进行检查并定期更换,以免酿成大事故。1)当汽车发生火灾后,驾驶员应立即切断汽车油源,同时关闭点火开关,并带走车上的易燃物,如打火机等,然后迅速取出灭火器,拉开保险销,对着火源压下手柄进行灭火。如果火势太猛无法扑灭,应迅速设法离开。2)当汽车着火,驾驶室门打不开时,应迅速从风窗玻璃处离开。当火焰逼近又无法躲避时,应用身体猛压火焰使之变小或熄灭。3)逃离火场时要注意保护裸露在外面的皮肤,切勿张嘴呼吸或高声

28、呐喊,以免烟火灼伤上呼吸道。4)穿着化纤面料的衣服时,不要接近火源,因化纤面料是易燃品。一旦衣服着火,应及早脱掉,避免烧伤皮肤。5)如果车辆燃油着火,切勿用拍打的方法灭火,也不要用水灭火,只能用砂土、棉被、篷布等蒙盖隔绝空气,压灭火焰。 6)如果车场着火,或起火车辆周围还有汽车时,应迅速疏散其他车辆,或将着火车辆开出撤离后再设法灭火。,三、翻车的应急处理,翻车前一般都有先兆,例如急转弯翻车时,汽车急剧转向,车身会向外侧飘起然后才翻车;纵向翻车时,汽车先有前倾或后倾,驾驶员有车头下沉或车尾翘起的感觉;掉沟翻车时,车身先慢慢倾斜,然后才完全翻车。作为驾驶员,应掌握和了解有关翻车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措

29、施,尽量减少损失。1)当驾驶员感到车辆不可避免地要倾翻时,应抓牢转向盘,两脚勾住踏板,使身体固定随着车体翻转;如车辆翻向深沟时,驾驶员应迅速趴到座椅下,使身体夹持在座垫和变速杆之中,避免身体在驾驶室内滚动受伤,同时应抓住转向盘或踏板。2)如果驾驶室是敞开式的,在预感要翻车时,应抓紧转向盘,身体尽量往下缩,同时避免翻车时身体被甩出车外;若预感到不可避免地要被甩出车外时,驾驶员应在被抛出的瞬间猛蹬双腿,加大向外抛出的力量,落地时要双手抱头顺势向惯性力的方向跑动或滚动一段距离,以减轻落地时的冲力,同时注意躲开车体。3)注意翻车时切勿顺着翻车的方向跳车,而应向车辆运行方向或翻转方向的相反方向跳车,或向

30、运行和翻转方向的侧面跳车,同时要注意落地时的自我保护。4)当汽车半侧翻或侧翻停稳后,应及时卸下汽车上的蓄电池,并检查是否有燃油漏出,以防火灾发生。 5)汽车侧翻后,应设法将车身放正,其方法是:当汽车半侧翻,可利用大木杠撬抬,撬抬的同时在另一侧用绳索牵拉,也可在侧翻的一侧用千斤顶抬。当千斤顶使汽车升起一段距离后,便用木料或石块塞垫来换下千斤顶,然后重新顶升车身,如此反复,直到车身端正为止,四、侧滑的应急处理,当汽车在冰雪、泥泞或附着力很小的路面上采取突然加速、减速、紧急制动或猛打转向盘时;当汽车在弯道、坡道、不平路面或者越过路拱速度太快时;当汽车前后轮制动不均匀,轮胎气压不符合规定,或轮胎花纹磨

31、平时;当汽车在溜滑路面行驶,单纯使用驻车制动器,或者前后轮制动器间隙不一致,前边制动轻、后边制动重时,都会导致汽车在行驶中侧滑事故的发生。侧滑很危险,常常由于侧滑而引起撞车、掉沟、翻车等事故。具体侧滑的脱险措施如下:1)如果是因制动而引发的侧滑,应立即停止制动,同时把转向盘向侧滑的一侧转动(后轮侧滑时),转动转向盘时不能过急或持续时间过长,以避免车辆向相反方向滑动。停止制动后,车轮就会解除抱死状态,这样横向附着情况会改善;把转向盘向侧滑方向转动,会增大汽车的转弯半径,在离心力减小的同时,侧滑现象也随之减轻。汽车回正以后,应平稳地把转向盘转到原来的位置。2)在附着力很小的路面行驶的汽车,起动、停

32、车、转弯都必须缓慢,以减少侧滑发生,使用制动时应采用点制动的方法。在侧滑发生时禁止使用制动,同时要使离合器保持接合状态,用发动机来制动减速。,五、相撞的应急处理,当发生相撞的严重交通事故时,会造成人身伤亡和车辆的毁坏。如果在发生这种事故的瞬间,驾驶员能急中生智,也可减小或避免更大的恶性事故。1)在驾驶员预感到正面相撞无法避免的瞬间,应迅速判断与来车可能撞击的力量与方位,同时用手臂紧握转向盘,两腿向前蹬直,身体尽量向后倾斜,总之应形成与惯性相反的力来保持身体平衡,以避免在撞击的瞬间头部与风窗玻璃相撞,造成伤亡事故。2)当驾驶员判断撞击力量较大,或撞击部位接近驾驶座位时,应使身体迅速离开转向盘,同时将两腿抬起,以避免相撞时发动机和转向盘的后移而造成的严重损伤。3)当驾驶员预感到要发生汽车侧面相撞时,应立即顺车转向(因为侧面相撞多发生在交叉路口),尽量使侧面相撞变成碰擦,以减小损伤的程度。4)当侧面相撞的部位恰是驾驶员座位的方位时,应迅速向驾驶室的另一侧移动,同时用手拉着转向盘,以此稳住身体和控制汽车方向。5)避免发生侧面相撞的预防办法是提前发现险情和尽量加大车身与来车(来物)间的间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